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2):165-166
目的探讨儿童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MRI表现和治疗。方法对本院2005~2011年住院的10例多发性硬化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在所有病例中急性起病者6例,亚急性起病2例,慢性起病2例;首发症状为视力障碍7例,肢体无力2例,头痛和呕吐1例;患儿MRI均见明显异常;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结论儿童多发性硬化多起病急,表现多样,但首发症状以视力障碍多见,MRI对该病诊断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程慧君 《临床医药实践》2002,11(11):842-843
1986年~1999年共收治多发性硬化(MS)患者32例,现作一临床分析,并与国内文献对比,对其诊断治疗加以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2例中男15例,女17例,男女之比1:1.3.发病年龄9岁~60岁,以20岁~40岁者多见,共17例(占53%).各种感染后发病11例,疫苗接种后1例,分娩后1例,其余病例发病诱因不明,缓慢起病9例.  相似文献   

3.
儿童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5例儿童M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中男4例,女11例,发病年龄4~13岁,急性或亚急性起病10例,视力下降12例,肢体瘫痪11例,共济失调、智力下降、语言障碍、感觉障碍各3例,复视、尿便障碍各2例,癫痫发作1例。视觉诱发电位异常13例,听觉诱发电位异常8例,15例磁共振(MR I)检查均有2处以上的病灶,经激素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儿童MS以女性多见,临床表现多样,以视力下降、肢体瘫痪常见;诱发电位和MR I检查可发现亚临床病灶,有助于早期诊断;急性发作期激素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多发性硬化(M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用临床病例分析统计方法,对40例MS患者的起病和临床表现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MS好发于女性,以急性和亚急性起病为主;首发症状以视力障碍(57.5%)最常见,其次为感觉障碍(32.5%)、肢体无力(27.5%)。结论综合临床、视觉诱发电位、影像学资料分析,提高对MS诊断的准确性,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小儿多发性硬化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近10年收治小儿多发性硬化(MS)11例。男4例,女7例,最小发病年龄5个月,为国内罕见。主要临床表现:下肢麻木无力,视物不清或伴尿赠留。侵犯的部位以脊髓(81.80%)、椎体束(54.55%)、视神经(63.63%)3个部位多见,其次是大脑和小脑。本病确切病因不明。诊断除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外,CT和MRI对本病的帮助较大。  相似文献   

6.
田维舟 《贵州医药》2003,27(10):897-899
多发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性疾病,呈世界性分布,估计目前全球约有100万年轻的MS患者,MS作为神经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数十年来历久不衰。我国MS发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本文报道了67例MS的临床特点及重要辅助检查,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及提高正确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慢性脱髓鞘性疾病.其临床特点较复杂多变.本文收集MS患者48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37例.发病年龄10岁~61岁.其中10岁~20岁5例(10.42%),21岁~30岁11例(22.92%),31岁~40岁13例(27.08%),41岁~50岁9例(18.75%),51岁~60岁9例(18.75%),61岁1例.按照Poser等[1]制定的MS诊断标准,临床确诊40例,实验室支持确诊8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脑部多发性硬化(MS)的常规MRI及临床表现,总结鉴别意义。方法 对我院经临床确诊的多发性硬化14例进行MRI检查,分析其病变部位、形态、大小、信号特征。结果 14例MRI显示两侧脑室旁脑白质区均可见多发直径1~2cm以下脱髓鞘斑块,以侧脑室后角旁、体部旁为显著,病灶可累及脑干、小脑半球、延髓等多处,部分斑块周围可见轻、中度灶周水肿,增强扫描部分病灶可见环形或串珠状强化。  相似文献   

9.
陈岚  桂芗湘  李玫  瞿浩  蔡鸿 《贵州医药》2003,27(6):547-547
多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的获得性炎性脱髓鞘疾病,临床上由于其症状的多样性,易被漏诊误诊。本文结合我科收治的39例MS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及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所有病例均符合1983年Pos-er提出的诊断标准,临床确诊为MS。发病年龄特征17~60岁,平均年龄36.7岁。病程1天至18年,平均2.74年。急性或亚急性起病31例(占79.4%),慢性起病逐渐进展8例(20.6%)。1.2 首发症状 发病前有上感、腹泻、外伤、手术、过劳等诱因的30例(占76.8%)。首发症状视物成双8例,肢体麻木无力20例,头痛4例,行走不稳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儿童多发性硬化患儿临床护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5例确诊为多发性硬化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结果 该组15例病例均无并发症的发生,好转出院.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多发性硬化患儿病情的稳定和好转,减少复发次数,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总结儿童MS临床发病特点与治疗措施,提高临床儿童MS诊疗水平。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60例患儿临床症状表现、检查结果与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患儿多表现为视神经障碍、头痛、无力行为异常、意识障碍、发热、惊厥等症状;脑脊液OB检查阳性率为28.33%,MOG抗体检查阳性率为31.67%,病灶多位于额、顶、颞、脑枕叶皮质下白质脱髓鞘,多表现为脑室旁白质、小脑、脑干、基底节、丘脑以及胼胝体、视神经、脑脊髓异常,急性发作期患儿接受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病情得到显著缓解,5例患者接受干扰素-β治疗1年,随访发现2~4个月复发1次,复发时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临床症状才能得以缓解。结论在儿童MS诊疗过程中,因其临床症状表现并不典型,脑脊液OB检查与磁共振检查在临床MS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特异性较低,需结合临床症状与相关临床检查结果对患儿病情进行评估,提高临床确诊率,对急性发作期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远期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多发性硬化 (MS)病变空间的多灶性 ,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查可以早期确立MS。本文通过对 4 8例首诊为急性脊髓炎患者的早期诱发电位 (EP)检测结果、临床资料、随访结果的回顾性研究 ,探讨其EP在MS与急性脊髓炎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1990年 2月~ 2 0 0 0年 11月。我院住院急性脊髓炎患者 4 8例 ,男 2 7例 ,女 2 1例。年龄15~ 4 7岁。病程 5天~ 3个月。临床首发症状表现为脊髓损害 ,无脑干、小脑、大脑等受累的临床表现。二、方法 :应用VikingIVD诱发电位仪。SEP于Erb点、T12 、C5、C3′/C4…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原发癌(mutiple primary cancer,MPC)是指同一宿主的单个或多个器官组织同时或先后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发癌。随着恶性肿瘤治愈率的提高,其发病率也有增加趋势。由于MPC与复发转移癌两者的处理及预后不同,且对研究肿瘤的发生学和免疫学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对MPC也日趋重视。  相似文献   

14.
刘燕 《河北医药》2011,33(7):1120-1120
患者,女性,12岁。主因视力障碍伴间断肢体无力、麻木4年,发热、头痛、呕吐1天,意识不清半天入院。患儿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视力障碍伴间断肢体无力,于北京人民医院诊断为多发性硬化。期间间断复发,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患儿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伴头痛、呕吐,为喷射性,于当地医院静滴"头孢呋辛钠、利巴韦林、清开灵"治疗,量不详,输液后体温下降,头痛、呕吐无缓解,入院前半天出现意识不清,不伴抽搐。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相似文献   

15.
伴周围神经异常的多发性硬化,在国外已有不少报道[1],在国内,近几年来也偶见散发报道,但实际临床上病例并不少。现将我科近6年来收治的13例伴周围神经异常的多发性硬化病人进行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以进一步探讨和认识此病。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收入从1996年12月~2002年12月6年中13例伴周围神经异常的多发性硬化患者,其中男6例,女7例,发病年龄41~61岁,平均年龄47.1岁,45岁以上9例。病程3个月~13年,平均3年9个月。急性发病4例,2次以上反复发作9例,最多发作6次。1.2选入标准:首先按照Posor(1983年)MS诊断标准,其次在MS发作同时或复…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通过对我科2005年以来的70例多发性硬化(mutiple sclerosis,MS)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提高对MS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M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和实验室资料。结果 70例MS以女性多见,临床症状常见依次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视力障碍、头晕、行走不稳等,MR病灶常见依次为脑室旁、近皮层、胼胝体、脊髓、脑干,脑脊液OB阳性率65.38%。结论 MS临床表现多样化,存在异质性,MR能提高病灶的发现率,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和MR检查可提高MS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儿童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特点及核磁共振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分析核磁共振检查(MRI)对儿童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MS患儿的临床资料及MRI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随访.结果 8例患儿入组,平均随访时间(79.6±66.8)个月,患儿均有复发.所有患儿MRI检查均有阳性发现,脑MRI异常6例(75%),脑部以脑室周围及胼胝体最常受累.结论 儿童MS在病程上多属于缓解-复发型.常规MRI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定期复查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特点。方法综合分析11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变部位、重要辅助检查。结果MS好发于青壮年,以急性和亚急性起病为主;首发症状以肢体无力(40例36.3%)最常见;肢体无力、麻木、视力障碍是MS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脑脊液(CSF)细胞生化少部分可有异常;视听诱发电位(VEP,BAEP)有助于发现亚临床病变;核磁共振(MRI)的阳性检出率高;临床定位以脊髓和视神经受累最多见。结论MS是一种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表现多时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易累计脊髓和视神经,根据临床特点,综合神经电生理,脑脊液及影像学检查能大大提高临床确诊率。  相似文献   

20.
磁共振成像对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价值(附1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核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多发性硬化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0例多发性硬化患者的MRI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中临床诊断多发性硬化4例,其余误诊为其他疾病而均经MRI确诊。结论:MRI显示多发性硬化优于CT。且脱髓鞘斑块在MRI的检出率随着病程的延长和复发次数增多而增多,病程长短与MRI所示脱髓鞘斑块的大小及数量非成正比。同时还提出了多发性硬化症与多发性脑梗死,脑转移瘤,髓内肿瘤相鉴别以及他们在MRI中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