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对膜性肾病的病情及预后价值。[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53例膜性肾病(M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对患者进行分组:143例原发性膜性肾病(PMN)与10例继发性膜性肾病(SMN)。选取同期到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3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受试者各项实验室指标水平。将PMN患者分为PLA2R抗体低水平组、高水平组与阴性组,对患者进行为期1 a的随访,记录各组患者疾病预后情况。[结果]PMN、SMN组患者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PLA2R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随访1 a发现,疾病完全缓解患者主要分布在PLA2R抗体阴性组,疾病进展患者主要分布在PLA2R抗体低水平组与高水平组(P<0.05)。[结论]膜性肾病患者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及PLA2R抗体较健康志愿者明显升高,PLA2R抗体是影响患者疾病进展与完全缓解的一项危险因素,抗体水平越高,患者疾病预后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2.
膜性肾病(MN)是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自身抗原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和抗M型PLA2R自身抗体是近年来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热门研究方向。本文从M型PLA2R和抗M型PLA2R抗体与IMN的诊断、病情活动性、疗效及预后等方面的关系归纳总结M型PLA2R及抗M型PLA2R抗体在IMN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的表达,探讨血清抗PLA2R抗体的表达与免疫抑制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的患者,经肾活检诊断为IMN患者50例,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表达,给予小剂量环孢素A(CsA)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观察血清抗PLA2R抗体表达及其与免疫抑制治疗的关系。结果 50例IMN患者中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组37例,占74%。治疗6个月时,抗PLA2R抗体阴性组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清白蛋白缓解情况明显优于抗PLA2R抗体阳性组(P<0.05),累计缓解率为84.7%,抗PLA2R抗体阳性组累计缓解率为45.9%。结论血清抗PLA2R抗体的检测可用于协助诊断IMN,采用小剂量Cs A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抗PLA2R抗体阴性患者效果优于抗PLA2R抗体阳性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Ab)与原发性膜性肾病(PMN)患者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PMN的患者137例.根据血清PLA2R-Ab滴度分为抗体阴性组(52例)和抗体阳性组(85例),2组的临床基线特征、临床缓解率及治疗前后的24 h尿蛋白、白蛋白(ALB)、血肌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膜性肾病患者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与患者肾功能、肾组织纤维化改变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黄石市中医医院肾病内科2019年7月1日—2022年1月31日确诊的膜性肾病患者120例(观察组),同期因尿路结石住院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二组患者的血清PLA2R、MCP-1、肾功能指标、肾组织纤维化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PLA2R、MCP-1诊断膜性肾病患者的价值;并按照24h尿蛋白≥3.5g/d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分层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抗PLA2R抗体、MCP-1、Scr、24h尿蛋白、尿Ⅳ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eGF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PLA2R抗体诊断膜性肾病患者的AUC值为0.880、灵敏度为90.51%、特异度为69.39%;MCP-1诊断膜性肾病患者的AUC值为0.810、灵敏度为80.46%、特异度为73.15%;蛋白尿A组患者的抗PLA2R抗体、MCP-1均高于蛋白尿B组患...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NM)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原因。2009年,IMN的自身免疫机制得以明确阐述,在70%至75%的病例中,肾小球沉积物Ig G为足细胞受体--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抗体。这种抗PLA2R自身抗体主要是Ig G4亚型,目前已可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血清中进行定量分析,并用于帮助诊断和监测免疫抑制治疗反应。2014年,确定了IMN第二种自身抗原,即含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域的7A(thrombospondin type 1 domain–containing 7A,THSD7A)的抗原。对活检标本进行免疫染色发现,5%至10%的自身抗体阴性的病例标本的沉积免疫复合物中存在PLA2R或THSD7A抗原。因此,术语IMN应改为原发性或自身免疫性MN(autoimmune membranous nephropathy,AMN)(抗PLA2R或抗THSD7A阳性)。继发性MN与自身抗体有着极低的相关性,但是自身抗体在继发性MN中的真实发现率仍需要进一步确定。了解这些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机制和测序可能使AMN的诊断、预后和治疗更准确,从而改变AMN的临床管理和治疗路径。我们回顾了新出现的创新性治疗方法,这些方法预计将有助于我们实现改善AMN患者预后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由抗体介导的一种肾脏特异性疾病,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是确诊IMN的金标准,目前认为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是IMN患者足细胞上的特异性靶抗原,血清中可检测出相应的抗体,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既往膜性肾病(MN)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本综述将从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Ab)对IMN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面进行阐述,并探讨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肾脏内科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52例IMN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清抗PLA2R抗体滴度,将其分为抗PLA2R抗体阳性组(n=37)与抗PLA2R抗体阴性组(n=15),比较两组肾活检病理特点及治疗3、6、12个月后抗PLA2R抗体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肌酐(Scr)水平等]。采用ROC曲线评估抗PLA2R抗体在IMN的诊断价值,并利用K-M曲线分析抗PLA2R抗体水平与IMN预后的关系。结果 与抗PLA2R抗体阴性组比较,抗PLA2R抗体阳性组24 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硬化发生率较高,而ALB水平及在不同治疗时间点(3、6、12个月)的临床总缓解率较低(P<0.05)。抗PLA2R抗体诊断IMN的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98.1%。结论 IMN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者与阴性者在病理上存在一定差异,抗PLA2R抗体检测对IMN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小球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和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SD7A)及两者血清抗体水平检测在膜性肾病中的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选取行肾活检确诊的原发性膜性肾病172例(IMN组),另选取同期确诊的继发性膜性肾病7例(SMN组)。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PLA2R和THSD7A抗原表达,ELISA方法检测病人血清PLA2R和THSD7A抗体水平。结果IMN组中167例病人表现为单纯PLA2R阳性(97.1%),SMN组中有3例PLA2R阳性(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IMN组中有5例THSD7A阳性(2.9%),5例病人均合并PLA2R双阳(2.9%),SMN组0例THSD7A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N组中143例病人血清PLA2R抗体阳性(83.1%),SMN组2例阳性(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病人血清中未检测出THSD7A抗体。2组病人性别、年龄、Alb、24hUpro、SCr、e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LA2R-Ab与SCr、eGFR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与Alb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关系(P < 0.01),与24hUpro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 < 0.05)。PLA2R抗体阳性组Alb水平明显低于阴性组(P < 0.01),PLA2R抗体阳性组24hUpro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P < 0.05)。结论PLA2R和THSD7A及其抗体检测有助于膜性肾病的诊断分型;PLA2R抗体水平可反映疾病活动度,可用于评估治疗效果;IMN病人THSD7A相关性膜性肾病的发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药物基因检测对PLA2R相关性膜性肾病相关药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的指导作用,以期为PLA2R相关性膜性肾病患者提供个体化精准药物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在深圳市中医院肾病科住院的63例PLA2R相关性膜性肾病患者,其中33例为药物基因指导组,患者用药前均进行药物基因检测,通过筛选免疫抑制药物基因敏感性靶点给予免疫抑制药物,30例为对照组,患者按照指南经验性给予免疫抑制药物。回顾性分析两组人群免疫抑制药物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肾功能、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等,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比较两组人群给药3月后,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肾功能的差异;以及两组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 药物基因指导组33例患者中,环孢素表现为GG型的占51.5%,他克莫司表现为AG型的占61.6%,环磷酰胺表现为纯和缺失占51.5%、表现为AA型占63.6%。给药3月后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药物基因指导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烧伤早期血液中性粒细胞(PMN)粘附的变化规律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兔30% TBSA Ⅲ度烧伤,于伤后即刻,2,4,8,16,24,48 h取血分离获得PMN,测定PMN粘附率及其粘附分子CD11a/CD18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浆中PLA2和TNF的改变。结果:烧伤早期PMN粘附率及粘附分子CD11a/CD18均明显高于伤前组,尤以伤后8 h为最显著,然后逐渐下降,至48 h后恢复至烧伤前水平,PMN粘附率与CD11a/CD18两者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90);烧伤后血浆中TNF,PLA2也开始升高,分别于烧伤后即刻与24 h达峰值。结论:烧伤早期PMN粘附率及粘附分子CD11a/CD18均明显升高;粘附分子CD11a/CD18可能是介导烧伤后PMN粘附的重要因素;烧伤早期TNF,PLA2的变化可能也是PMN粘附改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肾组织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抗原及其抗体在膜性肾病(MN)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选取经肾活检证实的特发性MN(IMN)58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MN(HBV-MN) 15例、V型狼疮性肾炎(V-LN) 17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组织PLA2R1抗原,并与IgG4共定位.同时检测上述MN患者血清抗PLA2R1抗体.分析肾组织PLA2R1抗原及其抗体在MN中的表达差异,以及PLA2R1阳性与阴性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 VLN及HBV-MN患者肾组织及血清中均未发现PLA2R1抗体;在81.03% IMN患者肾组织检测到PLA2R1抗原,70.69% IMN患者血清中检测到PLA2R1抗体,PLA2R1抗原与IgG4共定位,均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细颗粒状沉积.PLA2R1抗原阳性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高于阴性患者(P<0.05),并且血清清蛋白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 肾组织PLA2R1抗原在IMN的诊断中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且表达与临床病情严重性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在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membranous nephropathy,HBV-MN)患者血液及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肾组织PLA2R阳性表达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ne nephritis,HBV-GN)患者中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方法: 选取经肾活检确诊的49例HBV-MN患者。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以及肾组织PLA2R的表达,将患者分为肾组织PLA2R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间临床指标、病理改变、血抗PLA2R抗体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17例患者存在肾组织PLA2R阳性表达,其中10例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肾组织阳性组较阴性组24 h尿蛋白水平升高,血白蛋白水平下降,血清HbsAg阳性比例更高(70.5%),肾组织HbsAg表达比例更高(71%)。结论:肾组织PLA2R以及血清抗PLA2R抗体在HBV-MN患者中有一定表达,其表达可能与HBV-MN患者血清以及肾组织中HbsAg沉积有关。肾组织PLA2R阳性患者肾小球慢性损伤可能相对更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继发性膜性肾病(second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SMN)患者肾组织中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的表达及血清抗PLA2R 抗体滴度,分析其在诊断IMN中的价值。方法: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肾活检患者73例, 分为IMN组(n=48)、SMN组(n=17)和微小病变性肾病组(n=8)。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肾组织PLA2R及血清抗 PLA2R抗体的表达。结果:IMN组肾组织PLA2R阳性率为91.7%,SMN组阳性率为29.4%,IMN组阳性率、荧光强度明 显高于SMN组(均P<0.05);IMN组血清PLA2R抗体阳性率为85.4%,SMN组阳性率为29.4%,IMN组抗体阳性率及滴度 明显高于SMN组(均P<0.05);微小病变性肾病组肾组织PLA2R抗原及血清抗体均呈阴性。IMN组血清PLA2R抗体滴度 与24 h尿蛋白呈正相关(r=0.432,P<0.01),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0.307,P<0.05)。结论:检测肾组织PLA2R和血 清PLA2R抗体的表达有助于IMN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监测血清PLA2R抗体滴度有助于评估疾病活跃程度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与膜性肾病(MN)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2月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膜性肾病患者193例,根据肾组织活检病理结果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组)和继发性膜性肾病(SMN组),选取同期到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0例(对照组),比较3组受试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水平、PLA2R抗体浓度及阳性率。分析实验室指标与PLA2R抗体的相关性,并计算PLA2R抗体检测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IMN组和SMN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IMN组和SMN组各项实验室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MN组、SMN组、对照组患者的血清PLA2R抗体水平分别为(12.149±5.207)μg/ml、(8.492±3.218)μg/ml及(0.003±0.001)μg/ml,阳性率分别为68.99%、18.75%及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白蛋白水平与MN患者血清PLA2R抗体呈负相关(r =-0.625,P =0.023),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与MN患者血清PLA2R抗体呈正相关(r =0.796,P = 0.015)。ELISA法PLA2R抗体检测的特异度为96.67%,阳性预测值为99.01%。结论  血清PLA2R抗体水平与膜性肾病病情有明显相关性,其阳性表达与肾组织活检结果符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中M型磷脂酶A2受体1(PLA2R1)抗原的阳性率及其与特发性膜性肾病关
系。方法选取经肾活检证实的108例肾小球疾病患者,其中包括41例特发性膜性肾病、2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8
例V型狼疮肾炎、27例IgA肾病、19例微小病变性肾病、5例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6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应用间
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肾组织中PLA2R1抗原。结果41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中35例肾组织PLA2R1抗原阳性,阳性率为
85.37%。其中PLA2R1沿着肾小球毛细血管襻呈细颗粒状沉积。在V型狼疮性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及其他肾
小球疾病肾组织中均未发现PLA2R1抗原沉积。特发性膜性肾病PLA2R1阳性患者与PLA2R1阴性患者相比较,年龄、血肌酐、
血清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组织中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证实
PLA2R1抗原的阳性率为85.37%,PLA2R1阳性与阴性患者在临床表现上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7.
杨龙  张玉林  金福强 《重庆医学》2015,(33):4655-4657
目的:探讨IL‐6、IL‐10、血清磷脂酶A2(PLA2)在颅内感染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100例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100例颅内感染患者中,30例治愈(A组),52例好转(B组),18例病情加重或死亡为预后不良组(C组)。检测受试者不同时间点血清IL‐6、IL‐10、PLA2水平。结果颅内感染组感染后1d血清IL‐6、IL‐10、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IL‐6、IL‐10水平均在感染后7d出现明显变化(P<0.05),感染后7dB、C组IL‐6、IL‐10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且C组IL‐6、IL‐10水平高于B组(P<0.05);A组IL‐6、IL‐10水平在感染后7d开始下降,B组在感染后14d开始明显下降,C组则一直处于上升趋势。3组PLA2水平均在感染后3d出现明显变化(P<0.05),感染后7d后变化幅度加大(P<0.05),感染后7dB、C组明显高于A组(P<0.05),且C组高于B组(P<0.05);A组PLA2水平在感染后7d开始下降,B组、C组PLA2水平在感染后14d开始明显下降。结论IL‐6、IL‐10、PLA2等指标与颅内感染的发生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是否介导缺氧-再氧化引起的中性粒细胞(PMN)和血管内皮细胞(VEC)的粘附反应。方法血管内皮细胞(VEC)经缺氧再氧化(H/R)处理后,加入PMN,用计数法检测粘附率,以细胞免疫化学及原位杂交法检测ICAM-1及ICAM-1mRNA表达。结果VEC经H/R处理后,PMN与其粘附率增高1倍(P<0.01),ICAM-1单克隆抗体(mAb)与CD11a/CD18mAb可明显降低粘附率的增高,H/R能增加VEC的ICAM-1及ICAM-1mRNA表达。结论ICAM-1介导H/R后的PMN-VEC间粘附反应。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探讨急性期脑梗死病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与低氧-复氧(H/R)血管内皮细胞黏附性,以及抗ICAM-1单抗对其的影响。②方法培养的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经(或不经)H/R和抗ICAM-1单抗处理后,分别加入脑梗死病人外周血PMN并检测黏附率。⑧结果ECV-304经H/R处理后与脑梗死病人外周血PMN黏附率明显增高;抗ICAM-1单抗可显著抑制脑梗死病人外周血PMN与H/RECV-304黏附。④结论脑梗死病人外周血PMN活化,H/R使血管内皮细胞与PMN黏附性进一步增强;ICAM-1参与介导脑梗死后PMN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抗ICAM一1单抗可起部分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