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性心理的影响,为进行积极有效的家庭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泸州市某高校1 144名大学生进行“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s-EMBU-c)”和“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总均分为(2.28±0.37)分,其中性认知得分的总均分为(2.47±0.35)分,性态度为(1.89±0.58)分.男生性心理总均分(2.31±0.39)高于女生(2.27±0.36)(t=1.753,P<0.05).父亲及母亲教养方式中,拒绝和过度保护维度与性认知、性态度的得分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情感温暖维度与性认知、性态度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性心理健康存在一定关系.建议通过家庭形式从小对子女进行性教育,培养正确的性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唐玲  郑舒 《中国校医》2021,35(7):501-504
目的 了解西双版纳州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状况,为高校普及营养知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西双版纳州大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营养知识得分率57.44%,饮食行为得分率为51.8%,营养态度得分率为92.6%;食品专业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得分为(34.7±6.05)和(18.09±4.15),高于其他专业得分:(30.83±6.73)和(15.42±4.21),(t=4.185、-4.555,P值均<0.001),汉族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得分为(32.49±6.45)和(16.36±4.31),高于其他民族得分(29.99±6.77)和(14.98±4.10),(t=6.333、5.482,P值均<0.001),高年级学生营养知识和饮食行为得分为(31.10±6.81)和(17.33±4.55),高于一年级得分(28.91±4.86)和(15.47±4.21),(t=-2.158、-2.912,P值均=0.031),女生营养知识得分为(31.36±6.75),高于男生(29.50±6.55),(t=-3.641,P<0.001),女生饮食行为得分为(15.22±4.18),低于男生(16.97±4.24)(t=5.483,P<0.001);营养知识、营养态度与饮食行为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西双版纳州大学生营养知识欠缺,饮食习惯较差,但营养态度积极,应在高校开展营养相关教育。  相似文献   

3.
张萌 《中国校医》2022,36(9):691-693
目的 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宫颈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10月—2020年9月在本院接受宫颈癌化疗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Orem自理理论为指导的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2组Piper癌因性疲乏自评修正量表(RPFS)、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7、0.169、0.220,P值均>0.05);干预后,观察组RPFS评分为(13.44±2.85)分,低于对照组的(18.35±3.46)分,ESCA评分为(152.95±18.63)分,高于对照组的(126.63±16.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663、6.459,P值均<0.001);观察组EORTC QLQ-C30评分为(70.28±9.67)分,高于对照组的(61.23±8.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7,P<0.001)。结论 Orem自理理论能够减轻宫颈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并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学生社会自我效能感在虚荣特性与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间的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社会自我效能感量表,虚荣特性量表和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问卷对山东省某高校20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男生得分(36.40±9.72)分,女生得分(39.94±10.37)分,在性别上存在差异(t=-2.514,P<0.05);社会自我效能感与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呈负相关(r=-0.512,P<0.001),社会自我效能感与虚荣特性之间存在正相关(r=0.474,P<0.001),虚荣特性中的身体外表观感维度与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中的失控支出维度正相关(r=0.212,P<0.001);社会自我效能感与虚荣特性中身体外表关怀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764,P<0.001)。结论 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产生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虚荣;社会自我效能感越高,越不容易产生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社会自我效能感在身体外表关怀与花费倾向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为今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通过问卷星对1 400名大学生进行匿名式调查,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 294名大学生抑郁检出率为21.51%,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13.85%、7.32%、0.34%;焦虑检出率为9.46%,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分别为8.36%、0.91%、0.19%。男生抑郁(44.71±12.88)分、焦虑(40.35±9.28)分,女生抑郁(42.28±10.86)分、焦虑(38.70±7.6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32, P=0.005;t=2.163,P=0.046)。不同年级大学生抑郁、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98,P=0.221;F=1.021,P=0.362)。结论 疫情期间男女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心理问题,学校管理部门应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精准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高校医学专业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此类人群心理问题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在山东省范围内随机抽取3所医学高校和3所非医学高校,对专业教师进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问卷调查。结果 共收到有效问卷462份,医学专业教师SDS评分为(59.33±11.68),高于非医学专业教师的(55.47±12.24),(t=2.486,P=0.006);SAS评分为(53.73±11.26),高于非医学专业教师的(50.88±10.86),(t=2.514,P=0.006),基础医学教师各SF-36评分均高于临床医学专业教师:躯体功能评分分别为(85.86±15.20)和(82.66±15.68),(t=2.254,P=0.041);躯体疼痛评分为(68.55±16.73)和(64.84±15.84),(t=2.683,P=0.006);总体健康感评分为(66.33±17.63)和(62.88±16.78),(t=2.765,P=0.007);SDS评分为(54.67±12.46)和(62.54±13.80),(t=-3.366,P=0.001);SAS评分为(54.98±13.22)和(63.46±13.96),(t=-3.568,P=0.001)。高级职称专业教师SF-36评分各维度均低于中初级职称:躯体功能评分分别为(82.77±12.35)和(86.76±14.68),(t=-2.684,P=0.006)、躯体疼痛评分为(66.56±13. 46)和(69.44±15.74),(t=-2.166,P=0.041)、精神健康评分为(63.73±16.29)和(68.68±16.88),(t=-2.424,P=0.007)。结论 高校医学专业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较严重,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济宁市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性观念现状及因素,为面向广大青年学生做好艾滋病防控和性知识宣教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济宁市某高校50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493份,有效率为98.6%。结果 该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5.1%;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得分女生高于男生[(8.87±1.39)vs(8.13±1.28),t=6.070,P<0.01)],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8.84±1.32)vs(8.32±1.25),t=4.439,P<0.01)],农村、城镇、城市学生分别为(8.40±1.20)分、(8.63±1.35)分、(8.78±1.31)分(F=3.421,P<0.05);性开放程度得分则男性高于女性[(6.44±1.23)vs(4.92±1.25),t=13.490,P<0.01)],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 [(6.31±1.29)vs(5.71±1.31),t=5.033,P<0.01)],农村、城镇、城市学生分别为(5.32±1.03)分、(5.47±1.19)分、(5.96±1.12)分(F=16.403,P<0.01);大学生获取性知识主要通过网络(60.7%)和同伴交流(46.3%)等方式,希望途径为专业的性知识讲座(49.7%)和开设专门课程(43.8%)等。结论 该校大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有待于提高,性观念较为活跃,高校和家庭应注重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安全性行为知识的传授和宣教。  相似文献   

8.
杜晓培  王婷婷 《中国校医》2020,34(10):761-763
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心脏搭桥术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于某医院接受治疗的心脏搭桥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比2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35.62±5.51)分、SAS评分(36.51±5.78)分均低于对照组[(42.13±4.76)分、(44.33±4.43)分],(P值均<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29.84±4.72)分高于对照组(24.64±4.58)分,(t=5.124,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护理较常规护理,有助于心脏搭桥术患者缓解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低年级大学生性价值观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学校性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 方法 参照《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设计调查问卷。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 053名大学一年级、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低年级大学生性价值观现状及影响因素。 结果 成都市低年级大学生性价值观得分为(35.67±4.60)分。女生性价值观得分高于男生(t=-5.198,P<0.001);城市生源地大学生性价值观得分高于农村生源地(t=-5.073,P<0.001);父亲学历较高的大学生性价值观得分较高(F=3.640,P<0.05);母亲职业(F=6.930,P<0.001)或父亲职业(F=7.354,P<0.001)为农民的大学生性价值观得分较低;家庭月收入(F=3.737,P<0.05)和月生活费(F=10.431,P<0.001)较高的大学生性价值观得分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女生、生源地为城市、月生活费高的大学生具有更科学的性价值观(P<0.05)。 结论 部分低年级大学生存在不科学的性价值观,社会、学校、家长应重视孩子性价值观的培养,按照《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要求开展全面性教育,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性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了解医学生的心态调节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南医学院在校学生1 050名,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医学生心态调节能力调查问卷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男生“知觉到障碍”“内部回报”“外部回报”得分及总分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4.50,6.39,5.57,P值均<0.05);“知觉到严重性”方面,大五学生得分高于大四学生;大三学生“自我效能”得分,分别低于大四和大五学生(F值分别为4.77,6.14,P值均<0.05);城市学生“知觉到益处”“知觉到障碍”得分低于乡镇和农村学生(F值分别为4.27,4.44,P值均<0.05);“自我效能”方面及总分,乡镇学生得分高于城市学生(F值分别为4.11,3.28,P值均<0.05);独生子女“内部回报”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t=2.06,P<0.05);单亲家庭学生“知觉到益处”“知觉到障碍”“内部回报”“外部回报”得分高于非单亲家庭学生(t值分别为2.76,2.91,2.24,2.08,3.35,P值均<0.05)。父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学生,在某些维度上得分存在差异,文化程度较低的父母其子女难以认知到心态调节的益处、障碍以及拥有较低的自我效能。结论 医学生的心态调节能力在健康信念模式的某些维度上存在差异,结合健康信念模式制定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提升心态调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以黑龙江省某医学院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应用型本科医学生心理韧性和学习倦怠现状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医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医学生的学习效率提供参考性建议。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黑龙江省某应用型本科医学院校的1 290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⑴心理韧性:黑龙江省某医学院校学生总体得分为(87.52±8.65),女生得分高于男生(t=3.820,P<0.001),大二学生得分最低,大四学生得分最高(F=8.569,P<0.001);⑵学习倦怠:黑龙江省某医学院校医学生总体得分为(62.83±7.48),女生得分高于男生(t=5.931,P<0.001),大一学生得分最低,大四学生得分最高(F=15.085,P<0.001);⑶医学生心理韧性与学习倦怠之间呈负相关(r=-0.115,P<0.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韧性对学习倦怠有的负向预测作用(B=-0.100,P<0.001)。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心理韧性和学习倦怠均在正常中等水平,且心理韧性对学习倦怠的产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在进行学习倦怠心理干预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充分考虑性别和年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现阶段某高校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为开展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高校医学生2020级、2021级749名医学生(男生261名,女生488名),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比较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结果 本次调查医学生SCL-90总分平均为(136.92±39.97)分,男生为(130.88±39.34)分,女生为(140±39.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4,P<0.05);女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8个因子均分及SCL-90总分均高于男生(P<0.05)。与国内成人常模比较,虽然医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敌对2个因子均分较低(P<0.05),但是强迫症、抑郁症、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5个因子均分、总分及平均分较高(P<0.05)。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为26.84%,其中男生24.14%,女生2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8,P<0.01)。结论 某高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应针对性进行心理健康干预。  相似文献   

13.
杨丽娜  刘国良  林玲  王颖芳  丁勇 《中国校医》2022,36(2):封2,封3,159-160
目的 了解医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状况的分布特征,为医学类高校青春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参考.方法 依据《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和自编调查问卷,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对河南省2所医学类专科与2所医学类本科高校的2 982名学生进行网络调查.结果 医学生性心理整体水平为3.40±0.73,本科生高于专科生(t=-6.084,...  相似文献   

14.
樊宇航 《中国校医》2022,36(10):739
目的 探讨社交媒体信息超载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交媒体倦怠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社交媒体信息超载背景下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社交媒体超载量表(SMIO)、社交媒体倦怠量表(SMF)、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体中文版(DASS-21)对某高校594名本科生进行调查,数据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等。结果 594名大学生社交媒体信息超载均分为(12.53±3.78)分,社交媒体倦怠均分为(15.56±4.55)分,性别、年级、社交媒体使用年限不同的大学生SMIO、SMF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MIO、SMF得分与DASS总分均呈正相关(r=0.345、0.362,P<0.01)。社交媒体倦怠在社交媒体信息超载与DASS总分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21.24%,其Bootstrap95%的置信区间为[0.034~0.199]。结论 社交媒体信息超载负向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且社交媒体倦怠在社交媒体信息超载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学校、家庭应当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社交媒体并及时干预,避免或减少社交媒体信息超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洪露  李惠萍  陈娟娟 《中国校医》2021,35(4):244-247
目的 探讨大学本科生手机成瘾与心理健康、注意偏向的关系以及注意偏向在手机成瘾和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安徽某高校本科生479名,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版积极/消极注意偏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79份,有效回收率为95.8%....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闵行区青少年性心理健康状况,为更好地开展青少年性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以及性教育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法抽取闵行区5个抽样片区内的15所中小学校中的45个班级,对抽取的班级内所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闵行区青少年性心理健康量表总得分为135.01分,平均分为3.55分,平均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性价值观(3.63分)、性适应(3.57分)、性认知(3.43分);不同年级调查对象的性心理健康分量表的各项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从高到低依次为:高中、初中、小学;女生在性价值观分量表中的得分高于男生(t = - 3.383,P<0.05);双亲家庭的调查对象在性适应分量表中的得分高于单亲家庭的调查对象(t = - 2.487,P<0.05);独生子女在性认知、性价值观分量表中的得分均高于非独生子女(t =3.680、2.930,均P<0.05);结论 闵行区青少年性心理健康状况处于中上水平,应针对不同情况的青少年开展更为科学适宜的性健康教育工作,为广大青少年营造科学适宜的性健康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7.
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动态发展规律及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保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UPI)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对广州某高校2014年入学的2 301名大学生进行追踪研究.2次施测的时间分别是2014年9月23日和2016年9月25日.结果 大三时学生的UPI得分(9.18±8.49)低于大一(10.11±7.87)(t=29.90,P<0.01).大三时学生严重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比大一上升1.0百分点,一般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下降1.7百分点,心理健康的人数比例上升0.7百分点(x2=377.59,P<0.01).女生UPI得分(10.09±8.32)高于男生(8.81±7.91)(t=17.13,P<0.01).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越高,UPI得分越低(F=149.65,P<0.01).大一时学生UPI为A类(严重心理问题)且低领悟社会支持的大三UPI得分最高,大一UPI为C类(心理健康)且高领悟社会支持的大三UPI得分最低;高领悟社会支持条件下,大一UPI A/B(一般心理问题)/C类的学生大三UPI得分均低于低领悟社会支持条件下的学生.结论 大学生入校后,心理健康状况呈2个动态两极化的趋势发展.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动态发展具有持续性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