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医认为人体是由受害界和作害界两部分组成。所谓受害界就是生理状态下的隆、赤巴、培根(三因),三秽物(两便、汗液)等物质。这些物质从人体胚胎阶段乃至生命结束的整个过程中存在于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物质相互依存,处于平衡状态,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但在不良内外因素干扰下,这些物质便成为被伤害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藏医经过三千多年的发展和传承,有“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理论认识,藏医在我国传统的医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藏医在养生保健中的功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传统的藏医认为,受害界和作害界构成了人的身体,在身体正常的情况下,受害界中的物质处于动态的平衡,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藏医学认为隆、赤巴、培根三大元素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也是进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能量和基础,支配七种物质(饮食精微、肉、血、脂肪、骨、骨髓、精)和三种排泄物(大便、小便、汗液),失去平衡发生病变。藏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健养生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苏润泽 《新中医》2014,46(6):4-5
饮食精微物质超过机体所需,过多、过剩,成为多余的有害物质时,可以称之为"浊邪",由浊邪所导致的疾病称为浊病。分析研究浊病的病因,主要与饮食物摄入过量、精微物质的输布障碍、精微物质的消耗不足等三方面有关。浊病致病的病机复杂,但主要导致血脉凝涩、影响脏腑功能。  相似文献   

4.
藏医学以五源、三因素、20个特性在体内处于平衡协调状态来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反之,则引起疾病。本文就藏医"三因素"、"二十个特性"为主,对藏医病机学的生理特性、病理因素、生理和病理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5.
藏医学主要是以三因学理论为核心 ,五源学说为指导思想 ,七精华、三秽物及脏腑经络的理论、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特点 ,形成独立理论体系。三大因素是“隆”、“赤巴”、“培根”三种 ,十五小分支是每大因素分为五小支因素学说而称。藏医理论认为“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三种能量物质 ,也是引发疾病的三种因素。在正常生理状态下 ,三因素在人体有一定的容量和固定的居处 ,处于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保持平衡和协调的境地 ,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保证人体健康无病。但是 ,在病理状态下即在各种内外致病因素的影响下 ,三者的容量及存在位置发生变化 ,出现偏盛偏衰、相互纂位、原平衡和协调的状态被破坏 ,进而侵害人体七精华、三秽物 ,变成致病因素 ,人体将失去平衡。将病变后危害人体的隆、赤巴、培根及十五小分支学说称为三十五邪学说。表 1 藏医学三因学说简表名称五源属属性特性主要分布部位功 能 与 作 用隆风寒糙轻寒微坚动主要居为髂骨、大肠等脐以下剖位。在生理状态下 ,司理呼吸 ,主身 ,语 ,意 ,即人体活动、语言、思维。消化分解饮食 ,运送七精华在各自的孔道流通 ,进而遍布全身 ,推动血液循环 ,营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神经官能症在临床上又称神经衰弱、是由于某些精神上长期存在的因素,在个体不良因素和易感个性的基础上产生的高级神经活动失调.是一组表现为涉及全身各脏器功能紊乱的临床综合征。神经官能症的种类藏医认为三因不和,主要跟隆偏盛有关系,所以治疗的关键也在调和三因。优介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隆病、隆偏盛型的心脏疾病等症有一定的疗效。方法:对50例患者运用藏医优介治疗神经官能症或隆偏盛。可根据病情灵活用药,可使复发率降低,远期疗效较优。结论:藏药口服结合藏医优介治疗法对神经官能症或隆偏盛的疗效优于单纯的藏药口服神经官能症。  相似文献   

7.
人体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有赖于气、血、水三种物质的正常供给,故人为病,必为毒邪导致三种物质出现问题,三者有形可见,惟毒邪却无形可见,变乘有形之物而外现于病证,故临床治疗上,必须除去毒邪,恢复气血水的正常供给,人体才会恢复健康,正气自然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8.
藏医认为黄疸型肝炎的病因病机为赤巴邪侵入肝脏,导致肝脏生化血液功能失调,胆汁增多,泛溢肌肤。笔者采用藏医藏药"七味红花殊胜丸"治疗30例黄疸型肝炎,总有效率为97%,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医方药治疗疾病是利用药物的偏性来调整机体脏腑阴阳的偏性,使人体从病理状态转变为生理状态的一种方式,强调用药应小心谨慎,"中病即止"。医圣张仲景对此原则最为重视,在《伤寒论》中以汗、吐、下三法为主,对太阳病、阳明病等邪盛正不虚疾病的将息法描述十分精准巧妙,认为药物既然有偏性,则用之不可过度,过度则伤人正气;亦不可不及,不及则病邪难除。正确认识"中病即止"原则对现代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藏医将人体的经脉分为黑脉和白脉。藏医认为因季节环境、饮食不当、瘟毒热邪侵入脉道,或外伤等损害白脉,导致三因素中的隆和血液紊乱而诱发白脉病。白脉病是藏医白脉系统遭受致病因素的影响后所致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临床上很多疾病归属于“白脉病”。中风病是藏医白脉病的一种,临症时需根据疾病的寒热属性、发病时间、病位及其三因素(赤巴、隆、培根)归属情况,据理选药、对治疾病,是藏医辨治白脉病的基本规律,临床时应按照藏医的诊疗规律、综合诊查病因、把握疾病证候变化规律来施治用药。  相似文献   

11.
何桐森 《气功与科学》1999,(11):27-27,26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与自然界密切相关.许多因素中有的因素是人体生命活动必要条件,也有一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能侵害人体而致病,这些能使人致病的自然因素在中医理论称之为"邪"或"邪气".人体对这些能致病的自然因素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这种抵御能力,中医理论又称之为"正"或"正气".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三因的特性、可量化与依据三邪所开药方的特点,阐明藏医药中的三团与三邪是物质的,有助于揭示三团与三邪的实质和为进一步认识、研究藏医的施治方式与藏药的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骨节病在藏医中称之为"培根久吉病",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组织疾病。因其病程长、病源复杂、预后差等原因倍受历代藏医关注。为进一步了解《四部医典》对大骨节病的认识及治疗,本文结合藏医《四部医典》的内容及现代医学观点,对大骨节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案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运用统计归纳的方法,对《四部医典》《秀多医学汇集》《八支集要·如意宝》《零星秘诀集》等十多部文献中的藏医疑难病症"真布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分型等进行了研究。认为"真布病"的病因主要有寒、热之分;病机为三因素失调,黄水偏盛,聚于关节;证候主要为疼痛。  相似文献   

15.
和法即和解调和之意。通过和解与调阳的方法使表里寒热的复杂症状,脏腑气血的偏盛偏衰得到调整,从而达到祛除病邪的治疗目的。从六经分证整个病程来看,三阳为六经之前阶段,表示人体抵抗力较强,正胜邪实,故三阳病多属表实热症;三阴病则为六经的后期阶段,故三阴病多属虚寒性的里证。和解法主要和解少阳,适用于半表半里热  相似文献   

16.
周宝宽  周探 《河北中医》2012,34(8):1158-1159
痰、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痰为有形之阴邪,湿浊黏滞,阻滞气机,影响经脉气血运行,病证缠绵难愈.瘀影响气机,阻塞经脉,病位固定,病证繁多.毒邪是指外侵和内生的致病因素,多为有形之物.毒邪分为直接毒邪和转化毒邪,前者主要指有毒之物及疫疠、毒虫、部分六淫等,后者多为六淫或七情、饮食、劳逸等因素作用于机体而产生的毒物,有转化过程.沈绍功概括毒邪之意有五:一指药物的偏性和峻烈;二指病因;三指病证;四指治法;五指酒毒、药毒[1].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学认为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其功能是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护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祖国医学把人体的活动及其防御消除各种有害因素的作用总称为正气。它与现代医学的免疫概念是相一致的。中医正气含义很广,包括脏腑之气、经络之气、营卫之气等等。而邪气是指那些足以破坏人体内部及人体与外界环境间相对平衡状态的各种有害因素,即一切致病因素,邪气有内邪、外邪之分,其中也包括导致免疫功能异常的一切因素,如病原微生物和外来抗原物质都属于外邪,机体免疫功能失调而产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内邪。  相似文献   

18.
咳嗽是一种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季为多,邪伤卫表,病在肺经。《内经》曰:"形寒饮冷则伤肺"。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寒邪侵袭人体或过食生冷之物,均可伤及肺脏,以致咳嗽。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又为五脏六腑之华盖。肺主气,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若肺脏偏弱,易受寒邪侵袭,肺脏受病失其宣发功能而作咳。肺又有通调水道的功能,一旦肺脏受邪,水湿困滞脾胃,凝聚力痰,肃降无力,则加重了咳嗽的症状。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云:"咳为气逆,喘为有痰,内伤外感之国甚多,确不离乎肺脏为患也"。现就个人平时辨证治疗咳嗽的心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头晕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头部隆病头晕藏医属于龙病的范畴。其病因为"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的平衡失调而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方法:对51例患者运用藏医札麦澄廓治疗头晕。可根据病情灵活用药,可使复发率降低,远期疗效较优。结论:藏药口服结合藏医札麦澄廓治疗法对头晕的疗效优于单纯的藏药口服头部隆病头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鉴于抑郁症已成为降低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且藏医对此病有较好的疗效,研究老年人抑郁症与藏医体质的关联,为藏医开展抑郁症的诊断和科研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采用藏医体质辨识和老年抑郁量表(GDS)检测法,纳入青海省所属9个县60岁及以上共计573名不同性别、职业的藏族老年人进行藏医体质类型分布与抑郁状态调查,并对结果进行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 在573例调查对象中,七种藏医体质中各所占的比例分别为:综合型59.5%、隆赤型9.6%、培隆型9.6%、培赤型8.65%、赤巴型4.7%、隆型4.5%、培根型3.5%;抑郁症分为正常、轻度和重度抑郁,构成比例分别为37.5%、54.8%、和7.7%。不同藏医体质的抑郁症分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31.277, P=0.002);不同职业抑郁症分型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x=22.907, P=0.001)。结论 YM病与藏医隆型体质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其中隆型体质为YM病的基础,三因中的隆是YM病发病的影响因素,心脏在YM病与隆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当存在于心脏的“遍行隆”所具有的轻和动的特性发生偏盛会引起隆性YM病;又如当索增隆和上行隆的功能紊乱时,使居于心脏的遍行隆受到影响也会引起隆性YM病;能作赤巴在遍行隆的协助下,诱发赤巴热和锐等特性时,导致赤巴紊乱产生高热而诱发热性YM病,故可将“平隆养心、安神镇静、营养脑神和活络通脉”作为YM病的预防原则,应用“隆助热亦助寒,寒热双入”的特征进行辨症施治,将藏医寒热症思想充分应用到YM病的治疗中,从而发挥藏医药辨证施治的优势,提高藏医治疗YM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