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咪唑安定和/或地佐辛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镇痛效果.方法:选择18-65岁行纤维支气管镜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PD组(n=21),首次静注地佐辛5mg+丙泊酚1mg/kg; PM组(n=19),首次静注咪唑安定2mg+丙泊酚1mg/kg; PMD组(n=20),首次静注地佐辛5mg+咪唑安定2mg+丙泊酚1mg/kg.各组根据需要追加丙泊酚每次20-30mg.记录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镇静分级,观察患者症状及记忆缺失情况.结果:用药后一分钟三组患者都能达到满意的镇静效果(镇静分级2-3级);所有患者停药后15分钟完全清醒,PD组恢复时间最短(P<0.01),但有11例(52.4%)对操作过程有记忆,只有10例(47.6%)患者对麻醉镇静的方法很满意.结论:丙泊酚符合咪唑安定和/或地佐辛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镇静效果更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咪唑安定和/或芬太尼用于胆道镜操作过程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18~65岁行胆道镜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PF组(n=31),首次静注芬太尼0.05 mg+丙泊酚1 mg/kg;PM组(n=29),首次静注咪唑安定2 mg+丙泊酚1 mg/kg;PMF组(n=30),首次静注芬太尼0.05 mg+咪唑安定2 mg+丙泊酚1 mg/kg。各组根据需要追加丙泊酚每次20~30 mg。记录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镇静分级,观察患者症状及记忆缺失情况。结果用药后1 min三组患者都能达到满意的镇静效果(镇静分级2~3级);所有患者停药后17 min完全清醒,PF组恢复时间最短(P<0.01),但有21例(67.7%)对操作过程有记忆,只有15例(48.4%)患者对麻醉镇静的方法感到很满意。结论丙泊酚复合咪唑安定和/或芬太尼在胆道镜操作中镇静效果更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丙泊酚和咪唑安定用于ICU呼吸机治疗病人的镇静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目的 观察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对ICU呼吸机治疗病人的镇静效果,为危重病人镇静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拔在ICU呼吸机治疗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21例,先静注丙泊酚1.5mg/kg镇静诱导,然后改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丙泊酚,根据Ramsay氏分级标准调整用量;咪唑安定组19例,先静注咪唑安定0.05mg/kg镇诱导,然后改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注射咪唑安定,根据不同镇静分级调整用量,分别记录Ramsay氏分级Ⅲ-Ⅵ级时的用药量及用药前后、苏醒时的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停药后苏醒时间,停药后再入睡和恶心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随镇静程度的加深而用药量增加,但呼吸、循环无明显抑制。丙泊酚组较咪唑安定组苏醒时间快,且苏醒后再入睡及出现恶心病人明显减少。结论 丙泊酚和咪唑安定都能达到ICU病人所需的镇静要求,丙泊酚苏醒快,且苏醒后再入睡和恶心的发生明显少于咪唑安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芬太尼分别配伍丙泊酚、氯胺酮、咪唑安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观察.方法:在无痛人流术麻醉中分别将丙泊酚(2.0mg/kg)、氯胺酮(0.4mg/kg)、咪唑安定(0.05mg/kg)与芬太尼(0.1mg)合用,观察麻醉中Bp、HR、SPO2、术后清醒时间、不是反应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三种配伍间在术后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方面有一定的差异.结论:三种配伍均能达到人工流产的镇痛、镇静目的,但配伍丙泊酚优于咪唑安定,而咪唑安定又优于氯胺酮.  相似文献   

5.
丙泊酚在ICU老年患者创伤后精神障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丙泊酚治疗ICU老年患者创伤后精神障碍的疗效。方法50例老年创伤精神障碍患者,年龄70-90岁。随机均分为丙泊酚组(A组)和咪唑安定组(B组),分别应用微量泵持续输注丙泊酚0.5mg·kg^-1·h^-1和咪唑安定0.04mg·kg^-1·h^-1治疗12h,比较两组Ramsay评分和治疗有效率,同时记录药物起效时间和停药后清醒时间,并监测用药前后的ECG、MAP、HR、SpO2和RR。结果A组达到Ramsay评分Ⅴ级(23例)明显多于B组(9例)(P〈0.01)。精神症状改善者,A组为24例(有效率为96%),B组为18例(有效率为72%),治疗效果A组明显好于B组(P〈0.01)。起效时间和清醒时间,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用药后MAP、HR和RR比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可能是减轻ICU老年创伤精神障碍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异丙酚与咪唑安定在ICU机械通气镇静治疗中的副作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异丙酚与咪唑安定在ICU机械通气镇静治疗中的副作用进行比较。方法从2003年6月~2004年6月,80例ICU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地被分为异丙酚组和咪唑安定组,每组各40例,异丙酚组先静注异丙酚1.5mg/kg行镇静诱导,然后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注异丙酚0.5~4mg/kg/h。咪唑安定组,先静注咪唑安定0.06mg/kg行镇静诱导,以0.03~0.2mg/kg/h的剂量,用注射泵持续静脉内泵入。维持理想的镇静深度约2~3级。观察各项镇静指标。结果镇静持续时间异丙酚组为(28.3±5.6)h,咪唑安定组为(26.8±6.4)h。达到满意镇静深度的时间,异丙酚组为(26.3±7.7)s,咪唑安定组为(62.6±12.3)s,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镇静有效率异丙酚组92%,咪唑安定组为90%。停药后苏醒时间异丙酚组为(21.2±15.7)min,咪唑安定组(114±36)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异丙酚组有6例出现血压下降,发生率为15%,2例出现心率减慢,发生率为5%,1例停药后出现恶心,发生率为2.5%;咪唑安定组有1例出现血压下降,发生率为2.5%,4例停药清醒后再入睡,发生率为10%,5例停药后出现恶心,发生率为12.5%。结论异丙酚和咪唑安定作为ICU的镇静剂安全有效,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异丙酚易引起血压下降,咪唑安定易引起恶心。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评价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镇静效果差异.方法 检索公开发表的关于丙泊酚与咪唑安定用作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并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个研究,包括75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丙泊酚组与咪唑安定组相比起效时间快(P<0.05),从给药到达到所需的镇静强度时间短(P<0.05),停药后患者恢复清醒较快(P<0.05),停药后再入睡的发生率低(P<0.05),停药后恶心发生率低(P<0.05),但血压下降的发生率高于咪唑安定组(P<0.05).结论 丙泊酚作为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用药与咪唑安定相比有优势,除了血压下降的发生率高于咪唑安定组以外,丙泊酚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幼儿麻醉诱导前经鼻给予咪唑安定镇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应用麻醉前用药目的是镇静,消除焦虑,减少精神伤害,使麻醉诱导平稳。咪唑安定肌注可引起疼痛不适,口服和直肠内给药效果出现较慢、苏醒延迟。本文研究了经鼻给予咪唑安定后的镇静效果。拟行手术幼儿45例,ASAⅠ~Ⅱ级,年龄9月~6岁,体重25kg以下,分为3组,每组15例。A组:入手术室后鼻内给予咪唑安定0.2mg/kg;B组:鼻内给予咪唑安定0.3mg/kg;C组:应用标准麻醉前用药(阿托品或东莨菪硷0.01mg/kg,羟嗪1mg/kg)。镇静程度应用Wilton评分法(1~5分)评价。观察麻醉诱导前镇静程度、诱导时对吸入麻醉药有无抵抗、呼吸及术毕清醒状  相似文献   

9.
咪唑安定与丙泊酚在胃镜检查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给药方法在胃镜检查术中的镇静作用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胃镜检查患者 12 0例 ,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4 0例。Ⅰ组静注咪唑安定 0 0 8mg/kg ,Ⅱ组静注丙泊酚 2 5mg/kg ,Ⅲ组静注咪唑安定 0 0 5mg/kg +丙泊酚 1mg/kg。观察术中镇静程度及记忆缺失、苏醒时间、HR、SBP、DB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的变化。结果 Ⅱ组BP、SpO2 下降比Ⅰ、Ⅲ两组显著 (P <0 0 5 )。Ⅱ、Ⅲ两组镇静程度和苏醒时间相仿 ,且均优于Ⅰ组。结论 咪唑安定0 0 5mg/kg +丙泊酚 1mg/kg辅助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不同镇静方法在小儿骶管麻醉术中镇静的优缺点 ,从而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镇静方法。方法 选择 45例ASAⅠ~Ⅱ级在骶管麻醉下行择期下腹部、会阴短小手术的患儿 ,体重 9~ 2 4kg。随机分为氟芬合剂对照组 (I)组、咪唑安定 (M )组和异丙酚 (P)组 ,每组 15例。I组 :氟芬合剂 (芬太尼 2 μg/kg) ;M组 :静脉泵注咪唑安定 1.5~ 2 .0 μg/kg·min ;P组 :静脉泵注异丙酚 2 5~ 75 μg/kg·min。每组患儿术中镇静评分在 2~ 4分。 结果 I组镇静效果比M组和P组差 (P <0 .0 5 ) ,呼吸抑制和术后躁动发生率较高。清醒时间I组比M组和P组延长 ,M组比P组延长 (P <0 .0 5 )。结论 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或咪唑安定是小儿骶管麻醉术中较为理想的镇静方法。  相似文献   

11.
咪唑安定对丙泊酚诱导需要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评估咪唑安定预先给药对减少丙泊酚需要量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择期手术病人 1 2 0例 ,随机分为丙泊酚组 (A组 )、咪唑安定 0 0 4mg/kg +丙泊酚组 (B组 )和咪唑安定 0 0 6mg/kg +丙泊酚组 (C组 ) ,按丙泊酚剂量每组又分为 4个亚组 :A组分为 0 75、1 1 3、1 6 8和 2 5mg/kg 4个亚组 ;B和C组均分为 0 33、0 5、0 75和 1 1 3mg/kg 4个亚组。A组直接静注丙泊酚 ,B和C组分别静注咪唑安定 0 0 4mg/kg或 0 0 6mg/kg ,6min后静注丙泊酚 ,速度均为1 5mg/s。静注丙泊酚或咪唑安定后 6min内每分钟进行OAA/S评分 ,并记录BIS。结果  (1 )OAA/S与BIS具有显著等级相关 (r =0 81 9,P <0 0 1 )。三次模型拟合曲线可表示OAA/S与BIS之间的关系 (r =0 6 83,P<0 0 1 )。 (2 )以OAA/S =0分为判断丙泊酚效应指标 ,A组丙泊酚的ED50 和ED95分别为 1 0 9mg/kg和 1 6 4mg/kg ;B组和C组分别使丙泊酚的ED50 下降 5 2 3%和 6 0 5 % ,ED95下降 4 7 6 %和5 1 8%。 (3)静注丙泊酚后 1~ 2min ,BIS下降到最低值。与A组相比 ,B和C组使BIS降至相应值的丙泊酚需要量明显减少 ,同时BIS维持低水平的时间显著延长。结论 预先静注咪唑安定 0 0 4mg/kg可显著减少丙泊酚用量 ,并延长其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经腹子宫全切病人,随机分为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组(A组)和芬太尼复合氟哌啶醇组(B组),在腰硬联合麻醉成功后,A组静脉给氯胺酮0.4mg/kg+咪唑安定0.05mg/kg,B组静脉给芬太尼1.0μg/kg+氟哌啶醇0.05mg/kg,观察并记录术中各时段SBP、DBP、SpO2、HR,记录术中镇静和遗忘情况,及抗牵拉反应效果。结果给药后A组各时段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给药后5min、15minSBP、DBP、HR值与术前相比下降明显(P<0.05),A组镇静及遗忘程度比B组好,两组都取得良好的抗牵拉效果,两组都无精神症状。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时,有良好的镇静和镇痛及遗忘作用,且无精神症状,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基础麻醉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肌注或口服用于小儿基础麻醉的可能性。方法  80例 1~ 8岁、ASAⅠ~Ⅱ级的患儿随机等分成四组 :A组 ,肌注氯胺酮 6mg/kg ;B组 ,肌注氯胺酮 4mg/kg +口服咪唑安定 0 2mg/kg ;C组 ,口服氯胺酮 5mg/kg +咪唑安定 0 5mg/kg ;D组 ,口服咪唑安定0 7mg/kg。观察各组麻醉诱导效果、循环呼吸变化及不良反应。 结果  (1)B组与A组相比 ,起效更快 ,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P <0 0 5 ) ,而麻醉诱导效果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2 )C组与A组相比 ,小儿更为合作 (P <0 0 1) ,HR增加不明显 (P >0 0 5 ) ,但起效更慢 (P <0 0 5 ) ,镇静程度不如后者 (P <0 0 5 ) ,但 80 %的患儿尚能与父母分离。结论 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肌注用于小儿麻醉诱导要优于单纯肌注氯胺酮 ,而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口服仍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丙泊酚镇静对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行机械通气时血液动力学和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18例实施机械通气的ALI/ARDS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镇静诱导和维持用丙泊酚)和咪唑安定组(M组,镇静诱导和维持用咪唑安定)。根据Ramsay分级标准调整两组用药量。记录两组患者镇静诱导前即刻(T0)、镇静诱导后1h(T1)、5h(T2)、9h(T3)和12h(T4)血液动力学变化,同时采集上述各时点中心静脉血、股动脉血测定血气,计算肺内动静脉分流率(Qs/Qt)和氧合指数(OI)。结果(1)与T0时比较,T1~T4时两组患者MAP、HR下降(P<0.05);(2)与M组比较,T2~T4时P组Qs/Qt下降、OI升高(P<0.05)。结论丙泊酚镇静有利于改善机械通气时ALI/ARDS患者氧合,可为其病因治疗和肺损伤的修复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丙泊酚、咪唑安定、依托咪酯对于下丘脑室旁核(PVN)中去甲肾上腺素(NE)的影响及其量效关系。方法成年雄性新西兰兔36只,随机分为:A组,丙泊酚2mg/kg;B组,咪唑安定0.2mg/kg;C组,依托咪酯0.2mg/kg;各组药物均在30s内单次静脉推注。清醒24h后同组动物再次实验。A组,丙泊酚150μg.kg-1.min-1;B组,咪唑安定15μg.kg-1.min-1;C组,依托咪酯15μg.kg-1.min-1;各组均持续静脉输注。以立体定位技术穿刺PVN,以推挽灌流技术洗脱NE递质。用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法定量测定样品中NE含量。结果各组基础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丙泊酚单次推注及连续输注时PVN中的NE均较基础值显著降低(P<0.05)。丙泊酚单次推注较连续输注显著降低(P<0.01)。咪唑安定单次推注和连续输注时PVN中NE均较基础显著降低(P<0.05)。单次推注较连续输注无显著性差异(P>0.05)。依托咪酯单次推注较连续输注均与基础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PVN中NE含量单次推注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均较依托咪酯显著降低(P<0.05)。丙泊酚较咪唑安定显著降低(P<0.05)。连续输注咪唑安定较连续输注丙泊酚及依托咪酯有显著降低(P<0.05)。但连续输注丙泊酚较连续输注依托咪酯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次推注丙泊酚明显抑制PVN的NE的释放,持续输注对NE释放无明显影响。咪唑安定单次推注和持续输注都显著抑制下丘脑NE的释放,但抑制程度不呈现剂量相关性。依托咪酯对PVN中NE释放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应用于小儿体表海绵状血管瘤的注射治疗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小儿体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62例,分为对照组(氯胺酮组),观察组(应用咪唑安定、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无水酒精+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小儿体表海绵状血管瘤.观察镇静及遗忘程度,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在注射治疗期间能充分耐受由注射治疗所带来的疼痛,术中无知晓,血流动力学平稳.结论:咪唑安定、丙泊酚复合氧胺酮麻醉较单纯氯胺酮麻醉应用于小儿体表海绵状血管瘤注射治疗效果满意,是一种可取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丙泊酚镇静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以咪唑安定镇静作为对照,研究丙泊酚镇静对硬膜外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血浆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30例硬膜外麻醉下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0例):对照组,术中未给予任何镇静药物;咪唑安定组,切皮前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1 mg/kg,继之以微泵输注,输注速度为0.1mg·kg-1·h-1;丙泊酚组,切皮前静脉注射丙泊酚2.0 mg/kg,继之以微泵输注,输注速度为3.0mg·kg-1·h-1。分别调节丙泊酚和咪唑安定的输注速度和输注量,使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约为3分。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术前和术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结果三组患者术后血浆中TNF-α、IL-6、IL-8和IL-10的浓度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血浆TNF-α、IL-6、IL-8浓度升高的幅度,丙泊酚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咪唑安定组,咪唑安定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L-10浓度升高的幅度,丙泊酚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咪唑安定组(P<0.05),咪唑安定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丙泊酚镇静可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而有效缓解手术创伤和麻醉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丙泊酚、咪唑安定、丙泊酚与咪唑安定联合应用时BIS的变化及其与血液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45例择期拟行全身麻醉、非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15例)静注丙泊酚1mg/kg;Ⅱ组(15例)静注咪唑安定0.2mg/kg;Ⅲ组(15例)静注丙泊酚1mg/kg+咪唑安定0.1mg/kg。随后均用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5mg/kg静注,气管内插管。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中、插管前及插管后的HR、BP、SpO_2,观察整个诱导期BIS的变化及其与血液动力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患者用药后BIS进行性降低至30以下,而插管后则有上升趋势。BIS变化与血液动力学变化明显相关(r>0.6)。结论 丙泊酚、咪唑安定以及二者联合应用时BIS进行性降低,与血液动力学变化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预先给药对青年和老年病人异丙酚闭环靶控镇静的影响。方法24例青年病人(18-39岁)和24例老年病人(66-79岁),ASAⅠ-Ⅱ级,按照术前给药(安慰剂生理盐水或咪唑安定)不同随机分成4组:青年安慰剂组(YP组)、青年咪唑安定组(YM组)、老年安尉剂组(OP组)、老年咪唑安定组(OM组)。所有病人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下,采用以脑电双频指数(BIS)为反馈的闭环靶控(CLTCI)系统输注异丙酚进行镇静。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咪唑安定,10min后开始异丙酚CLTCI,开始靶浓度设定为1.5μg/ml,然后每min逐步增加或减少0.5μg/ml,直到患者的镇静深度稳定于警觉镇静评分(OAAM/S)3分以下。此时的BIS作为反馈变量,通过CLTCI系统自动输注异丙酚。连续记录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BIS,记录异丙酚的诱导用量及总用量、诱导时间(OAAMS达到3分)、清醒时间(OAA/S达到5分)。结果与YM组、OP组相比,YM组、OM组异丙酚的诱导用量及总用量明显减少(P<0.05),诱导时间明显缩短(P<0.05),而清醒时间延长(P<0.05),其中以OM组更为明显(P<0.05)。OM组低血压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比其它组高。结论预先注射咪唑安定减少闭环靶控镇静异丙酚的用量,老年病人尤为明显,并增加老年病人异丙酚闭环靶控镇静时低血压、呼吸抑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或丙泊酚伍用芬太尼对镇静和呼吸、循环的影响,探讨脑电双频 指数(BIS)与呼吸、循环参数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四肢或下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四组: 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加芬太尼组(PF组)、咪唑安定组(M组)和咪唑安定加芬太尼组(MF组)。 静注芬太尼0.05mg(1ml)或生理盐水1ml(观察者不知);丙泊酚负荷量1mg/kg,维持量0.05mg ·kg 1·min 1;咪唑安定负荷量0.1mg/kg,维持量0.01mg·kg 1·min 1。观察并每隔2分钟记录 患者呼吸指标(PETCO2、PaO2、PaCO2、SaO2等)及循环指标,并与BIS、95%边缘频率(95%SEF)和警 觉/镇静观察评分(OAA/S)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观察期间各组无因循环指标达到“黄牌”而停药, 均因呼吸指标达到“黄牌”而停止给药。BIS与用药剂量呈负相关,与OAA/S和95%SEF呈正相关, BIS与PaCO2、PETCO2和RR呈负相关,与VT、VE、SpO2、SaO2呈正相关,PF组HR比P组慢(P< 0.01)。MF组的PETCO2、RR及HR与M组有明显变化(P<0.01)。结论 本研究条件下最合适 的镇静水平维持OAA/S评分2~3分、BIS72~80为宜,此时呼吸、血液动力学稳定,对手术刺激无 反应且能产生遗忘,同时对呼吸、循环抑制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