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7 毫秒
1.
变应性鼻炎(AR)是由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鼻黏膜变应性炎症疾病,目前AR的发病率呈现每年不断升高的趋势,给人们的身心健康、生活等造成严重的影响,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等,但是部分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与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有关。细胞焦亡是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一种,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焦亡通过多种途径参与了AR的发生发展,部分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细胞焦亡来治疗AR。因此,深入探索细胞焦亡对AR的调控机制可能为AR的治疗提供新思路。论文就细胞焦亡在AR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变应性鼻炎(AR)发病机制复杂,神经-免疫机制是其重大发现。中枢神经系统(CNS)接受来自外周的免疫炎症信号,将其整合并传出至外周靶器官,实现对免疫系统的精准调控,这构成AR的中枢-外周双向网络。支配鼻腔黏膜的神经末梢接受外界刺激后释放神经肽,与肥大细胞(MC)、嗜酸性粒细胞(EOS)、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s)等核心免疫细胞相互作用,构成AR发病的外周神经-免疫网络,P物质、降钙素原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介素U(NMU)、神经肽Y(NPY)等神经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AR的神经-免疫机制以及神经肽对免疫细胞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鼻黏膜变态反应性疾病。本文对AR患者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作用机制、治疗途径、临床疗效做一综述, 希望能进一步了解AR免疫治疗进展, 为AR的免疫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识别变应性鼻炎(AR)疾病进展的差异表达基因,探索其竞争性内源RNA(ceRNA)网络调控机制,并筛选潜在的治疗靶点.方法 检索GEO数据库,下载AR的微阵列芯片GSE46171.借助R语言等软件分析得到差异的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与信使RNA(mRNA),并通过公共数据库预测与差异lncRNA互作的...  相似文献   

5.
慢性鼻窦炎(CRS)和变应性鼻炎(AR)作为上气道常见的炎症性疾病,其发生发展机制与炎症小体Nod样受体(NLRs)过度激活相关。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作为NLRs家族中最受关注的炎症小体,近年来在CRS和AR中的报道也越来越多。本综述既往文献,阐述NLPR3炎症小体在CRS和AR的发病机制、病情进展和疾病治疗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为临床工作中探索治疗靶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变应性鼻炎(AR)是世界范围内普遍流行的常见疾病, 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阐明其发病机制是AR研究中亟需突破的瓶颈。鼻黏膜是变应原入侵的第一道屏障, 当机体受到外界因素刺激时, 上皮细胞自噬被激活诱发不同于凋亡的细胞死亡程序, 靶向上皮细胞自噬可能是治疗AR的新方向。白细胞介素37(IL-37)是免疫反应的负调节剂, 是有效的抗炎细胞因子, 它参与AR免疫过程, 有望成为治疗AR的潜力因子, 目前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就自噬在A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IL-37调控细胞自噬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以免疫球蛋白E (IgE)介导的多种免疫细胞、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反应性疾病,鼻腔黏膜炎症反应是AR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活化诱导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前体转化,促进炎症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18(IL-18)表达,参与AR的炎性级联反应过程,对AR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应用NLRP3炎性小体相关通路抑制剂可抑制下游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减轻AR症状。本文围绕NLRP3炎性小体在AR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和适用于AR治疗的NLRP3炎性小体相关通路抑制剂的研究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变应性鼻炎是一种由IgE介导的多种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近年研究表明,维生素D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参与调节变应性鼻炎的固有免疫(抗菌活性、抗原呈递作用及炎症介质释放等)和适应性免疫(活化T、B细胞的调节),有关维生素D影响变应性鼻炎的免疫调节机制及其在变应性鼻炎中辅助治疗的新作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维生素D参与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及在治疗上的新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人群Tim-3基因内含子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6555849的多态性特点及其与变应性鼻炎(AR)的关系。方法采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病例对照600例样本的Tim-3基因rs6555849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并计算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rs6555849位点在新疆人群中已达到遗传平衡。在维吾尔族、汉族人群中rs6555849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人群中Tim-3基因rs6555849位点在人群中具有群体代表性,其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及汉族变应性鼻炎患者及正常人群中的分布无差异,与AR的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0.
环状RNA(circRNAs)是一类新发现的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没有5'帽状结构和3'腺苷酸尾的非编码RNA,并可能通过多种影响方式参与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例如,近来发现有些 circRNAs 含有微小RNA(miRNAs)相应序列的结合位点,可充当分子海绵,结合 miRNA 并阻断其对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最新研究表明,某些circRNAs 在变应性鼻炎(AR)鼻黏膜中表达丰富,且参与多种AR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但目前尚未见circRNAs与人类AR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简述circRNAs的形成机制、特征及生物学功能,阐述circRNAs 的转录后调控与分子海绵作用,综述circRNAs在AR的诊断和治疗方面上的潜力,并为未来AR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维族)、汉族人群Tim-3基因5′侧翼区的rs10515746(- 574G>T)、rs4704853(- 882C>T)及位于内含子区的rs13170556和rs6555849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及其与变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12.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变应性鼻炎中基因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在芯片上点阵30多个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cDNA.对4例变应性鼻炎鼻黏膜及止常人鼻黏膜组织进行基因芯片检测.观察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在4例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组织标本中.存在eotaxin-1(CCL11).eotaxin-2(CCL24).MCP-3(CCL7)。MCP-4(CCL13)。RANTES(CCL5)等趋化因子和CCR2、CCR3、CCR4、CCR5等趋化因子受体基因的差异表达.其中大多数趋化因子及受体倾向Th2优势。结论:变应性鼻炎存在Th免疫失衡,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特别是Th2优势的趋化因子及受体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为变应性鼻炎的诊治提供新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过敏性鼻炎(AR)和哮喘的患病率呈明显增加的趋势。随着对特异性免疫治疗(SIT)的不断了解与深入,目前认为该方法可能是惟一通过调节免疫机制从而改变变应性疾病的自然进程,并且可以在治疗停止之后获得长期疗效。综述了SIT对AR和哮喘的同步控制和远期疗效,通过国内外文献回顾及分析对比,认为SIT在治疗AR和哮喘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且积极的作用,并且能够预防AR向哮喘进展。但是,SIT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变应性鼻炎是常见的呼吸道过敏性炎症疾病。Th2细胞的激活被认为是其中最重要的机制,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均参与其中。天然免疫细胞是一类重要的机体内稳态调节因子,Ⅱ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s)是天然免疫细胞中Th2细胞的“镜相细胞”,分泌多种Th2因子,参与多种过敏性炎症病理过程。本文将就ILC2s在变应性鼻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变应性鼻炎(AR)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特征是与血清IgE水平升高相关的辅助型T细胞2(Th2)主导的免疫反应。它不同程度影响个人社会生活、睡眠和工作,并可增加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目前AR的治疗在免疫疗法、鼻内类固醇、抗组胺药和肥大细胞稳定剂等方面取得了有效进展,但20%的AR患者并未表现出足够的主观和客观改善。因此,深入研究AR的发病机制,并开发用于治疗AR的新型制剂已是当务之急。Micro-RNA(miRNA)是一种基因表达调控小分子RNA,被认为与许多炎症性疾病有关,已经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系统综述了与AR密切相关的miRNA,并对研究现状做了简要评析,指出了当前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希望能对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起初被认为是不具蛋白质编码功能的非编码RNA,随着检测技术的更新迭代,人们对其来源、分类、功能的认识逐渐深入,尤其在免疫调节方面,发现lncRNA起到关键的调节作用.变应性鼻炎(AR)为免疫调节失衡所产生的疾病,研究发现lncRNA与A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的研究以AR相关lncR...  相似文献   

17.
变应性鼻炎(AR)是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症性疾病,以Th2及其分泌的IL-4、IL-5参与主要炎症过程.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是一种含锌指基序的转录抑制因子,调控T细胞发育、分化和功能,对活化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和免疫自稳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鉴于Blimp-1对于下呼吸道及其他...  相似文献   

18.
变应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暴露于变应原后由IgE介导的鼻变应性疾病。在探讨其发病机制时,仅单纯研究Th1/Th2细胞模式已不适用,而Th1/Th2及Thl7/Treg细胞模式近来受到广泛关注。芳香烃受体(AhR)属于螺旋-环-螺旋蛋白家族的成员,其在激活后能够通过调控树突状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分化进而发挥强大的免疫调节能力,这种潜能可以在某些自身免疫和过敏性疾病中发挥保护作用。综述AhR激活与AR患者Th17免疫应答相关性的研究,为AR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