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葫芦素微球,并对其质量评价及体外释药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采用显微观察评价微球的粒径、圆整度及形态学特征,并以葫芦素(CU)为评价指标测定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及体外释药规律。结果:本研究制备的微球粒径均一,圆整度良好,包封率为78.72%,载药量为17.50%...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制备鼻用天麻素壳聚糖微球,并考察微球的特性.方法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天麻素壳聚糖微球;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以进风温度、蠕动泵速度、壳聚糖质量分数和天麻素∶壳聚糖的质量比为影响因素,以微球的收率和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并对微球的包封率、载药量、收率、粒径及释放行为进行考察.结果 优化后的制备工艺和处方为:压缩空气流量(Q-flow)为40 m3/h,吸气机参数(Aspiration)为100%,壳聚糖质量分数为1%,蠕动泵速度(pump)为15%,天麻素∶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3,进风温度为ll0℃.用优化工艺制得的天麻素微球光滑圆整,载药量为(23.10±0.38)%,包封率为(92.41±0.96)%,收率为(71.32±0.93)%,微球平均粒径为(5.38±1.09) μm;体外释放具有缓释特性.结论 喷雾干燥法制备天麻素壳聚糖微球简单快速,所得微球包封率高,粒径均匀,符合鼻腔给药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SPG膜乳化法,制备载蛋白药物的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微球,并对其形态学性质、载药量、体外释药进行考察.方法 以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PLGA作为载体材料,采用SPG膜乳化技术结合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分别考察初乳匀浆转速、内水相体积、膜挤出压力、外/内水相加盐等因素对微球质量的影响.结果 以优化处方制备的载药微球形态圆整、粒径均一,平均粒径为(55.51±0.24)μm,载药量、包封率分别为7.70%和69.33%,缓释时间达到40 d.结论 本研究获得了SPG膜乳化法制备BSA-PLGA缓释微球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制备负载转化生长因子β3微球的壳聚糖三维支架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冻干法制备壳聚糖三维支架,扫描电镜观察并测定其水结合率及孔隙率.利用乳化交联法制备负载转化生长因子β3的壳聚糖微球,检测负载微球的体外缓释情况及吸水膨胀率.制作负载转化生长因子β3微球的壳聚糖三维支架,扫描电镜观察支架形态特征.结果 壳聚糖三维支架孔隙较为一致,孔隙直径(180.4±35.3)μm,孔隙率(83.2±0.6)%,与水的结合能力为(123±5)%.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光滑,分散性好,粒径(28.5 ±5.1)μm.对壳聚糖微球体外缓慢释放TGF-β3连续监测7d,总释放率为(46.2±0.3)%.负载TGF1-β3微球的壳聚糖三维支架观察见微球在支架中分布均匀.结论 负载TGF-β3微球的壳聚糖三维支架的制备技术成熟,理化性质稳定,微球缓释TGF-β3效果理想,可作为理想的组织工程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载阿霉素离子交换型微球的制备和体内、外性质.方法: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聚乙烯醇-丙烯酸(polyvinylalcohol-acrylic acid,PVA-AA)微球,以阿霉素为模型药物,制备载阿霉素的离子交换微球并测定其载药量、包封率.利用光学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分析仪、物性分析仪分别考察空白及载药微球的形态、结构以及弹性性质,通过T型装置对载阿霉素微球的体外释药性质进行考察.以家兔右颈外动脉为栓塞模型,评价微球在实验动物体内的栓塞效果.结果: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的PVA-AA微球外观透明、形态圆整;红外光谱证实了PVA和AA的聚合交联;20 min的载药量为(20.56±0.69) g/L,阿霉素包封率达82.22%±2.76%,6h的载药量为(23.25±0.27) g/L,阿霉素包封率达93.00%±1.06%,载药后的微球呈红色;PVA-AA微球载药前后的杨氏模量分别为(178.30±12.33)kPa和(213.29±15.61) kPa(1 mmHg=0.133 kPa),载药前后均具有良好的抗形变能力,压缩形变至97%时仍未破裂;载阿霉素的微球在去离子水中不释放药物,在磷酸缓冲液中缓慢释放药物,24h的累积释放量为10.32%±0.47%.0.3 mL空白微球注入家兔颈外动脉后,可成功地实现末端栓塞.结论:载阿霉素离子交换微球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经动脉化疗栓塞剂.  相似文献   

6.
透明质酸衍生物微球/微囊的制备及其生物医学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蛋白多糖透明质酸(HA)具有非免疫原性,在药物及基因的控制传递方面有理想的生物相容性。然而,HA的亲水性限制了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广度,因此需要经过化学修饰改善其物理特性,同时保持其生物相容性,使其更好地胜任药物载体的角色。此外,HA与多种聚合物的复合物在性能上相互补充和促进,复合材料的载体也显示出更优越的特性。本文针对目前HA、HA衍生物及其复合物微球/微囊的制备方法、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载体构建载有骨保护素(OPG)的微球,筛选出缓释效果最佳的制备条件,并研究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方法 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以不同的搅拌速度、聚乙烯醇(PVA)浓度、PLGA浓度制备OPG-PLGA微球并测定其载药量和包封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条件;以磷酸盐缓冲液作为释放介质考察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 以PLGA聚合物浓度400 mg/ml、搅拌速度400 r/min、PVA浓度2%为条件制备的载药微球具有最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6.21×10-和75.10%,体外释药试验显示微球持续释放时间达到30 d,具有良好缓释效果.结论 采用优化条件制备的OPG-PLGA微球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同时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为用于拔牙位点保存术的缓释药物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中空羟基磷灰石(HA)微球装载趋化因子CXCL13,观察其对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趋化效应.方法 采用压力渗透法将重组人CXCL13 (rhCXCL13)装载于中空HA微球,ELISA法测定其体外释放曲线.以含CXCL13浸提液处理的MSCs为实验组,单纯DMEM处理的MSCs为对照组,通过Boyden小室法与活细胞工作站观察两组MSCs的迁移率、迁移速率和迁移效率,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组MSCs中CXCL13特异性受体CXCR5的表达.结果 rhCXCL13最终累积释放率约为80%,释放周期延续至30 d以上.实验组MSCs的迁移率、迁移速率和迁移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MSCs中CXCR5表达增强.结论 中空HA微球是CXCL13的有效控释载体,其释放的CXCL13具有对MSCs良好的趋化效应,可能与CXCR5受体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制备载紫杉醇(PTX) PLGA微球,探讨其理化性质及其体外抑瘤效果.方法 采用双乳剂挥发法制备PTX-PLGA微球,扫描电镜及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外观形态,测定微球径线.高效液相色谱法评价PTX-PLGA微球载药率及其包封率.培养卵巢癌SKOV3细胞株,并设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PLGA微球悬液组、紫杉醇注射液组和PTX-PLGA微球悬液组,应用MTT法检测不同处理组在不同时间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凋亡形态.结果 PTX-PLGA微球大小均匀,表面光滑无粘连,平均直径为(2.00±0.19) μm,载药率约为5.68%,包封率为81.10%.给药72 h后药物浓度为1×105 mol/L时,PTX-PLGA组的卵巢癌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 本法制备的PTX-PLGA微球性质稳定,对卵巢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聚L-乳酸为载体材料制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纳米微球.方法 采用复乳法制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聚L-乳酸纳米微球,检测微球特征,并观察微球表面形貌,最后研究微球体外释药特性.结果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聚L-乳酸纳米微球平均粒径为(376.5±18.2)nm,包封率为(68.62±1.34)%,载药量为(34.26±0....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制备载有幽门螺杆菌重组蛋白(BIB蛋白)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微球和PLGA-壳聚糖复合微球,优化微球制备参数,并分析两种微球在体外胃、肠液中的释放性能.方法 采用双乳化-溶剂挥发法(W1/O/W2)制备BIB-PLGA微球和BIB-PLGA...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M2e-HA2串联表位的自组装纳米颗粒通用流感疫苗,并进行免疫血清学检测。  方法  将流感病毒M2e和HA2抗原表位与Ferritin蛋白串联表达,非变性条件下提取并经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纳米自组装颗粒,经Western blot和电镜验证后免疫小鼠。2次免疫后采集小鼠血清,使用Western blot进行抗原性检测,使用ELISA进行抗体水平检测。  结果  成功制备M2e-HA2串联表位的自组装纳米颗粒,将其免疫小鼠后血清中产生高水平的M2e和HA2特异性抗体。  结论  M2e-HA2串联表位的自组装纳米颗粒可以刺激小鼠产生高水平的M2e和HA2特异性抗体,为通用流感疫苗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黄连素与戊间甲酚联合使用对粪肠球菌的抗菌作用。  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活菌菌落形成单位(CFU)分别测定黄连素和戊间甲酚对粪肠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死活菌染色检测黄连素和戊间甲酚对浮游和生物膜状态粪肠球菌的杀灭效果;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黄连素和戊间甲酚对粪肠球菌成熟生物膜结构的影响;CCK-8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和乳酸脱氢酶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测定黄连素和戊间甲酚对人口腔黏膜上皮角质细胞(HOK)的毒性。  结果  黄连素的MIC为512 μg/mL,戊间甲酚的MIC为0.023 3%;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表明,512 μg/mL黄连素或0.002 33%戊间甲酚单独使用时对浮游状态粪肠球菌杀灭效果较弱,但二者联合使用时表现出协同抗菌作用;死活菌染色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二者联合使用时对生物膜状态粪肠球菌杀灭效果较弱,但可影响生物膜结构;512 μg/mL黄连素和0.002 33%戊间甲酚单用(或联用)处理HOK细胞时,其存活率远大于损伤率,细胞毒性较低。  结论  黄连素与戊间甲酚对粪肠球菌具有协同抗菌作用,且生物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苏木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部位对人工脱矿釉质龋的作用。  方法  将牛切牙制成人工脱矿釉质龋后,测定苏木乙醇提取物和不同萃取部位对牛切牙釉质表面显微硬度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各实验组对釉质龋表面形态的影响。  结果  乙醇提取物和各萃取部位都有提高釉质龋表面硬度的作用,其中水萃取部位对釉质硬度恢复效果最好,硬度恢复率达到66.9% (P < 0.05)。扫描电镜观察到各实验组的釉质龋表面覆盖有大量颗粒状沉积物。  结论  苏木乙醇提取物及各萃取部位对人工脱矿釉质龋均有再矿化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不同浓度的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在定量Bio-Oss骨粉中最佳的成骨比例。方法 收集牙髓组织、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原代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DPSC表面标志物,诱导成骨及成脂鉴定DPSC多向分化潜能;GFP慢病毒转染DPSC,嘌呤霉素筛选GFP-DPSC;设置1×105、2×105、4×105、8×1054组细胞数接种于0.05 g骨粉并成骨培养,对照组不加骨粉,第3天和第7天进行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培养第7天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在骨粉内的形态变化。结果 原代分离培养成功的DPSC符合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相关表面标记物高表达,可向成脂和成骨分化;GFP成功转染DPSC,第3天和第7天进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扫描电镜发现DPSC在骨粉表面爬行,部分细胞伸出伪足,4×105和8×105 2组细胞较为密集。结论 4×105~8×105个DPSC与0.05 g Bio-Oss骨粉复合培养成骨效果较好,可以缩短成骨周期,细胞若接种过多,成骨效果反而抑制,造成干细胞的浪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mPEG-PDLLA)提高奈妥吡坦(netupitant)的水溶性,为开发获得一种奈妥吡坦注射液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包载奈妥吡坦的mPEG-PDLLA纳米粒(NT/mPEG-PDLLA-NPs),以载药量和粒径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优化处方(奈妥吡坦与mPEG-PDLLA的药质比)和工艺(成膜温度和时间)。采用激光散射粒度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NT/mPEG-PDLLA-NPs的粒径、电位、形态进行表征,采用MTT法对纳米粒的细胞毒性进行表征。  结果  NT/mPEG-PDLLA-NPs的最佳处方和工艺为:奈妥吡坦与mPEG-PDLLA药质比为1:6, 成膜温度为55 ℃, 成膜时间为30 min。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NT-mPEG-PDLLA-NPs呈淡蓝色透明液体,载药量为14%,药物质量浓度高达10 mg/mL,平均粒径58 nm,电位-0.29 mV,电镜下观察纳米粒呈球形或类球形颗粒,药物包载未显著改变奈妥吡坦的细胞毒性。  结论  成功制备了NT/mPEG-PDLLA-NPs,显著提高了奈妥吡坦的水溶性(10 mg/mL),为开发奈妥吡坦的可注射制剂提供了潜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研究N6-腺苷酸甲基化(N6-methyladenosine,m6A)结合蛋白YTH结构域蛋白2(YTH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YTHDC2)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成骨及成脂分化的调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提取单增李斯特菌膜囊泡(Listeria monocytogenes membrane vesicles,LM-MVs)的方法,对LM-MVs表征及诱导固有免疫应答的能力进行分析,为LM-MVs作为疫苗载体和药物递送平台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培养→离心→过滤→超滤浓缩→超速离心的方法提取单增李斯特菌分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