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管理方法降低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调配药品差错率的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3月北京医院PIVAS药品调配差错件数作为QCC活动前的数据,按照QCC活动的步骤,成立QCC小组,选定主题,绘制甘特图计划,绘制柏拉图把握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并实施。结果:QCC管理步骤顺利运行,2019年6月,PIVAS调配药品差错率由2019年3月的11.03‰(279/25295)明显降至5.69‰(116/20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于目标改善值(6.51‰),目标达成率为118.14%,进步率为48.41%;增加了PIVAS的操作规程并修订了制度,同时圈员们在沟通配合、解决问题方面的评分都明显提高。结论:应用QCC活动,降低了PIVAS调配药品差错率,完善了工作模式,同时加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更好地完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减少药品调配差错的发生数量,保障住院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方法按照品管圈活动的各项步骤,充分利用品管圈的各种手法,有序地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品管圈活动,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排药过程中的差错率降低了64.06%。结论为保障住院患者用药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员工自觉参与管理的意识,减少差错的发生,保障病人用药安全。方法:充分利用品管圈的各种手法,进行差错分析,提出防范措施。结果:在PIVAS差错明显减少,由改善前的每周47.75件,下降至改善后的17.16件。结论:通过推行品管圈的活动,不断改进药事质量,提升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推行品管圈活动,减少药物调配差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院药事管理水平。方法:引入品质管理概念,运用多种统计方法,按照品管七大手法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结果:PIVAS药物调配过程的差错由改善前的平均每月34.00例降低至改善后的平均每月17.17例。结论:将品管圈的改善方法运用于PIVAS的药物调配质量管理中,可以极大发挥整个科室团队协作能力,减少药物调配差错,提高药物调配质量,降低工作过程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中心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门诊西药房调配差错率中的效果,以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方法:多中心圈采用双盲法从时间、岗位人员、窗口、配药区全方位进行分层查检,找出导致调配差错(内差)要因,再根据查检原始数据溯源,得出导致调配差错的真因,针对真因拟定有效对策并实施。结果:多中心圈总调配差错率由改善前8.43‰降至改善后4.04‰,达成率为102.57%,进步率为52.07%;多中心圈无形成果在质量改善手法和沟通与协调能力都有显著提升。结论:多中心品管圈活动是一个创新方法,有利于快速大范围平行推广,标准化成果可供其他三甲医院共享和借鉴,进一步拓展品管圈成果的应用范围,保证药学服务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余丽  舒成仁  邓彬 《中国药师》2012,(10):1505-1506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工作差错,提高工作质量。方法:将品管圈的管理理论、方法、手段、技巧运用于PIVAS工作质量控制之中,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逐个解决。结果:PIVAS工作差错件数由11.33件/周降至4.83件/周,其中排药环节差错由7.5件/周降至1.83件/周,调配环节差错由2.4件/周降至1.17件/周。结论:品管圈解决品质问题,目标明确、原因剖析清晰、对策措施得力,能有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一种适合持续开展且行之有效的品质管理形式和载体。  相似文献   

7.
刘洪峰  范秀英 《海峡药学》2016,(11):274-277
目的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排药环节进行优化,降低排药差错率,提高工作质量,保证输液安全.方法 2013年4月PIVAS成立品管圈,并确定降低排药差错率为主题,分析PIVAS排药差错的原因,按品管圈实施步骤实施各项活动,并拟定和改善措施.结果 PIVAS排药差错率由活动前的0.12%改善到活动后的0.0512%,达成率88.9%.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有效降低了PIVAS排药差错率,还提高了科室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以及发现和解决PIVAS内部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杨培培  许元宝  余维  朱猛  夏玉环 《安徽医药》2015,36(10):1276-1278
目的 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排药差错,优化工作流程和制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保证用药安全。方法 组建品管圈,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排药差错的原因,拟定和实施改善措施。结果 排药差错由活动前平均每日1.47次降低到活动后的0.71次,达标率113%。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排药差错,提高了排药效率及质量。  相似文献   

9.
张先明  周丽芳  薛进 《药学研究》2019,38(11):667-670
目的 通过品管圈活动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与临床科室重复沟通次数,减轻工作量的同时,提高药学服务品质。方法 以自愿报名的形式,组成8人的品管圈活动小组,按照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根据“二八”法则,找出重复沟通的主要内容,对其通过鱼骨图进行原因分析,关联图进行要因分析,对要因进行真因验证,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并实施,最终进行效果确认。结果 重复沟通次数由活动前的1264次/15天,降到活动后的717次/15天,目标达成率104.6%。结论 品管圈活动应用在减少PIVAS与临床科室重复沟通次数是有效的、科学的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物穿刺落屑率,提高静脉输液调配质量。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拟订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订与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品管圈基本步骤降低药物穿刺落屑率。分别统计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活动前)和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活动后)配置成品输液袋数及药物穿刺落屑数据,包括药品名称、规格、厂家,注射器型号,药物穿刺落屑数量及原因等。结果 拟订对策实施有效,药物穿刺落屑率由品管圈活动前的0.313%(367/117 317)降至活动后的0.040%(114/282 848),差异显著(P <0.01)。目标达成率为124.09%。结论 通过品管圈质量管理方法可有效降低药物穿刺落屑率,激发圈员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运用品管圈工具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推行品管圈活动,提高员工参与管理的意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按照品管圈理论实施各项活动,分析PIVAS差错发生的主要类型,探讨并实施解决的对策,评价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并进行持续探讨与改进。结果 PIVAS药物配置过程中的差错明显减少,由改善前的每周36.9件降低至改善后的每周17.3件。结论 PIVAS推行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配置差错,提升了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降低处方调剂差错数,提高门诊药房服务质量。方法利用"品管圈"的方法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置。结果调剂差错数从改善前的每周21.80件下降为改善后的10.27件,药师解决问题的自信与能力增强。结论 "品管圈"能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持续改善门诊药房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运用品管圈的质量管理方法,规范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药品调配残留达标率,提高静脉输液调配质量。方法:首先建立品管圈,设立药品调配残留量限度标准,采用减重称量法、体积测量法测定药品调配残留量。然后通过现状把握、要因分析、对策拟定与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品管圈基本步骤提高药品调配残留达标率。结果:药品调配残留量检测方法可靠,对策实施有效,药品调配残留达标率由改善前的38.6%提升到改善后的83.70%(P<0.05),目标达成率106.87%。结论:药品调配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成本费用低、操作简单,可有效测定药品调配残留达标率。应用品管圈质量管理方法可有效改善药品调配残留达标率,而且可以激发圈员学习的主动性和运用品管圈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在降低自动摆药机摆药差错率中的作用研究。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中心摆药室自动摆药机摆药差错率"为主题,利用鱼骨图、80/20法则分析导致自动摆药机摆药差错的原因,拟定对策,进行对策实施与检讨,比较运用品管圈前后自动摆药机摆药差错的发生率。结果:自动摆药机摆药差错率从改善前的0.654%降至0.271%,低于目标值0.345%,改善前后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目标达标率为123.95%,进步率为58.56%。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的降低自动摆药机摆药差错,同时临床药师从合理用药角度出发降低了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品管圈活动建立PIVAS合理用药模式,提升PIVAS药师医嘱审核服务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管理(HIS)系统提取2014-2021年PIVAS 接收的医嘱,统计并分析不合理医嘱类型,运用品管圈的方法进行改进。结果 PIVAS合理用药模式形成制式流程,医嘱审核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其中,PIVAS不合理医嘱数量和百分比均逐年下降,不合理医嘱的每个类型也呈逐年改进。结论 通过创建PIVAS合理用药模式,形成PIVAS数字化审方准则,提升了我院药师医嘱审核专业技术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药学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确保了临床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加强对静配中心多个环节质量控制,降低退药率。方法:分析医院静配中心退药情况及原因,对各工作环节进行梳理,制定相应措施如加强审方人员培训,调整记账、发药时间并优化排班,加强药品管理,加强与临床沟通等,进行质量控制。通过比较实施质量控制前(2016年3-7月)与实施后(2016年8-12月)的退药比例评价相关措施的效果。结果:实施后退药率由5.94%下降到2.01%,降幅达66.16%;实施后还药差错率由0.007%下降到0.001%;浪费组数由0.004%下降到0.001%。结论:通过多环节质量控制,有效地减少了退药的发生,提高了静配中心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提高服务质量。方法运用“品管圈”(QCC)的手法,进行“现况分析”、“解析”、“对策拟定”、“实施检讨”等步骤,降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结果调剂差错数从改善前的每周28件下降为改善后的每周9件,提高了药学服务水平,药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结论运用“品管圈”的质量管理手法,能够帮助药师解决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能够持续改善门诊药房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科室人员参与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药品损耗.方法 2011年10月医院成立品管圈并确立降低药品损耗为主题,分析药品损耗居高不下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 药品损耗明显降低,由原来的每月2 404.12元降至1 151.96元,下降了52.08%.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品损耗,还提高了科室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药品过期造成的药品损耗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按照品管圈的步骤实施各项活动,运用头脑风暴法分析产生药品过期损耗高的原因,采取鱼骨图及关联图手法探讨解决的对策并实施,评价有形成果(过期药品报损率),采用雷达图评价无形成果(圈能力)。结果:我院过期药品损耗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医生获得药品信息不畅,药师工作有疏漏,频繁更换药品规格、厂家、批号及商业配送近效期药品等。针对上述原因制定了相应的工作制度及多项措施,并纳入药品养护的工作流程。定期组织对医生、药师进行业务知识、相关制度强化培训等有效措施。活动后成效显著,过期药品报损率由0.230%降低至0.021%。药师在品管圈手法、责任感、团队精神、沟通及协调能力等方面都有大幅度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我院降低药品过期报损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