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观察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早期经三腔喂养管给予通腑胰胆汤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分为A组(n=22)、B组(n=21)和C 组(n=21)。在给予重症监护、抗感染、生长抑素抑制胰腺分泌、液体复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A组早期经胃管给予通腑胰胆汤、B组早期经三腔喂养管给予通腑胰胆汤、C组为对照组,经胃管给予乳果糖。分别检测各组患者在相同时间点的APACHEII评分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经不同途径给予中药或乳果糖时患者耐受程度、肠道动力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A组和B组在入院后第7天APACHEII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C组(5.30±2.15 vs 6.95±2.25, P<0.05; 5.45±1.80 vs 6.95±2.25,P<0.05)。早期经三腔喂养管给予通腑胰胆汤治疗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加重的胃肠道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经胃管途径给药组(14.3% vs 45.5%,P<0.05),且该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经胃管给药组[(6.67±1.49)d vs (8.36±2.54)d, P<0.05]。两种途径给予通腑胰胆汤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乳果糖治疗组[(15.73±2.68)d vs (19.24±6.42)d, P<0.05;(14.86±2.86)d vs (19.24±6.42)d, P<0.05]。结论 早期经三腔喂养管给予此中药能明显提高给药依从性,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缩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使预后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王静  于林君  樊慧娟  朱航 《武警医学》2018,29(7):709-708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2016-04至2017-05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口服氨氯地平治疗)和研究组(n=37,口服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内皮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等。 结果 治疗2、4、8周后,研究组患者平均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ET、LO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8.410、18.329,P<0.05),NO、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14.834、6.515,P<0.05);研究组治疗后GQOLI-74量表中4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同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81%、13.51%,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给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治疗,可获得更理想血压控制效果,能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老年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的变化及与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01至2020-04在我院诊治的125例老年NAFLD患者作为观察组,按血清25(OH)D3水平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维生素D不足组和维生素D正常组三个亚组;另选取同期老年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25(OH)D3水平差异;对比观察组三个亚组体质量(BMI)、血脂、肝功能、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各指标差异;分析观察组血清25(OH)D3水平与以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25(OH)D3、SOD、GSH-Px水平显著下降,BMI、FINS、HOMA-IR、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维生素D正常组相比,维生素D缺乏组和维生素D不足组FINS、HOMA-IR、MDA水平显著升高,SOD、GSH-Px水平显著降低(P<0.05);其中维生素D缺乏组各指标水平高于或低于维生素D不足组(P<0.05)。观察组25(OH)D3水平与HOMA-IR、MDA呈显著负相关(r=-0.395,r=-0.328,P均<0.05);与SOD、GSH-Px呈显著正相关(r=0.388,r=0.376,P均<0.05)。结论 老年NAFLD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明显下降,血清25(OH)D3缺乏与胰岛素抵抗及氧化应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王晶  东星  张学军  尚丽新 《武警医学》2020,31(9):805-808
 目的 探讨血清及胎盘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妊娠高血压19例、轻度子痫前期25例、重度子痫前期16例) 及2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血清及胎盘中Lp-PLA2水平,并分析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中Lp-PLA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Lp-PLA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Lp-PLA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中Lp-PLA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病情的加重,Lp-PLA2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对照组、妊娠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与胎盘中Lp-PLA2水平呈正相关(r=0.435,P<0.05)。结论 Lp-PLA2水平的升高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有关,母血中Lp-PLA2水平的变化有可能作为疾病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伊拉木  齐艳东  外力  高宏  余理  朱良 《武警医学》2017,28(12):1246-1248
 目的 探讨创伤炎性因子对多发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对我院2009-02至2014-03收治的114例多发伤患者,伤后1、2、4、6和12 d血清降钙素(PCT)、血清IL-6 与TNF-α含量水平的变化进行检测,纳入患者根据国际AIS-ISS评分标准[3]进行创伤评分。依据ISS评分,ISS<16分者列入轻伤组(n=49);ISS≥16分者列入严重伤组(n=65)。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PCT、IL-6与TNF-α值分别于受伤当日、2 d及4 d 达到高峰,之后随着病情缓解逐渐下降。轻伤组各时间段的血清中PCT、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同时间段重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发伤患者体内PCT、IL-6 与TNF-α等炎性因子含量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病情的发展。对相关炎性因子进行检测可有效评估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建荣  李彦  周颖 《武警医学》2013,24(10):853-856
 目的 探讨来氟米特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作用及对炎性因子的改善情况。方法 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 组:正常对照组(n=12);模型组(n=12);治疗组(n=12)。各组大鼠均于实验4、8、12周末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水平, 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系膜增生程度;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TLR4、NF-κB、细胞因子IL-6、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水平、肾组织系膜增生程度、TLR4、NF-κB及细胞因子IL-6、TNF-α的水平均低于模型组、治疗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减低(P<0.05)。结论 来氟米特可通过抑制TLR4、NF-κB及细胞因子IL-6、TNF-a的水平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Peg-IFN-α2a (pegylated interferon α2a)联合肝复乐胶囊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及抗病毒疗效。方法 108例HbeAg阳性CHB患者来源于2013-03至2016-02我院感染科门诊。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成两组,A组:Peg-IFN-α2a联合肝复乐胶囊治疗组(n=56);B组:Peg-IFN-α2a治疗组(n=52);疗程48周。收集患者治疗全程HBV DNA水平、肝功能、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及FibroScan等临床指标。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上述指标差异。结果 A组患者经治疗48周后HBV DNA水平(LOG10 copies/ml)由6.78±1.36下降至2.36±0.42;B组患者HBV DNA水平由6.54±1.25下降至2.43±0.37。A组经治疗48周后ALT水平由(106.62±36.74)U/L下降至(33.22±8.75)U/L;B组ALT水平由(113.57±40.29) U/L下降至(40.64±11.37) U/L。两组患者HBV DNA水平及ALT水平均较基线时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经治疗48周后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 HA)、层粘连蛋白(laminin, LN)、三型前胶原N端肽(three former type collagen n-terminal peptide, PⅢP)和Ⅳ型胶原(type Ⅳ collagen, CⅣ)水平较基线时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终点时A组患者血清HA、LN 、PⅢP和CⅣ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水平(P<0.05)。A组患者经治疗48周后Fibroscan值(12.78±3.32) kPa下降至(7.43±2.21)kPa;B组患者Fibroscan值由(13.34±3.35)kPa下降至(9.24±2.06)kPa。两组患者经治疗后Fibroscan值较基线时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终点时A组患者Fibroscan值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Peg-IFN-α2a联合肝复乐胶囊可以更好地改善HbeAg阳性CHB患者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8.
李蕊  金晓娜  张党锋 《武警医学》2019,30(6):499-502
 目的 探讨维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03至2018-07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1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8)与联合治疗组(n=79),对照组采取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维格列汀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 h blood glucose,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丝氨酸蛋白酶抑制药(visceral adipose tissue-derived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VASPIN)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治疗组HbA1c达标率和控制理想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2 h PG、HbA1c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OMA-β、VASPIN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维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效果确切,能改善患者的血糖和VASPIN水平,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俞泓  张蛟  张璐  荆丽敏 《武警医学》2021,32(11):977-980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 TBA)及N末端B型钠尿肽原(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10至2020-06在北京电力医院住院CHF患者146例,根据是否合并T2DM,分为观察组(87例)及对照组(59例)。分别检测各组TBA及NT-proBNP水平,通过ROC曲线分析TBA、NT-proBNP及两者联合检测在CHF合并T2DM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TBA和NT-proBNP水平在观察组中均呈明显升高趋势(P<0.01)。Spearme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心功能分级与TBA水平呈正相关(rs=0.633,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TBA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539,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BA+NT-proBNP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TBA和NT-proBNP(0.942 vs. 0.728和0.912,P<0.05)。结论 血清TBA水平在CHF合并T2DM患者中明显升高,且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血清TBA、NT-proBNP水平对CHF合并T2DM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联合检测更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骨密度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就诊随访的1~4岁脑瘫患儿142例,按体格发育情况分为脑瘫发育迟缓组(82例)和脑瘫发育正常组(60例);按粗大运动功能分类系统(GMFCS)分为运动功能轻度障碍组40例(GMFCS 1~2级)、中度障碍组72例(GMFCS 3~4级)、重度障碍组30例(GMFCS5级),同时选取正常发育儿童57例作为对照组。探讨椎体和股骨近端骨密度、血清钙水平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各组之间的差异性,以及骨密度与GMFCS 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脑瘫患儿的椎体和股骨近端的BM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腰椎(0.46±0.11) g/cm2 vs (0.56±0.13) g/cm2,P<0.001;股骨近端(0.43±0.06)g/cm2 vs (0.53±0.12)g/cm2,P<0.001]。脑瘫患儿椎体和股骨近端水平BMD与GMFCS分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性(腰椎r=-0.363,P<0.001;股骨近端r=-0.491,P<0.001)。脑瘫患儿的血清钙及IGF-1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GMFCS分级越高,血清钙及IGF-1水平就越低。结论 脑瘫患儿骨密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性,表明脑瘫患儿骨代谢水平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碳酸司维拉姆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高磷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05至2018-01陆军总医院MHD合并高磷血症患者共8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应用碳酸司维拉姆(n=39)和醋酸钙(n=42)进行治疗,观察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血磷、血钙、钙磷乘积、甲状旁腺激素(iPTH)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1)试验组治疗后2、4、6个月血清磷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4、6个月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对比,试验组在治疗2个月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治疗2、4、6个月时血清钙水平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4、6个月时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试验组在治疗6个月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在治疗2、4、6个月后钙磷乘积水平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后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组在治疗6个月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治疗后iPTH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5)试验组低密度脂蛋白在治疗6个月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无明显变化。(6)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碳酸司维拉姆能安全有效地用于治疗维持性透析患者高磷血症,并且在降低钙磷乘积和低密度脂蛋白方面和醋酸钙相比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2.
宁立娟  田冶  刘晓梅 《武警医学》2022,33(8):650-653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指导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CPB)心脏手术后心内排气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01至2021-12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行CPB心脏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TEE监测,对照组采用传统监测。记录两组心脏复跳时间,观察心内排气情况,记录不同时间点时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及乳酸值。并对两组手术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 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脏复跳时间[(25.12±2.1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心脏复跳时间[(29.45±2.8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159,P<0.05);心脏复跳后观察组存在不同程度左心气体,TEE指导后充分排气,无并发症;两组T1-T3时间MAP、T0-T4时间乳酸值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LVESD、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 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E监测在CPB手术中可指导心内排气,维持术中循环稳定,改善心功能状态,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赵志勇  郑昊宇  张巍 《武警医学》2020,31(9):774-777
 目的 分析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及支原体肺炎的高分辨率CT征象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 对192例经病原学证实的单一病原体肺炎患者的高分辨率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原学将其分为细菌性肺炎组(n=84,43.8%)、病毒性肺炎组(n=58,30.2%)和支原体肺炎组(n=50,26.4%),对三组肺炎的临床资料、病变部位和CT征象进行比较。结果 细菌性肺炎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均显著高于病毒性和支原体肺炎(P<0.05);支原体肺炎白细胞计数高于病毒性肺炎(P<0.05);在病变分布上,病毒性肺炎多呈多肺叶(40/58,69%,P<0.05)和肺外周分布(39/58,67.2%,P<0.05);支原体肺炎多呈多肺叶(28/50,56%,P<0.05)和肺下叶分布(31/50,62%,P<0.05)。在CT征象上,细菌性肺炎肺实变(48/84,57.1%,P<0.05)和含气支气管征(41/84,48.8%,P<0.05)多见;在磨玻璃影和碎石征方面,病毒性肺炎(分别为30/58,51.7%和26/58,44.8%)和支原体肺炎(分别为31/50,62%和19/50,38%)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者上述征象均较细菌性肺炎多见(P<0.05);另外,病毒性肺炎间质增厚多见(32/58,55.2%,P<0.05);支原体肺炎支气管壁增厚多见(29/50,58%,P<0.05)。结论 细菌性肺炎主要表现为片状实变影常伴含气支气管征,病毒性肺炎主要表现为多叶外周性分布的磨玻璃影伴碎石征及间质增厚,支原体肺炎主要表现为双下肺分布为主的间质性炎性反应伴细支气管壁增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对活体亲属供肾者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01至2017-12择期亲属供肾术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右美托咪啶组供肾者麻醉诱导前10~15 min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1 μg/kg,继以0.5 μg/(kg·h)维持,手术结束前30 min停药;对照组供肾者按右美托咪啶组静脉泵入等量的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T1)、术毕即刻(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采血检测TNFα、IL-6和IL-10的浓度。监测术前、术后24 h及48 h血清尿素氮(BUN)及肌酐(Cr)浓度。结果 右美托咪啶组较对照组术后24 h和48 h血清BUN[24 h, (6.41±1.23) mmol/L vs (9.24±1.25) mmol/L; 48 h, (6.62±1.30) mmol/L vs (8.41±2.4) mmol/L]和Cr[24 h, (98.2±4.7) μmol/L vs (111.4±5.1) μmol/L; 48 h, (104.4±6.2) μmol/L vs (119.5±8.2) μmol/L]明显降低(P<0.05)。T2-T4时右美托咪啶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NF-α和IL-6浓度均明显降低,而IL-10的浓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 一定剂量的右美托咪啶对活体亲属供肾者手术后早期具有肾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盐酸司维拉姆与低钙透析液联合应用对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血磷、血清钙磷乘积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6-01至2018-01肾内科进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方法;试验组选用盐酸司维拉姆与低钙透析液进行联合治疗。治疗周期均为12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脂质代谢指标变化(TC、TG、LDL-C、HDL-C)、血钙、血磷、血清钙磷乘积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测得其血钙浓度并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钙(2.75±0.35)mmol/L 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TC(4.12±0.86) mmol/L、TG(1.21±0.64) mmol/L、LDL-C(2.14±0.38 mmol/L)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而HDL-C水平(1.54±0.20)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31.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18%(P<0.05)。结论 采取盐酸司维拉姆与低钙透析液联合治疗的方式,可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血磷、血清钙磷乘积水平,疗效显著,且基本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腰麻和硬脊膜外联合麻醉中不同脑脊液流速对麻醉效果的影响。 方法 选择医院 2017-01至2018-01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需实施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的200例患者,分为A、B组,每组100例。A组脑脊液流速5 s以下,B组脑脊液流速10 s以上,A、B两组均选择腰麻和硬脊膜外联合麻醉, 蛛网膜下腔均给予0.5%罗哌卡因3 ml,且推注速度均为0.1 ml/s,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A、B两组T8阻滞出现时间分别为(9.16±0.41)min和(11.97±0.44)min;镇痛最高平面出现时间为(11.12±0.23)min和(15.24±0.22)min,A组均早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阻滞平面Bromag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组患者止血带效果为优者占99%,仅1例效果为良,明显好于B组(优87%,良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脊液流速对麻醉平面和麻醉效果产生明显影响,脑脊液流速在5 s以下,以速度为0.1ml/s的0.5%罗哌卡因推注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陈晖  郝楠楠  雷志礼 《武警医学》2016,27(8):826-829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止血带诱发下肢缺血再灌注期间体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临床上应用止血带行关节镜下单侧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各20例。右美托咪定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 μg/kg的负荷量静脉泵注10 min,随后以1 μg/(kg·h)的速率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对照组以同样速率泵入0.9%生理盐水。各组于硬膜外麻醉前(T0),止血带充气1 h(T1),止血带释放后20 min(T2)、1 h(T3)、6 h(T4),分别抽取患侧股静脉血3 ml,检测各个时间点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的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的浓度。结果 (1)SOD:与T0比较,对照组T3、T4时间和右美托咪定组T4时间点明显降低(P<0.05);但右美托咪定组在T3、T4时间点高于对照组(P<0.05)。MDA: 与T0比较,对照组T1~T4各个时间点和右美托咪定组T3、T4时间点均明显升高(P<0.05);但右美托咪定组T3、T4时间点低于对照组(P<0.05)。(2)TNF-α:与T0比较,对照组T1~T4各个时间点和右美托咪定组T3、T4时间点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定组于T1~T4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3)IL-6:与T0时间点比较,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T1~T3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T4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 但右美托咪定组T4时间点显著降低(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以1 μg/(kg·h)的负荷量及1 μg/(kg·h)维持量持续静脉泵注,可有效降低止血带引起的下肢I/R后血清中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减轻氧自由基所致的下肢I/RI。  相似文献   

18.
张华  王秀  杨岸超  徐珑  李京生 《武警医学》2017,28(9):889-892
 目的 探讨影响双额脑挫伤临床症状恶化和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1-03到2013-03医院收治的双额脑挫裂伤患者,收集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受伤机制,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影像学表现等临床信息,分析影响临床症状恶化出现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患者进行伤后1年随访,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评价临床预后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入组患者共112例,17例出现临床恶化,预后不良者(GOS分级,Ⅰ~Ⅱ级)15例,预后良好者(GOS分级,Ⅲ~Ⅴ级)95例。患者性别(P=0.0039)、GCS评分(P=0.0063)、环池闭塞(P=0.0426)、血肿体积(P<0.0001)与临床症状恶化显著相关,年龄(P=0.0004)、GCS评分(P=0.0424)、鞍上池闭塞(P=0.0047)、血肿体积(P<0.0001)、SAH(P=0.0145)显著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结论 GCS评分及影像学表现是影响双额脑挫伤患者预后和临床症状恶化的重要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