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儿,男2岁主因咳嗽、发热5天于1979年1月6日第一次住院。查体:T37℃,体重10kg,发育正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粗糙,偶闻干性罗音。心率100次/分。肝大肋下3cm,脾大肋下3cm。验血BPC610×10~9/L,RBC3.6×10~(12)/L,Hb11.5g/L,WBC110.4×10~9/L。分类:早幼粒0.02,中幼粒0.06,晚幼粒0.24,杆状粒0.29,分叶粒0.19,NAP阳性率0%,积分0。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例为5.31,粒系早幼以下各期细胞可见,以晚杆为主。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一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长期存活者,在用马利蓝治疗时导致一过性骨髓抑制后出现大量类高雪细胞,可能与严重的造血紊乱有关.车某某,女、43岁,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0年,曾多次用马利蓝治疗.因发热、出血及骨痛半个月于1987年9月入院,Hb:94.5g/L,WBC:96.6×10~9/L,可见幼粒细胞,血小板23×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系0.89,以中晚幼、杆状核细胞为主.给予马利蓝治疗(每日6mg),第21天出现上消化道出血.Hb:37g/L,WBC:3.5×10~9/L,血  相似文献   

3.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自然生存期3~5年,急变后生存期6~12个月,急变为一种细胞类型,我院血液科收治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生存10年余,相继发生急粒、急淋变。急粒变后生存8年余,急淋变后1个月内死亡。 患者,男,39岁,1984年10月出现头晕、疲乏无力,并发现左侧腹部肿块来院检查,脾脏肋下8cm,血常规:WBC83×10~/L,中性分叶核0.21,中幼粒0.08,晚幼粒0.22,杆状核0.33,L 0.10,Hb110g/L,BPC280×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红比45∶1,粒系极度增生,原粒0.005,早幼粒0.08,中幼粒0.22,晚幼粒0.26,杆状核0.265,分叶核0.07,红系、淋巴系增生受抑,巨核细胞全片30只。诊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给马利兰治疗,体力基本恢复,脾脏回缩,门诊不定期检查,白细胞<15×10~9/L时停服马利兰。1986年10月病人再次出现头晕、疲乏无力和脾脏肿大,血常规:WBC2.9×10~9/L,N0.46,L 0.32,M 0.06,E 0.02,B 0.04,幼稚细胞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31岁。因头晕、乏力50天入院。WBC6.7×10~9/L,HGB167g/L,PCL169×10~9/L,原淋+幼淋巴细胞占4%。骨髓增生活跃,原淋+幼淋巴细胞占46.5%,过氧化酶染色(-)。免疫分型:B-细胞型,3P试验(-),乙醇凝胶试验(-)。诊断为B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入院第3天给予VEP方案化疗。1疗程结束后第3天复查骨髓象:增生极度减低,淋巴系异  相似文献   

5.
急性粒—组织嗜碱细胞混合型白血病,极为罕见,国内尚未见报告.近年我院收治一例,复习有关文献加以讨论,现报告如下: 陈×、女、7岁,因面色苍白两月,发烧,于1988年1月29日入院.查体:体温38.5℃,重度贫血貌,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颈淋巴结肿大如枣核,胸骨有压痛,余无异常。血象:血红蛋白38克/L,白细胞12×10~9/L, 血小板50×10~9/L.分类:原粒10.0、早幼粒3.0、中幼粒14.0、晚幼粒12.0、杆状核19.0、分叶核8.0.淋巴细胞34.0,浓缩血片组织嗜碱细胞2%左右.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粒细胞系统明显增生,原粒34.0、中幼粒4.5、晚幼粒5.0、干状核粒6.0、分叶核1.0、嗜酸粒1.0,组织嗜碱细胞(肥大细胞)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9岁.1983年7月因头晕、耳鸣、颜面发绀2个月,在某院就诊.查:血红蛋白225g/L,红细胞7.9×10~9/L,白细胞10.1×10~9/L,血小板146×10~9/L;骨髓示增生活跃,红系0.21,各阶段比值正常,粒系、巨核系正常范围.患者无心、肺疾患及高  相似文献   

7.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8岁.因发热,乏力半月于1993年11月25日入院.体检:T39℃,P85次/min,BP13/gkPa,轻度贫血貌,皮肤、粘膜无黄染,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肝无肿大.脾肋下1.5cm,其余均无异常.既往史、家族史均无待殊.实验室检查;Hb80g/L,WBC2.8X10~9/L.分类:N0.46,L0.47,M0.06,异常组织细胞0.01,BPC60 X 10~9/L,尿、大便常规均(-),肝、肾功能、ANA、红斑狼疮细胞、胸片检查均(-)B超示脾肿大.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异常组织细胞0.57,胞体明显大小不均,形态呈多形性畸形,核形多不规则,染色质呈细网状,核仁1~6个,且大而清楚,胞浆着灰蓝色,部分细胞浆内含有空泡;粒系;中幼粒0.02,晚幼粒0.05.杆状核0.07,分叶核0.05;红系;早幼红0.01,中幼红0.08,晚幼红0.03,形态均无异常;全片见巨核细胞4个,血小板少见,诊断恶性组织细胞病.给予去甲氧柔红霉5mg/d,第1~3天静注;阿糖胞昔100mg/d,第1~7天静滴.化疗后8天,Hb46g/L,WBC0.6×10~9/L,N0.17,L0.73,M0.10,BPC30×10~9/  相似文献   

8.
男患,22岁。乏力,腹部不适半年,阴茎持续性痛性勃起半月,于1989年6月16日就诊。体检:中度贫血面容,胸骨无压痛,肝右肋下2cm,脾左肋下10cm,阴茎勃起,长约12cm,皮肤颜色较苍白,有触痛。实验室检查:Hb72g/L,WBC410×10~9/L,BPC 300×10~9/L,骨髓象∶粒∶红=62∶1,粒系增生极度活跃占94%,原粒加早幼粒占7%,中晚加幼粒细胞占76.5%,部分中幼粒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核落后于浆,血小板易见,有时成片聚集。NAP(一)。入院诊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并阴茎异常勃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0岁.头昏乏力4年余加据七天于1987年10月29入院.患者于1983年8月出现乏力,两下肢皮肤有出血点,经康力龙等治疗出血停止,但贫血进行性加重.反复多次骨穿为增生性贫血.髓象增生明显活跃,胞浆颗粒粗糙.病期先后在苏州、天津等地均诊断MDS.查体:贫血貌,胸骨无叩击痛,肝肋下2cm,脾肋下2.5cm;化验:Hb30g/L,BPc550×10~9/L,WBC2.3×10~9/L,血片中中幼粒3%,晚幼粒2%;尿含铁血黄素阴性.骨髓象:增生活跃,非红系原粒16%,早幼粒15%,干状细胞及分叶核部分呈巨幼样  相似文献   

10.
胸腺切除术后发生纯红细胞再生障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2岁。(?)(?)行性面色萎黄、乏力半年,于1994年4月27日入院.患者1993年5月体检时发现左前纵隔有一7cm×1lcm×12cm肿物,并于同年7月1日在北京肿瘤医院做切除手术.手术前血象Hb128g/L,RBC4.42×10~(12)/L.WBC8.3×10~9/L,BPC230×10~9/L,术后病理报告为胸腺瘤混合细胞型,经放射治疗1月半后血象Hb126g/L,RBC4.38×10~(12)/L,WBC3.1×10~9/L,BPC178×10~9/L.自10月2日出现面色萎黄、乏力、心慌症状,在张家口医院附属医院查血Hb53g/L,RBC1.78×10~(12)/L.WBC5.8×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21.6:1.粒系细胞0.855,形态正常,红系增生低下,占0.04,巨核细胞  相似文献   

11.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急红变少见,并自发性脾破裂更为罕见,现将我院1例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3岁,因乏力腹胀2个月,于1986年11月22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脾助下4cm,WBC34.6×10~9/L,Sg0.58,st0.09,中晚幼粒0.06,E 0.03,B 0.05,Hb 128g/L,BPC189×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红为12.3:1,原十早幼粒0、045,中晚幼粒0.51,杆状及分叶核0.245,E 0.025,B 0.044,早幼红0.05,中晚幼红0.06.诊断慢粒.服马利兰牌回缩,血象正常出院,未规律服马利兰症状复发,又于1988及1989年两次住院,用羟基脲(HU)及6—疏鸟嘌呤(6-TG)治疗血象接近正常,症状缓解出院.1990年2月第4次住院,脾助下7cm,WBC20.5×10~9/L,Hb102g/L,BPC89×10~9/L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为3.66:1,早幼粒0.035,中晚幼粒0.345,杆状及分叶核0.305,E 0.04,В0.03.原红0.01,早幼红0.015,中晚幼红0.18.予  相似文献   

12.
女患,20岁。因头昏、乏力伴间断发热2月余于1987年4月8日入院。起病后并有牙龈出血,月经量增多。近日有时鼻衄。过去无特殊病史。体检:T36.5℃,P16/10.7KPa,贫血貌,皮肤无出血,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右鼻孔少许血痂。心界不扩大,心率96次,律齐,心尖部Ⅱ级收缩期吹风性杂音。肺部无啰音?纹⒗呦赂占啊J笛槭壹觳?Hb53g/L,RBC1.8×10~(12)/L,WBC3.5×10~9/L分类:原粒2%,杆核2%,分叶核78%,淋巴18%,偶见晚幼红。BPC39×10~9/L,网织红细胞0.016.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4··1,原粒占20.2%,幼红细胞呈类巨幼变,并见核畸形。全  相似文献   

13.
病者戴某,男性,57岁。因头晕、乏力、骨痛3个月于1988年7月8日入院。查体:轻度贫血,双颈有数个黄豆大淋巴结,胸骨压痛。肝肋下一指,脾肋下仅可触及。血象:Hb43g/L,血小板21×10~9/L,WBC25.8×10~9/L。分类中有幼稚粒细胞。骨髓涂片: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占83.5%,其中原粒27%,早幼粒20%,中幼粒19.5%。原粒胞浆多而蓝,核染色质松如粗砂状,核仁1~4个。有双核原粒及早幼  相似文献   

1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化疗后继发恶性淋巴瘤,近来已有个案报告,亦有报告继发其他恶性肿瘤者。我院自1983年5月至1991年4月发现了3例。例1,男,13岁,因腹胀、消瘦、乏力伴肝脾肿大1月于1979年7月28日入院。化验:Hb75g/L,WBC298×10~9/L,早幼粒0.03,中性中幼粒0.04,晚幼粒0.49,杆状核0.20,plt216×10~9/L。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以中性中幼粒、晚幼粒为主,NAP积分为“零”,诊断为慢粒。给予马利兰治疗,病情控制,白细胞计数10~15×10~9/L出院。以后视白细胞计数高低,间断予马利兰维持量。4年后,发现颈部淋巴肿  相似文献   

15.
我院收治 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为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现报告分析如下。1   病例报告  患者 ,女 ,56岁。自 1 996年 8月 1 2日出现全身不适、头昏、乏力、心悸 ,伴有牙龈出血 1月余就诊。血常规 :白细胞 9.2× 1 0 9/ L,中性粒细胞 0 .0 38,淋巴细胞 0 .30 ,中幼粒细胞 0 .1 7,晚幼粒细胞 0 .0 8,单核细胞 0 .0 3,嗜酸细胞 0 .0 4 ,HGB 52 g/ L,血小板78× 1 0 9/ L。骨髓像 :增生明显活跃 ,原始细胞占0 .38,早幼粒细胞占 0 .0 0 5,部分细胞有巨幼样变 ;嗜碱细胞 0 .0 35,红系有巨幼样变 ,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全片可见 3个…  相似文献   

16.
女性,24岁,农民.因头昏、乏力二月余,左面颊肿痛五天于1987年6月27日入院。体温38.5℃,贫血貌,双下肢散在小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均可扪及,胸骨有压痛。肝、脾各肋下3cm。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32g/L,红细胞1.35×10~(12)/L;血小板48×10~9/L;白细胞3.7×10~9/L。分类中性分叶核3%,原淋20%,幼淋55%(其中手镜形原淋、幼淋分别为5%及25%),淋巴细胞22%.骨髓检查:增生极度活跃,以淋巴细胞系统增生为主,原淋80.6%,幼淋14.8%,其中手镜形细胞占82%.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 ,6 7岁。因脾大、白细胞增多 14年 ,头晕、乏力 2个月 ,发热伴双膝关节剧痛 1周于 1998年 9月 9日住院。患者 14年前 ,因发现全身有多处瘀斑和出血点 ,到医院检查发现脾轻度肿大 ,血白细胞 2 0× 10 9/L~ 30× 10 9/L ,成熟中性分叶核占 0 92 ,无幼稚细胞。骨髓检查 :增生明显活跃 ,粒系以晚期细胞为主 ,晚幼粒 0 10 ,杆状核 0 13,分叶核0 49,成熟粒细胞可见中毒性颗粒及空泡变化 ,红系以晚幼红细胞居多 ,成熟红细胞轻度大小不一 ,巨核细胞 76只 ,血小板成堆可见。细胞化学染色NAP积分 335分 ,诊断为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72岁,因头昏、乏力、畏寒、活动后气促1年,近1周加重,于1991年3月1日入院。既往无特殊。体检:中度贫血貌、面部轻度浮肿,余均正常。实验室检查:Hb75g/L,RBC2.63×10~(12)/L,WBC1.5×10~9/L、BPC80×10~9/L。骨髓增生活跃(低水平),粒、红2系呈病态造血,原粒0.12、早幼粒0.185,提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始粒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MDS—RAEB)。1991年3月20日开始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药物由上海瑞金医院提供,批号为910225。剂量:60mg/d,分3次口服,至服药第14天出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7岁,因头晕、乏力3个月而就诊。查体:T36.4℃,肝剑下2cm,肋下未及,脾肋下6cm,胸骨压痛。血像:Hb140g/L,RBC5.0×10~(12)/L,WBC35.2×10~9/L,中性92%。无幼稚细胞,PIt420×10~9/L,部分粒细胞浆中颗粒粗大及分叶过多。用大量抗生素治疗无效,WBC持续高于35×10~9/L,以成熟中性粒细胞为主。骨髓像示有核细胞明显增生,嗜酸性粒细胞0.5%,红系、淋巴系比值减低。全片巨核细胞321个,以颗粒巨、产板巨为主,血小板呈片多见,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阳性率94%,积分370,尿酸470μmol/L。脾穿刺涂片见大量成熟中性粒细胞及少数中晚幼粒细胞,临床诊断为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  相似文献   

20.
刘×,男,16岁。因发热,鼻衄就诊。体检:T37.8℃,贫血貌,四肢皮肤淤斑,周身多处有蚕豆大淋巴结,肝肋下2cm,脾肋下3cm,生殖器正常,脑膜刺激征(一),查Hb65g/L,WBC46×10~9/L,原+早幼粒85%,BPC44×10~9/L。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粒:红=50:1,原+早幼粒92.5%,POX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