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管理和教育对哮喘儿童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哮喘是儿科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 ,近几年虽然防治哮喘的药物越来越多 ,但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并没有显著下降 ,原因之一在于患儿和家长对哮喘及其药物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够 ,甚至错误 ,未能正确的使用这些药物。本研究通过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管理和教育 ,使他们对哮喘的基本知识有正确认识 ,学会自我监测病情 ,掌握相关药物的基本用途和正确使用方法 ,使患儿得到合理的预防和治疗。对象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门诊和住院的哮喘患儿 ,均符合文献 [1]的诊断标准 ,分为管理组和非管理组 (对照组 )。管理组 112例 ,男 64例 ,女 4 8例 ,年龄 1~ 14…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教育和吸入激素在小儿哮喘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儿科哮喘门诊住院的哮喘患儿110例,随机分为管理组和非管理组(对照组)各55例。两组首次就诊时即由专科医师建立详细门诊档案,对管理组患儿家长和学龄患儿进行哮喘及其药物基本知识教育,并根据病情吸入不同剂量的布地奈德或丙酸倍氯米松,适时升级或降级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发作期治疗。结果 管理组1年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5.89 P<0.05);管理组1年内缺课天数、哮喘发作次数、住院次数及治疗费用较观察前明显减少(P<0.05)。 对照组观察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变化(P>0.05);管理组肺功能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观察前后两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变化(P均>0.05)。结论通过对哮喘儿童进行规范化管理教育,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控制,肺功能显著改善,减少哮喘急性发作及住院次数,医疗费用降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12):1032-1033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多项生化系列指标变化 ,我院从 2 0 0 3年 1— 12月共收集了 4 3例哮喘患儿血清标本 ,测定其多项生化指标 ,了解其可能发生的变化 ,以便在诊治过程中采取综合措施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入选患儿 4 3例 ,均来自我院儿科哮喘门诊和住院部 ,均为急性发作期患儿 ,符合支气管哮喘、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1] 。男 2 5例 ,女 18例 ;年龄 11个月至 12岁 ,平均 (4 5± 2 0 7)岁 ;其中轻度 15例 ,中度 2 3例 ,重度 5例。对照组 4 0例健康儿童 ,男 2 3例 ,女 17例 ,年龄 1至 12岁。1 2 方法 入院…  相似文献   

4.
规范化管理教育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教育对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儿科哮喘门诊就诊或住院的哮喘患儿110例,随机分为管理组和非管理组各55例。对管理组患儿家长和学龄患儿进行哮喘及其药物基本知识教育,根据病情吸入不同剂量的布地奈德或丙酸倍氯米松(必可酮),定期随诊,适时升级或降级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发作期治疗。观察1年,对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肺功能进行比较。结果1年后管理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管理组患儿各项肺功能指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观察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管理组患儿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及治疗费用较观察前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观察前后两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对哮喘患儿进行规范化管理教育后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控制,肺功能显著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哮喘患儿情绪障碍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心理社会因素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和病程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国外对此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国内关于支气管哮喘患儿情绪障碍的报道还不多见。本组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对55例哮喘患儿进行测评 ,旨在了解哮喘患儿情绪障碍的发生情况 ,为开展社会支持、心理干预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一、对象哮喘组 :自1999年1月~2000年1月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患儿中随机调查了55例哮喘儿童 ,男38例 ,女17例 ;年龄6~13岁 ,平均 (9.15±1.83)岁 ;其中发作期28例 ,缓解期27例 ,平均病程 (3.72±2.24)年。全部病例均符合1998年修订的全国儿科哮…  相似文献   

6.
哮喘患儿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哮喘发病机理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哮喘的研究热点。目前认为T细胞的激活及其释放的细胞因子在哮喘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关于哮喘患者的T细胞亚群改变 ,各家报道结果不一。现将我们观察的结果报告如下。对象1998年 1月~ 1999年 1月间在我院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儿 38例 ,均符合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哮喘诊断标准[1] 。发作期 38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8±4)岁 (2~ 14岁 )。其中有 2 7例缓解期时第 2次采血 ,距第 1次采血时间间隔为 (2 0± 3)d。对照组 2 0例 ,均为我院同期门诊体检正常儿童 ,其中男 14例 ,女 6例 …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广州市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儿家长对哮喘认知及患儿哮喘的现状.方法 采用多中心调查方法,对广州市常住居民诊断为哮喘6个月以上,在广州市2家医院哮喘专科或儿科门诊就诊患儿的家长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148例患儿家长,69.86%的家长意识到哮喘是一种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61.49%的家长认为长期吸入激素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影响;82.43%的家长认为哮喘主要由感冒诱发.76.22%的患儿未使用过峰流速仪,95.17%的患儿未使用过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测试.在过去的12个月内,56.8%的哮喘患儿有喘息发作,每年喘息发作频率为(3.37±0.28)次;有37.5%的患儿需要急诊治疗,每个家庭每年因急诊治疗的费用为(1 320.34±223.97)元;平均每个家庭每年直接经济花费为(6 111.84±1 828.41)元.每人每年缺课(28.13±6.67) d;每个家庭每年误工(18.88±8.73) d.结论 广州市的哮喘患儿家长对于哮喘这种疾病有一定的认识,但家长对哮喘患儿的控制用药、诱发因素、家庭及自我管理认知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我院呼吸组从1981年2月起,对350例支气管哮喘(哮喘症)及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支)患儿采用尘螨、麻疹疫苗、胎盘脂多糖(胎脂)免疫疗法,对防治哮喘发作取得一定疗效。现将坚持治疗的225例总结报告如下。对象及方法一、对象:225例均为1岁半至14岁,有反复咳嗽伴哮喘发作,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0年以上,多次门诊诊断为哮喘症或喘支者(占29.3%)。诊断标准:哮喘症按1984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系病学会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分期和疗效的评定标准(试行方案);喘支按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儿科专业)试用教材(1980年版)中喘支的临床特点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9.
咳嗽变异型哮喘是儿科常见的慢性咳嗽疾病之一,β2-受体激动剂是治疗本病的有效药物.2004年10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儿科门诊就诊的咳嗽变异型哮喘共132例,应用盐酸丙卡特罗糖浆(美普清)治疗6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1998年1月~11月对门诊63例急性哮喘患儿,给备劳特和爱喘乐进行雾化治疗,其中男28例,女35例;年龄3~12岁。对照组为1996年9月~1997年8月哮喘住院患儿20例,男11例,女9例,发病年龄同治疗组,两组均符合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1992年制定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两组亦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给0.5%备劳特雾化吸入液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哮喘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5年后的过敏原变化情况。方法对2003—2004年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哮喘门诊登记且登记时均行皮肤点刺实验(SPT)并给予ICS治疗的133例哮喘患儿,进行现场回顾性调查。现场调查包括填写调查表和复查SPT。结果 133例哮喘患儿完成了5年前后的2次SPT检测,5年前121例(91%)SPT阳性,12例(9%)SPT阴性;5年后133例中119例(89.5%)SPT检测阳性,14例(10.5%)SPT阴性,与5年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后吸入性过敏原和食物过敏原的阳性率均无明显变化,但蟑螂和树花粉明显增加(P>0.05),牛奶、鸡蛋明显减少(P>0.05)。结论哮喘患儿5年后过敏率变化不大,吸入性过敏有所增加,食物过敏有减少趋势。屋尘螨和粉尘螨仍然是主要过敏原。ICS治疗与否对过敏情况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96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 ,我们对哮喘并反复呼吸道感染 (RRI)患儿垂体 -肾上腺轴功能的变化进行观察 ,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临床资料 :病例为我院儿科呼吸门诊和病房患儿 ,均符合哮喘、RRI诊断标准。哮喘合并RRI患儿 2 5例 ,男 14例 ,女 11例 ,0~ 5岁 7例 ,~ 12岁 18例 ;单纯RRI患儿 46例 ,男 2 8例 ,女 18例 ,0~ 5岁 2 8例 ,~ 12岁 18例 ;2 2例同龄正常儿童男 8例、女 14例作为对照组。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方法 ,使用仪器为德国产γ -计数仪 ,皮质醇与ACTH试剂盒由天津德普生物技术与产品有限公司提供。a .全部被…  相似文献   

13.
目前认为黏附分子在哮喘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有关细胞间黏附分子 (ICAM)与小儿哮喘发病机制的关系已有报道 ,为进一步探讨哮喘的发病机制 ,本文对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患儿白细胞流变特性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 1)的变化进行检测研究 ,现报告如下。哮喘组 :选择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月在本院确诊为哮喘发作期的患儿 36例 ,年龄为 10个月至 12岁 ,男 2 8例 ,女 8例 ,诊断符合 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修订的哮喘诊断标准。哮喘缓解期患儿为上述哮喘发作组患儿中的 11例 ,经抗炎平喘治疗后临床上无咳嗽及喘息 ,并且双肺听…  相似文献   

14.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细支气管炎 (毛支 )经过恰当治疗 ,预后较好 ,但若喘息反复发作 ,易成支气管哮喘。为探讨毛支与哮喘之间的关系 ,我们对毛支患儿治疗前后测定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Gmp 14 0 )含量 ,并与同期健康儿、支气管肺炎和哮喘患儿对比 ,以提供毛支早期干预的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毛支 30例 ,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诊断标准[1] ,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3~ 18个月。肺炎患儿35例 ,均符合文献 [1]标准 ,男 2 9例 ,女 6例 ;年龄 6~ 34个月。哮喘发作期患儿 15例 ,按 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修订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诊断标准[2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不同严重程度及控制水平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儿科门诊和住院的儿童哮喘患者80例,分为2组:40例为非激素治疗组(非激素组),40例为吸入性激素治疗组(激素组).测定患儿hs-CRP水平和经校正年龄和性别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的预计值,并进行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同时纳入80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哮喘患儿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非激素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激素组.激素组与非激素组患儿血清hs-CRP水平均与FEV1%预计值呈负相关.结论 尽管肺功能检查和临床分类作为哮喘分级的金标准,但hs-CRP可作为评估哮喘严重程度及控制水平的新指标,其可在哮喘患儿中用来间接监测呼吸道炎症、疾病严重性和对激素的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16.
哮喘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小儿哮喘发病相关因素和防治状况 ,推广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GINA)方案 ,规范化治疗儿童哮喘。方法 对在我院儿科哮喘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并确诊为哮喘 116例患儿进行问卷调查及门诊随访观察。结果  116例中以儿童哮喘为多占 80 .17% ,婴幼儿哮喘仅占 19.83% ,71.5 6 %首次喘息发生在 6岁以前。发病以春秋季节为多 ,尤以秋季最多占 31.0 3%。诱发因素以上呼吸道感染多见 ,其次为天气变化。一、二级亲属中有哮喘及其他过敏史分别为 5 .17%和 2 7.5 9% ,有婴幼儿湿疹、过敏性鼻炎等个人过敏史分别为30 .1%、5 8.6 2 %。 1年内诊断情况显示 ,误诊率为 18.10 %。4 4 .83%哮喘患儿能接受哮喘知识教育和规范化管理 ,坚持吸入激素治疗 ,其疗效明显优于非规范化治疗组 (P <0 .0 0 5 )。结论 哮喘发病与年龄、季节、诱因、家族史及个人过敏史等多种因素有关 ,及时诊断 ,规范化管理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终止儿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疗效与年龄、剂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9年11月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儿科住院治疗的1 488例PSVT患儿中接受ATP急诊复律的1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静脉推注ATP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其...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血清IgG亚类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介导炎症反应是肾小球疾病发生的重要始动因素,免疫功能测定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为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免疫功能的改变,我们对26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进行了IgG及其亚类的测定,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9年12月至2003年12月我院住院的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26例,男17例,女9例,平均年龄8.4岁(3~12岁),均符合中华儿科肾脏专业组制定的诊断标准(2000,珠海)。所有患儿均于起病后1~4d入院,均无严重并发症,入院后排除慢性肝炎、哮喘、风湿性疾病或其他严重感染等影响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各种因素。对照组为门诊健康体检儿20例,男1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急诊绿色通道患儿的病种特点,以提高儿科医师对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和诊治水平.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儿内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的病例记录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 810例患儿,其中普通急诊患儿4 026例(83.7%),危重急诊患儿784例(16.3%).普通急诊患儿以1~3岁幼儿为主,危重急诊患儿以<1岁婴儿为主.儿童绿色急救通道最常见的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 280例,26.6%)、呼吸系统疾病(1 071例,22.3%)、消化系统疾病(694例,14.4%)、中毒(607例,12.6%)和心血管系统疾病(220例,4.6%).普通急诊患儿组常见的疾病包括惊厥(24.0%)、中毒(14.4%)、肺炎(11.3%)、呕吐(6.7%)、哮喘(4.4%).危重急诊患儿组常见的疾病包括休克(21.9%)、肺炎(15.1%)、惊厥持续状态(12.6%)、颅内感染(6.4%)和心肺骤停(6.3%).结论 加强儿科急诊医师诊断思维的开拓、有针对性地对儿科急诊医师进行常见儿科危重症病例救治的培训将是减少危重症发病率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急诊绿色通道患儿的病种特点,以提高儿科医师对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和诊治水平.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儿内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的病例记录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 810例患儿,其中普通急诊患儿4 026例(83.7%),危重急诊患儿784例(16.3%).普通急诊患儿以1~3岁幼儿为主,危重急诊患儿以<1岁婴儿为主.儿童绿色急救通道最常见的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 280例,26.6%)、呼吸系统疾病(1 071例,22.3%)、消化系统疾病(694例,14.4%)、中毒(607例,12.6%)和心血管系统疾病(220例,4.6%).普通急诊患儿组常见的疾病包括惊厥(24.0%)、中毒(14.4%)、肺炎(11.3%)、呕吐(6.7%)、哮喘(4.4%).危重急诊患儿组常见的疾病包括休克(21.9%)、肺炎(15.1%)、惊厥持续状态(12.6%)、颅内感染(6.4%)和心肺骤停(6.3%).结论 加强儿科急诊医师诊断思维的开拓、有针对性地对儿科急诊医师进行常见儿科危重症病例救治的培训将是减少危重症发病率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