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益生菌与婴幼儿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琳 《临床儿科杂志》2008,26(9):819-822
肠道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和微生态体系,肠道菌群通过调整免疫应答影响机体健康。小儿在不同生长时期存在肠道菌群结构的个体差异,并受许多因素影响,如饮食、生活环境、用药和特定疾病状况等。益生菌是由食物供给,通过改善机体微生态环境,对宿主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在预防急性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过敏性疾病、炎症性肠病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证实益生菌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袁伟 《国际儿科学杂志》2021,48(10):671-675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介导机体免疫应答,同时促进胃肠黏膜的自噬,两种途径都将影响肠道菌群。儿童Hp感染后根据其适应证,选择标准三联疗法进行根除治疗,但该疗法可能打破机体的微生态平衡。该文就儿童Hp感染与肠道菌群相关性及益生菌在Hp感染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快速增长, 肥胖可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 并有较大可能性延续至成年。儿童肥胖的发生发展与遗传易感和环境等多重因素有关。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作为内环境重要部分的肠道菌群与儿童肥胖密切相关, 肠道菌群的紊乱及其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胆汁酸、吲哚及其衍生物等, 广泛参与儿童肥胖发生发展的过程。目前通过益生菌和益生元、粪便菌群移植、饮食干预、手术来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成为预防和治疗肥胖的新方向。该文就肠道菌群与儿童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为基于肠道菌群预防和干预儿童肥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瘙痒性、难治性皮肤疾病,儿童为AD易感人群。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与遗传及获得性的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异常、菌群微生态紊乱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AD的皮疹表现为多形性,不同年龄的典型皮疹形态及分布部位有所不同,还可伴有多种非典型皮疹,其诊断仍依靠临床表现。目前AD发病的确切因素尚不明确,但针对不同病因在AD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这为新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该文主要介绍儿童AD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非系统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炎症性肠病(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研究显示IBD患者存在肠道内菌群失调,补充益生菌纠正菌群失调,可使IBD病情缓解。该文针对肠道菌群与IBD发病的相关性,菌群紊乱与肠道免疫功能异常、肠黏膜屏障功能缺陷、肠道通透性增高等的关系,探讨益生菌对IBD的治疗作用。随着人类对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及IBD遗传易感性研究的不断完善,益生菌制剂将是一类有广阔前景的治疗IBD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肠道菌群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维持肠道黏膜屏障、抑制外源性致病菌定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提示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紊乱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关于益生菌对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近年来已有多项研究,但尚无确切结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脓毒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是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肠道是人体最大的细菌储备库,在多种疾病发生发展中起始动作用。抗生素的使用、喂养方式、分娩方式及胎龄均可影响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定植。近期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可以激活不受控的促炎反应从而导致脓毒症的发生。脓毒症新生儿肠道微生态可发生菌群紊乱、多样性降低及菌群移位...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儿童炎症性肠病(IBD)及先天性巨结肠合并小肠结肠炎(HAEC)等是儿科较常见的、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肠道炎症性疾病与肠道菌群紊乱有密切关系,但约85%的肠道细菌无法由培养得到。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全面深入探究肠道微生物群落成为可能。文章综述近年来肠道菌群在儿科肠道炎症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益生菌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疾病,危害儿童的健康,同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肠道菌群与哮喘之间的关系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微生态制剂对哮喘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哮喘发病机制中"卫生假说"、Th1/Th2失衡学说、调节性T细胞(Treg)等机制推动了肠道菌群与哮喘关系之间的研究进展.该文就肠道菌群及对哮喘的预防和治疗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轮状病毒感染与健康儿童肠道菌群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轮状病毒(RV)感染与健康儿童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采集20例RV感染及6例健康儿童粪便样品,提取粪便样品中细菌的混合DNA,先通过肠道菌重复性基因内一致性序列(ERIC).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分子杂交技术分析两组儿童之间肠道微生物组成的相似性;再扩增粪便样品中菌群的16S rDNA基因V3区,利用PCR—TGGE技术分析肠道菌群的组成情况,研究两组儿童肠道微生物菌群组成的差异。结果肠道菌群的组成有很强的宿主专一性。RV感染与健康儿童相比,肠道菌群中糖皮质激素(GC)水平较低的细菌明显减少。微生态制剂治疗组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GGE)条带数有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时,可致患儿肠道菌群紊乱,但用抗生素治疗将更致肠道微生态失调,不利于患儿肠道菌群恢复,建议临床医师在轮状病毒感染时,慎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益生菌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时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探讨益生菌能否减轻轮状病毒肠炎腹泻病情、缩短病程及减少继发肠道细菌感染的概率.方法 10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年龄3个月~2.2岁)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患儿,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按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蒙脱石散口服+口服或静脉补液对症治疗),益生菌治疗组(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口服+蒙脱石散口服+口服或静脉补液对症治疗).分别于腹泻病程1~2 d、3~4 d、5~6 d、7~8 d、9~10 d、11~14 d,收集6次粪便,进行粪便涂片菌群分析,监测肠道菌群紊乱程度变化过程,记录腹泻频次及继发肠道细菌感染情况.结果 腹泻高峰期时(3~4 d),对照组肠道菌群紊乱状况为菌群失调Ⅰ度 42%,Ⅱ度8%,Ⅲ度6%;益生菌治疗组分别为38%、10%、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05).病程中对照组18%的患儿发生继发肠道细菌感染,益生菌治疗组为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泻病程早期(1~2 d),益生菌治疗组菌群紊乱发生比率、大便频次及继发肠道细菌感染概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自干预治疗的3 d起,益生菌治疗组菌群紊乱状况及大便频次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a<0.05).益生菌治疗组及对照组病程分别为(5.50±1.57) d及(5.80±1.68) 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生菌治疗对轮状病毒肠炎有效,能在轮状病毒肠炎病程后期明显缓解肠道菌群紊乱状况,减轻腹泻次数,降低继发肠道细菌感染风险.但益生菌制剂起效缓慢,需3 d左右逐渐显效,且不能缩短轮状病毒肠炎病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变化,以及剖宫产率增加和生命早期抗生素应用等因素,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定植、演替和免疫的发展方向,并与婴儿远期健康和疾病(尤其过敏性疾病)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大量研究也支持了“卫生假说”理论,认为肠道菌群失衡是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前提和基础,微生态学策略可作为防治过敏性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文章系统回顾和探讨了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发育在过敏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地位,以及益生菌在儿童过敏性疾病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指导过敏性疾病的一级预防和精准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3.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性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疾病,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疾病,但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明确。肠道菌群稳态对机体免疫系统成熟及免疫调节有重要作用,肠道菌群紊乱参与儿童多种炎症免疫性疾病。研究发现,川崎病患儿存在肠道菌群组成的改变,肠道菌群紊乱与川崎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通过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免疫炎症反...  相似文献   

14.
儿童炎症性肠病近年发病率逐渐升高,该病为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好发年龄为学龄期,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同时给心理和精神上带来创伤。目前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随着近年来对肠道菌群的深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在该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且在临床得到广泛证实。因此,人们尝试将微生态制剂应用于炎症性肠病患儿治...  相似文献   

15.
结直肠息肉是儿童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以幼年性息肉最常见,绝大部分为良性病变,但也存在恶变可能。肠道微生物群与结直肠息肉密切相关,遗传因素在结直肠息肉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多种环境因素如高脂饮食、肥胖、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可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群而影响其发病。结直肠息肉患儿存在肠道微生态失衡,且不同类型、不同位置的息肉患儿其肠道微生态结构也存在差异,通过饮食干预、补充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及某些药物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可能成为防治儿童结直肠息肉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肠道微生态与益生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Josef  Neu  黄瑛 《新生儿科杂志》2005,20(6):287-288
除口腔外,人体消化道自上而下的细菌数量逐渐增多。成人肠道菌群主要集中在结肠和末端小肠,有多达10^13个不同类型、不同含量的细菌,其细菌数是人体体细胞的10倍。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肠道含有近500个细菌品种,近200万个编码基因。宿主和细菌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维系着肠道微生态的动态平衡。宿主的许多因素会影响肠道微生态的构成,如宿主的年龄、饮食结构、是否使用益生菌和/或抗生素、婴儿所处的外部环境、母亲的肠道菌群、分娩方式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新生儿肠道菌群的形成过程,肠道菌群的构成及其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调控作用;剖宫产和非母乳喂养方式对新生儿肠道菌群的不良影响,由此而发生过敏症等疾病的机制.简要介绍了益生菌的定义,其生理学意义和治疗及预防婴儿过敏性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便秘(FC)是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常见的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排便时间间隔久,大便干燥坚硬、便痛、秘结不通,大便失禁以及腹痛,影响患儿精神、食欲及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是随着对肠道微生态研究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衡在FC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稳定、酸化肠道和改善肠道免疫的作用,因此,在FC的治疗中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胃肠道急症,以往研究认为,早产、感染、配方奶喂养、缺血缺氧是引发NEC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衡是引发NEC的重要和基础原因,新生儿生后肠道获取健康的共生菌,可以阻断因肠道正常菌群缺失或异常的菌群定植过程,使未成熟肠道免于炎症或损伤,这是降低NEC发生风险的关键因素。提供益生菌可维护肠道菌群平衡,使致病型微生态模式转换至保护型健康的微生态模式,防御肠道的炎症损害,预防NEC发生。此篇文章阐述了早产儿NEC与肠道菌群的关系,阐明了益生菌制剂防治NEC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肠道菌群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综述了人类肠道菌群的形成机制及其抗感染和免疫调控功能,剖宫产对肠道菌群形成的影响以及新生儿感染、过敏的风险.介绍并评价了益生菌和益生原对剖宫产新生儿感染和过敏反应的治疗、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