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目的探究低辐射剂量模式对肥胖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CI)术后血清miR-133a和miR-208a表达和远期预后影响。 方法选取化州市人民医院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并接受PCI手术治疗的肥胖患者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所有患者均行PCI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低辐射剂量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hs-CRP、miR-133a、miR-208a表达水平、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经PCI手术治疗后的近期康复情况和远期预后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血清中hs-CRP、miR-133a、miR-208a表达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与手术前相比,研究组患者PCI术后3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LV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心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术后1年的心绞痛评分显著的改善(P<0.01)。两组手术成功率和1年随访期主要不良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辐射剂量模式能够保证肥胖患者PCI手术的临床疗效,减轻放射性损伤,有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低剂量模式在冠状动脉造影术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天津市胸科医院收治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125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研究组(63例),分别进行平板DSA常规剂量采集和低剂量采集模式。比较两组采集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并发症发生率,并对两组的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图像质量为1级的患者占比(84.13%)低于对照组(90.32%),研究组图像质量为2级、3级的患者占比分别为12.70%、3.17%,均高于对照组(8.06%、1.6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自动控制曝光条件下累积剂量(CD)、剂量面积乘积(D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在透视状态下,研究组血管较为模糊,但两组均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平板DSA低剂量模式与常规剂量模式的图像质量相当,同时在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前提下,能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对保障临床检查安全性具有重要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氯沙坦对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221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PCI)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72例)术前不服用氯沙坦;低剂量组(74例)及高剂量组(75例)术前1d开始分别晨服氯沙坦50、100 mg,1次/d.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h检测各组血尿酸(SUA)、肌酐(Scr)、尿素氮(BUN)、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水平,采用MDRD方法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物C(CysC)水平.记录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发生率.随访90d观察用药依从性并记录临床事件.结果 三组共发生CIAKI8例,其中对照组、高剂量组各2例,低剂量组4例.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术后血SUA和BUN均降低(P均<0.01),呈剂量依赖性;对照组术后血Scr、血NGAL和血Cysc升高、eGFR降低(P均<0.05),低剂量组术后血CysC升高(P<0.05).结论 氯沙坦可降低冠心病患者介入诊疗术后血尿酸水平,改善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围手术期血尿酸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不同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钙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UAP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低剂量组:入院后口服阿托伐他汀钙每天20 mg,术前2~4 h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中剂量组:入院后口服阿托伐他汀钙每天40 mg,术前2~4 h口服阿托伐他汀钙40 mg;高剂量组:入院后口服阿托伐他汀钙每天60 mg,术前2~4 h口服阿托伐他汀钙60 mg。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48~72 h内接受PCI,观察各组PCI术前、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PCI术后30天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差异。结果 高剂量组术后24 h心肌肌钙蛋白I及高敏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患者与PCI相关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分别为23%、13%、0%,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剂量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0%比23%,P=0.005)。PCI术后随访30天,3组均无死亡及靶血管血运重建事件发生。结论 UAP患者择期PCI术前短期负荷阿托伐他汀钙每天60 mg可以显著降低与PCI相关的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剂量个体化头颈部CT血管成像扫描方案对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80例可疑头颈动脉粥样硬化行头颈CT血管成像扫描患者,随机抽取20例采用常规剂量扫描(A组),体质量指数(BMI)不限,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 As(机器设定值);另60例患者按BMI〉24.9 kg/m^2、18.5~24.9 kg/m^2、﹤18.5kg/m^2分别入3个低剂量组(B、C、D组,每组20例);B、C、D组管电压均为100 kV,管电流分别为250、200、150m As;余扫描条件各组相同。分析比较各组图像的辐射剂量、CT值、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主观图像质量。结果 B、C、D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D)较A组均明显降低;血管内CT值均明显上升(P均〈0.05);低剂量各组图像噪声有所增加,但四组间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低剂量组动脉重建图像质量、血管边缘及对图像的诊断信心评价整体满意,与常规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头颈部动脉成像时采用低剂量个体化扫描方案可使扫描方案的设计更加趋于合理化和个性化,在保证不影响图像诊断质量的同时能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减少对患者的辐射危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比较我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采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与高剂量阿司匹林对预防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检测服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后血浆中血栓烷素B2(thromboxane B2,TXB2)和P选择素的水平,探讨PCI后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的策略是否适合我国人群,为我国PCI术后患者口服阿司匹林的合理剂量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在长海医院心血管病科连续入选PCI术后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阿司匹林组(PCI术后阿司匹林100 mg/d)和高剂量阿司匹林组(PCI术后阿司匹林300mg/d,服用3个月后改为100 mg/d),对入选患者分别在PCI术后住院期间,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进行随访,主要终点是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结果 在入选的400例患者中失访11例,其余389例中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组198例,高剂量阿司匹林组191例.随访3个月时共有7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其中低剂量阿司匹林组3例(1.5%),高剂量阿司匹林组4例(2.1%);低剂量阿司匹林组、高剂量阿司匹林组的次要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是7例(3.5%)和8例(4.2%),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为2例(1.0%),两组间心脑血管事件以及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共有11例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其中低剂量阿司匹林组6例(3.0%),高剂量阿司匹林组5例(2.6%);低剂量阿司匹林组、高剂量阿司匹林组的次要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是10例(5.1%)、11例(5.8%),主要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是3例(1.5%)和2例(1.0%),两组间心脑血管事件以及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上消化道症状(反酸、嗳气、上腹不适)在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发生率分别是4例(2.0%)、12例(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间血浆中TXB2、P选择素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PCI术后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是有效和安全的;低剂量阿司匹林组上消化道症状的发生率低于高剂量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且接受直接PCI治疗的66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作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替罗非班常规剂量组(346例)及替罗非班低剂量组(31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出血事件、缺血事件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无统计学差异,与常规剂量组相比,替罗非班低剂量组不增加患者出血事件(P=0.274),缺血事件(P=0.324)及MACE事件(P=0.208)发生风险。结论 ACS患者PCI围手术期应用低剂量替罗非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内科》2020,(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PCI术后均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常规剂量组患者的剂量为20 mg/d,大剂量组患者的剂量为40 mg/d,疗程30 d。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血脂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30 d,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升高,大剂量组患者的水平高于常规剂量组;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水平均显著降低,大剂量组患者的水平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患者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TG、TC、LDL-C水平显著低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皮肤瘙痒、肝脏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患者心功能和血脂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使用大剂量(40 mg/d)治疗效果更佳,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患者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内注射维拉帕米在PCI中无复流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维拉帕米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同期于我院行PCI且术中出现无复流的123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65例,两组手术方法相同,出现无复流现象后分别经冠状动脉内注入维拉帕米和硝酸甘油.观察两组注射药物后首次和PCI中末次造影图像,评估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G);同时观察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住院期间、术后60 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两次冠状动脉造影TIMI 3级血流获得率、TMPG 3级获得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周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期间及PCI术后60 d内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PCI中冠状动脉内注射维拉帕米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流、心功能,减少MACE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右侧桡动脉途径(RTA)和经左侧桡动脉途径(LTA)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术者身体各部位的剂量当量。方法接受经桡动脉途径PCI治疗的患者164例,其中LTA组22例、RTA组142例,记录手术时间、曝光时间、剂量—面积乘积( DAP)及术者身体各部位的剂量当量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曝光时间、球管辐射总剂量及D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LTA组左侧颞部、铅衣外、左腕关节剂量当量均高于RTA组相应部位(P均<0.05),其他各部位剂量当量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左颞部剂量当量均远高于右颞部(P均<0.05)。结论与RTA相比,LTA的前倾体位使术者在PCI治疗中身体左侧接受更高剂量的电离辐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对冠心病(CHD)患者PCI术后QT离散度(QTd)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16例冠心病接受PCI治疗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干预组112例,常规治疗组104例,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及术后10d的QTd。同时测定对照者QTd。结果 (1)冠心病患者QTd较对照者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PCI术后QT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常规治疗组QTd术后10d较术后1d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银杏达莫干预组术后10d较术后1d QTd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术后10d,银杏达莫干预组较常规治疗组QT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有效降低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QTd,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介入治疗后ST段回落不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潮州市中心医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ST段回落不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剂量组(n=40)与低剂量组(n=40)。两组均采取PCI治疗,术后1 h静脉注射替罗非班,随后常规剂量组连续静脉注射常规剂量替罗非班,低剂量组静脉注射低剂量替罗非班。比较两组PCI治疗前及后30 d、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治疗前及治疗后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浓度、PCI治疗后30 d及治疗后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靶血管重建、再次心肌梗死、病死、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1)PCI治疗后30 d、6个月两组LVEF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CI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LVEF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BNP及CRP血清浓度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CI治疗后30 d低剂量组MACE发生率(12.50%)与常规剂量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CI治疗后6个月低剂量组MACE发生率(20.00%)与常规剂量组(1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低剂量组出血事件发生率(10.00%)低于常规剂量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替罗非班治疗ST段回落不良急性心肌梗死均可有效改善患者LVEF,降低BNP及CRP血清浓度,减少PCI治疗后MACE发生率,且低剂量替罗非班还可有效降低出血事件发生风险,利于保证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在对冠心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动脉介入诊治过程中患者所受X线辐射的强度。对 112例冠心病患者 (5 3例冠状动脉左心室造影和 5 9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 )采用随DSA机配置的穿透电离室型剂量监测系统 ,测得剂量面积乘积和皮肤入射剂量 ,用Monte Carlo转换系数从剂量面积乘积估算有效剂量。 112例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动脉介入诊治过程中的剂量面积乘积、皮肤入射剂量和有效剂量均值分别为 5 9.1± 5 1.5Gycm2 、6 2 6± 5 90mGy和 8.3± 7.2mSv;其中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过程中的剂量值分别为 83.5± 5 7.6Gycm2 、92 6± 6 5 6mGy和 11.7± 8.1mSv ,冠状动脉左心室造影过程中的剂量值分别为 31.9± 2 1.5Gycm2 、2 92± 2 18mGy和 4 .5± 3.0mSv ,两组间各剂量值都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治疗组透视剂量对总剂量的贡献 (剂量面积乘积为 6 1.6 %± 12 .9% ,皮肤入射剂量为 6 2 .1%± 14 .2 % )明显大于冠状动脉左心室造影组 (剂量面积乘积为4 7.8%± 13.9% ,皮肤入射剂量为 4 4 .2 %± 16 .1% ) ;而摄影剂量对总剂量的贡献 (剂量面积乘积为 38.5 %± 12 .9% ,皮肤入射剂量为 37.5 %± 13.6 % )明显小于冠状动脉左心室造影组 (剂量面积乘积为 5 2 .0 %± 13.7% ,皮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无保护左主干(ULMCA)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方法 收集2017年9月~2019年12月于西京医院心内科成功行PCI术的UMLCA患者(n=74)入院时的临床基本特征,随访术后不良事件(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临床驱动的再次血运重建),通过测评SF-12量表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比较PCI术前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变。 结果 男性患者61例(82%),并发高血压病41例(55%),糖尿病22例(30%),吸烟史25例(34%),体质量指数24(23, 27) kg/m2。造影结果中冠状动脉左主干的狭窄程度(68±16)%、Gensini评分(140±43)分。左主干开口部位病变44例(60%),并发三支冠脉血管病变70例(95%),植入支架总长度为88(47,113)mm,手术持续时间为178 (108.270) min,造影剂使用量为300(195,400)ml。PCI术后电话随访(平均5.06月),全因死亡3例(4%);临床驱动的再次血运重建4例(6%)。经过单因素分析提示患者年龄每增加1岁,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增加1.15倍。两个量表均显示ULMCA病变患者的术后评分在各个维度上都比术前高(P<0. 05,P < 0. 01)。 结论 PCI治疗可改善ULMCA病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放射治疗对低级别胶质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产生的影响,为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治疗决策提供有利依据。 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低级别胶质瘤患者132例,进行完全随机化分组治疗,分为高剂量放射治疗组41例、低剂量放射治疗组32例和观察组(未进行放射治疗)59例。3组患者均未进行化学治疗药物的干预。对3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用健康生活简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术前1周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的健康质量和心理状态。 结果SF-36量表结果显示,高剂量放射治疗组术后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力和社会功能方面低于低剂量放射治疗组和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状态、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方面,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S、SDS量表评分显示高剂量放射治疗组和低剂量放射治疗组患者比观察组有明显焦虑、抑郁倾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级别脑胶质瘤术后行高剂量放射治疗对患者短期生存质量有一定影响,且恢复期长。建议对低级别胶质瘤术后的患者进行低剂量的放射治疗。而且对于年纪较轻且预后良好的患者,建议术后观察随访,避免生活存量的下降和射线造成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应用银杏酮酯滴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PCI术后患者273例,对照组131例常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142例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服银杏酮酯滴丸,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血脂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EF)。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在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躯体活动受限及治疗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EF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后常规给予口服银杏酮酯滴丸可缓解术后临床症状及减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冠心病管理APP在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PCI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双盲法分成2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冠心病管理APP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指导,并于出院前1d、干预后6个月通过手机微信发布问...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Cardiologists performing coronary angiography (CA) an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are at risk of health problems related to chronic occupational radiation exposure. Unlike during CA and PCI, physician radiation exposure during right heart catheterization (RHC) and endomyocardial biopsy (EMB) has not been adequately studie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physicians’ radiation doses during RHC with and without EMB and compare them to those of CA and PCI.MethodsProcedural head-level physician radiation doses were collected by real-time dosimeters. Radiation-dose metrics (fluoroscopy time, air kerma [AK] and dose area product [DAP]), and physician-level radiation doses were compared among RHC, RHC with EMB, CA, and PCI.ResultsIncluded in the study were 351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procedures. Of these, 36 (10.3%) were RHC, 42 (12%) RHC with EMB, 156 (44.4%) CA, and 117 (33.3%) PCI. RHC with EMB and CA had similar fluoroscopy time. AK and DAP were progressively higher for RHC, RHC with EMB, CA, and PCI. Head-level physician radiation doses were similar for RHC with EMB vs CA (P = 0.07). When physicians’ radiation doses were normalized to DAP, RHC and RHC with EMB had the highest doses.ConclusionPhysicians’ head-level radiation doses during RHC with EMB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CA. After normalizing to DAP, RHC and RHC with EMB were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ly higher physician radiation doses than CA or PCI. 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additional prot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undertaken to decrease physicians’ radiation exposure during RHC and, in particular, RHC with EMB.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强化血糖控制对行冠脉支架植入(PCI)患者的作用。方法:2017年1月至8月我科120例PCI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根据血糖水平适当调节胰岛素泵入量)和强化血糖控制组(每餐前增加2~4U/h胰岛素泵入量,持续至餐后2h,其余同常规治疗组)。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并发症以及再狭窄情况。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强化血糖控制组术后血糖达标时间[(3.58±0.27)d比(2.31±0.15)d]、胰岛素用量[(101.54±13.65)U比(96.41±12.82)U]、并发症总发生率(15.00%比3.33%)和再狭窄率(15.52%比3.57%)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结论:为冠脉支架植入患者行强化血糖控制,可促使血糖更快达标,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再狭窄风险,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