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调查县级医院慢性病老年患者出院带药用药偏差现状并分析可能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抽取江西省赣州市7家县级医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60岁以上慢性病患者病例,评价其用药偏差发生的基本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用药偏差影响因素。结果:研究最终纳入693例患者,用药偏差总发生率为83.0%,平均每人发生2.1次用药偏差,发生用药偏差的类型主要为治疗不充分(60.6%);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发生用药偏差的患者合并症数量[(5.2±2.4)种]显著大于未发生用药偏差的患者[(3.9±2.0)种](P<0.01)。结论:样本县级医院慢性病老年患者出院带药用药偏差发生率较高,需在中国开展药物重整实证研究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老年内分泌疾病患者住院医嘱中的潜在不适当用药(PIM),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2017》(简称中国PIM标准),对老年内分泌疾病患者住院医嘱潜在的不适当用药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潜在不适当用药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240例病例纳入研究,中位年龄为71(67,77.75)岁,疾病诊断数为8(7,10.75)种,用药数量为10(8,13)个。依据中国PIM标准,193例患者存在与药物相关的PIM,27例患者存在与疾病有关的PIM,合计PIM发生率为80.42%。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用药数量(OR=1.254,P=0.001)和糖尿病诊断(OR=4.040,P=0.010)是导致PIM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内分泌疾病患者是PIM发生的高危人群,应加强用药监护,减少PIM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消化内科患者入院时药物重整情况,为临床药师参与消化内科患者入院时药物管理及用药指导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某院消化内科新入院患者,纳入入院前存在服用药物的病例,通过药学问诊,记录患者的用药目的、用法用量、慢病是否定期随访或监测指标值、过敏史。结果:共纳入111例病例,其中有慢病史的102例,占比91.89%;平均服用药物数量为4.04种;平均药疗差异问题数为1.81;存在药疗差异的有92例,占比82.88%,其中接受药师建议的有90例,占比97.83%。结论:患者自我药疗偏差较大,部分患者规范就医用药意识薄弱;临床药师可通过入院时的药学问诊以及用药宣教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影响慢性病住院患者多重用药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控制多重用药。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及专家咨询等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武汉市6家三甲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到60岁及以上老年慢性病患者问卷388份,结果显示患者的年收入、是否患有糖尿病、是否患有心脏病、是否患有肾脏疾病、药龄和周围人群有无不良反应以及自感疾病控制情况对患者是否多重用药具有显著影响。结论:我国老年患者多重用药情况严重,发生多重用药行为与患者个人自身健康素养及疾病治疗情况有关,同时发现医疗机构对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作用不显著,未来需从普及合理用药知识与加强各级医疗机构对慢性病健康管理入手,以促进患者合理用药,避免不合理多重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定某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的评价标准,为保障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美国老年医学会发布的2019版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标准(Beers)、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2017年版)、老年人不适当处方筛查工具(STOPP)、老年人处方遗漏筛查工具(START)、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和降糖药物最新版说明书中老年用药项下的内容汇总,提取相关条目并筛重整理,得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的初始标准并形成调研问卷,再通过德尔菲法开展两轮专家问卷调研,得到最终标准。结果:参与本研究的专家共13人,两轮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75和0.78,以指标均数>3.5且变异系数<0.25为入选标准,本研究最终纳入21个警示指标。结论:本标准的制定结合了理论与临床经验,更具应用价值,可为该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也可为药学人员处方审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用药的回顾性调查评价,发现存在的潜在不适当用药(potentia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PIM),为老年住院患者合理用药指导及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依据Beers标准(2019版),对某三甲综合医院2019年10-12月所有年龄≥65岁的老年住院患者PIM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查阅病例并结合疾病指南共识进行评价。结果:共收集患者6 511例,平均年龄为(74.17±7.24)岁,平均住院天数为(12.86±9.16)d,平均用药种类为(24.59±16.22)种,经χ2检验住院天数及用药品种数与PIM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464例(83.92%)患者存在PIM问题,其中排名前5的药物为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艾司唑仑片、唑吡坦片、地西泮及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在与疾病相关的PIM中,患有痴呆、认知障碍、谵妄;骨折或跌倒病史;心力衰竭疾病的老年人出现潜在不合理用药病例数较多,分别为113例、81例和23例。在老年患者应谨慎使用的药物中,以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类药物为代表的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和利尿剂使用例次最多为2 460例次,占总例数的93.64%。在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中,类固醇激素和非甾体抗炎药的联用比例最多为185例次。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肾脏病4期及以上的患者中,依诺肝素和螺内酯的使用分别为23例和19例。结论:老年住院患者PIM发生率较高,结合病例分析,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仍应采取措施减少PIM用药情况的发生,降低用药风险;如临床实际必须使用,应加强用药监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致不良反应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自2010年至2019年中CNKI、万方、VIP、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总共收集16例不良反应,男性10例,女性6例,以5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较高(11例,68.75%)。不良反应多发生于6个月内,累及多个组织/器官,以消化系统损害(31.25%)、皮肤及附件系统损害(18.75%)以及肝胆系统损害(18.75%)为主。结论: 临床中使用利拉鲁肽要加强用药监护,密切防范ADR的发生,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及既往存在药物过敏史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较全面了解北京地区抗感染药物用药纠纷现状,促进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构建有效的用药纠纷防控措施。方法: 对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登记的结案日期在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全部抗感染药物用药纠纷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对60件抗感染药物用药纠纷调解案例的分布特点、药品种类、过失原因等进行多角度分析,探讨纠纷防控措施。结果: 抗感染药物用药纠纷大多发生在三级医疗机构(56.7%);患者女性(65.0%)多于男性(35.0%);抗感染药物用药纠纷发生较多的科室排名前四分别是呼吸内科、儿科、急诊科、耳鼻喉科;引发用药纠纷的药品种类主要有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等;过失原因主要为超剂量(18.9%)、用药禁忌(17.2%)、无适应证用药(17.2%)、未询问过敏史(10.4%)等。结论: 应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抗感染药物用药相关问题的重视,按照有关规范标准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在各环节建立防控措施,加强抗感染药物处方审核与点评,有效发挥临床药师的专业作用,减少患者用药风险与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药物重整供方相关医务人员药物重整发生率,分析可能诱发药物重整供方相关医务人员行为的因素。方法: 于2019年4月至2019年9月,在湖北省武汉市内选取18家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采用横断面调查,通过线上分发调查问卷,向有关医务人员了解药物重整发生的基本情况,并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药物重整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最终纳入214例医务人员,药物重整发生率为73.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务人员所在医疗机构类别(P=0.001)、执业资格(P=0.001)、是否了解药物重整(P=0.002)、是否通过同行交流了解药物重整(P=0.002)、是否主动关注患者全面用药情况(P=0.001)与其药物重整行为的发生具有相关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执业资格、是否了解药物重整、是否通过同行交流了解药物重整和是否主动关注患者全面用药情况是诱发药物重整供方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虽然样本医务人员药物重整发生率较高,但他们对药物重整的认知程度不足。药物重整行为的发生是医务人员不同执业资格、是否了解药物重整、会否通过同行交流获取药物重整知识和会否主动关注患者全面用药情况多个因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处方不合理用药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药师处方审核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广东省97家医院在2018年8-10月的1000张门诊冠心病不合理处方进行处方审核,分析不合理用药类别及影响因素。结果:1 000张冠心病不合理处方中,联合用药不合理占53%,用法用量不合理占37.3%,遴选药物不合理占23.5%。冠心病各类药物的不合理用药类别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处方中使用氯吡格雷、合并使用抗凝药物或合并房颤是导致抗血栓用药不合理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处方医师和审方药师需重视各类冠心病治疗药物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尤其是联合用药不合理和抗血栓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肾脏不适当用药(renally inappropriate medication, RIM)情况及危险因素,为指导老年CKD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依据Beers标准(2019版),对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住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的老年CKD患者RIM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RIM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4 835例患者,其中595例(12.31%)存在RIM共662项,占比在前3位的药物是螺内酯(69.49%)、磺达肝癸钠(6.65%)和利伐沙班(4.6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KD4期及以上、住院时间≥20 d、用药品种数≥10种和心力衰竭是老年CKD住院患者发生RI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CKD住院患者RIM发生率较高,患者用药合理性有待提升。用药品种数、住院天数、CKD分期和心力衰竭是患者发生RIM的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及药师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老年住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以Beers标准(2015年版)为依据,对该院2017年1月~6月收治年龄≥ 65岁的1 800例老年住院患者的潜在不适当用药进行评价,利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其影响因素。结果 依据Beers标准,614例(34.11%)老年患者存在潜在不适当用药955例次;罹患疾病数和联合用药数可促使潜在不适当用药的发生。结论 Beers标准是评估老年患者潜在用药风险的重要依据,临床治疗中应对造成不适当用药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适当控制,以促进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高龄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尤其是药物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骨折手术的75岁以上的患者资料,包括基线特征、长期用药情况及术后谵妄等,按照是否发生术后谵妄分为2组(谵妄组和无谵妄组),分析2组各指标差异,并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得出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入组465例患者,谵妄组34人,无谵妄组431人。用回归模型分析谵妄的高危因素,得到2种预测模型,模型Ⅰ:DIM数量(P=0.001,95% CI:1.392~3.583)和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rCl)<60 mL·mL-1P=0.032,95% CI:1.084~5.887)有显著性差异,髋部骨折有边缘意义;模型Ⅱ:使用DIM(P<0.001,95% CI:2.315~9.949)和CrCl<60 mL·mL-1P=0.032,95% CI:1.094~5.871)有显著性差异,男性有边缘意义。结论:长期服用DIM和肾功能异常能是高龄骨折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独立风险因素,药师可加强对术前用药的全面审查,辅助医生预判患者术后谵妄的临床结局,并可做好急救准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探讨分析其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西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KD非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服药依从性量表、服药信念量表、多维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KD非透析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342例CKD非透析患者,男性185例,女性157例,年龄(63.6±24.7)岁,服药依从性评分为(6.02±1.54)分,低依从性患者141例(41.23%)、中/高依从性患者201例(58.77%)。多因素分析显示,服药种数、CKD分期、药物不良反应经历、服药信念、社会支持、焦虑及抑郁是CKD非透析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CKD非透析患者服药依从性现状不理想,医务人员应根据影响依从性的关键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以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延缓CKD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某院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药物潜在不适当应用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抽取某院2015年10月到2016年8月的老年心血管病例,以2014年版STOPP/START标准为依据,对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出院患者潜在不适当用药(PIM)进行评价,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其影响因素。结果:通过病例筛选纳入514份病例,患者平均年龄(77.44±8.48)岁,平均罹患疾病数(5.93±2.34)种,联合用药总数(16.84±8.89)种;其中涉及2014年版STOPP标准不适当用药190例次,START标准处方遗漏419例次。单因素卡方分析提示,年龄(P=0.022)、罹患疾病数(P=0.041)、联合用药数(P=0.000)、心血管疾病史(P=0.001)及是否接受抗栓治疗(P=0.000)与PIM的发生具有相关性,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稳定型心绞痛(OR=2.543,P=0.025),心房颤动(OR=2.304,P=0.02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OR=2.659,P=0.005),联合用药数(≥10)(OR=1.040,P=0.026)及接受抗栓治疗(OR=3.037,P=0.007)的患者均会增加潜在不适当用药的风险,采用拟合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对入选病例预测总的预测正确率为74.5%。结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潜在不适当用药是稳定型心绞痛、心房颤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联合用药数(≥10)及接受抗栓治疗多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基于相关危险因素的PIM预防有助于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Medication discrepancies are common when patients cross organisational boundaries.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frequency of discrepancies within mental health and the efficacy of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discrepancies.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a pharmacy-led reconciliation service on medication discrepancies on admissions to a secondary care mental health trust. Setting In-patient mental health services. Methods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pharmacy technician led medication reconciliation for admissions to a UK Mental Health NHS Trust. From March to June 2012 information on any unintentional discrepancies (dose, frequency and name of medication); patient demographics; and type and cause of the discrepancy was collected. The potential for harm was assessed based on two scenarios; the discrepancy was continued into primary care, and the discrepancy was corrected during admission. Logistic regression identifie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iscrepancies. Main outcome measure Mean number of discrepancies per admission corrected by the pharmacy technician. Results Unintentional medication discrepancies occurred in 212 of 377 admissions (56.2 %). Discrepancies involving 569 medicines (mean 1.5 medicines per admission) were corrected. The most common discrepancy was omission (n = 464). Severity was assessed for 114 discrepancies. If the discrepancy was corrected within 16 days the potential harm was minor in 71 (62.3 %) cases and moderate in 43 (37.7 %) cases whereas if the discrepancy was not corrected the potential harm was minor in 27 (23.7 %) cases and moderate in 87 (76.3 %) cases. Discrepancies were associated with both age and number of medications; the stronger association was age. Conclusions Medication discrepancies are common within mental health services with potentially significant consequences for patients. Trained pharmacy technicians are able to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discrepancies, improving safe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