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发作期痛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保持痛风饮食及常规治疗,观察组治疗开始就予非布司他40 mg,1次/d口服;对照组在关节肿痛缓解后再予别嘌醇100 mg,3次/d,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尿酸水平(359.16±82.12)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布司他较别嘌醇更能有效降低痛风患者的尿酸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9月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5例为试验组,同时选择与试验组诊断相同、性别相同、年龄差异≤5岁,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差异≤5分的患者35例为对照组。试验组给予注射用长效利培酮微球25.0 mg或37.5 mg肌肉注射,1次/2周;对照组给予利培酮片1 mg,口服,2次/d,1周内逐步加至3~6 mg/d。观察2组用药剂量、治疗前后PAN-SS评分、有效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4、6个月时试验组注射用长效利培酮微球平均剂量分别为(31.2±7.0)mg/2周、(33.8±6.6)mg/2周、(30.2±7.0)mg/2周;对照组利培酮片平均剂量分别为(4.5±1.0)mg/d、(4.1±0.8)mg/d、(4.1±0.9)mg/d。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PAN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53.34,P<0.01);而两组间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0.54,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4、6个月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有效31例,有效率为91.2%,无一例复发;对照组有效29例,复发2例,有效率为85.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2,P=0.707)。试验组16例(47.1%)发生不良事件,对照组22例(64.7%)发生不良事件,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P>0.05)。结论注射用长效利培酮微球与利培酮片有同等的疗效和安全性,由于长效抗精神病药针剂具有的强制性等先天优点,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维持治疗的一种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王玉红  刘晖  韩鹏飞 《河北医学》2009,15(4):452-454
目的:对慢性心衰患者,观察将依那普利5mg/d调整至20mg/d后的耐受性。方法:入组已服用依那普利5mg/d至少4周的慢性心衰患者,采用依那普利20mg/d治疗2个月,观察增量以后的安全性与耐受性。观察指标: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患者依从性,记录基线状态、第4周、第8周血压、心率、血钾、肌酐和尿素氮。结果:共入选89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心衰患者,其中83例能够很好耐受依那普利,总耐受率为93.3%。共计13例患者(占14.6%)发生不良事件,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慢性心衰患者对依那普利20mg/d的治疗剂量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4.
阿斯利康公布治疗痛风新药lesinurad伍用别嘌醇(allopurinol)的2次关键Ⅲ期临床试验资料。该药为选择性尿酸重吸收剂,而别嘌醇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Ⅲ期临床CLEAR1和CLEAR2试验是为期12个月的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分别入选603名和610名在12个月中痛风发作≥2次患者,比较lesinurad(200或400 mg/d)伍用别嘌醇(至少300 mg/d)组、别嘌醇单药组和安慰剂组的药效和安全性。在2次Ⅲ期临床试验中,lesinurad伍用别嘌醇组6个月时均达到主终点目标。别嘌醇单用组和2个伍用别嘌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血管病患者功能性便秘症状,不良反应,并与麻仁丸比较,评估六味安消胶囊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安全性。方法:随机入选160例住院脑卒中病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80例,对照组80例,试验期4周,包括1周基线期,2周试验组,六味安消(3次/d,4粒/次,餐后服用),或对照组麻仁丸(3次/d,2粒/次)治疗期,及1周停药随访期。评估标准,对患者功能性便秘症状进行总体评估,对患者症状改善程度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无论是一般情况,主要疗效指标或次要疗效指标上均具有较好的可比性,试验组随访期1周排便困难程度均较对照组的好,并且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上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安全性分析结果,两组间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和其他检查指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六味消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周期,防治再出血,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李蓉  朱淳 《广西医学》2016,(10):1363-1366
目的 比较缬沙坦滴定法与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DN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试验组同时使用缬沙坦口服,从小剂量(80 mg/d)开始,每4周增加剂量1次,80 mg/次,最高剂量不超过320 mg/d;对照组同时口服缬沙坦(80~160 mg/d)和氨氯地平片(5~ 10 mg/d),疗程均为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6、10、14、26、38、50周的24 h尿蛋白变化,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6、10、14、26、38、50周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血压、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的24 h尿蛋白随观察时间延长呈降低趋势,而对照组的24 h尿蛋白随观察时间延长总体呈升高趋势(P<0.05);两组C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cr水平亦无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肌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血肌酐随观察时间延长呈降低趋势,而对照组的血肌酐随观察时间延长总体呈升高趋势(P<0.05).试验组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缬沙坦滴定法降低DN患者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损坏、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等的效果优于缬沙坦与联合氨氯地平方案.  相似文献   

7.
朱峰 《浙江医学》2017,39(21):1927-1928,192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及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按就诊顺序随机将60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及肾功能不全患者分为A组(非布司他,40mg/d)和B组(非布司他,80mg/d),每组30例,治疗1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16周后血清尿酸水平、尿酸达标率(血清尿酸<360滋mol/L)、血清肌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尿酸水平、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8周B组患者尿酸达标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16周后两组患者尿酸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急性痛风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伴肾功能不全的疗效肯定,大剂量能更早达标,但急性痛风发生率高;安全性较好,肝功能损害、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并能不同程度降低肌酐,40mg/d或80mg/d非布司他对肾功能的改善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坦索罗辛0.4 mg和0.2 mg对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试验组口服坦索罗辛0.4 mg/d,对照组口服坦索罗辛0.2 mg/d,研究时间为8周。分别于基线第2、4、6、8周采集患者的结石排出率、结石排出时间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数据。比较不同剂量坦索罗辛对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68例患者,最终试验组29例、对照组25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患者结石排出率均随时间不断提高,从第4周起试验组结石排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8%比36%,P〈0.05)。对不同直径结石的分层分析显示,〈5 mm直径的结石,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结石排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比83%),5~10 mm直径的结石,试验组的结石排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8 mm:71%比45%;8~10 mm:57%比25%)(P〈0.05)。整体上试验组的结石排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10.34±6.23)d比(17.73±9.30)d](P〈0.01),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5 mm结石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结石排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2±4.55)d比(16.73±2.49)d],5~10 mm结石的排出时间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5~〈8 mm:(14.39±6.31)d比(19.25±10.33)d;8~10 mm:(18.92±8.91)d比(27.67±13.52)d](P〈0.01)。本研究中未见不良反应报告。结论治疗输尿管结石,坦索罗辛0.4 mg疗效优于0.2 mg,能明显增加5~10 mm直径输尿管结石的排出率,缩短其排出时间,且不会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萆薜分清丸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萆薢分清丸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 采用萆薢分清丸对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患者进行口服治疗,以症状积分变化和尿常规检查结果进行疗效评价分析.结果萆薢分清丸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总有效率达80.4%.结论 萆薢分清丸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旨在探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小剂量茶碱治疗轻中度稳定期COP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33例稳定期轻中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3例和对照组70例,试验组服用茶碱缓释片(0.1 g,每12小时一次)+N-乙酰半胱氨酸(NAC)(600 mg,1次/d);对照组服用茶碱缓释片(0.1 g,每12小时一次)。疗程均为24周。治疗前、治疗24周后,对患者行肺功能检测及CAT评分,治疗期间记录疾病急性加重的次数及是否出现不良事件。结果:治疗2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CAT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试验组CAT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AECOPD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用药期间的不良事件主要表现为胃肠道不适、手震、心悸、皮疹等。以上症状均较轻,两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小剂量茶碱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轻中度稳定期的COPD患者来说,是行之有效的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防风祛痹丸治疗痰瘀痹阻兼气血两虚证痛风慢性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安慰剂和别嘌呤醇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分为试验药组、阳性药组、安慰剂组三组,分别予以防风祛痹丸+别嘌呤醇模拟剂、别嘌呤醇片+防风祛痹丸模拟剂、防风祛痹丸模拟剂+别嘌呤醇模拟剂,疗程均为6周.以关节疼痛VAS评分、血尿酸水平、关节功能、中医证候积分、痛风急性发作次数观察疗效,以不良事件和实验室检查观察安全性.[结果]共220例完成试验,用药4、6周后试验药组的关节疼痛VAS评分及减分值、血尿酸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安慰剂组、阳性药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6周后试验药组关节功能改善优于阳性药组、安慰剂组(P<0.01),痛风发作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防风祛痹丸治疗痰瘀痹阻兼气血两虚证痛风慢性期具有较好疗效,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味萆分清饮对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加味萆分清饮,对照组使用西药秋水仙碱片及依托考昔片内服。结果:治疗组显效31例,有效9例;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8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萆分清饮对痛风性关节炎有温阳祛湿、消肿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前瞻性双盲对比临床研究以评价通益风宁降低血尿酸的效能和耐受性,34例痛或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每天口服一片通益风宁(含别嘌呤酸100mg和苯溴马龙20mg)或别嘌呤醇100mg共2周,结果通风宁组(n=22)血尿酸下降的幅度显著大于别嘌呤醇组(n=12,P〈0.10),而尿尿酸排泄的下降幅度则显著低于别嘌呤醇组(P〈0.01),提示通益风宁的降血尿酸作用比别嘌呤醇强。本组观察未发现通益风宁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临床与常规西药治疗比较,观察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法治疗急性期痛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明确诊断的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给予萆薢汤化裁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及秋水仙碱,入组期间两组患者均采用低嘌呤饮食。1周后进行中医证候疗效评价,观察治疗前后受试者关节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全身症状评分、血尿酸、血沉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医证侯疗效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全身症状评分、血尿酸、血沉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身症状评分、血尿酸及血沉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期间,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4例,停药或经对症处理后即恢复正常。[结论] 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法治疗急性期痛风疗效显著,在改善全身症状,降低血尿酸及血沉方面优于常规西药治疗,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痛风患者血尿酸(UA)与血脂水平的关系及非布司他的降血脂作用。方法: 选择60例男性痛风患者作为痛风组,25例健康体检的男性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UA及血脂水平。对痛风组中有高脂血症的42例患者进行降UA治疗,采用双盲试验,根据患者使用药物情况分为低剂量非布司他组(非布司他40 mg·d-1,n=13)、高剂量非布司他组(非布司他80 mg·d-1,n=16)和别嘌醇治疗组(别嘌醇 300 mg·d-1,n=13),观察各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血UA及血脂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痛风组患者UA、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升高(P<0.05),且痛风组患者UA与TG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275,P<0.05);低剂量非布司他组患者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HDL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高剂量非布司他组患者治疗后TC、LDL和TG水平下降,HDL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后TC、HDL、LDL和TG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别嘌醇组患者治疗前后TC、HDL、LDL和T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非布司他组和别嘌醇组患者治疗后UA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非布司他组患者治疗后U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风患者常并发高脂血症,非布司他在降低UA水平的同时可以降低血脂水平,非布司他(80 mg·d-1)能降低痛风患者LDL、TC和TG水平,升高HDL水平。  相似文献   

16.
张恩红  崔璨 《中外医疗》2016,(26):115-117
目的:探讨丙磺舒联合别嘌呤醇在痛风间歇期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整群选取大庆市第五医院2014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81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均处于痛风间歇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观察组的41例患者单独采用别嘌呤醇进行治疗,治疗组的40例患者应用丙磺舒联合别嘌呤醇进行治疗,并比较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血尿酸值。结果经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78.04%,治疗组总有效率9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尿酸水平由(680.24±78.53)μmol/L下降到(380.43±52.14)μmol/L,治疗组血尿酸水平由(684.37±75.42)μmol/L下降到(313.49±45.75)μmol/L,两组患者血尿酸水平均有下降,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血尿酸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丙磺舒联合别嘌呤醇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充分降低了血尿酸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灸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滨 《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30(12):101-104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以别嘌呤醇和痛舒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40例,在此基础上予针灸加放血,取穴隐白、昆仑、太溪、阿是穴等,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急性期患者主要关节症状疗效,血尿酸变化、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降低血尿酸、改善急性期患者主要关节疼痛、肿胀症状及疗效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结论针药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痛风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并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羟氯喹治疗对痛风患者血尿酸(UA)和血脂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4月治疗的原发性痛风患者43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采用一般治疗+控制尿酸药+羟氯喹治疗,对照组18例采用一般治疗+控制尿酸药+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观察期6个月,比较2组血清尿酸和血脂的变化。结果 (1)血UA:2组治疗后3、6个月末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尿UA降低较对照组同时点明显(P<0.05或P<0.01)。(2)血脂: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末TC、LDL-C、HDL-C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3、6个月末TC、LDL-C、HDL-C水平较对照组同时点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复发次数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氯喹可减少痛风关节炎的发作次数及降低血尿酸、血脂,具有较好耐受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对痛风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90例痛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1mL/次复方倍他米松,肌肉注射,qd;50mg/次苯溴马隆,口服,qd。对照组给予同剂量苯溴马隆。2w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和症状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尿酸、尿蛋白、血肌酐水平、关节疼痛评分、肿胀评分及压痛评分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倍他米松联合苯溴马隆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钟春梅  廖常彬  李正良 《四川医学》2011,32(12):1937-1938
目的探讨药用碳联合别嘌醇治疗慢性痛风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慢性痛风性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药用碳加别嘌醇片,对照组除不使用药用碳外,其他治疗相同。两组均不使用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药用碳4片,3次/d;别嘌呤醇片1片,3次/d,疗程30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观察症状缓解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后相比,降尿酸疗效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BUN、Cr的疗效,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血尿酸、BUN、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痛风性肾病患者中,药用碳不仅可降低BUN、Cr,还可降低血尿酸,与别嘌醇联用有协同作用,而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