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崔国玲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7,17(3):291-292,295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动态全天平均脉压将10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分叉处的内膜中层厚度、血管内径,并计算斑块发生率。以颈总动脉最大内膜中层厚度(IMT max)作为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指标。结果:脉压差大于60mmHg的患者颈总动脉内径、颈总动脉最大内膜中层厚度、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脉压差为40~60mmHg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平均脉压、平均收缩压及病程与颈总动脉最大内膜中层厚度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410、0.217、0.247,P<0.05),而平均舒张压与颈总动脉最大内膜中层厚度呈负相关(r=-0.404,P<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差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内中膜厚度相关,脉压差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黄建新  王岩  刘爱琴  封淑文  杜巧 《武警医学》2008,19(11):978-981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探头观察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高频超声对68例高血压患者,观察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有无斑块形成的情况,并检查48例健康体检为对照组.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有无粥样硬化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阳性组,研究阴性组,对照阳性组,对照阴性组.结果 研究阳性组共42例,占研究组61.8%,研究阴性组26例,占研究组38.2%,对照组阳性组13例,占对照组27.1%,对照阴性组37例,占对照组72.9%.研究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本组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径明显增宽,血流速度明显减低,导致最大剪切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内中膜厚度增加与颈动脉粥样硬块密切相关,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动脉硬化的发生及进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超声测量技术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93例受试者分为4组:A组50例,无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行为;B组50例,长期高血脂;C组50例,长期糖尿病合并高血脂;D组43例,长期吸烟且合并高血脂。测量所有受试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采用t检验比较组内及组间内中膜厚度的差值。结果:A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最小,B组内中膜厚度大于A组,C组与D组内中膜均明显增厚,但C组与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厚度方法可靠,高血脂、糖尿病和吸烟行为均是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其中糖尿病与吸烟行为是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超声检测186例患者双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为:(1)A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阳性的T2DM患者)96例;(2)B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阴性的T2DM患者)90例。并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结果 A组患者的血清IGF-1水平与B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2DM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双侧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649,P<0.01)。结论 IGF-1参与了T2DM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IGF-1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脑梗死病灶最大面积的相关性,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脑梗死预防及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5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梗死灶最大层面分为大面积脑梗死组(n=21),中小面积脑梗死组(n=40),腔隙性脑梗死组(n=89),回顾性对比分析三组患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包括缺血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数量、管腔狭窄程度。结果大面积脑梗死组颈动脉狭窄程度显著高于中小面积脑梗死组及腔隙性脑梗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斑块的数目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高于中小面积脑梗死组及腔隙性脑梗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脑梗死面积具有明确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查分析患者颈动脉斑块及颈动脉狭窄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EH)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率变异(HRV)的改变及其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选择27例高血压患者、22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和25例健康人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测量。结果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SDNN、SDANN、RMSSD、SDNNidex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减低(P〈0.01),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较高血压组也有显著差异(P〈0.05)。高血压或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伴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者HRV参数较无增厚者有进一步的下降,而且HRV参数与IMT呈负相关。结论心率变异性分析可以作为早期发现高血压和(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损伤的有价值的指标,HRV也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相关因素,可对大血管并发症作出早期的预测.有助于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评估糖尿病(DM)患者颈动脉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为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诊断及防治提供一项有效的方法.方法:选择3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高血压组(n=16)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n=16),选择14例正常人作对照组,应用高频超声测量计算各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内中膜复合体厚度(IMT)、弹性指数(Ep)、僵硬指数(β)、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阻力指数(RI).结果: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较高,正常对照组未发现斑块.糖尿病各组颈动脉IMT增厚,僵硬参数Ep、β升高,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各组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减低,阻力指数增高.结论: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复合体增厚,动脉僵硬度增加,颈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减低,阻力指数增高.因此应用高频超声有助于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价值,并寻找与颈动脉硬化有关的因素。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后62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中膜状况,以所测最大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发生率为观察指标。同时作血脂生化分析。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组与病变组之间、病变组之间颈动脉斑块面积、斑块积分、斑块数目、IMT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与颈动脉超声斑块形成结果比较,颈动脉超声的敏感性为82.4(42/51),特异性为72.7%(8/11),总的诊断符合率为82.3%(51/62)。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压、血糖、TG及HDL-ch与IMT有相关性。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提示颈动脉壁内—中膜厚度及斑块能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M型超声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有无粥样斑块形成分为A组(IMT≥1.0 mm,有粥样斑块形成)、B组(IMT<1.0 mm,无粥样斑块形成),各100例,另选取100例血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与血清尿酸、骨质疏松(O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33例作为观察组,非颈动脉粥样硬化3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体学指标、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骨密度检查数据。结果:观察组收缩压(SBP)、脉压(PP)、低密度脂蛋白(LDL-C)、尿酸(UA)和OP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SBP、PP、LDL-C和UA等呈正相关。结论:OP、高血压、血脂异常与CAS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血清尿酸水平可以反映CAS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与颈性眩晕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刃针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颈性眩晕患者88例,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8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NPY与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的水平,采用模拟视觉评分法对眩晕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同时采用经颅多谱勒超声仪(TCD)测量基底动脉和左右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量和平均血流速度,对比患者刃针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颈性眩晕患者血清NPY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509.7±80.8) pg/ml vs (433.8±66.1) pg/ml, P<0.001];血清NPY水平在重度组显著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血清NPY水平与视觉模拟评分之间呈正相关性(r=0.421,P<0.001),与平均血流量(r=-0.361,P<0.001)、平均血流速度(r=-0.472,P<0.001)及血清CGRP水平(r=-0.380,P<0.001)呈负相关,各指标在刃针治疗后均得到改善(P<0.05)。结论 血清NPY水平与颈性眩晕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刃针治疗颈性眩晕的机制有可能与下调NPY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各级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状况。方法:检测分析西宁地区17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CADIA)内径、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发生率并与47例健康老人对照。结果:高血压组较对照组颈动脉内径及内膜中层厚度逐渐增加,P<0.01;高血压病各级之间颈动脉IMT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随着高血压分级增加颈动脉IMT逐渐增厚;高血压组的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时照组。结论:动脉IMT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特征,血压增高是引起高血压病颈动脉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颈动脉超声检测对于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断分级和防治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应作为西宁地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与微炎症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根据K/DOQI指南选取70例CKD3-5期患者为CKD组,并依据彩超结果将其分为IMT增厚组(1组)与IMT正常组(2组),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记录所有入选者的年龄、性别、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肾功能等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MIF水平,高频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KD患者血清MIF、hs—CRP明显升高,颈动脉IMT明显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KD患者各期比较,MIF、hs—CRP、I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患者血清MIF、hs—CRP水平较2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CKD患者血清MIF水平与hs—CRP、颈动脉IMT呈正相关(P〈0.01),与GFR呈负相关(P〈0.01)。结论CKD患者血清MIF水平明显升高,且MIF与hs—CRP、颈动脉IMT正相关,MIF可能在CKD患者微炎症及AS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红  丁琴  宁宁  吕剑楠  吴小伟 《武警医学》2021,32(8):645-64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心外膜脂肪厚度(epicardial fat thickness,EFT)、主动脉传播速度(aortic velocity propagation,AVP)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9-11至2020-06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与血液科住院的年龄>18岁未明确诊断冠心病的T2DM患者41例(T2DM组),同时选择37例非糖尿病患者(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EFT和AVP,用超声检查结果计算CIMT。结果 T2DM组EFT[(8.41±1.62)mm]、CIMT[ (0.93±0.21)mm]显著高于对照组[(6.32±2.19)mm、(0.53±0.11)mm],AVP[(28.21±16.03)mm)]显著低于对照组[(58.12±17.49)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 EFT和AVP呈显著负相关(r=-0.339,P=0.001),EFT与CIMT呈显著正相关(r=0.415,P<0.001),AVP与CIMT呈显著负相关(r=-0.629,P<0.001)。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IMT是EFT(β1=3.255,95%CI:1.775~4.739,P=0.001)、AVP的独立预测因子(β2=-30.868,95%CI:-45.805~-15.932,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EFT 7.2 mm、CIMT 0.66 mm分别被确定为T2DM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分界点,敏感性分别为75.8%和92.5%,特异性分别为71.1%和78.2%。结论 T2DM患者EFT、CIMT升高,AVP降低,且EFT、AVP分别与CIMT显著相关,EFT、CIMT可以作为评估T2DM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01至2020-04在我院诊治的125例老年NAFLD患者作为观察组,按血清25(OH)D3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维生素D不足组和维生素D正常组三个亚组;另选取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25(OH)D3水平差异;对比观察组三个亚组体质量(BMI)、血脂、肝功能、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各指标差异;分析观察组血清25(OH)D3水平与以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25(OH)D3、SOD、GSH-Px水平显著下降,BMI、FINS、HOMA-IR、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维生素D正常组相比,维生素D缺乏组和维生素D不足组FINS、HOMA-IR、MDA水平显著升高,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中维生素D缺乏组各指标水平高于或低于维生素D不足组(P<0.05)。观察组25(OH)D3水平与HOMA-IR、MDA呈显著负相关(r=-0.395,r=-0.328,P均<0.05);与SOD、GSH-Px呈显著正相关(r=0.388,r=0.376,P均<0.05)。结论 老年NAFLD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下降,血清25(OH)D3缺乏与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以35例正常体检者作对照组。根据足背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将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AS)66例和非动脉粥样硬化组(NAS)43例。分别测定血清内脂素水平及糖、脂等代谢指标。结果 AS组患者的IMT显著高于对照组及NAS组患者(P均<0.01);AS组患者的血清内脂素显著高于NAS组及对照组患者(P均<0.01)。内脂素与IMT、腰围、腰臀比、三酰甘油、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均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三酰甘油、内脂素水平是影响血管IMT的主要因素。结论血管IMT作为反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客观指标,其与内脂素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硬化及性别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216例,根据颈动脉超声分为正常组、颈动脉硬化组和斑块组,斑块组又分为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同时测定血Hcy。结果正常组、颈动脉硬化组和斑块组血Hcy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中间产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稳定斑块组和稳定斑块血Hc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女性患者(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Hcy与动脉硬化程度、斑块稳定性及性别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李宏彬  梁军 《武警医学》2020,31(1):55-58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Hcy)水平与心功能和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01至2018-12在医院行MHD治疗的患者70例,透析时间3个月以上;所有病例透析前检测血常规、糖化血红蛋白、血脂、钙、磷、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及血清Hcy水平;采用超声检查颈动脉病变情况,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心功能指标。结果 所有70例MHD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者31例,占44.29%,51例(72.86%)血清Hcy水平高于正常值,39例(55.71%)患者伴有左心室肥厚,28例(40.00%)患者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表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FT3降低、Hcy升高是MHD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LDL-C升高、FT3降低、Hcy升高是M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MHD患者多伴有甲状腺功能和血清Hcy水平异常,主要表现为FT3降低及Hcy水平升高,且FT3降低、Hcy升高与左心室肥厚、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分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6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6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30例,以同期住院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C)组,进行对比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ICAM-1和hs-CRP水平,并对UAP患者冠脉病变的结果进行危险评分。结果血清sICAM-1浓度AMI组明显高于UAP组和对照组,而UAP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hs CRP浓度AMI组明显高于UAP组和对照组,但UAP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UAP患者血清sICAM-1浓度与冠状动脉危险分数相关(r=0.445,P〈0.05),而hs CRP浓度与冠状动脉危险分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炎症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过程,血清sICAM-1浓度与冠状动脉危险分数相关,可作为冠心病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