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一起幼儿园胃肠炎聚集性疫情的调查,明确病因以及采取各项防控措施,控制了疫情。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及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可疑食物和病例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共有18人发病(均为幼儿),集中在小2班和小1班,罹患率15.5%(18/116)。患儿均有呕吐,伴腹痛16例(88.9%),发热4例(22.2%),无腹泻。男童10例(17.9%)和女童8例(13.3%)发病类似。从不同发病幼儿8份标本中(呕吐物5份,肛拭子3份)检出2份诺如病毒(G2型)核酸阳性,确证是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疫情。结论本次疫情的传播与未及时发现首例病例、查明病因有关;幼儿呕吐物和污染环境未及时彻底消毒引起聚集性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2021年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一起学校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某小学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数据进行分析,并采集发病学生的粪便、呕吐物以及学校外环境物表涂抹物等样本进行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本次疫情累计报告190例病例,涉及6个年级24个班级,罹患率10.71%。临床表现以呕吐(71.05%)、腹痛(28.95%)、腹泻(24.74%)为主,住院2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南教楼的罹患率高于北教楼(χ2=6.048,P<0.05),四年级罹患率高于其他年级(χ2=51.918,P<0.05)。26份粪便、呕吐物和外环境物表拭子样品中,7份粪便标本检出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基因型均为GⅡ型。流行曲线显示呈人传人模式,发病日期为2021年10月27日至11月5日,11月2日达到发病高峰,采取停课、环境消毒等措施后发病数迅速下降。结论 该起事件是诺如病毒GⅡ型感染引起的胃肠炎暴发疫情,应加强学生健康监测、及时进行消毒隔离、积极开展防控知识宣传等,控制学校诺...  相似文献   

3.
了解闵行区中小学校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2016年闵行区中小学校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3-2016年共计发生36起学校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发生过疫情的学校占本地区总机构数的比例(以下简称“机构占比”)为19.25%,其中小学(部)25起,机构占比为25.25%;中学(部)11起,机构占比为12.50%.3-5月及10-12月为高发季节,而7-9月无聚集性疫情发生;男生总罹患率高于女生,分别为17.08%和12.04%(x2=22.10,P<0.01).症状以呕吐为主,占95.54%,腹泻占16.05%,伴有腹痛和发热的分别为40.86%,20.06%.有100名患病学生去医院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升高的有62人,正常的38人,无白细胞计数降低;有症状学生诺如病毒检测阳性率为61.76%,无症状学生阳性率为35.62%.结论 早期白细胞升高或正常是诺如病毒感染的特点之一,学校聚集性疫情发生前1~2d有散发呕吐病例是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重要特征.及时发现和规范处置发生在学校的散发病例是防控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一起诺如病毒引发的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案例,为防控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9年3月,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湖州师范学院基本情况和患病学生相关信息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采集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病例定义、具体检测标准和步骤依据《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WS 271—2007)和《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5版)》。  结果  自2019年3月15—20日,疫情共报告13例确诊病例,均为同班学生,男生1例,女生12例,罹患率分别为25.00%(1/4)和37.50%(12/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5,P>0.05)。实验室检测采集10名病例学生肛拭子标本,检测结果均为Ⅱ型诺如病毒阳性,阳性率为100%。  结论  疫情为一起Ⅱ型诺如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胃肠炎暴发,可能是班级群体活动中存在排泄物污染传染源,经人际传播所致。建议学校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提高师生防护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一起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特点及暴发原因,探讨疫情处置经验。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探索暴发危险因素,采集25份病例肛拭子及12份环境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诺如病毒核酸。结果 本次疫情持续23天,累计病例63例,涉及18个班级,罹患率为4.2%。病例均为学生,年龄6~12岁,其中男性38例,女性25例,男女比例为1.5∶1。临床表现为呕吐(87.3%)、腹痛(74.6%)、腹泻(41.3%)、发热(17.5%)。首例病例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造成班级点源暴发,队列研究显示距离呕吐物≤1.5米暴露组罹患率高于>1.5米非暴露组(RR=2.000,95%CI:1.056~3.789);全校54.0%病例曾在校内呕吐,疫情扩散的危险因素是接触病人、接触呕吐物、混班午晚托。16份病例肛拭子和1份环境样本(首例桌椅表面)诺如病毒核酸阳性,基因分型均为GⅡ.P16-GⅡ.2。结论 本起暴发疫情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规范处理呕吐物和环境消毒、取消混班活动是控制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程海英  石玉 《预防医学论坛》2022,(8):609-611+615
目的 调查济南市长清区某社区发生的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2021年4月5-28日济南市长清区某社区发生的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进行病例搜索和流行病学调查,对该社区供水系统进行卫生学调查,描述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多种危险因素,采集部分病例的粪便、肛拭子及供水水厂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样本,用RT-PCR方法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本起疫情共计病例199例,罹患率4.51%(199/4 410),平均病程2.58 d。临床表现以腹痛(88.44%)、腹泻(78.39%)、恶心(65.83%)、呕吐(55.78%)为主。疫情持续18 d(4月5-22日),发病高峰在2021年4月8-14日,占报告病例总数的72.86%(145/199)。病例分布与某水厂供水范围一致,水厂卫生环境不清洁,安置区内自备水井年久失修。病例使用受污染的水漱口(O R=4.55,95%CI:2.44~8.48)和食用污染的自来水洗过的水果(O R=1.80,95%CI:0.91~3.58)是发病的危险因素(P<0.01)。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7份现症病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某幼儿园一起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特征,为预防控制此类事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的三间分布、临床特征和感染原因,采集部分病例和厨工肛拭子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检测.结果 该园共194人,17人发病,罹患率8.76%,病例仅限1个班级.患者主要症状为呕吐,其次是腹痛和发热,无腹泻.8份病例标本检出6份诺如病毒核酸阳性,2份厨工标本未检出.结论 该起疫情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首发病例没有及时隔离及呕吐物处置不当是疫情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南昌市某小学出现的以呕吐、腹泻为主的感染性胃肠炎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控疫情提供理论依据,为类似疫情现场处置提供经验。方法 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对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描述其三间分布特征,调查可疑因素。采集病例的呕吐物、肛试样本;运用RT-PCR法对样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此次疫情累计发生诺如病毒感染34例,历时4天,总罹患率为3.24%,采集病例呕吐物及肛试样本共13份,4份GⅡ型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结论 本次事件是一起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切断传播途径是防控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分析,为以后类似事件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病例发生情况及可疑传播因素进行分析;采集患者的粪便、肛拭子和呕吐物标本进行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检测;采集水样进行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杆菌检测。结果12份标本中,8份(7例病例)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GⅡ型),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均阴性;13份水样中,2份出厂水、5份管网末梢水的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杆菌均超标,1份水源水耐热大肠杆菌〉1 600MPN/100mL。结论本次疫情是因安全供水事故导致的诺如病毒暴发的社区感染性腹泻事件。应加强对诺如病毒性腹泻防治知识的宣传,搞好社区环境卫生,加强对农村集中式供水的监测与监管,确保提供安全饮用水是防控类似事件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1.
王秋  潘莉 《中国校医》2021,35(7):505-508
目的 查明昆明市滇池旅游度假区某寄宿高中1起聚集性呕吐事件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对该高中学生出现呕吐暴发疫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现场排查51人,符合病例定义者23人,其中1人为厨房员工,主要症状以呕吐并伴有腹泻为主,占48%(11/23),病例在班级及宿舍分布较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儿童福利院诺如病毒疫情的调查分析,查找可疑病原和传播模式,为疫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病例发生情况和可疑传播因素。采用RT-PCR法对采集的肛拭子进行检测。结果 本次疫情从2018年4月9日开始至4月14日结束,共发现15例病例,均为该福利院儿童,儿童罹患率为65.2%。发病高峰期为4月11日,临床表现均为呕吐。调查共采集12份肛拭子进行病原学检测,其中6份肛拭子检出GⅡ型诺如病毒。结论 该起事件为病例缺乏管理和呕吐物处理不当引起的GⅡ型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一起大学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探讨疫情暴露因素和感染来源,提出有效防控措施。方法对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以临床病例为病例组,选取病例同宿舍楼内未发病的健康学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就餐食堂、不同就餐餐次暴露的差异,探查病例危险因素。结果累计报告病例64例,学生罹患率为0.35%(64/18490),145份样品中检出36份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病例阳性检出率为57.89%(22/38),厨工阳性检出率为13.08%(14/107);诺如病毒分型均为GⅡ.4型。可疑暴露食堂、餐次是第三食堂2月26日晚餐(OR=5.00,95%CI:1.02-24.49)和第三、五食堂2月28日晚餐(OR=6.65,95%CI:2.11-20.93;OR=5.73,95%CI:1.19-27.60)。结论引起本次疫情的原因是该校厨工在加工食物/分发餐具时污染了食物/餐具引起的诺如病毒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连云港市某学校一起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原因和流行特征。 方法 对连云港市某学校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调查数据完成描述性及分析性流行病学分析;采集病例肛拭子、呕吐物以及厨房冷菜、荤菜刀板涂抹样、22日三餐食物标本、直饮水滤芯涂抹样,用PCR法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 结果 2018年5月22日10:00—5月24日4:00连云港市某学校3 720名学生中共计发生急性胃肠炎80例,罹患率2.15%,其中男生罹患率2.14%(52例),女生罹患率2.17%(2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学部罹患率3.89%(35例)高于初中部的1.19%(24例)和高中部的2.61%(21例)。5份肛拭子、1份呕吐物以及厨房冷菜刀板涂抹样核酸检测诺如病毒GⅡ阳性。5月22日晚餐中食用京酱肉丝(含生黄瓜丝)是发病的危险因素(OR=6.00,95%CI:1.30~27.70),并且随着该菜食用比例的增加,急性胃肠炎的发病呈明显升高趋势(χ2=5.561,P=0.020)。 结论 此次疫情是由诺如病毒GⅡ型引起的胃肠炎暴发,学校应重视对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清洗、消毒工作,确保水果及凉菜的安全卫生,同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学生预防传染病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宋丹 《中国校医》2020,34(8):633-636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我国诺如病毒暴发事件呈上升趋势。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复杂,呈现感染剂量低、体外长时间存活、不同基因型传播特点不同等传播特征。有效识别暴发、做好病人管理、落实清洁消毒措施、管控食源性及水源性疫情等是诺如病毒防控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一起发生在教育培训机构内、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暴发疫情,提出预防控制措施,评估处置效果。方法 按照病例定义进行病例搜索和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采集部分学生、教师、厨师的肛拭子样本及食物、环境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测。 该教育培训机构共发现病例19例,均为学生,罹患率为63.33%(19/30),流行曲线呈现点源暴露模式,同一场所内不同机构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1,P<0.010),19名不同性别学生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6,P=0.702),22份标本中6份为诺如病毒GⅡ型核酸检测阳性。 这是一起由诺如病毒导致的以腹泻、呕吐症状为主的培训机构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7.
方法

明确病例定义并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分析。

结果

疫情历时14 d,共报告病例23例,罹患率12.37%(23/186),其中男性3例,女性20例。该老年福利院主楼1、4和6层病例较多,占52.17%(12/23)。主楼共报告病例19例,罹患率11.59%(19/164);副楼共报告病例4例,罹患率18.18%(4/22),主楼与副楼的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79,P>0.05)。临床表现主要以呕吐、腹泻为主。该老年福利院老人、护理人员、其他工作人员呕吐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16,P<0.05),但腹泻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8,P>0.05)。共采集23份病例、1份病例家属、68份风险人员粪便标本和14份环境表面涂抹标本,在19份病例、1份病例家属和36份风险人员粪便标本中检测出诺如病毒GⅡ型阳性。

结论

本次疫情为老年福利院报告的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院内人员密切接触和护工健康带毒导致本次疫情暴发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8.
Norovirus accounts for a large portion of the gastroenteritis disease burden, and outbreaks have occurred in a wide variety of environments.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fomites in norovirus transmission will inform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such as hand washing and surface disinfec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imate the contribution of fomite-mediated exposures to infection and illness risks in outbreaks. A simulation model in discrete time that accounted for hand-to-porous surfaces, hand-to-nonporous surfaces, hand-to-mouth, -eyes, -nose, and hand washing events was used to predict 17?hr of simulated human behavior. Norovirus concentrations originated from monitoring contamination levels on surfaces during an outbreak on houseboats. To predict infection risk, two dose-response models (fractional Poisson and 2F1 hypergeometric) were used to capture a range of infection risks. A triangular distribution describing the conditional probability of illness given an infection was multiplied by modeled infection risks to estimate illness risks. Infection risks ranged from 70.22% to 72.20% and illness risks ranged from 21.29% to 70.36%. A sensitivity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number of hand-to-mouth contacts and the number of hand washing events had strong relationships with model-predicted doses. Predicted illness risks overlapped with leisure setting and environmental attack rate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In the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the viral concentrations used in this study, attack rates ranged from 50% to 86%. This model suggests that fomites may have accounted for 25% to 82% of illnesses in this outbreak. Fomite-mediated exposures may contribute to a large portion of total attack rates in outbreaks involving multiple transmission mode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reinforce the importance of frequent fomite cleaning and hand washing, especially when ill persons are present.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控制疫情发展,查明暴发原因,掌握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规律。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个案调查,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4月至5月,该校共发生肺炎15例,10份送检血清中9份支原体抗体阳性。结论该疫情为支原体肺炎的暴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某市不同类型的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该市2014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类学校报告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5年期间学校共报告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41起,报告病例2 444例,罹患率为2.96%。5年间学校诺如病毒感染罹患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以小学暴发疫情数最多(25起,占60.97%);大专院校罹患率最高为5.10%,不同类型学校罹患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期间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报告时间间隔为4 d,疫情持续时间为7 d;不同类型的学校疫情报告时间间隔、疫情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疫情报告时间间隔与疫情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s=0.73,P<0.01)。结论 小学是学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高发场所,大专院校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防控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