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7,(7):574-578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生及引起早产儿动脉导管再次开放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出生体质量<1 500 g的早产儿913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出生后3、7 d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PDA的发生率、动脉导管自发关闭率及再次开放率。根据出生后3 d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早产儿分为PDA组(n=467)和非PDA组(n=446);根据出生后7 d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早产儿分为动脉导管关闭组(n=408)和动脉导管未关闭组(n=505),将非PDA组早产儿再分为动脉导管关闭组(n=364)和动脉导管再次开放组(n=82);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引起PDA和动脉导管再次开放的危险因素。结果出生后3 d PDA组和非PDA组早产儿的性别、分娩方式、羊水减少、胎膜早破、胎盘早剥、母孕期糖尿病、子痫、母孕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贫血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窒息病史、呼吸窘迫综合征、宫内窘迫、感染、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支持、氧疗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出生后7 d动脉导管关闭组和动脉导管未关闭组胎龄、出生体质量、出生窒息病史、呼吸窘迫综合征、宫内窘迫、感染、呼吸支持、氧疗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早产儿的性别、分娩方式、羊水减少、胎膜早破、胎盘早剥、母孕期糖尿病、子痫、母孕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代谢性酸中毒、贫血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46例非PDA早产儿出生后7 d动脉导管再次开放组和动脉导管关闭组在胎龄、出生体质量、胎膜早破、宫内窘迫、出生窒息病史、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呼吸支持、氧疗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早产儿在性别、分娩方式、羊水减少、胎盘早剥、母孕期糖尿病、子痫、母孕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代谢性酸中毒和贫血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是PDA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胎龄和出生体质量为独立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关注早产儿PDA发生的高危因素,早期预防PDA或动脉导管再次开放,可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长吲哚美辛疗程是否可以提高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 46例VLBWI分为吲哚美辛组24例和布洛芬组22例。吲哚美辛组给予吲哚美辛0.2 mg.kg-1,口服,间隔12 h 1次,共服药5次,布洛芬组给予布洛芬5 mg.kg-1,口服,每日1次,共3次,比较2组PDA闭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服药3次后2组PDA闭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吲哚美辛组继续治疗2次后与布洛芬组同时间点比较PDA的闭合率显著提高,且吲哚美辛组服药5次后PDA闭合率较服药3次后高,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吲哚美辛组少尿和低钠血症的发生率较布洛芬组高,但胆红素达到相应日龄光疗标准例数低于布洛芬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长吲哚美辛的疗程可提高VLBWI合并PDA的闭合率,除可能增加少尿概率外,不增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雷立容  丘惠娴 《海南医学》2013,24(2):202-204
目的观察布洛芬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6例PDA早产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吲哚美辛口服,首剂0.2mg/kg,后改为0.1mg/kg,每次间隔12h,共用药3次;观察组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首剂10mg/kg,在24h和48h后分别给予5mg/kg;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91.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7,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有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少尿、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胃肠道反应、脑室内出血等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具有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预防关闭极低体重儿动脉导管未闭(PDA)口服布洛芬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48例极低体重儿随机分为生后6h内给予布洛芬悬液口服的预防组64例,及不服布洛芬的对照组84例.两组患儿7~10d后心脏彩超检查观察PDA关闭率,同时观察布洛芬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最终PDA关闭率两组比较无差异;出现少尿,有显著差异;入院时血肌酐两组无差异;第4d血肌酐两组有显著差异;两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胃出血发病率无差异,但预防组喂养不耐受发病率高,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长,有显著差异,两组脑室内出血、慢性肺部疾病、病死率、血小板比较无差异. 结论 极低体重儿7~10d PDA自然关闭率高,布洛芬早期用药增加了极低体重儿脏器损伤的风险,临床出现PnA后再予以布洛芬治疗可能更合理、更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有显著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泉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39例有显著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行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手术(手术组),19例未手术(非手术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治愈出院率和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手术组患儿的治愈出院率为80.0%,明显高于未手术组的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为(112.56±122.29) h,明显短于未手术组的(912.00±833.5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儿的术后住院时间为(38.69±24.89) d,明显短于未手术组的(80.86±22.4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每例患儿的平均主要并发症数为(1.00±0.79)个,明显少于未手术组的(2.68±1.2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显著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外科手术治疗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方法 经心脏彩超确诊的有症状早产儿PDA患者86例,予以口服或鼻饲布洛芬.观察布洛芬治疗效果,记录各相关因素包括性别、体重、日龄、治疗前动脉导管内径、首剂布洛芬应用时的日龄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本组早产儿经布洛芬治疗,PDA关闭率为78.0%.患儿出生体重和首次布洛芬应用时间对PDA的关闭效果有显著影响(P<0.05).而孕周、性别、治疗前动脉导管内径对布洛芬使用效果无影响(P>0.05).结论 布洛芬对关闭早产儿PDA有良好效果,安全,其效果随着早产儿出生体重增加而增强;首剂布洛芬应用时间越早,PDA关闭率越高.  相似文献   

7.
8.
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最常见的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儿动脉导管常不能关闭,或功能性关闭后又重新开放.PDA开放可加重呼吸窘迫,促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早产儿PDA在国内外均有报道.为观察不同时间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对早产儿PDA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对48例早产儿进行了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早产儿PDA 53例,随机分为布洛芬组(n=31)和消炎痛组(n=22), 布洛芬组根据出生体质量分为≥1500 g组(n=20)及<1500 g组(n=11),均予以口服或鼻饲给药.布洛芬组首剂给予10 mg/kg,于24、48 h后各给予5 mg/kg.消炎痛组0.2 mg/(kg·次),每间隔12 h 1次,共3次.用药期间观察尿量、胃肠不耐受、黄疸、胃肠道出血情况.治疗结束后复查肾功能、血常规、超声心动图.结果 布洛芬组PDA关闭率为74.2%,消炎痛组关闭率为77.3%,两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χ2=0.07,P>0.05).布洛芬组出生体质量≥1500 g PDA关闭率好于出生体质量<1500 g(χ2=5.21,P<0.05),疗效与出生体质量有关.布洛芬组4例(12.9%)出现一过性少尿,消炎痛组9例(40.9%)合并少尿,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5.45,P<0.05).布洛芬组治疗前后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消炎痛组8例血尿素氮增高,6例血肌酐增高,两个项目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副作用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口服布洛芬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有效、方便、安全,能显著减少少尿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口服制剂布洛芬对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早产儿PDA 106例,给予口服布洛芬混悬滴剂,每24小时给药一次,剂量分别为(10-5-5)mg/kg。用药期间和结束后监测PDA关闭情况、循环功能、肾功能、出凝血功能和颅内出血发生情况。结果:(1)经治疗99例(99/106,93.4%)PDA关闭。(2)疗效与胎龄有关,胎龄≥34周疗效为96.4%(54/56),优于胎龄34周的疗效90%(4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质量≥2000 g疗效与出生体质量2000 g相当,分别为94.2%(49/52)和92.6%(50/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良反应表现为一过性少尿(46.2%),肌酐和尿素水平正常。未发现血小板减少。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29.2%,程度较轻,未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未发现颅内出血加重。结论:口服布洛芬可以关闭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近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尚需观察其远期不良反应,以评价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体重不足1500g的早产儿接受动脉导管早期结扎术者与仅接受消炎痛(indomethacin)治疗者的临床记录回顾性分析来寻找和确定更适当的治疗方法和方向。方法:我们把1996年7月至2003年12月治疗过的40例体重不足1500g的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分为接受消炎痛的治疗者与未给予消炎痛而直接接受外科结扎者,对其结果做了比较分析。结果:消炎痛治疗者与外科手术者中的生存者与死亡者进行比较,二者在患者的体重,孕龄,伴随的心脏畸形,动脉导管的大小,消炎痛治疗并发症,机械辅助呼吸时间,ICU住院时间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消炎痛治疗者与外科手术者进行比较,仅在并发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消炎痛治疗者有7例出现并发症(36.8%),而外科手术者的5例死亡也与患儿的术前状态密切相关。结论:对体重不足1500g的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而言,因受消炎痛用药条件的限制、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失败率,早期行动脉导管结扎术不失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was diagnosed in 239 neonates of low birth weight (less than 2500 g) referred to the Hospital for Sick Children in a 21/2-year period. Th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was present in 77% of the group and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in 50%. Spontaneous closure of the defect was more frequent in those without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In 48 patients whose heart failure could not be controlled by other medical therapy indomethacin was given, and in 20 (42%) it was judged successful. Surgical ligation of the ductus was performed at a median age of 30 days in 33 infants who either failed to respond to indomethacin or in whom its use was contraindicated; there were no intraoperative deaths, but 11 (33%) of the infants died 4 days to 6 months after the opera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极低和超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ELBW)生后1周内液体摄入量与动脉导管开放(PDA)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5-2007年共48例存活的VLBW/ELBW患儿按生后1周内液体摄入量的多少分为高(n=12)、中(n=25)、低(n=11)3组,分析各组间PDA的患病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液量摄入多少与PDA的关系,并分析各组间热卡摄入的差异。结果 除去性别、胎龄、疾病严重程度和体重变化因素的影响后‘生后第2天(OR值:1.02,可信区间:1.01-1.09)和第3天(OR值:1.03,可信区间:1.02-1.20)的液体摄入量增加是PDA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 生后数天内的液体量增多(> 150ml/kg/d)与PDA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0):51-53
目的探讨口服布洛芬对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治疗效果观察。方法从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中随机选择39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19例),分别给予常规消炎痛治疗和口服布洛芬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的动脉导管闭合情况以及治疗副作用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在动脉导管闭合情况方面,观察组闭合率为84.21%(16/19),对照组的闭合率为85.00%(17/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副作用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26.32%(3/19),对照组为50.00%(10/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常规消炎痛治疗,采用口服布洛芬方式对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进行治疗可以获得基本相当的治疗效果,且可以显著减少各种副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分析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严重脑损伤的高危因素及预后。方法:以收治的151例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1例严重脑损伤为病例组,其余1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重、窒息、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机械通气的比例,并比较两组患儿死亡率及脑性瘫痪、癫痫发生率和存活者智测情况。结果:病例组胎龄及出生体重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窒息、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机械通气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死亡率及脑性瘫痪、癫痫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存活者NBNA评分、生后6个月及1岁CDCC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胎龄和低体重是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严重脑损伤的高危因素,窒息、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机械通气均可加重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脑损伤,严重脑损伤可导致死亡率显著升高,存活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