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IMRT同期化疗对Ⅲ期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和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2008年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单纯IMRT和IMRT同期铂类药物化疗的 251例Ⅲ期鼻咽癌患者,分析相关预后因子和探讨IMRT同期化疗作用。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组间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Cox模型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 10年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88.6%、81.1%、68.8%和75.1%。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和鼻咽肿瘤体积是最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同期化疗有助于改善患者PFS和OS (均 P<0.05)。T3N0-1期患者单纯放疗组和同期放化疗组各生存指标均相近(10年LRFS为93.8%∶93.2%,P=0.933;10年DMFS为80.9%∶86.8%,P=0.385;10年PFS为70.6%∶77.7%,P=0.513;10年OS为71.8%∶83.6%,P=0.207);T1-3N2期患者同期放化疗的LRFS、PFS和OS优于单纯放疗(10年LRFS为87.3%∶66.7%,P=0.016;10年PFS为70.2%∶41.0%,P=0.003;10年OS为78.5%∶51.7%,P=0.008),DMFS有提高趋势(10年DMFS为80.3%∶66.4%,P=0.103)。结论 IMRT中同期化疗的加入有助于改善Ⅲ期鼻咽癌患者预后,在N2期组获益较为明显,需要根据患者治疗失败风险予以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验证第7版 UICC或AJCC 鼻咽癌分期系统在以MR为分期手段、IMRT为基础综合治疗策略下的合理性及适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7—2011年间在本院经MRI分期和IMRT治疗的 720例初诊M0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及失败情况,评价T、N分期对预测患者生存及失败的可靠性。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差异,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第7版 UICC或AJCC 鼻咽癌T分期是OS、CSS、DFS和DMFS的影响因素(P=0.013、0.025、0.001、0.002),但T1、T2、T3期间相近(P=0.054~0.626)。从局部复发和远转风险来看,T3与T2期非常接近(P=0.796)。N分期是DFS、DMFS的影响因素(P=0.005,0.000)。但N0和N1期间相近(P=0.549、0.707)。在N0—N1期中也未发现单纯咽后淋巴结转移对OS、DFS和DMFS有影响(P=0.360、0.083、0.062)。结论 第7版UICC或AJCC鼻咽癌分期系统对经MRI分期和IMRT的鼻咽癌患者预后仍有较好预测价值,但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比较鼻咽癌2008分期和第7版UICC或AJCC分期标准的病例分布和预后价值,探讨两种分期合理性。方法 分析2009—2010年全国9个肿瘤中心收治的 1508例无远处转移鼻咽癌首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根据鼻咽癌2008分期与第7版UICC或AJCC分期进行分期,分析和评价两种分期病例分布的一致性及 3年LRFS、DMFS、OS率。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LRFS、DMFS和OS率,Logrank检验差异。结果 两种分期的T期、N期、临床分期病例分布相似(Kappa=0.80、0.60、0.60),临床分期OS曲线和T分期LRFS曲线也较一致,但Ⅰ、Ⅱ期OS曲线相似,T1—T3期LRFS曲线出现靠拢或重叠。2008分期N0与N1期曲线相似,而UICC或AJCC分期N1与N2期曲线相似。结论 两种分期病例分布、临床分期及T分期预后相似,但N分期预后不同。两种分期中临床分期、T分期、N分期的预后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 EB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明确相关,多个研究显示血浆EBV-DNA对于鼻咽癌的诊断分期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我院患者进行了血浆EBV-DNA的检测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2013—2016年连续性鼻咽癌患者471例,分析其治疗前EBV-DNA水平与分期、肿瘤负荷的相关性,并对治疗前、治疗末EBV-DNA进行生存相关分析。结果 患者治疗前血浆EBV-DNA中位数137 copies/ml (0~494000),与T分期、N分期、M分期、总的临床分期、肿瘤负荷均有明显统计学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浆EBV-DNA拷贝数≤1300组比>1300组的患者有更好OS (P=0.007)、PFS (P=0.011)、DMFS (P=0.003)。治疗末血浆EBV-DNA不可检测到的患者有更好OS (P=0.016)、PFS (P=0.000)、DMFS (P=0.000)。Cox多因素分析T分期、治疗末是否可检测到EBV-DNA为OS (P=0.030、0.012)的预后因素,N分期(P=0.037、0.017)、放疗末是否可检测到EBV-DNA (P=0.006、0.001)为PFS及DMFS的预后因素。结论 鼻咽癌患者治疗前血浆EBV-DNA水平与分期及肿瘤负荷有明显相关性,治疗前EBV-DNA水平更高的患者可能治疗后的预后更差。治疗末血浆EBV-DNA是否可检测到对于OS、PFS、DMFS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鼻咽癌第7版与第8版UICC/AJCC(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分期,对流行病学和结局数据库(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 Program,SEER)人群的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验证和比较两版分期系统对鼻咽癌人群,特别是Ⅲ期人群的分期效果。[方法]纳入SEER数据库2010—2019年鼻咽癌患者,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总生存情况,用Log-rank检验检测组间生存差异,Cox回归分析总生存相关预后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为风险比及P值。用时间依赖ROC曲线、AUC值评估变量对于生存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对于总分期,第7版、第8版2年生存率AUC值分别为0.65、0.75,T分期分别为0.65、0.72,N分期分别为0.53、0.57。对于Ⅲ期人群,第7版分期组内存在生存差异(P<0.05),而第8版分期除T1N2M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调强放疗(IMRT)联合化疗在治疗T1-2N1M0期鼻咽癌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08—2016年间浙江省肿瘤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根治性治疗的T1-2N1M0期鼻咽癌患者34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IMRT,分为单纯放疗组(RT组)和放化疗组(CRT组),后者又分为同步放化疗组(CCRT组)、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组(IC+CCRT组)和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组(CCRT+AC组)。采用Kaplan-Meier法评价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率(LRFFS)、远处无转移生存率(DMFS)、无进展生存率(PFS)、肿瘤特异生存率(CSS)和总生存率(OS)。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303例存活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91个月(49~138个月)。CRT组∶RT组的5年OS、CSS、PFS、LRFFS、DMFS均相近(93.7%∶93.9%、93.7%∶93.9%、89.0%∶87.7%、93.8%∶92.8%、93.8%∶91.2%,均P>0.05)。T1N1期和T2N1期亚组分析也显示CRT组与RT组的治疗结果均相近(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年龄是OS、PFS、CSS和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随年龄增长与上述结局呈负相关。CCRT组、IC+CCRT组、CCRT+AC组与RT组的治疗结局均未给患者带来生存获益,且上述3种联合治疗方式之间的疗效也相近(均P>0.05)。结论 T1-2N1M0期鼻咽癌患者接受单纯IMRT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预后与联合化疗相当。但未来是否可在T1-2N1M0期人群中取消化疗仍需要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鼻咽癌UICC第7版分期及中国2008分期, 并对分期的更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6—2012年病理确诊的初治无远处转移、接受调强适形放疗的鼻咽癌患者767例。以OS、LRFS、DMFS为主要预后指标, 比较两种分期系统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对预后的预测价值。Kaplan-Meier法计算各项生存率, 组间差异比较行Logrank检验, Cox法多因素分析。结果 从T分期来看, 中国2008分期在预测OS、LFFS方面优于UICC分期。从N分期来看, 两种分期在预测OS、DMFS方面相当。从临床分期来看, UICC分期在预测OS方面优于中国2008分期。依据统计结果推荐的新分期中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对预后均有较好预测价值。结论 鼻咽癌UICC第7版分期与中国2008分期在预测预后方面各有优势。推荐的新分期方案对当前鼻咽癌分期的更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验证鼻咽癌第7版UICC或AJCC分期,并为其进一步修订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5—2011年间本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无远处转移并接受根治性IMRT的初治鼻咽癌患者 323例。根据鼻咽癌第7版UICC或AJCC分期标准进行分期。Kaplan-Meier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差异,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5年样本数为 45例。T1与T2期、T2与T3期 5年LRFS率相近(P=0.055、P=0.746)。将T2、T3和T4期翼内肌组合并为T2期,T4期其他的降期为T3期,新T分期中T1、T2、T3期LRFS曲线明显分开。N2与N3a期、N2与N3b期、N3a与N3b期 5年DMFS率相近(P=0.272、P=0.063、P=0.81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颈淋巴结部位是DMFS的唯一影响因素(P=0.037)。将N3a期中颈淋巴为单侧的降期为N1期,N3a期中颈淋巴结为双侧的降期为N2期,则新N分期中N0、N1、N2、N3期DMFS曲线分开。Ⅰ与Ⅱ期、Ⅲ与 Ⅳa期 5年OS相近(P=0.434、P=0.951)。将T1N0-1期作为 Ⅰa期、T2N0-1期作为 Ⅰb期、T1-3N2期和(或) T3N0-1期作为Ⅱ期、T1-3N3期作为Ⅲ期,各期 5年OS曲线明显分开。结论 第7版UICC或AJCC分期仍存在不足,推荐新分期能更好预测预后,但需要更大样本量数据验证。  相似文献   

9.
中国鼻咽癌分期2017版(2008鼻咽癌分期修订专家共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确的肿瘤临床分期是指导治疗、判断预后以及学术交流的基础。自2009年国内推广使用“鼻咽癌2008分期”以来,各肿瘤中心加强了合作和交流,促进了多中心研究和分期研究的发展。2017年7月1日,中国鼻咽癌临床分期工作委员会在福建南平召开了中国鼻咽癌分期修订工作会议,国内各位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进行充分地讨论和沟通,并达成共识,一致认为采纳了鼻咽癌中国2008分期和UICC/AJCC分期第7版各自优势基础上做了更新的UICC/AJCC分期第8版较为合理,中国2008分期的修订应参照UICC/AJCC第8版分期标准,以制定国际统一的分期标准。因此,推荐新的中国鼻咽癌分期2017版与UICC/AJCC分期第8版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一个基于MRI并与IMRT相适应的鼻咽癌新T分期系统。方法 回顾分析2008—2010年我院基于MRI并接受IMRT的608例初治无转移鼻咽癌患者资料,按鼻咽癌第7版UICC/AJCC分期系统进行分期。Kaplan-Meier法计算相关生存率及Logrank检验,Cox法多因素分析。现行UICC/AJCC分期系统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建立新鼻咽癌T分期系统,并对新T分期系统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5年随访率为94.5%,5年OS、DFS、LRFS、DMFS分别为81.5%、80.1%、86.0%、81.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鼻咽、咽旁间隙、颅底解剖结构均为影响患者OS率因素(P=0.000—0.045)。根据风险差异性及生存曲线分布提出新T分期标准:T1期:侵袭鼻咽、咽旁间隙、口咽、鼻腔、颅底、翼内肌;T2期:侵袭翼外肌、鼻窦、眼眶、颅内、颞下窝、颅神经。推荐新T分期系统LRFS曲线及OS曲线均能很好地拉开。结论 推荐新T分期系统能较客观地预测鼻咽癌患者预后,可作为鼻咽癌临床新分期探索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MRI和IMRT的鼻咽癌鼻窦侵犯在鼻咽癌分期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5—2010年基于MRI诊断的接受IMRT的1197例初诊鼻咽癌患者资料。根据AJCC第7版分期重新分期。鼻窦侵犯分为伴有鼻窦侵犯T3、T4期。Kaplan-Meier法计算LRFS、DMFS、OS率并Logrank法检验。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及T分期各亚组局部复发风险比。结果 鼻窦侵犯率为14.2%。鼻窦侵犯不是影响鼻咽癌OS、LRFS、DMFS的因素(P=0.677、0.485、0.211)。T2期、伴鼻窦侵犯T3期及不伴鼻窦侵犯T3期局部复发风险比接近(HR=1.927、2.030、2.283)。LRFS、OS曲线在T2期、伴鼻窦侵犯T3期及不伴鼻窦侵犯T3期接近(P>0.05),与伴鼻窦侵犯T4期及不伴鼻窦侵犯T4期明显分开(P<0.05)。结论 鼻窦侵犯不是IMRT鼻咽癌OS、LRFS和DMFS的预后因素,但伴鼻窦侵犯的T3期OS、LRFS与T2、T3期相似,预后较T4期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食管癌同期放化疗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 2006—2014年间接受3DRT食管癌患者 307例,其中Ⅱ期 73例、Ⅲ期 234例。中位放疗剂量60 Gy,同期化疗方案为PF (166例)、TP (82例)、单药P (59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OS、PFS率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3、5年样本量分别为130、45例,1、3、5年OS和PFS率分别为85.6%、53.8%、36.9%和74.6%、43.7%、33.1%,中位OS、PFS期分别为41.6、29.8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OS和PFS因素为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病变部位、病变长度和化疗方案(P=0.007和0.013、0.000和0.000、0.000和0.000、0.002和0.000、0.141和0.005、0.018和0.165)。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病变部位、化疗方案是影响OS因素(P=0.024、0.000、0.007、0.028),病变部位、病变长度、N分期是影响PFS因素(P=0.004、0.033、0.035)。放疗剂量 50~60、>60~70 Gy的中位OS期和PFS期分别为47.4、37.8个月(P=0.469)和34.1、25.1个月(P=0.233)。结论 Ⅱ—Ⅲ期食管癌同期放化疗可获得较好的生存,联合用药优于单药,低剂量与高剂量放疗疗效相近,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转移性ⅣA期鼻咽癌的预后影响因子。方法初治的T4N0~3M0 (UICC 1997版分期)鼻咽癌患者145例纳入临床研究,分析患者的复发、转移、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45例患者的5年OS、CCS、PFS、DLRFS、DMFS分别为59.2%、61.3%、53.0%、71.6%、62.6%。多因素分析显示:颈动脉鞘区受侵是影响DLRFS、DMFS的不良预后因素,UICC N分期是影响DLRFS、 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颈动脉鞘区受侵是影响CC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年龄、颈部照射剂量、UICC N分期是影响CCS的独立预后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 颈动脉鞘区受侵、UICC N分期是影响CCS、PFS的预后因素,同期化疗或放疗联合化疗虽提示有提高DMFS及提高CCS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鞘区受侵、UICC N分期是影响非转移性T4期鼻咽癌的重要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在鼻咽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间在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129例鼻咽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包括性别、年龄、TNM分期、病理分型、治疗方案等,计算患者放疗前及放疗结束后3个月GPS。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Cox模型预后因素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临床指标对预后的预测能力。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89.0个月(5.1~104.6个月),129例患者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79.8%,5年总生存率(OS)84.5%。放疗后3个月GPS 0、1、2分组5年PFS率分别为85.6%、61.1%、33.3%,5年OS率分别为90.4%、66.7%、33.3%(P<0.01)。放疗后3个月GPS、临床分期(Ⅰ-Ⅲ期∶ⅣA期)及是否同步化疗均与患者PFS、OS相关(均P<0.01)。ROC曲线显示放疗后3个月GPS及临床分期预测OS的AUC值分别为0.694和0.815,两者联合AUC值达0.860。结论 放疗后3个月,高GPS是鼻咽癌患者独立预后不良因子,GPS联合临床分期可更加准确预测鼻咽癌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MRI的鼻咽癌患者区域淋巴结包膜侵犯的临床特征与鼻咽癌3DRT的预后关系。方法 收集2009年—2013年间本院477例采用3DRT初治鼻咽癌患者资料,分析患者区域淋巴结包膜侵犯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关系。结果 区域淋巴结包膜侵犯组216例,无包膜侵犯组261例。有包膜侵犯和无包膜侵犯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8.5个月和39.0个月,3年OS、PFS、LRFS、DMFS分别为81.9%、65.8%、87.8%、80.3%和90.7%、85.0%、95.8%、92.9%(P=0.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及淋巴结包膜侵犯是影响鼻咽癌患者OS、PFS、LRFS及DMFS的重要影响因素(P=0.000~0.004),而T分期、TNM分期与鼻咽癌患者OS、PFS、DMFS相关(P均=0.000)。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是影响鼻咽癌患者生存的预测因子,淋巴结包膜侵犯是影响鼻咽癌患者PFS、LRFS、DMFS因素。结论 淋巴结包膜侵犯患者容易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是鼻咽癌患者重要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本研究承起参考文献[1],旨在对鼻咽癌AJCC/UICC(1997)分期进行进一步验证和提出适当的建议。方法:同参考文献[1]。结果:Cox模型分析表明年龄、AJCC/UICC(1997)TNM分期或T和N分期与915例患者生存状况显著相关,统计学差异显著。选择年龄≤60岁患者803例再行Cox模型分析,生存状况仅与AJCC/UICC(1997)大体分期或T和N显著相关,而与年龄的相关不具统计学显著性。803例鼻咽癌的寿命表法分析表明,AJCC/UICC(1997)分期基本可反映预后,但Ⅰ和Ⅱa期,Ⅳa和Ⅳb期两两比较生存率差异不显著。Kaplan-Meier法分析表明在考虑N分期因素影响下,T1和T2a期,T3和T4期差异不显著。考虑T分期因素后,N2和N3a,N3a和N3b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将无咽旁间隙受侵之T2a期下调为T1期;将下颈淋巴结受侵之N1上调为N2期;将N3a期和N3b期合并为N3期;将Ⅰ和Ⅱa期合并为Ⅰ期;Ⅳa和Ⅳb期合并为Ⅳa期;Ⅱb期改为Ⅱ期。重新进行分析,调整后大体分期、T和N各自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显著性,分组更具合理性。结论:在充分考虑年龄对预后的影响及T分期和N分期相互影响的前提下,本组病例对AJCC/UICC(1997)鼻咽癌分期系统的验证提示可对其进行以上调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一个基于IMRT和RTOG颈部淋巴结分区标准的鼻咽癌新N分期。 方法 回顾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2011年经病理学证实、无DM并接受IMRT的初治鼻咽癌患者324例,根据鼻咽癌UICC/AJCC分期标准(第7版)进行重新分期。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 结果 324例患者中269例(83.0%)出现转移淋巴结,中位随访58个月(6~77个月),全组5年OS率为84.8%,DFS率为77.1%,RFS率为92.7%,DMFS率为80.5%。对其中颈部淋巴结阳性患者预后因素分析显示咽后淋巴结、颈部淋巴结水平、侧数是影响鼻咽癌患者预后因素(P值均<0.05)。根据风险比差异确定鼻咽癌新N分期: N0期为无淋巴结转移;N1期为Ⅶa区或/和单侧上颈(Ⅰ、Ⅱ、Ⅲ、Va区)淋巴结转移;N2期为双侧上颈(Ⅰ、Ⅱ、Ⅲ、Ⅴaa区)淋巴结转移;N3期为Ⅳ a、Ⅴb区及以下区域淋巴结转移。 结论 基于IMRT和RTOG颈部淋巴结分区标准的鼻咽癌新N分期更符合现状,并能更客观预测预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头颈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CC)的综合治疗模式及预后因素。方法 收集2016—2018年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放疗科收治的头颈部唾液腺ACC完成术后放疗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166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男70例,女96例,平均年龄53岁(18~71岁)。中位随访期31.2个月(8.6~63.1个月)。接受根治手术者66例(肿瘤床外跨解剖区域扩大切除,追求各类切缘阴性),接受保守手术者100例(仅病灶扩大切除,不追求神经切缘阴性)。术后放疗中位剂量66Gy (54~70Gy)。有73例患者因切缘阳性或近切缘,9例患者因颈淋巴结转移行TP方案同期化疗。全组患者3年和5年总生存(OS)率、局部区域无复发生存(LRRFS)率、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95%和95%、93%和93%、74%和66%、73%和65%。全组病例共40例出现治疗失败,其中原发灶复发7例,区域淋巴结复发5例,远处转移38例。T3-T4期、N (+)、Ⅳ期、病理分型实体型、Ki67高表达、神经侵犯是影响PFS、DMFS的预后不良因素,多因素分析只有病理分型是影响OS、LRRFS、PFS、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头颈部唾液腺ACC术后辅助调强放疗提高了局控率,推荐放疗剂量≥66Gy。实体型病理分型是最重要的预后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19.
宋卫峰  姚丽君  裘正军  王理伟 《肿瘤》2012,32(8):615-621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第7版胃癌TNM分期系统在判断预后方面是否优于AJCC第6版胃癌TNM分期系统.方法:对2003年1月-2008年12月单一中心的918例胃癌患者分别采用AJCC第6版和第7版胃癌TNM分期系统进行重新分期,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价这2种胃癌TNM分期系统在判断预后中的价值.采用Akaike信息标准(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评价这2个分期系统的优劣.结果:AJCC第7版胃癌TNM分期系统中,T、N和M分期亚组的总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进行Ⅰ~Ⅳ期临床分期,则无论是按照AJCC胃癌TNM分期系统第6版还是第7版,Ⅰ~Ⅳ期这4条生存曲线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按照AJCC第7版胃癌TNM分期系统的8个亚分期,ⅠA期和ⅠB期、ⅠB期和Ⅱ A期、Ⅱ B期和Ⅲ A期、Ⅲ A期和Ⅲ B期以及Ⅲ B期和Ⅲ C期的生存曲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43、P=0.267、P=0.534、P=0.124、P=0.174).AJCC第7版胃癌TNM分期系统的AIC值小于第6版.结论:AJCC第7版胃癌TNM分期系统在预测预后价值方面要优于第6版,但前者的优势十分有限,且存在一定缺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应用3DCRT/IMRT治疗Ⅱ/Ⅲ期食管鳞癌的疗效,并探讨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2-2016年12月10所医疗机构2132例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70岁占37.9%。颈段和上段肿瘤占33.9%,中下段和交界段肿瘤占66.1%。中位GTV+GTVnd体积41.6 cm3。Ⅱ期占32%,Ⅲ期占68%。1409例接受IMRT,723例接受3DCRT。EQD2≥60 Gy占86.1%。同步放化疗占41.1%。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OS生存率,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60.8个月。全组1、3、5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73.9%、41.7%、32.6%和62.2%、37.3%、32.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OS的因素包括年龄、肿瘤部位、临床分期、肿瘤体积、EQD2及同步放化疗;而影响PFS的因素包括年龄、肿瘤部位、肿瘤体积、临床分期及EQD2。按年龄≥70岁、肿瘤长度>5 cm、肿瘤体积≥41.6 cm3和Ⅲ期4项危险因素将患者分为低危、中低危、中高危、高危组预后模型,组间比较生存差异显著(P<0.001)。经PSM法配比后, IMRT在OS、PFS方面优势不显著(P=0.971;P=0.658),但IMRT在低危组患者中有生存获益趋势(P=0.125)。结论 应用3DCRT或IMRT治疗Ⅱ/Ⅲ期食管鳞癌患者的OS率较高。预后模型能很好地预测患者生存情况,IMRT在低危组患者中有生存获益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