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为了解脊髓发育不良和隐性骶椎裂对泌尿系统的影响,对34例有泌尿系统症状的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显示有反射性膀胱21例(61.7%),其中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13例,排尿困难为主要表现;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正常8例,急迫性尿失禁为主要表现。无反射性膀胱13例(38.5%),排尿困难、尿潴留为主要表现。12例膀胱颈口开放患者9例有尿失禁,最大尿道闭合压为3.17±1.40kPa(1kPa=10.20cmH2O),22例膀胱颈口闭合患者最大尿道闭合压为7.77±3.50kPa(P<0.01)。15例IVU显示有上尿路损害的患者排尿期膀胱压力为平均8.01±4.30kPa,19例无上尿路损害的患者排尿期膀胱压力平均为3.06±1.20kPa,(P<0.01)。综合分析显示患者临床症状和尿动力学表现与脊髓损伤平面无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34例有泌尿系统症状的脊髓发育不良和隐性骶椎裂患者尿流动力学表现。结果:根据尿流动力学检查分为反射性和无反射性神经膀胱两大类。临床症状和尿流动力学结果与脊髓损伤的平面无相关性。膀胱颈口开放患者尿道闭合压力显著低于膀胱颈口闭合患者(P<0.01)。膀胱排尿期压力升高与上尿路损害有明显关系,当膀胱排尿期压力超过3.92kPa(40cmH_2O)时就可造成上尿路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报告隐性骶椎裂并有膀胱功能障碍20例,总结了骶椎裂发生部位、临床表现及诊治结果,并对其发病机理、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等有关问题进行初步讨论,认为骶椎1、2裂可能是骶神经发育缺陷的骨性标志,可引起神经性膀胱。遇此,应作进一步检查,尤其是膀胱测压及下尿路神经系统检查,以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5.
骶神经调节治疗隐性骶椎裂排尿功能障碍一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骶神经调节系通过对骶神经的轻度电刺激调节支配膀胱、括约肌和盆底肌的神经反射 ,以求治疗慢性排尿功能障碍。我们于 2 0 0 1年 4月采用骶神经调节疗法 (InterStimtherapy)治疗隐性骶椎裂排尿功能障碍 1例 ,效果显著。资料与方法 患者 ,男 ,5 2岁。因尿频、尿急、排尿费力 1年入院。排尿日记提示约 0 .5h排尿 1次 ,每次尿量约5 0ml。有频繁的急迫性尿失禁 ,无尿痛。夜间尿床 ,尿液持续漏出 ,但无尿意。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 35分 ,生活质量评估 (QoL) 6分。体格检查 :肛门括约肌肌张力正常 ,球海绵体反射…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分析回肠膀胱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4年6月~2006年10月,对 7例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回肠膀胱术治疗。其中男5例,女2例,平均年龄27岁(17~56岁)。平均随访15个月(2~30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有无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结果 随访期内,患者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生活质量较术前提高。结论 回肠膀胱术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安全、有效、可接受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7.
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像尿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各类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影像尿动力学特点.方法 2002年12月至2008年6月间,我们对180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了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分析不同神经病变所致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脑卒中患者均未发现上尿路改变和反流,71% 为逼尿肌过度活动(DO),60% 伴括约肌无抑制性松弛,29% 为逼尿肌无反射(DA).脑外伤患者中70% 为DO不伴协同失调.7例帕金森病患者均表现为DO.1170例骶上损伤患者91% 为DO,83% 伴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DSD),223例骶髓及以下损伤患者73% 为DA.共有12% 的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出现上尿路积水改变,4% 表现为膀胱输尿管反流.脊髓发育不良患者81% 表现为逼尿肌无反射,86% 膀胱顺应性下降,55% 有上尿路积水改变,31% 出现膀胱输尿管反流.腰椎间盘突出患者92% 为逼尿肌无反射,88% 膀胱顺应性基本正常.糖尿病膀胱患者81% 膀胱感觉减退,76% 排尿期逼尿肌收缩力低下.结论 不同神经病变所致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特点不同,应根据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选择合适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骶神经调节治疗隐性骶椎裂排尿功能障碍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骶神经调节治疗隐性骶椎裂排尿功能障碍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1例隐性骶椎裂排尿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经皮穿刺骶神经测试、永久电极和可程控式骶神经调节器植入术,比较测试和植入术前后的排尿日记,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测试期间平均每次排尿量增加52%-190%,每天尿急发生率降低42%-100%;植入术后1个月的平均每次排尿量增加169%,平均排尿间隔时间延长102%。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骶神经调节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仍椎裂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腰骶椎隐裂对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38例腰骶椎隐裂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38例中12例遗尿患儿给予口服普鲁本辛和电针治疗,8例症状减轻(有效率67%);12例尿频、尿急患者,经口服舍尼亭、泌尿灵和电针治疗,症状缓解(有效率100%);6例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患者,2例行脊髓神经黏连松解术排尿困难改善,2例膀胱造瘘,2例终身自我清洁导尿。结论腰骶椎隐裂可引起遗尿、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等膀胱功能障碍,通过药物、电针或手术治疗可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Ⅰ期肿瘤切除手术治疗骶椎神经源性肿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探讨手术相关的解剖学原理。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18年1月手术治疗的26例骶椎神经源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6例,女10例;年龄21~69(39.3±10.9)岁;病程3~56(17.9±10.1)个月;骶前肿块直径3.3~19.6(8.7±4.1) cm;骶前肿块上缘高于和不高于L5S1间隙水平者分别为6和20例。手术均先取后入路,必要时附加前入路,Ⅰ期切除肿瘤,部分患者行腰椎-骨盆内固定重建,术中视情况决定是否保留载瘤神经根。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缓解程度及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评估腰骶椎稳定性和神经功能,并检查有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果:26例均Ⅰ期完整切除肿瘤,手术时间(160.4±35.3) min,术中出血量(1 092.3±568.8) ml。单纯后入路21例,前后联合入路5例。前后联合入路者骶前肿块直径11.3~19.6(15.1±3.2) cm,单纯后入路者为3.3~10.9(7.2±2.4) cm。骶前肿块上缘高于L5S1间隙的6例患者中5例采取了前后联合入路,不超过L5S1间隙的20例均为单纯后入路。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6~82(45.4±18.2)个月。术后腰骶痛、下肢根性痛均明显缓解,感觉、肌力和二便功能也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切口浅表感染1例,脑脊液漏2例。病理证实神经鞘瘤17例,神经纤维瘤7例,恶性神经鞘瘤2例。2例良性神经源性肿瘤局部复发,1例恶性神经鞘瘤术后20个月时死于肺转移。17例高位骶骨神经源性肿瘤有4例未行内固定重建,其中2例术后脊柱失稳。7例切除载瘤神经根,其中1例同时切除S2和S3神经根的患者术后出现膀胱和直肠功能异常,且未能完全恢复,另6例神经功能无明显损害或恢复良好。结论:后入路能直接显露病灶,处理神经根和血管也方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症状缓解程度、并发症率和复发转移率均能控制在适当水平,是安全有效的手术入路;但当骶前肿块上缘高于L5S1水平或骶前肿块直径达到10 cm以上时,应考虑附加前方入路。脊柱和骨盆之间应力较高,高位骶椎神经源性肿瘤切除术中应使用内固定重建脊柱-骨盆的力学连续性。载瘤神经根多已丧失功能,切除单根载瘤神经根不易引起严重神经功能障碍,而邻近神经根具有代偿功能,术中应尽量保留。 相似文献
11.
多节段脊髓平面损伤后大鼠神经源性膀胱模型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一种具有临床相似性、可调控性、可重复性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制模方法。方法采用改良Allen法,将10g重的柯氏针从20cm高以自由落体落下,撞击在动物脊柱背侧的垫片上,造成一定程度的脊髓损伤。结果在脊髓休克期,骶上脊髓损伤(胸腰段)组和骶髓损伤组动物平均每次挤压膀胱排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脊髓休克期后,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改良Allen法具有临床相似性等优点,能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正常排尿活动是由脊髓、脊髓上反射中枢及交感、副交感、体神经共同参与完成。任何与排尿有关的中枢和周围神经受到损伤引起的膀胱功能障碍,即为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其病因包括:①外周神经病变:糖尿病和感染性疾病;②中枢神经病变:神经脱髓鞘病变(多发性硬化症)、老年性痴呆、基底节病变、脑血管病变、额叶脑肿瘤和椎间盘疾病压迫脊髓,等; 相似文献
13.
14.
脊髓拴系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脊髓纵向牵拉、圆锥低位等病理变化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病变,主要以排便排尿功能异常为主,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目前的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术后针对膀胱功能的恢复,采取间歇导尿、康复训练、针灸、抗胆碱药物、再次手术等方式,但患者就诊于骨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针灸科等,诊疗体系不完善,缺乏多学科协作,为康复增加难度,加重经济负担。本文针对近5年来TCS伴神经源性膀胱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完整的诊疗体系的建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16.
侯艳 《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19,5(4):238-244
脊髓损伤患者经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神经源性膀胱症状,由此产生的各种泌尿系统并发症最终可能会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不断的优化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康复护理等治疗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患者远期的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本文通过回顾文献,首先总结了神经源性膀胱在脊髓损伤不同阶段的表现,介绍了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评估,并详细概述了该类患者保守治疗,康复护理及手术治疗等措施,以便为此类患者的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正常的排尿活动由脊髓反射中枢及脊髓上反射中枢和交感、副交感、体神经共同参与完成。任何与排尿有关的神经受到损伤,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即为神经源性膀胱。随着影像学诊断和尿动力学检查技术的进步,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已无困难,但临床治疗仍无一个比较完美的方法。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很多,有Nesbit法、Bors法、Herschom法、Wein法等。无论哪一种分类方法,对于治疗的指导目的,都是正确评估危险因素,确定恰当的治疗策略,因为对神经源性膀胱的正确诊断是准确治疗的基础。治疗的根本目的是保护肾功能,其次是改善排尿症状以提高生活质量。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尿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Sham组)、模型组(SCI组)、丹参酮ⅡA组(TⅡA组)、甲泼尼龙组(MP组)。Sham组仅切除椎板,予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d,连续7d;其他3组采用改良Allen法建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动物模型(用NYU脊髓打击器选择25mm高度打击T9节段脊髓背侧),SCI组造模成功后予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ml/d,连续7d;TⅡA组造模成功后予尾静脉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20mg/kg/d,连续给药7d;MP组造模成功后予尾静脉注射甲泼尼龙30mg/kg,仅给药1次。术后2周,每组大鼠取8只行尿动力学检查,记录膀胱内压力变化曲线并行相关参数测量;心脏灌注固定后取材T9节段脊髓组织并分离双侧L6-S1背根神经节,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的结构并使用Image Pro-Plus(IPP)6.0病理分析软件测量脊髓背侧出血灶的面积占正常脊髓组织的比例,分离L6-S1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后用TUNEL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 UTP nick end labeling assay)标记凋亡细胞,用IPP 6.0测得各组大鼠DRG中凋亡细胞的累积光密度(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术后2周,各损伤组与Sham组比较膀胱基础压、最大排尿压和排尿阈均显著升高(P0.05);TⅡA组、MP组与SCI组相比膀胱内基础压力明显下降(P0.05),最大排尿压和排尿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ⅡA组与M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各组与Sham组相比,残余尿量明显增加,排尿量明显减小,排尿效率显著降低(P0.05);TⅡA组、MP组与SCI组相比残余尿量明显减小,排尿量明显增加,排尿效率显著提高(P0.05);TⅡA组残余尿量较MP组明显下降,同时TⅡA组排尿效率较MP组显著升高(P0.05)。损伤各组与Sham组相比收缩间期明显减小,无排尿性收缩明显增加(P0.05);TⅡA组、MP组与SCI组相比,收缩间期明显增加,无排尿性收缩明显减少(P0.05);TⅡA组、MP组相比收缩间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TⅡA组较MP组无排尿性收缩明显减少(P0.05)。(2)术后2周,损伤各组脊髓背侧出血灶面积占正常组织面积的比例分别为:SCI组0.048±0.001,TⅡA组0.006±0.003,MP组0.012±0.001,TⅡA组、MP组与SCI组比较损伤面积占比显著减小(P0.05),TⅡA组和M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2周,Sham组凋亡细胞IOD为0.67±0.37,SCI组为2.92±0.35,TⅡA组为1.81±0.27,MP组为2.16±0.18,损伤各组IOD与Sham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TⅡA组和MP组IOD与SCI组相比显著减小(P0.05),TⅡA组和M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以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的尿动力学评价指标,改善膀胱功能并减少膀胱传入神经元细胞凋亡,其作用与甲泼尼龙相近,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