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某些症状和急性菌痢相似,故有时易误诊。本文分析14例小儿急性肠套叠误诊为急性菌痢的原因,旨在为提高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2007-2009年我院收治的急性肠套叠患儿复位前,复位后行C反应蛋白检测,观察其在急性肠套叠治疗过程中的变化,探讨其水平的高低能否对肠套叠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做出评估.  相似文献   

3.
肠脂肪瘤引起的肠套叠较为罕见,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易发生漏诊和误诊。CT及内镜检查可协助诊断,确诊依赖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病变肠管是肠脂肪瘤继发肠套叠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了2例肠脂肪瘤继发肠套叠患者,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疗效良好。现对肠脂肪瘤致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急性肠套叠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我们采用反复延迟性空气灌肠治疗52例急性肠套叠患儿,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6例,女16例;年龄4~11个月,病程4~48小时。均表现为阵发性哭闹、腹部包块,34例伴果酱样血便,无腹胀、呕吐及腹膜刺激征。经诊断性...  相似文献   

5.
李承学  王仲秋 《山东医药》2010,50(7):118-118
小儿肠套叠是小儿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部分患儿症状及体征不典型,易误诊。1991—2008年,我们共收治小儿小肠型肠套叠25例,现介绍诊治体会。  相似文献   

6.
探讨改良式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appendicitis therapy,ERAT)在儿童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合并肠套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018年10月—2020年2月,因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合并肠套叠于唐都医院儿科接受改良ERAT治疗的6例患者纳入回顾性分析,总结肠套叠复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早期临床特点及非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早期小儿肠套叠46例,21例采用胃肠减压、输液、手法复位及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愈与手术治疗25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采用非手术治愈21例早期肠套叠患儿并发症明显低于手术治疗的患儿.46例患早期急性肠套叠的患儿,男29例,女17例,年龄3mo~32mc,平均年龄17mo.起病后48h内为早期.根据临床特征、X光片及B超腹部检查结果确诊.具有肠梗阻的典型表现,全身情况差,腹膜刺激征明显,透视下见有复套征象,如肠套叠影增宽,反复经水压灌肠无效,腹部X光片示气液平面直径超过2cm,套叠的肠管包块在结肠脾区,甚至左下腹者则需手术治疗.反之,全身情况良好,发病时间短,无腹膜刺激征,肿块多位于右下腹,质软则可选择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并发肺炎7例,占28%;切口感染4例,占16%,肠瘘1例,占4%;术后5d发生肠扭转1例,占4%;切口疝2例,占8%;粘连性肠梗阻2例,占8%.非手术治疗后出现消化不良性腹泻4例,肠炎1例.结论小儿肠套叠早期积极的非手术治疗是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在幼儿期出现症状,儿童腹腔空间相对成人小,有更高的肠套叠风险。双气囊小肠镜(double?balloon enteroscopy,DBE)已被证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治小肠病变方法,但还需确定其预防性息肉切除治疗对PJS幼儿的疗效及安全性。回顾2018—2020年间被确诊为PJS的6例患儿(中位年龄10.6岁)资料,发现患儿中进行DBE治疗14次,其中3例患儿经DBE治疗成功解除肠套叠。切除的套叠息肉的大小分别为50 mm×60 mm,40 mm×35 mm,50 mm×40 mm。所有患儿在DBE治疗后,与息肉相关的症状(腹部疼痛、肠套叠和阻塞)得到缓解。手术过程中未发现出血或穿孔等直接并发症,且随访未见肠套叠复发。可见,DBE息肉切除术治疗PJS引起的肠套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急性肠套叠是小儿急腹症中的常见病,其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不一.我们认为行传统的空气灌肠诊断和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有着特殊的实用价值.我院多年来对数百例患儿采用这种方法诊断和治疗,收到了几乎所有病儿都免于手术之苦,且预后良好的效果.现将资料完整的48例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探讨腹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急性腹痛腹部包块患者20例,临床上怀疑是肠套叠患者所以采用腹部超声检查,确诊治疗后超声复查评估疗效。结果20例急性腹痛腹部包块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后并且确诊13例为肠套叠患者,7例经保守治疗后复查腹部包块均消失。结论在临床治疗上,腹部超声检查对实质性脏器的疾病诊断率较高,并且其鉴别诊断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可靠有效的参考依据。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有较好有效的实用价值和诊断价值,值得我们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肠镜观察研究回盲部在小儿肠套叠发病中的相关机制。方法研究组选取106例用空气灌肠整复成功的急性肠套叠患儿,均在治疗成功后12h行大肠镜检查,对照组为103例腹泻伴便血行大肠镜检查的患儿。2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镜检观察回盲部征象改变:回盲瓣松弛、回盲瓣充血肿胀(脱垂)、回盲部炎性滤泡增生、回盲部黏膜损伤(充血、糜烂、瘀斑等),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在回盲瓣松弛65例(61.3%)、回盲瓣充血肿胀含脱垂36例(33.9%)、回盲部滤泡增生106例(100.0%)、回盲部黏膜损伤33例(31.1%),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内〈1y及〉1y患儿的上述内镜观察指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肠套叠的发生与回盲瓣形态功能变化紧密联系,1岁以内儿童发生肠套叠可能与回盲瓣松弛有关,且临床常表现为回结型肠套叠;1岁以上儿童发生肠套叠可能与回盲瓣充血肿胀(脱垂)有关,且临床常表现为回盲型肠套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在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疗效。方法观察25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病人在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前及通气2h后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动脉血气分析改善情况。结果25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病人在使用无创正压通气2h后在临床症状体征及动脉血气分析数值上均较使用前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在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疗效确切,应尽早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早期结肠套叠和结肠扭转疾病中结肠镜下复位成功的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近10年来应用结肠镜对19例早期结肠套叠、结肠扭转的治疗资料和经验,总结诊治体会.结果 17例患者均在结肠镜下成功复位,复位成功率89.47% (17/19).2例横结肠扭转患者复位失败,转入外科手术.5例回-结肠套叠患者中4例患者无明确病因,1例阑尾术后2周出现回-结肠套叠并复位成功;14例肠扭转中1例女性患者24 h时行钡灌肠治疗,4 h后症状加重,在结肠镜检查下复位成功,恢复良好,11例患者在24 h内行结肠镜检查并成功复位.结论 早期的结肠套叠、结肠扭转,应用结肠镜下注入30℃温蒸馏水和反复旋转、钩拉旋转镜身进行复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便捷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儿肠套叠的内镜下特点,探讨内镜诊治肠套叠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Pentax EC 3430型小儿电子大肠镜对79例肠套叠患儿进行大肠镜检查,同时利用内镜进行肠套叠整复,并与同期收治的82例采用X线下空气灌肠整复的肠套叠患儿的治疗结果相对照,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病程、主要临床症状分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整复79例,其中成功72例,诊断合并症32例(其中包括小儿结肠炎26例、结肠息肉4例、腹型过敏性紫癜2例),术后穿孔4例,3例无法整复而中转开腹手术治疗。空气灌肠整复82例,其中成功75例,诊断合并症0例,术后穿孔5例,2例无法整复而中转开腹手术治疗。2种方法在整复成功率以及术后穿孔率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合并症的诊断中,内镜整复法明显优于空气灌肠整复方法。结论大肠镜检查可有效诊断肠套叠,并在内镜直视下整复治疗,也可有效诊断和治疗部分肠套叠合并症。  相似文献   

15.
敬告读者     
黑斑息肉综合征(PJS)是一种少见的染色体遗传疾病,以消化道息肉和皮肤粘膜、肢端色素沉着为基本特征。约50%病人20岁以前出现症状,表现为腹痛、肠套叠及胃肠出血。2002年3月我院收治黑斑息肉综合征并肠套叠1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病人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B超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与整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宗桧  滕剑波 《山东医药》2008,48(45):93-94
使用高频超声对52例小儿肠套叠患儿进行诊断和超声监视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发现超声不仅可作为诊断肠套叠的方法,而且可在实时超声图像的监视下进行复位,如采用二维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安全,效果较好,有取代X线监视下空气或钡剂灌肠整复治疗的趋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成人肠套叠19例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斌  郑核 《山东医药》2009,49(33):53-53
肠套叠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儿童,腹痛、血便、腹部包块是常见的三主症。成年人肠套叠临床少见,仅占5%左右,多为继发性病变,临床症状多样,误诊率高。我院1994年6月-2008年6月共收治成人肠套叠患者19例。现将其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灌肠复位术后早期复发原因及处理要点.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儿科采取空气灌肠方法 治疗后24-48 h内复发的小儿急性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一共50例,患儿灌肠后,及时记录灌肠发现的情况,结合X线片进行分析对比.分析复发组和对照组患儿第一次灌肠的情况.结果 第一次灌肠早期复发的特征包括:肠梗阻、可见复位后起套部、解除压力部起套部增大、复位后小肠充气.与对照组对比,复发组患儿肠梗阻、可见复位后起套部、解除压力部起套部增大、复位后小肠充气的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 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后早期易复发,应当对患儿早期复发的原因进行合理的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从而确保再次灌肠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小儿急性白血病合并肠套叠2例苏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李祯萍,徐杰急性白血病合并肠套叠罕见,我们诊断两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病例1,女,6岁,系高危急淋CR235个月。因发热、右耳痛2天入院。诊断:急淋复发伴中耳炎。控制感染后予EOAP方案(VP16、...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左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65例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无创通气组,无创通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气分析(pH、PaO2、PaCO2)的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通气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生命体征很快稳定,血气分析指标明显好转.结论 对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急性左心力衰竭,无创通气能及时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低氧血症,是抢救急性左心力衰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