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灵枢·营卫生会篇》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指明五  相似文献   

2.
水谷精微源于脾胃,随气机升降出入输布全身,以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输布正常与否,和脏腑间功能调息息相关,其中脾的运化功能是主要的,但不可忽视肺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仅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肺在水谷精微输布过程中的生理病理肺为主气之枢,水谷精微之气得以输布全身,必赖肺气宣降功能。《内经》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这就是说,源于中焦  相似文献   

3.
关于卫气的生成,《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指出营卫之气都来源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然下文又有“营出中焦,卫出下焦”的论述,这就与卫气来源于“水谷精...  相似文献   

4.
《内经》中多篇曾提到的“度”之概念,大多数学者未能携其要旨。在此笔者对其探微索隐,冀溯本求源,昭彰至理。1“度”非“周”之意《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  相似文献   

5.
营卫清浊辨     
《灵枢·营卫生会篇》记载:“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本文系阐明营卫之生源与循行过程。其中所论“清者为营,浊者为卫”,笔者认为与祖国医学的系统理论,似有不相吻合之处。本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  相似文献   

6.
“太阴主内,太阳主外”,见于《灵枢·营卫生会》,其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曰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此所论者,乃营气、卫气的生成与分布、运行与交会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眼为视觉器官,与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灵枢、五癃津液别》中又说:“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滲于目”。可见眼为五脏六腑之精气所注。眼的正常生理,是脏腑之气血精液不断上升滋充的结果。《索问、六微旨大论》说:“人之眼……能为用者,皆由升降出人之通利也”。清阳之气上升,浊阴之气下降,维持眼的正常生理功能。脾胃升降是眼的生理物质来源和动力。脾生则健,胃降则和。脾气不升,则诸阳不升,而清  相似文献   

8.
眼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和脏腑经络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灵枢》云:“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脏腑之精气,通过经络转入眼部,眼才能发挥视觉功能.眼与五脏六腑眼所以能视万物,辨五色,审长短,有赖于五脏六腑的精气上行灌输。缺少了五脏六腑精气之养,眼就要生病或致盲.现将眼与脏腑的关系分述如下.一、眼主于肾肾为先天之本,津液之源,神光潜藏之处所.“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瞳人属肾.”眼明则为阴精濡养所致,若肾阴不足则目昏.眼主于肾,滋始于肾,肾与眼有着密切关系.临床所见的  相似文献   

9.
粥,系五谷经烹调而成的半流质食物,易于消化和吸收,于胃气大有裨益。而胃气的强弱有无,又为人生死存亡的关键。在《素问·平人气象论》里,曾明确的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灵枢·营卫生会篇》中又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素问·刺志论》中还强调说:“谷盛气盛,谷虚气虚。”基于上述理论,大凡邪气之伤人,以胃气之强弱决定其进退。胃气强,则邪气不战自  相似文献   

10.
祖国医学认为肝胆、脾胃同居人体中焦,在五脏六腑之中关系密切。早在《素问·玉机真脏论》就“比类取象”以肝木脾土及五行生克规律对其关系加以形象的说明:“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金匮要略》进一步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于脾,当先实脾”。而在经络理论中,肝和脾同居膈下,足厥阴肝经挟胃两旁.且肝能制胆汁,从而更进一步证明了肝胆、脾胃在生理、病理上密不可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有外感,内伤两类。《素问·咳论篇》专题论咳嗽,提出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理论,并描述了不同的症候特征。《医学三字经.咳嗽》”……然肺为气之主,诸气上逆于肺,则呛而咳,是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于肺也。“说明五脏六腑之咳,不外乎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引起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可分为其他脏腑病变涉及于肺和肺脏自病两端,临床上根据病因病机和证候特征对五脏六腑咳嗽进行辨证施治,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营气的实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气是指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营气富于营养 ,又称为“荣气”。因营与血关系密切 ,故又称为“营血”。《灵枢·营卫生会篇》曰 :“人受气于谷 ,谷入于胃 ,以传于肺 ,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其清者为营 ,浊者为卫 ,营在脉中 ,卫在脉外 ,营周不休 ,五十而复大会 ,阴阳相贯 ,如环无端。”可见 ,营气主要来自水谷精气之中的精微部分 ,分布于血脉之中 ,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循脉上下 ,营运于全身。故《素问·痹论》说 :“营者 ,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 ,洒陈于六脏 ,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 ,贯五脏 ,络六腑也”其主要功能有两方面 :营养和化生血…  相似文献   

13.
间接治肺法在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脏腑是构成人体的一个有密切联系的整体,五脏之间有生克乘侮的关系,脏腑之间有互为表里的联系。中医辨证治疗要求从整体观念出发,不仅要考虑一脏一腑的病理变化,还必须注意脏腑间的联系和影响,这样在治疗用药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唐容川《血证论·脏腑病机论》论述:“肺为乾金,象天之体,又名华盖,五脏六腑,受其覆冒,凡五脏六腑之气,皆能上熏于肺以为病。”间接治肺法,正是通过五脏生克的关系和脏腑的表里联系而达到治疗肺系疾病的方法。笔者在肺结核的中医治疗中,亦常常应用间接治肺法。1培土生金法 脾气虚损时,常可导致肺…  相似文献   

14.
干细胞具有元精属性,是元精在机体微观层面的存在形式。从胚胎发生学上看,干细胞基本符合元精所有功能特征,元精化生元气,元精体现物质结构,元气体现代谢和能量传递功能,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及成熟后能量代谢过程即为五行(即5种能量的形式)生克制化理论下元精化生元气的过程。西医利用干细胞功能特点进行组织损伤修复的技术尝试,与中医"元精-元气论"及填精养脏治法在理论上具备同一性。肾藏五脏六腑之精,干细胞直接补充先天肾精,肾精充盛,则五脏六腑之精充盈,脏腑得以濡润而恢复阴阳和合状态,促使受损组织修复,起到任何药力所不能达的效果,可谓是中医"慢病治其本"的经典范式,为中西医结合干细胞修复组织损伤的技术革新与拓展尝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泻白散”治疗白睛眼病的妙用于永明(云南中医学院昆明650011)关键词泻白散,白睛眼病眼与脏腑有密切的联系,而脏腑在眼睛上又各有所属的部位。《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案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  相似文献   

16.
1 中医对舌象的认识  中医藏象经络学说认为舌与内脏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人体内许多经脉、络脉和经筋等的循行联系起来的 ,例如《灵枢·经脉》曰 :“手少阴之别……系舌本” ,“肾足少阴之脉…… ,循喉咙 ,挟舌本。” ,“脾足太阴之脉……上膈挟咽 ,连舌本 ,散舌下。”“厥阴者 ,肝脉也……而脉络于舌本也。”通过经络系统“内属脏腑 ,外络肢节”的作用 ,使舌与机体内的脏腑、气血、津液等发生有机联系 :一方面精微物质上营于舌 ;另一方面体内脏腑的病理变化亦反映于舌。  在五脏六腑之中 ,以心与舌的关系最为密切。古人有“心开窍于舌”…  相似文献   

17.
在中医学理论中,目又称为“精明”,之所以将目称为“精明”,是因为目是集注了五脏六腑之精气的器官。正如《灵枢·大惑论》所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目因为得到体内五脏六腑之精气的濡养而能吸纳外光以明外视物,也因有五脏六腑之精气集注而发射内光以令人可明内望神。  相似文献   

18.
目前人们研究皮肤衰老多半从调整脏腑功能即肺脾肾三脏入手,但关于气与皮肤衰老的关系却少见报道。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实质都是气的升降出入活动的具体体现。一旦升降出入失去协调平衡,就会出现各种病理变化,最终导致皮肤的衰老。三焦能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是气的升降出入的通道,也是气化的场所。它作为气化之总司,总领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因此三焦实际可全面反映脏腑、经络的总体功能,为五脏六腑、表里内外联系的纽带,对各脏腑功能的协调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注重疏调三焦气机、调和气血,从根本上维持五脏功能正常以延缓皮肤衰老。  相似文献   

19.
目有五轮八廓,病分外障内障。大凡调治眼病的方法,是根据临床症状,重在本部,尤重肝肾二经。本文试图综脏腑生克之机理,阐述心在眼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一、心统脏腑发越神光眼能辨五色、视万物,赖五脏六腑之精上注濡养。《灵枢·大惑论》说:“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脏腑功能正常,则气血精液注于眼,营卫魂魄营于眼,神气光华运于眼,故使目光敏锐,洞察秋毫。然人之一身,心居上焦,总统脏腑,与眼的生理和病理,都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祖国医学认为,耳与全身经络、脏腑有密切的关系。《灵枢·邪气脏腑清形篇》即有“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的记载,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道路,耳和全身各部一样,都是通过经络中气血的不断运行而联系的。经络有“外络肢节”的分布特点,构成了耳与四肢百骸的统一关系,经络有‘’内属脏腑”的对内循环特点,,从而更加密切了耳部和五脏六腑的相互影响。刺激耳穴具有调整营卫、气血、脏腑的作用,能达到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笔者在临床中使用耳针治疗急痛症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