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索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大鼠延髓缺血后脑微血管密度、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缺血对照组。采用电凝双侧椎动脉和结扎右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造大鼠延髓缺血模型。分别给予治疗组和缺血对照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及等计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大鼠于相应时段灌注取材,每组标本分别采用单宁酸-氯化铁法染色微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脑组织中的BDNF和NGF。光镜下观察脑组织中微血管密度、NGF和BDNF的变化,利用灰度值进行分析。结果微血管密度、NGF、BDNF灰度值治疗组均低于缺血对照组。结论NGF、BDNF水平与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丁苯酞可上调大鼠缺血脑组织中NGF、BDNF的表达,减轻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依达拉奉对大鼠脑缺血后海马微血管密度、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依达拉奉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缺血对照组。采用电凝右侧椎动脉和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造大鼠脑缺血模型。分别给予治疗组和缺血对照组依达拉奉及等计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大鼠于相应时段灌注取材,每组标本分别采用单宁酸-氯化铁法染色微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脑组织中的BDNF和NGF。光镜下观察脑组织中微血管密度、NGF和BDNF的变化,利用灰度值进行分析。结果微血管密度、NGF、BDNF灰度值治疗组均低于缺血对照组。结论 NGF、BDNF水平与微血管密度密切相关;依达拉奉可上调大鼠缺血脑组织中NGF、BDNF的表达,减轻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大鼠延髓缺血后脑神经元凋亡、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缺血对照组。采用电凝双侧椎动脉和结扎右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造大鼠延髓缺血模型。分别给予治疗组和缺血对照组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及等计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大鼠于相应时段灌注取材,每组标本分别采用尼氏染色、Tunel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脑组织中的神经元、凋亡神经元数量、BDNF和NGF。光镜下观察脑组织中神经元数量、神经元凋亡的数量。同时观察NGF和BDNF的变化,利用灰度值进行分析。结果神经元凋亡数量及NGF、BDNF灰度值治疗组均低于缺血对照组。结论 NGF、BDNF水平与神经元数量密切相关,丁苯酞可上调大鼠缺血脑组织中NGF、BDNF的表达,减轻脑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大鼠神经行为、梗死体积、组织形态及缺血半暗带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水平变化。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Ⅰ组(假手术组); Ⅱ组(脑缺血组)。用线栓法建立动物模型,不给予再灌注,各组在术后48h断头取脑,处死前行神经功能评分,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用HE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GF、BDNF的表达水平。结果 Ⅰ组在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组织形态及大脑皮层相应部位NGF、BDNF阳性细胞数均正常。与Ⅰ组比较,Ⅱ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体积均严重受损; 光镜下Ⅱ组缺血性病理改变较重,与Ⅰ组比较,Ⅱ组缺血半暗带NGF、BDNF阳性神经元数增加(P<0.05)。结论 脑缺血本身可上调缺血半暗带NGF、BDNF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神经行为学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促凋亡蛋白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GF组、康复训练组及NGF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又分为脑梗死后7d、14 d、21 d 3个亚组.采用线栓法制作脑梗死大鼠模型,NGF组制模后即予腹腔注射鼠NGF 20 μg/(kg·d);康复训练组制模后72 h给予平衡木、转棒、网屏训练;联合治疗组同时给予NGF和康复训练.各组分别于相应时间点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组织BDNF、Bax的表达,逆转录-PCR法检测BDNF mRNA、Bax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GF组、康复训练组及联合治疗组各时间点亚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明显降低,脑组织BDNF、BDNFmRNA表达明显升高,Bax及Bax mRNA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与联合治疗组比较,NGF组、康复训练组各时间点亚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均明显升高,脑组织BDNF、BDNF mRNA水平明显降低,Bax、Bax 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 NGF联合康复训练能上调BDNF、下调Bax的表达,而显著改善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参乙酸镁对局灶性脑缺血后大鼠神经行为、梗死体积、组织形态及缺血半暗带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乙酸镁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Ⅰ组(假手术+安慰剂组);Ⅱ组(脑缺血+安慰剂组);Ⅲ组(脑缺血+药物组)。用线栓法建立动物模型,不给予再灌注,各组在术后48h断头取脑,处死前行神经功能评分,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GF、BDNF的表达。结果Ⅰ组在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组织形态及大脑皮质相应部位NGF、BDNF阳性细胞数均正常。与Ⅱ组相比,Ⅲ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Ⅱ组、Ⅲ组缺血性病理改变均较重,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Ⅲ组缺血半暗带NGF、BDNF阳性神经元数较Ⅱ组增加(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缺血半暗带NGF、BDNF阳性神经元数增加(P<0.05)。结论丹参乙酸镁可增加脑缺血损伤后缺血半暗带NGF、BDNF的表达,但其发挥的神经保护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参乙酸镁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行为、梗死体积、组织形态及缺血半暗带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乙酸镁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Ⅰ组(假手术+安慰剂组);Ⅱ组(缺血-再灌注+安慰剂组);Ⅲ组(缺血-再灌注+药物组)。用线栓法建立动物模型,各组在术后48h断头取脑,处死前行神经功能评分,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用HE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GF、BDNF的表达。结果Ⅰ组在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组织形态及大脑皮层相应部位NGF、BDNF阳性细胞数均正常。与Ⅱ组相比,Ⅲ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体积明显降低(P<0.05);光镜下,Ⅲ组缺血性病理改变较轻,缺血半暗带NGF、BDNF阳性神经元数显著增加(P<0.01)。与Ⅰ组相比,Ⅱ组缺血半暗带NGF、BDNF阳性神经元数显著增加(P<0.01)。结论丹参乙酸镁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缺血半暗带NGF、BDNF的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脑源性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B)在脑缺血后适应大鼠模型再灌注不同时间窗的表达,探讨BDNF/TrkB在脑缺血后适应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IR)和缺血后适应组(IP),后两组根据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各分为6h、12h、24h、48h、72h 5个亚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原位杂交法检测BDNF/TrkB mRNA的表达。结果 IP组大鼠梗死体积较IR组明显减小(P0.05)。IP组各时间点BDNF mRNA及TrkB mRNA表达较IR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脑缺血后适应能增加脑缺血-再灌注后BDNF及TrkB的表达,减轻脑梗死体积,BDNF/TrkB在脑缺血后适应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脐血单个核细胞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BDNF、NGF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颈内动脉输注脐血单个核细胞(HCMNCs)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脑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及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方法 改良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法建立VD大鼠模型;大鼠受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又分为2,4,8周三个时相点,每时相点12只.体外分离HCMNCs,术后24h颈内动脉输注3x106个BrdU标记细胞于治疗组;利用穿梭箱系统和ELISA法检测注射HCMNCs后2,4,8周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以及脑组织BDNF和NGF含量的变化. 结果 模型组大鼠主动回避反应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较模型组显著提高(P<0.01).术后2周模型组大鼠脑BDNF、NGF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4周时达到高峰(P<0.01),8周时则明显下降,与2,4周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大鼠脑BDNF、NGF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4周时最高(P<0.05,P<0.01),8周时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与2,4周时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内动脉输注HCMNCs可显著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推测原因为通过增加VD大鼠脑组织BDNF和NGF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梗死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在不同缺血时间点观察大鼠神经行为评分和脑梗死体积,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DNF阳性细胞数。结果在经颅磁刺激1 d,7 d,14 d,21 d组神经行为评分和脑梗死体积均低于对应时程的MCAO组(P<0.05),二者的2 h组之间的神经行为评分及脑梗死体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缺血半暗带BDNF阳性细胞数均增高,经颅磁刺激组的BDNF阳性细胞数高于对应时程的MCAO组(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能提高大鼠局灶脑缺血半暗带BDNF的表达水平,促进神经元的修复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局灶性缺血预处理对脑梗死大鼠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局灶性缺血预处理对脑梗死大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factor,NGF)表达的影响,探讨缺 血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预缺血组和假手术组在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前3天 分别接受10min的预缺血或假手术,MCAO 2h后再灌注22h处死;对照组两次均为假手术,比较各组神经功能评分、梗 死体积及NGF的表达。结果:预缺血组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较假手术组减少(P<0.05),NGF表达明显高于其余两 组(P<0.01)。结论:局灶性缺血预处理可诱导脑缺血耐受的产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GF的表达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损伤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丹参多酚酸盐低剂量治疗组(10mg/kg)和丹参多酚酸盐高剂量治疗组(30mg/kg),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测定脑梗死体积,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BDNF和GDNF的含量。结果与缺血再灌组比较,丹参多酚酸盐可以显著降低大鼠神经损伤行为学评分,减少脑梗死体积,增加脑组织内BDNF和GDNF的含量,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促进脑组织合成BDNF及GDNF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p-CREB)、CREB1活性调节转导子(TORC1)和脑源性神经影响因子(BDNF)在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皮质中的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用线栓法分别制作雄性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3 h、6 h、12 h、24 h、48 h及72h模型,应用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TORC1、BDNF和p-CREB在局灶性脑缺血皮质的蛋白表达水平,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TORC1和BDNF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TORC1的核累积和细胞表达的两个高峰为术后3 h和48 h,而p-CREB和BDNF的两个高峰分别为3 h和7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ORC1可能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48 h前参与促进了顶叶皮质神经元细胞CREB/BDNF通路的活化,对皮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电针对MCAO大鼠皮层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电针对缺血皮层神经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和神经生长因子 (N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缺血组和缺血 电针组 ,大脑中动脉线栓 (MCAO)造成局灶性缺血 75 m in,缺血 电针组在缺血后立即给予电针 1h。在缺血再灌不同时间分别处死 ,然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BD-NF和 NGF主要在缺血灶周围的皮层表达。在再灌后 8h内缺血 电针组 BDNF和 NGF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高于缺血组 (P<0 .0 1)。结论 电针能够提高 NGF和 BDNF在缺血灶周围皮层的表达 ,这种高表达可能对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来源于人脐血的间充质干细胞经静脉移植治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可行性及其机制.方法 将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纯化、扩增并经BrdU标记后,经尾静脉移植到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体内,通过神经缺损评分观察移植后大鼠神经行为学改善情况,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移植到脑内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缺血灶周围微血管密度变化的情况.结果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大鼠的神经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到脑内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主要选择性分布于缺血灶周围区域并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移植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的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经静脉注射移植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能明显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功能恢复,促进缺血灶周边区微血管增生可能是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局灶性脑缺血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大脑皮质BDNF mRNA表达减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并观察大脑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线栓法闭塞大脑中动脉2h后进行再灌注3d,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神经缺失评分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表现;TTC染色检查脑组织梗死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形态结构;RT-PCR技术检测大鼠大脑皮质BDNF mRNA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障碍表现;脑组织未见梗死灶;脑组织神经细胞形态规则;大脑皮质BDNF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组相比,未见明显变化。与假手术组相比,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左侧半球可见梗死灶;梗死侧脑组织形态学观察显示神经细胞大量坏死脱落、胞质呈空泡变性、疏松、胞核浓缩深染;大脑皮质BDNF mRNA表达量明显减少。结论大脑中动脉闭塞2h后进行再灌注3d可造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大脑皮质BDNF mRNA的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激光散斑成像技术研究尤瑞克林对大鼠脑梗死后局部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线栓法制备大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激光散斑成像系统观测缺血半球皮质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血流,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皮质及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血流在大剂量组第1天及第2天给药后均有明显改善,部分大脑皮质血管增粗,血流速度加快,小剂量组及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变化,脑缺血48 h后,大、小剂量尤瑞克林组及生理盐水组的梗死体积分别为10.14%±3.02%,25.99%±3.90%,27.10%±3.32%,大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14,P<0.01),小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缺血后4 h,大剂量组神经功能损伤明显改善,小剂量组及生理盐水组无明显改变,36 h各组间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尤瑞克林可以减少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梗死体积,延缓神经功能损伤,其作用可能与促进侧支循环的开放,增加大脑皮质和缺血区血流有关.  相似文献   

18.
骨髓基质细胞静脉移植治疗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细胞静脉移植治疗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的可行性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纯化、扩增并经BrdU标记后,经尾静脉移植到局灶性脑缺血大鼠体内,通过神经缺损评分观察移植后大鼠神经行为学改善情况,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移植到脑内的骨髓基质细胞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缺血灶周围细胞凋亡及脑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骨髓基质细胞移植组大鼠的神经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到脑内的骨髓基质细胞主要选择性分布于缺血灶周围区域并表达BDNF;骨髓基质细胞移植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的凋亡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经静脉注射移植骨髓基质细胞能够明显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行为功能恢复;抗凋亡及促微血管增生可能是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局灶性脑缺血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低氧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SD大鼠分为 3组 ,即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氧预处理 +缺血再灌注组。连续吸入 8%O2 +92 %N2 3h作缺氧预处理 ,12h后再经插线左大脑中动脉栓塞 (MCAO)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 ,到相应时间点后观察缺氧预处理对MCAO大鼠的行为、脑含水量、血脑屏障通透性和脑梗死体积的影响。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 ,缺氧预处理组大鼠的行为明显改善 ,脑伊文思蓝 (EB)含量、脑含水量 (P <0 0 5 ) ,脑梗死体积缩小。结论 低氧预处理降低缺血再灌注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性 ,抑制脑水肿 ,缩小梗死体积 ,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