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凝血与纤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存在易于发生DIC基础疾病,有可疑DIC临床表现及某些实验异常,但尚未发现典型DIC临床症状及体征,或尚未达到DIC诊断标准的一种亚临床状态或血栓前状态。加强对前DIC的研究,对DIC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常规凝血试验、凝血及纤溶分子标记物凝血酶原片段1 2(F1 2)、凝血酶一抗凝血酶复合物(TAT)、n二聚体(D-D)检测,探讨前DIC凝血与纤溶的变化,指导前DIC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按ISTH评分诊断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按ISTH评分诊断的928例DI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原发病、临床表现、止凝血指标、治疗及预后等。结果: 40.63%出现不同程度出血,38.04%出现休克,56.36%出现器官衰竭。感染占DIC原发病比例最高(44.40%),感染DIC器官衰竭发生率最高(62.62%);病理产科DIC出血率最高(76.92%),休克率最高(73.08%),有效率最高(65.38%),死亡率最低(0.00%);恶性肿瘤DIC死亡率最高(35.88%),与总计发生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二聚体(DD)比较差异显著(P<0.05),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及血小板(PLT)最低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PLT下降越率越高,DIC患者有效率越低,且差异显著(P<0.05);国际血栓与止血协会(ISTH)显性积分越高,DIC患者有效率越低,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出血是DIC典型的临床表现,器官衰竭更为常见;感染占DIC原发病比例最高,感染DIC器官衰竭发生率最高,病理产科DIC出血及休克发生率最高但预后最好,恶性肿瘤DIC预后最差;PT、APTT、DD、PLT下降率及ISTH显性积分有助于提示DI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相关分子标志物在前DIC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前DIC(Pre-DIC)是指在DIC基础疾患存在的前提下,体内与凝血及纤溶过程有关的各系统或血液流变学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但尚未出现典型的DIC症状或尚未达到DIC确诊标准的一种亚类临床状态,一般发生在DIC发病前7天内。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血液呈高凝状态,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并不降低,随着病程进展,一旦发生消耗性凝血障碍时,即出现典型的DIC临床表现,继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Pre-DIC的及时诊治对了阻止DIC病程进展、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极为重要。目前临床上常用的DIC实验诊断指标因主要针对的是…  相似文献   

4.
产科相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往往进展迅速,诊断困难,需引起临床医生 高度重视。由于妊娠期生理性高凝状态,产科相关DIC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妊娠校正的DIC评分和反复的实验 室检查结果。如DIC合并产科大出血,优先考虑止血治疗,必要时需手术及大量的血制品替代,充分评估后谨慎使用 抗凝或促凝药物。文章将详述产科相关DIC的诊断和处置流程。  相似文献   

5.
DIC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明  吕宝君 《山东医药》2002,42(17):62-63
对 DIC患者而言 ,目前尚无单一试验项目能圆满地解决其诊断。许多常规的凝血、纤溶指标均存在多种干扰因素 ;有些新的较可靠分子标记物如可溶性纤维蛋白 (s Fb)的血浆定量方法尚不够理想 ,而且临床上慢性 DIC较急性 DIC多见 ,早期 DIC不易被发现 ,故在挑选实验室检测项目时亦常被忽视。1 筛选实验1.1  APTT、PT、TT早期阴性 ,故其测值正常不能排除DIC。由于 APTT与 PT延长表示凝血活化 ,导致凝血因子消耗 ,故对其连续动态观测有助于诊断与治疗。1.2 血小板 每隔 1~ 4小时计数血小板 1次 ,如其进行性下降有助于急性 DIC的…  相似文献   

6.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并以全身凝血系统过度激活,血小板、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大量消耗,继发纤溶系统亢进,出现广泛出血和全身微血管内血栓形成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众多DIC的诱发疾病中,脓毒血症位居首位,感染与机体内凝血机制失衡互为影响,使疾病的病理生理愈加复杂,出现较高致死率。本文就由脓毒血症诱发DIC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治疗进展,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7.
殷宝莉 《山东医药》2003,43(15):55-56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起病急、进展快 ,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若能早期诊断、恰当处理 ,可显著改善预后。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 ,我院曾收治产科DIC 9例 ,成功抢救 8例 ,死亡 1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年龄 2 3 3 7岁。初产妇 5例 ,经产妇4例。均发生在妊娠晚期 ,产前发病 2例 ,产后发病 7例。本组 9例均按 1989年全国血液病学会制定的DIC诊断标准确诊 :①存在易引起DIC的病因 ,②有多发性出血倾向 ,末梢循环衰竭或微血管栓塞等表现 ,③实验室凝血功能检查有三项以上异常。本组DIC产生原因与治疗转归详见表 …  相似文献   

8.
孔秀莲 《山东医药》2006,46(10):56-57
回顾性分析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认为早期诊断是提高产科DIC治愈率的关键。临床治疗时应及时去除病因.合理使用肝素.并注重防治多脏器功能衰竭及严重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救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01~2010-05 35例DIC患者的原发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22例抢救成功,13例患者死亡.不同原发病的患者发生DIC的临床表现不同.结论 处理原发病因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密切观察DIC诊断指标,早发现、早治疗,对患者的综合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DIC产妇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素云 《山东医药》2010,50(22):79-79
目的观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产妇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检测20例健康非孕妇(对照组)、20例健康产妇(妊娠组)、20例发生DIC产妇(DIC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mer)水平。结果妊娠组妇女与对照组相比,PT、APTT、TT明显缩短(P均〈0.05),FIB明显升高(P〈0.05);DIC组妇女与妊娠组和对照组相比PT、APTT、TT明显延长,FIB明显降低D-Dimmer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DIC产妇PT、APTT、TT延长,FIB降低D-Dimmer升高。检测上述指标变化对DIC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出血是肝硬化病的常见并发症和主要死因。血中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水平下降使人考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可能参与出血发病机理。但临床上对具体肝硬化病人要明确作出 DIC 的诊断仍是难题。肝脏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血管损伤时,血小板附着于受损内皮或内皮下组织,通过内、外凝血途径激活凝血过程。同时内皮细胞随即释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使纤溶酶生成,引起纤维蛋白降解。肝脏能合成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和大部分凝血调节因子,包括 C 蛋白、S 蛋白、抗凝血酶Ⅲ(AT-Ⅲ)、肝素辅助因子Ⅱ、CT 抑制  相似文献   

12.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索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诊断的实验指标。方法:采用EM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凝血酶原片段l 2(F1-2)、D-二聚体(D-D),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血清抗凝血酶Ⅲ(AT—Ⅲ)。结果:各期DIC组患者血浆F1 2、D-D含量均显著升高,AT—Ⅲ含量显著降低,且与可疑DIC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在早期DIC组中,F1 2阳性率为l00%,D-D及AT—Ⅲ阳性率为93.8%,敏感性远远高于DIC常规实验室检查。结论:F1 2、AT—Ⅲ、D-D是能早期反映体内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激活的敏感性指标之一,在DIC早期诊断中有着重要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DIC)的诊断应包括临床和实验室资料(C级,证据水平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严重脓毒症患者各阶段的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和常规凝血功能表现,评价TEG对严重脓毒症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北京安贞医院EICU和RICU严重脓毒症患者37例,根据显性DIC评分结果,分为DIC组17例、非DIC组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凝血功能、血常规及TEG检测。应用ROC曲线对TEG各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严重脓毒症DIC组PLT显著低于非DIC组及正常对照组,PT、APTT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严重脓毒症非DIC组PLT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FBG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严重脓毒症DIC组R时间、K时间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α角、MA值及CI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严重脓毒症非DIC组K时间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α角、MA值及CI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R时间、K时间、α角、MA值、CI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0.932,0.915和0.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最佳诊断临界点计算各诊断指标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结果显示各指标阴性预测值较高。结论:TEG可识别严重脓毒症的凝血状态,协助诊断严重脓毒症并发DIC,评估血栓、出血风险,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5.
贾玲 《山东医药》2006,46(9):59-59
22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17例剖宫产结束分娩,3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自然分娩,1例死亡。认为对产科DIC应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抢救,其中适时、适量应用肝素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以创伤、休克、感染等严重疾病过程的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顽固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研究发现,ARDS早期可引起机体强烈的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使外源性凝血途径激活,引起纤溶系统抑制和抗凝物质减少,造成凝血-抗凝-纤溶异常,使机体处于一种促凝状态,临床上突出的表现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既便没有明显的DIC,通过敏感的实验室检查,也可以发现该类患者存在凝血异常.凝血异常与炎症反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参与ARDS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且常为致死的直接原因,故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治愈DIC的关键。为此,笔者对近4年的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探讨DI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四项检测在热射病凝血功能障碍救治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东部战区总医院2020—2022年临床热射病患者19例,将其分为生存组(17例)和死亡组(2例),整理相关临床数据以及凝血相关检测结果,首先分析TEG检测结果;接着比较TEG检测组与常规检测组不同血液成分使用情况以及通过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评分标准和TEG评分标准判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血凝固时间(K值)时间明显延长,凝血形成速率(α角)明显减小、凝血最终强度(MA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组患者相较常规检测组悬浮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冰冻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使用比例为2:2.4:1.2:2.1;应用TEG评分诊断DIC时随着评分的升高,病死率也同步上升。结论:TEG相较常规凝血检测能够更有效地指导热射病的临床治疗,避免血液浪费,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低分子质量肝素治疗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989-01~2002-06诊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57例.DIC诊断符合第五届中华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有关DIC的诊断标准(讨论稿).  相似文献   

20.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获得性的,以高凝状态、出血综合征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慢性DIC的病程可长达数月至数年,症状较轻,多见于恶性肿瘤、死胎综合征或巨大血管瘤。由于持续、低度的血管内凝血启动,体内调节机制可充分代偿,多不至于引起严重临床症状。如有慢性出血的表现,则称为纤溶亢进为主的DIC。相应的DIC实验室检查多为轻度异常,如血小板轻度减少,纤维蛋白原定量、APTT、PT可在正常范围或轻度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