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拟挖掘分析中药内服复方专利制剂治疗便秘的用药规律,为研发中药新方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便秘的内服中药复方,运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并对药物频数、性味归经进行统计,运用SPSS26.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纳入治疗便秘的中药内服复方专利数据1156项、涉及中药1051味,得到核心药物:当归、火麻仁、白术、大黄、枳实、肉苁蓉、厚朴、黄芪、白芍;高频药物多归肺、肝、脾胃经,性味多为甘、寒,药物类别以补虚药、泻下药为主。核心对药有当归-黄芪、当归-白芍等,角药有当归-黄芪、白术;当归-肉苁蓉、白术等;并得到4组新的药物组合。结论:国家中药复方专利制剂治疗便秘有规律可循,多以益气养血、滋阴润燥、泻热通便等为治疗原则,得到的核心药物和药物组合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中药专利复方治疗慢性肾衰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治疗慢性肾衰的中药专利,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方剂的性味归经、功效分类、频次、组方规律等进行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方剂306首,涉及573味中药。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中药类别以补虚类、清热类、活血化瘀类为主。高频药物有黄芪、大黄、丹参、茯苓、白术、附子、当归等。高频药物组合有“黄芪-大黄”“黄芪-丹参”“大黄-丹参”。结论 中药治疗慢性肾衰组方常以益气健脾药、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共奏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黄怡雯  金素芳  周晓梅 《中国药师》2022,(11):1984-1989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专利用药及配伍规律,为中药新方研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库获取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运用SPSS 21.0与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频数统计、Apriori关联规则建模分析,通过Cytoscape 3.8软件构建中药核心复杂网络并对核心网络中的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最终获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复方专利共432项,所纳入专利公布时段为2001年3月~2021年11月,涉及药味1 073味,高频药物包括延胡索(151次,34.95%)、赤芍(140次,32.41%)、当归(135次,31.25%)、蒲公英(130次,30.09%)等。常用药对有延胡索-川楝子等,角药组合为桃仁-败酱草-赤芍(支持度8.33%,置信度77.78%)、川芎-延胡索-当归(支持度8.56%,置信度75.68%)等,新处方有“三棱、莪术、土茯苓、黄柏”“败酱草、大血藤、薏苡仁、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赤芍、丹参、桃仁、茯苓”等。潜在处方有“蚤缀-麦冬-通草-玫瑰花-芥子-滑石-苦丁茶-金樱根”等。结论:治疗慢性盆腔炎中药复方专利有规律可循,且始终以清热解毒利湿、活血化瘀消癥等为主,辅以补益正气、疏肝理气,体现了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4.
施翠英  王旭 《中药与临床》2012,3(1):52-55,63
目的:了解中药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近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CC)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清华同方CNKI系列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文献资源,选出中药及复方治疗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章,分析相关中药复方的功效、病理机制研究目标.结果:中药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上以复方为主,单味药及提取物较少.在病理机制的研究中主要是考察组织或血液里细胞因子的变化.结论:中药复方和中药单味药及提取物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上具有疗效,且毒副作用较低.在病理机制研究上就中药对细胞因子的调节是有科学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中药是我国治疗结肠性溃疡的特色。作者通过文献调研,总结了常用的构建溃疡性结肠炎(uC)动物模型的方法.以及中药单味药、有效部位或成分和中药复方制剂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理是多方面的.对进一步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及提高中药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中药复方治疗失眠的用药配伍规律。方法 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为数据来源,检索治疗失眠的中药复方;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5.7)、SPSS Clementine 12.0软件、SPSS 22.0软件分别进行频次统计、中药四气五味及归经统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挖掘探讨中药专利复方治疗失眠的用药规律。结果 通过检索和筛选,得到中药复方528首,中药327味,平均每首复方包含12.77味中药;得到30种高频中药,以养心安神、补气、补血等最常用,四气以平、温、微寒为主,五味以甘、苦、辛味为多见,归经以心、肝经最多。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76条,包括药对52条,三味及四味药组20条和4条。聚类分析得到9个药组,主成分分析得到特征值>1的主成分有12个。结论 本研究所得结果有一定应用价值及创新性,但因专利质量等问题存在一定局限。  相似文献   

7.
刘立军 《黑龙江医药》2002,15(5):397-397
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18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3例,女5例,;年龄25~58岁。病程6个月至3年以上。临床主要症状为慢性腹痛,不规律性腹泻,腹胀,有明显压痛,间有便秘,排粘液便或脓血便。2 治疗方法药用黄连10g、黄芩30g、熟大黄10g、黄柏30g、乌梅30g、五倍子30g、加水1000ml煎至150~200ml备用。每日晚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结肠炎症,其病因尚不清楚。临床症状以腹痛、腹泻、黏液或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病情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西药如“柳氮磺吡啶(SASP)、奥沙拉嗪”等因疗程长、副作用大、易反复等影响了对UC的临床应用。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自2004年5月以来黄芪及《景岳全书.泄泻》(以下简称泄泻)配合针灸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特征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95例UC患者的临床特征,给予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强的松、甲硝唑、微生态制剂等药物联合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为92.63%,完全缓解64例(67.37%),有效24例(25.26%).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自拟中药.采取保留灌肠方法.结果:本组治疗平均2个疗程,完全缓解43例占55.13%,显效28例占35.89%,好转7例占8.92%,有效率100%.经对70例随访6个月至2年病情复发10例.结论:此种方法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可作为临床一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率及其影响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4年—2006年住院明确诊断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65例,分析其复发的年龄、性别以及复发的可能因素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465例患者中,111例患者失访,失访率为23.8%,354例进行了随访。其中1年复发率为15.8%,2年复发率为34.1%,5年复发率为54.5%。随访发现,性别、民族、超敏C反应蛋白(CRP)与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有一定相关性,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部位、血沉与溃疡性结肠炎复发无明显相关性,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维持治疗时间0~53(15.3±3.4)个月;复发患者维持治疗中,维持治疗方案复发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口服5-氨基水杨酸组(52.6%)、局部治疗组(49.6%)、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组(17.6%)和口服免疫抑制剂组(12.1%)。结论:女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复发率高于男性,性别、民族、CRP及维持治疗方案与溃疡性结肠炎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对75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方剂组成:黄芪20g,当归5g,龙血竭6g,青黛散5g;对照组35例,采用庆大加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过程中加强操作护理、心理护理。结果:治愈率治疗组57.5%,对照组32.3%,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77.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随访复发率治疗组9.09%,对照组27.2%,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肠道菌群在中草药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病情迁延难愈,且易反复发作,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性疾病.UC的发病机制与肠道菌群失调密切相关.肠道菌群与胆汁酸、短链脂肪酸和色氨酸等代谢,与免疫系统以及肠黏膜屏障等的相互作用均影响UC的发生和发展.中草药活性成分、单味中草药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组方联合美沙拉嗪或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以"中药"、"溃疡性结肠炎"等为检索词,检索并筛选相关文献,以临床有效率及不良反应为结局指标,采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共检索文献2 124篇,最终纳入117篇;Meta分析发现,美沙拉嗪联合中药组方口服(OR=3.49,95% CI[2.75,4.43])或灌肠(OR=4.42,95% CI[3.56,5.48])治疗均能提高临床有效率,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OR=0.55,95% CI[0.28,1.06];OR=0.39,95% CI[0.26,0.58]);柳氮磺吡啶联合中药组方口服(OR=5.95,95% CI[3.76,9.40])或灌肠(OR=3.75,95% CI[2.80,5.01])治疗同样可提高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的风险并未因中药组方的使用而增加(OR=0.33,95% CI[0.05,2.07];OR=0.27,95% CI[0.01,5.66])。结论: 在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组方口服或灌肠治疗能有效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愈率,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但中药组方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仍需高质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刘颖  王莹  齐正  丁虹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24):2027-2031
目的:研究甘草酸二铵(DG)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可能作用途径。方法:以柳氮磺吡啶(SASP,225 mg.kg-1)为阳性对照,研究甘草酸二铵结肠给药(2,10,50 mg.kg-1,qd,共给药7 d)对TNBS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结肠单位长度重量、结肠黏膜损伤评分、髓过氧化物酶(MPO)、结肠组织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由HE染色、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由免疫组化观察结肠组织环氧酶-2(COX-2)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Ⅰ)表达的变化。结果:模型动物结肠组织发生明显病理学变化,伴有充血、溃疡以及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DG组均不同程度改善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降低单位长度结肠重量,并呈剂量依赖关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MPO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明显下降;DG能显著逆转模型组MPO,MDA和SOD的变化。与模型组比较,DG组结肠组织COX-2和ICAM-Ⅰ表达下调,血清中IL-1β和TNF-α表达量也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甘草酸二铵能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结肠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与抗氧化、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大肠水疗联合西药保留灌肠治疗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48例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4例,对照组24例。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大肠水疗联合西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只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水疗联合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传统保留灌肠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渭南市中心医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96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测定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第3、6个月对两组进行随访,对比复发率,第6个月测定两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白蛋白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前TNF-α、IL-1β及CRP水平无明显差异,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两组TNF-α、IL-1β及CRP水平出现显著下降(P<0.05),同时观察组TNF-α、IL-1β及CRP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2.08%,对照组为8.33%;6个月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而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UC进行治疗的方式切实有效,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还能够改变其血清内炎症因子的含量,同时降低远期复发率,效果值得肯定,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 Ulcerative colitis (UC) is a life-long, immunologically mediated condition that results from an inappropriate activation of the mucosal immune system by intestinal luminal antigens in genetically susceptible individuals. TNF-α is a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central to UC pathogenesis.

Areas covered: This review examines the evidence for the use of the anti-TNF (αTNF) medications infliximab, adalimumab, certolizumab and golimumab in the management of UC. It highlights the newer biosimilar agents that are becoming available and the early stage investigation of an orally administered αTNF agent.

Expert opinion: αTNF therapy is effective but only in a proportion of UC patients. As there is now strong evidence that UC is not just a single disease but a series of phenotypes with distinct genetic, se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aspects, understanding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innate immunological response in UC could allow for better targeted patient management. Identifying differences in the efficacy of the various αTNF agents is difficult as there are no head-to-head studies, but only infliximab has proven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severe colitis. Biosimilars to the αTNF agents are now available and with the added competition, medications costs should fall allowing for greater patient access.  相似文献   


19.
Ulcerative colitis i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 of unknown cause. Its course is one of relapse and remission and requires therapy for both the ind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remission. The progress in the fields of genetics and immunology has afforded important advance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flammatory process. Traditional therapy with non-specific anti-inflammatories for ulcerative colitis remains our gold standard as newer targeted therapies have failed to provide any improved efficacy. This review examines the most recent compounds in development for the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including data from early clinical trials and the potential clinical impact of future ent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