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百日咳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253例百日咳住院患儿(百日咳组)与同期314例咳嗽住院患儿(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及免疫功能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百日咳鲍特菌DNA检测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收集两组患儿疫苗免疫、可疑患者接触史及住址分布的信息行百日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儿进行23项典型临床指标比较,结果百日咳组患儿仅10项典型临床指标不同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儿并发症中,仅百日咳组心肌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0.05)。百日咳组患儿血清球蛋白、IgM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百日咳组患儿百白破联合疫苗未免疫、未及时免疫及可疑患者接触史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疫苗未免疫、未及时免疫、可疑患者接触史是百日咳感染的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百日咳患儿常不具备典型的临床特征,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百日咳鲍特菌DNA有助于不典型百日咳患儿的早期诊断。婴幼儿应及时进行百日咳疫苗免疫接种,并与可疑患者做好隔离防护,降低百日咳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研究儿童百日咳临床特征、发生重症百日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科、急诊综合科确诊百日咳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按年龄大小分为年龄≤3个月组58例、年龄>3个月组64例, 按痰培养结果分为痰培养阴性组63例、痰培养阳性组59例, 按是否完成百白破疫苗接种分为完成疫苗接种组19例、未完成疫苗接种组103例, 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百日咳组28例与非重症百日咳组94例, 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 同时对发生重症百日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3个月组住院天数及气促、呼吸暂停、咳嗽后紫绀、心率下降、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均高于年龄>3个月组(P<0.05)。痰培养阳性组呼吸衰竭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均高于痰培养阴性组(P<0.05)。重症百日咳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发热发生率、喘息发生率、峰值白细胞计数、峰值淋巴细胞计数、细菌感染发生率等13项指标均高于非重症百日咳组(P<0.05)。4例进行换血治疗, 其中1例死亡。发热、喘息、咳嗽后紫绀、白细胞计数>20×109/L是重症百日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百日咳患儿进入重症监护室(ICU)治疗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及时诊治、减少重症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于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44例百日咳住院婴幼儿临床资料,按收治病房分为普通组及ICU组。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进入ICU治疗的相关因素,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44例中普通组106例,ICU组38例;男69例,女75例;中位年龄2月龄,<3月龄的ICU病例32例(84.2%,32/38)。102例患儿未接种白喉-破伤风-百日咳(DTP)疫苗。最常见症状为咳嗽(99.3%),其次是发绀 (45.1%)、发热(31.9%)和气促(27.8%)。最常见并发症为肺炎(70.1%),其次是呼吸衰竭(24.3%)、脓毒性休克(10.4%)、胸腔积液(9.7%)和肺动脉高压(9.0%)。实验室检查常见白细胞(WBC)和绝对淋巴细胞计数升高,其中19例WBC>50.0×109/L。入ICU患儿占26.4%(38/144),总体病死率9.0%,ICU组病死率34.2%。百日咳患儿进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WBC>30.0×109/L;气促,呼吸>70 次/min(≤1岁),>60次/min (>1岁);心率>180次/min(≤1岁),>160次/min (>1岁);发绀和血氧饱和度<0.90。结论 重症百日咳患儿主要发生在<3月龄的婴幼儿。WBC>30.0×109/L;气促,呼吸>70 次/min(≤1岁),>60次/min (>1岁);心率>180次/min(≤1岁),>160次/min (>1岁);发绀和血氧饱和度<0.90是百日咳患儿进入ICU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关注百日咳患儿以上特征,早期识别重症,尽早进入ICU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类百日咳综合征的病原学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可疑百日咳住院患儿进行痰百日咳博德特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细菌培养、呼吸道病毒抗原及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 共有197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119例(60.4%)百日咳博德特菌PCR检测阳性,78例百日咳检测阴性的标本中,其他病原检测阳性者37例,其中鼻病毒14例(37.8%),肺炎支原体14例(37.8%),博卡病毒4例(10.8%),副流感病毒3型3例(8.1%),呼吸道合胞病毒1例(2.7%),流感嗜血杆菌1例(2.7%)。百日咳组患儿的平均年龄、痉挛样咳嗽、鸡鸣样回声、咳后呕吐、阵发性青紫、并发症及肺部体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百日咳组男性患儿的比例(57.1% vs. 35.3%)、白细胞计数[(18.83±11.54)×109/L vs. (12.46±6.01)×109/L]、淋巴细胞计数[(10.62±8.48) ×109/L vs. (6.54±5.13×109/L]明显高于类百日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是引起类百日咳综合征的主要病原,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可作为临床初步区别百日咳与类百日咳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百日咳的临床特点, 分析重症百日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湖南省儿童医院248例百日咳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入院时年龄分为≤3个月组, >3个月组;根据百日咳病情分为普通组及重症组, 根据是否混合其他病原菌感染分为单纯感染组及混合感染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比较组间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1.住院百日咳患儿以<1岁患儿为主(204/248, 82.2%), 有咳嗽家属接触史92例(37.0%), 未接种疫苗169例(68.1%);248例患儿中白细胞数增高193例(77.8%);145例(58.4%)患儿存在混合感染, 最常见的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29例, 11.6%);并发肺炎173例(69.7%), 并发肺实变35例(14.1%)。2.≤3个月组患儿咳嗽患者接触史、发绀、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百日咳脑病、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机械通气比例均高于>3个月组(χ2=4.612、20.810、7.882、16.617、13.740、7.846、14.810、21.436, 均P&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婴幼儿重症百日咳死亡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收治的婴幼儿百日咳25例病死病例(死亡组)及80例同期收治的重症存活病例(存活组)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组男性5例(20.0%),中位发病日龄77天,20例(80.0%)未接种百日咳疫苗;存活组男性47例(58.8%),中位发病日龄83天,63例(78.8%)未接种疫苗。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男性少、痉挛性咳嗽发生率低、肺实变(或肺不张)发生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增多更显著、肺动脉高压发生率高、使用丙种球蛋白比例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使用丙种球蛋白(OR=0.03、0.03)为重症百日咳死亡的保护因素,WBC最高值高、肺动脉高压(OR=1.10、13.31)为死亡的危险因素,有痉挛性咳嗽患儿死亡概率更小(OR=0.02)。预测死亡的WBC最高值的最佳临界值为55.37×10~9/L,AUC=0.83(95%CI:0.73~0.93)P0.001。结论未接种疫苗、高WBC血症、肺动脉高压明显增加婴幼儿重症百日咳的病死率,使用丙种球蛋白、早期换血减轻高WBC血症可能改善其预后,慎用激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百日咳综合征住院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影响住院危险因素,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9年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489例百日咳综合征患儿的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等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影响住院危险因素。结果:年龄<3个月占53.17%,3~6个月占24.13%,>6个...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分析迁延性慢性咳嗽儿童及青少年中百日咳与非百日咳患者临床特征.方法 将上海、重庆、昆明及银川地区持续咳嗽2周以上、年龄≥6岁的患者分为百日咳组及非百日咳组,比较两组患者咳嗽特征及并发症.百日咳实验室检测采用培养、多重PCR及百日咳鲍特菌特异毒素IgG(PTTgG)检测(ELiSA).结果 有1001例患者入组,113例百日咳检查阳性,888例排除百日咳,患病率达11.3%.40.7%百日咳患者表现间歇性阵发性咳嗽,无咳嗽后吼声、呕吐、紫绀及呼吸暂停病例,18.6%合并肺炎.非百日咳患者间歇性阵发性咳嗽比例(29.7%)明显低于百日咳患者(P<0.01).结论 阵发性咳嗽仍是大龄儿童及青少年百日咳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咳嗽后出现的典型并发症已少见,仅凭临床表现诊断百日咳可能导致漏诊及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暴发性心肌炎早期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早期识别暴发性心肌炎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51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及62例急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暴发性心肌炎组起病年龄较大,有阿斯综合征发作,头晕、头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少尿,意识改变,心音低钝,心律不齐,肢端凉,面色改变,肝脏肿大等起病时临床表现及体征的发生率均大于急性心肌炎组(P<0.05);(2)暴发性心肌炎组中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超敏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乳酸脱氢酶、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移酶、血肌酐、血尿素氮、白蛋白、左心功能,心腔增大,室间隔、室壁动度及厚度,心包积液,二、三尖瓣中重度反流,室性心动过速,逸搏,室颤/室性停搏,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等指标与急性心肌炎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各类病原学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蛋白、左室射血分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是发生暴发性心肌炎的预测危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意外伤害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意外伤害收住PICU的患儿。分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临床特点与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死亡的危险因素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其阈值。结果:(1)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儿童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SLE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纳入315例SLE患儿中,58例确诊NPSLE,男11例、女47例,平均年龄(10.45±2.63)岁;共出现14种神经精神症状,依次为头痛21例、癫痫发作19例、脑血管意外15例、脱髓鞘综合征13例、情绪失调10例。58例NPSLE患儿均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异常53例(91.4%);44例行脑电图检查,异常38例(86.4%);39例行脑脊液检查,异常34例(87.2%)。首次发病发生NPSLE较未发生NPSLE的患儿,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发病的23例患儿病死率为21.7%,高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发病的35例患儿(病死率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小板计数降低、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激素治疗不规范是发生NPSL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PSLE以头痛、癫痫发作最多见,血小板计数降低的NPSLE患儿更早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近年NPSLE患儿病死率较前有所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激素治疗不规范是SLE患儿发生NPSLE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百日咳患儿的临床特征,为诊治百日咳提供参考。方法回顾西安地区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百日咳患儿病历资料,收集人口学资料、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等信息,应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857例百日咳患儿来自城区183例(21.3%),农村674例(78.7%);男女比例为1.211.00;全年各月均有病例,7-9月和2-4月较多,分别占41.5%(355/857例)和25.4%(218/857例);〈6月龄患儿473例(55.2%);已接种百白破疫苗者479例(55.9%);有明确的家庭内咳嗽接触史者492例(57.4%)。患儿均以咳嗽为主要表现,从发病至确诊百日咳中位时间为20 d;有痉挛性咳嗽者836例(97.5%)、面色涨红806例(94.0%)、口周发绀308例(35.9%)、气喘269例(31.4%)、鸡鸣样回声248例(28.9%)、呼吸暂停46例(5.4%);肺部查体有湿啰音761例(88.8%);发热159例(18.5%)。白细胞计数升高505例(58.9%),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升高702例(81.9%),降钙素原(PCT)升高36例(4.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17例(2.0%);胸部影像学示肺炎673例(78.5%);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50例(5.8%),呼吸衰竭9例(1.1%)。857例患儿中,59例为重症百日咳(6.9%)。经治疗,1周内痉挛性咳嗽症状消失者515例(60.1%),明显缓解者198例(23.1%),无死亡病例。结论西安地区百日咳全年散发,7-9月和2-4月多见,农村儿童多见,〈6月龄未完成基础免疫者发病多见,家庭成员是儿童百日咳的重要传染源,其临床表现主要以痉挛性咳嗽为主,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间质性肺疾病(ILD)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为SLE的住院患儿11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肺部高分辨率CT表现分为SLE-ILD组(18例)及SLE-非ILD组(93例)。采用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2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SLE-ILD的危险因素。结果SLE-ILD的发病率为16.2%(18/111例)。SLE-ILD组与SLE-非ILD组在病程[14.00(12.00~24.25)月比1.00(1.00~2.00)月]、浆膜炎[55.6%(10/18例)比8.6%(8/93例)]、活动后气促[83.3%(15/18例)比25.8%(24/93例)]、神经系统损害[27.8%(5/18例)比6.5%(6/93例)]、心血管系统损害[38.9%(7/18例)比9.7%(9/93例)]、红细胞沉降率增快[66.7%(12/18例)比31.2%(29/93例)]、补体C3下降[88.9%(16/18例)比62.4%(58/93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阳性[88.9%(16/18例)比18.3%(17/93例)]、抗Sm抗体阳性[61.1%(11/18例)比15.1%(14/93例)]、抗核糖核蛋白抗体(抗RNP抗体)阳性[66.7%(12/18例)比16.1%(15/93例)]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浆膜炎(OR=30.535,95%CI:2.167~430.336,P=0.011)、活动后气促(OR=55.115,95%CI:1.177~2579.852,P=0.041)、ANCA阳性(OR=65.090,95%CI:4.488~944.071,P=0.002)及抗RNP抗体阳性(OR=10.007,95%CI:1.362~73.500,P=0.024)是SLE-ILD的危险因素。结论SLE患儿病程越长,ILD发病率越高;浆膜炎、活动后气促、ANCA阳性及抗RNP抗体阳性可能是SLE-IL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死亡患儿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需有创机械通气入住天津市儿童医院PICU的重症肺炎患儿资料,分析其年龄分布、病原学特点、机械通气情况、并发症及基础疾病情况,对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214例患儿符合标准纳入研究,其中男134例,女80例,总病死率6.17%.病原学检出率16.36%.死亡组患儿中位年龄大于生存组(4个月比2个月,P=0.039),年龄超过1岁患儿所占比例更高(21.43%比15.8%,P<0.001).脑病和电解质紊乱是有创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常见并发症,构成比分别为11.68%和8.41%.贫血、心脏病、呼吸系统发育异常位列基础疾病前3位(29.91%、14.49%、9.3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儿发病年龄大于1岁(OR值1.019,95%CI 1.003~1.030,P=0.019),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OR值7.254,95%CI 1.581~33.277,P=0.011),患有心脏病(OR值0.47,95%CI 0.273~0.810,P=0.007)是有创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论 在救治需有创通气重症肺炎患儿时,对于年龄大于1岁、合并ARDS或患有心脏病的患儿要加强监护,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ARDS,必要时可行心脏手术以改善预后,降低需有创通气重症肺炎患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儿童创伤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为探索预防措施及降低病死率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 936例创伤患儿的临床特点,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引起创伤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创伤患儿男性多于女性(1.73∶1),外地患儿(5535例)多于本地患儿(2401例)(χ2=14.314,P<0.05).婴儿期(2024例)和幼儿期(3097例)病例数最多.四肢[41.9%(3324/7936)]和皮肤创伤[38.5%(3058324/7936)]最多见.儿童创伤原因因年龄段不同而有所差异,坠落、跌倒、交通事故是引起儿童创伤的常见原因.存活组1933例、死亡组5例的儿童创伤评分分别为8.53±2.17、3.17±1.29,普通住院组1852例、ICU组86例的儿童创伤评分分别为9.72±1.25、5.23±1.84.休克失代偿、机械通气、Glasgow评分≤7分、儿童创伤评分<8分是引起创伤儿童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家长应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对儿童的看护、遵守交通规则以降低儿童创伤发生率.临床医生应对休克失代偿、机械通气、Glasgow评分、儿童创伤评分等因素予以足够重视,尽早识别危重患儿,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儿童外伤性癫痫危险因素及特点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研究儿童外伤性癫痫危险因素与特点。方法 对42例外伤性癫痫患者的抽搐形式、产砂颅CT、脑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抽搐形式部分性发作20例,全身性发作14例,转型者8例;2.头颅CT:脑挫裂伤15例,脑出血14例,颅骨骨折10例。3. 脑电图:伤后6个月内,癫痫痫样波者26例,局限慢波11例。结论 外伤性癫痫与年龄、离损伤程度及类型等有关。儿童轻微脑损伤即可导致癫痫早期发作,且易成为癫痫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川崎病(KD)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GCAA)的病例对照研究,分析KD急性期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并发GCAA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1年5月至2009年5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住院的KD并发GCAA患儿为GCAA组;选取同期KD并发中小冠状动脉瘤(CAA)患儿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对可能影响GCAA发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GCAA组纳入22例,其中男19例,女3例,发病年龄3个月至10岁,平均(2.9±2.8)岁。中小CAA组纳入65例,其中男51例,女14例。Pearson χ2检验结果提示,年龄≤6个月或≥5岁、发热时间>14 d、延误诊断、确诊前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Hb降低、ESR升高和ALB降低与GCAA发生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延误诊断(OR=2.998,95%CI:1.004~8.950,P=0.047),确诊前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OR=6.556,95%CI:1.561~28.542,P=0.010),ESR≥100 mm·h-1(OR=3.591,95%CI:1.164~11.079,P=0.026)为发生GCA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延误诊断、确诊前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和ESR≥100 mm·h-1为KD并发GCAA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