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葛根黄豆苷元(DZ)对沙土鼠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沙土鼠左侧及两侧颈总动脉分别制备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前20 min腹腔注射DZ(35、70 mg·kg-1),双盲法记录沙土鼠脑缺血1、3、6h后卒中指数;组织学方法检查神经元的病理学损伤;脑缺血24 h及缺血10 min再灌24 h后,利用干燥称重法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脑内水、钙、钠离子的含量。结果与溶媒组相比,DZ能明显降低沙土鼠卒中指数,缓解缺血性脑神经元的损伤(P<0.05)。缺血24 h后,DZ治疗组沙土鼠脑组织内水、钙、钠含量明显低于溶媒组(P<0.05)。缺血10min再灌24 h后,与溶媒组相比,DZ也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沙土鼠脑组织中水、钙、钠的含量(P<0.05和P<0.01)。结论 DZ能改善沙土鼠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性脑损伤,其机制可能是减少钙、钠、水在脑细胞内的蓄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C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缺血10 min再灌注6 h,建立沙土鼠CI/R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芍药苷3个剂量组(20、10、5 mg·kg^-1),每组10只,术前3天开始腹腔注射给药。观察再灌注6 h内神经症状,计算卒中指数;取脑组织匀浆,定磷法测定ATP酶活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谷氨酸(Glu)和天冬氨酸(Asp)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芍药苷各剂量均能降低CI/R沙土鼠的卒中指数(P〈0.05或P〈0.01),各剂量均可显著升高脑组织Ca2+-ATP酶活性(P〈0.05),高、中剂量组能显著升高Na+-K+-ATP酶活性(P〈0.05或P〈0.01),各剂量均能降低脑组织Glu含量(P〈0.05或P〈0.01)。芍药苷对脑组织Mg2+-ATP酶活性和Asp含量则无明显影响。结论芍药苷预处理对CI/R损伤的保护作用与其保护脑细胞膜ATP酶的活性、抑制Glu的释放、降低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银杏叶提取物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夹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 10min或 2 0min再灌注 5d或 1d ,造成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95只动物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银杏叶提取物 (GbE) 50mg·kg 1组及GbE10 0mg·kg 1组。于缺血前 2d和再灌注期间ig给药 ,观察GbE对脑组织钙、钠、水含量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以及对海马CA1区神经元迟发性死亡的保护作用。结果 :GbE能降低沙土鼠缺血再灌注后大脑皮层含水量 ,减轻钙、钠积累 ,且具有剂量效应相关性 ;GbE10 0mg·kg 1能降低缺血再灌注 1d内动物的死亡数及脑组织丙二醛含量 ,增加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结论 :GbE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β-七叶皂苷钠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β-七叶皂苷钠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检测方法,测定正常大鼠及脑缺血大鼠经静脉注射β-七叶皂苷钠5 mg.kg-1后β-七叶皂苷钠的血药浓度,并对其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及正常大鼠静脉注射β-七叶皂苷钠5mg.kg-1后,其药代动力学模型符合二室模型。正常大鼠在静脉注射β-七叶皂苷钠后,血药浓度迅速下降,大约20 min后,其血浆药物浓度已下降50%,T1/2α=0.343 h,T1/2β=23.325 h。约2 h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速率减慢。而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缺血30 min后,静脉注射β-七叶皂苷钠后,其体内药物代谢规律与正常大鼠不同,药物的代谢速率减慢,且在3 h出现一个较低的血药浓度峰,随后血浓下降。结论:β-七叶皂苷钠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的消除较正常大鼠慢,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提示β-七叶皂苷钠在临床的对症治疗时应考虑其药代动力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β-七叶皂苷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霞敏  曾繁典 《药学学报》2004,39(6):419-423
目的研究β-七叶皂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短暂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前给予β-七叶皂苷钠15,30,60 mg·kg-1po,7 d,末次给药1 h后制备MCAO模型,缺血2 h,再灌注24 h,评价神经功能状态、脑水肿和脑梗死范围,测定大脑缺血区及非缺血区皮层及海马中SOD,GSH-Px,CAT和Na+-K+-ATPase的活性及MDA的含量。结果β-七叶皂苷钠能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症状,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β-七叶皂苷钠组的大鼠MCAO再灌注后,其脑内SOD,GSH-Px及ATPase的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而MDA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均具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β-七叶皂苷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5,(1):56-59
目的:研究芍药苷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沙土鼠脑组织炎症反应因子的影响。方法:50只沙土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等容生理氯化钠溶液)组、模型(等容生理氯化钠溶液)组与芍药苷高、中、低剂量(20、10、5 mg/kg)组,腹腔注射给药,每天1次,连续3d。末次给药30 min,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缺血10 min后再灌注6 h以复制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沙土鼠再灌注6 h内的神经症状,统计卒中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沙土鼠大脑海马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沙土鼠脑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沙土鼠卒中指数升高,海马组织NF-κB、ICAM-1表达增强,脑匀浆中TNF-α、IL-1β含量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芍药苷高、中、低剂量组沙土鼠卒中指数降低,海马组织NF-κB、ICAM-1表达减弱,脑匀浆中TNF-α、IL-1β含量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芍药苷预处理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下调脑组织中炎症因子表达、减轻脑组织炎症反应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羟丁酸钠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缺血前后羟丁酸钠 (sodiumgamma hy droxybutyrate,γ OH)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作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观察γ OH对脑缺血再灌注沙土鼠大脑皮层、海马和纹状体ATP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缺血前给γ OH能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沙土鼠脑组织ATP酶和SOD的活性 ,降低MDA含量 ,缺血后给药仍有一定疗效。结论 γ OH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保护脑组织ATP酶和SOD活性 ,清除氧自由基 ,减少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8.
商玉萍  刘海鹏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7):1156-1158,I0004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及合用丹参酮ⅡA对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10min再灌注24h,建立沙土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考察再灌注24h后银杏叶提取物对沙土鼠死亡率、神经症状评分、脑指数、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SOD活性和MDA含量及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 银杏叶提取物48mg/kg、丹参酮ⅡA25mg/kg均能显著减少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沙土鼠死亡率,显著改善其神经症状评分,降低脑组织含水量,提高脑组织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并减轻脑皮层及海马CA1区细胞损伤,两药合用对上述指标改善更为显著。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丹参酮ⅡA可通过改善模型沙土鼠脑水肿.减轻脑组织氧自由基损害,保护大脑皮层和海马神经元免遭损伤,抑制海马椎体细胞迟发性坏死等途径,发挥其预防性治疗作用,两药组合的最佳配比研究值得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粉防己碱(Tet)和尼卡地平(Nic)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10 min后再灌注5min,造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观察Tet和Nic对沙土鼠脑电图(EEG),脑组织钙、水和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以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Tet(15 mg·kg~(-1),iv)和Nic(0.25 mg·kg~(-1),iv)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沙土鼠EEG幅度的恢复;减轻脑水肿和脑组织钙累积;降低脑组织LPO含量;改善脑组织超微结构.结论:Tet对缺血再灌注脑组织损伤有明显拮抗作用,其作用与Nic类似,但较弱.  相似文献   

10.
藤茶总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藤茶总黄酮对大鼠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流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组、藤茶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组以尼莫地平注射液10 mg·kg^-1·d^-1腹腔注射,藤茶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80,40,20 mg·kg^-1·d^-1灌胃给药,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每天1次,术前5 d开始给药。给药动物脑缺血2 h后再灌注24 h,处死动物。观察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学;TTC染色计算大鼠脑梗死面积;测定脑组织中SOD活性、MDA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藤茶总黄酮高、中剂量组均能减少梗死面积(P〈0.05),且大脑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藤茶总黄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七叶皂苷钠对大鼠弥散性脑损伤合并二次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4组,即对照、模型及七叶皂苷钠高、低剂量组,分别测定大鼠脑组织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IL-1β、TNF-α、ET和NO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七叶皂苷钠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IL-1β、TNF-α、ET和NO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可通过抑制炎性因子、清除氧自由基和稳定血管内皮细胞等机制发挥保护神经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丹参对两种时间窗的脑梗死急性期(ACI)患者的作用机制与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内皮素(ET)血清含量变化的相关性寻找丹参的最佳治疗时间窗。方法依据其入院时的发病时间,40例病例均衡地分为两大组,其中发病24h内入院者为早期组,发病24h~7d入院者为晚期组,每大组又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小组,每组患者均于入院前、疗程完成时测量CGRP、ET含量。结果疗程完成时测量早期治疗组脑梗死患者CGRP含量高于早期对照组(P〈0.05),但是ET含量低于早期对照组(P〈0.05);早期治疗组ET含量也明显低于晚期治疗组(P〈0.05)。结论研究提示丹参治疗脑卒中有时间依赖性,它能影响ET、CGRP含量变化,在早期时间窗丹参能通过抑制ET和升高CGRP起到保护作用。故发病24h入院为其最佳治疗时间窗。  相似文献   

13.
电针预处理对全脑缺血再灌流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炎性细胞因子在急性全脑缺血再灌流损伤中的作用及电针预处理的保护作用机理。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左侧肩隅、外关、髀关、足三里)、穴位对照组(左侧清灵渊、灵道、萁门、漏谷穴)、非穴位对照组(左侧天泉与曲泽连线中点、曲泽与郗门中点、五里与阴胞连线中点和膝关与中都连线中点)。三动脉结扎法造成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结扎颈总动脉30min的血浆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浆IL-6和TNF-α含量均有升高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再灌注30min,血浆IL-1β和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血浆IL-6有升高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循经取穴电针能显著降低大鼠脑缺血和再灌注血浆IL-1β、IL-6和TNF-α含量,与模型组、穴位对照组或非穴位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急性期可导致血浆IL-1β、IL-6和TNF-α含量升高,电针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与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及阻断炎症级联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盐酸赖氨酸对七叶皂苷钠注射部位刺激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丽华  汪利芬  冯宇  张丽新 《中国药师》2009,12(9):1190-1192
目的:观察盐酸赖氨酸对七叶皂苷钠注射部位刺激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兔耳缘静脉及股四头肌注射给药刺激性观察法和小鼠皮下蓝斑面积及提取色素比色法比较七叶皂苷钠及七叶皂苷钠与盐酸赖氨酸联合应用(以下简称皂赖联用)刺激性的差异。结果:七叶皂苷钠0.08mg·ml^-1(相当于临床用药浓度)对家兔耳缘静脉血管有轻度刺激或基本无刺激.2.5mg·ml^-1可引起90%中重度刺激,且该刺激性可逆;而皂赖联用1:1,1:6.5仅引起轻度或基本无刺激反应.其刺激反应轻于1:0.05,1:0.1,1:13,且1:1中有33%基本无刺激,1:6.5则为62%。七叶皂苷钠2.5mg·ml^-1引起的家兔股四头肌刺激反应级数之和为15,皂赖联用1:0.1,1:1,1:6.5,1:13的反应级数之和分别为10,6,7,7。皂赖联用1:6.5,1113对七叶皂苷钠2.5mg·ml^-1引起的小鼠皮下刺激的色素减轻率分别为61.6%,56.7%,作用优于其他配比。结论:盐酸赖氨酸可减轻七叶皂苷钠引起的注射部位刺激性.且联合应用以1:6.5的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新型靶向制剂enzastaurin单独或联合吉非替尼对耐药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的影响,设计合理的治疗药物组合。方法: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Chou-Talalay联用指数法判定联合用药效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单药吉非替尼及enzastaurin作用NCI-H460耐药肺癌细胞72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6.99μmol·L-1(95%CI 3.55~13.79μmol·L-1),7.25μmol·L-1(95%CI 4.77~1.02μmol·L-1)。两药联合应用对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P 〈0.05),同时给药组抑制效果更显著(P〈0.01)。同时给药组、序贯给药组(先用吉非替尼)和序贯给药组(先用enzastaurin)吉非替尼对H460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0.006μmol·L-1(95%CI 0.002~0.020μmol·L-1),0.02μmol·L-1(95%CI 0.011~0.037μmol·L-1),0.085μmol·L-1(95%CI 0.042~0.170μmol·L-1)。联合指数法显示在吉非替尼浓度0.05μmol·L-1以上时,同时给药组联合指数均〈1。细胞周期分布实验结果显示同时给药组可显著提高G0/G1期细胞比例(P〈0.05),阻滞细胞于G1期。结论:蛋白激酶C抑制药enzastaurin与EGFR抑制药吉非替尼联用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两药联合应用可能是出现吉非替尼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后续治疗的一个新选择。  相似文献   

16.
张浩 《中国药房》2010,(45):4246-4248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的作用。方法:取SD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前列腺素E1(PGE1)高、中、低剂量组(20、10、5μg·kg-1);假手术组和I/R组给予0.5mL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其余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给药1h后建立肺IRI模型,再灌注6h后处死大鼠提取标本。检测各组肺组织湿/干重比(W/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核因子-κB(NF-κB)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I/R组W/D、MDA、MPO和NF-κB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I/R组比较,PGE1中、高剂量组肺W/D、MDA、MPO和NF-κB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PGE1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和调节炎症反应对肺IRI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七叶皂苷钠注射剂在儿科的应用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七叶皂苷钠注射剂在儿科应用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检索七叶皂苷钠在儿科临床应用的研究资料,对其在儿童脑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硬肿症、儿科烧、烫伤及儿科其他疾病的治疗作用进行汇总。结果:七叶皂苷钠主要具有抗水肿、抗炎和增强血管舒张等方面的药理作用,能有效改善儿童脑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硬肿症的相关症状;也是儿科烧、烫伤的有效治疗药物,可减少创面渗出,加速消肿,加速愈合。结论:对于儿科患者相关疾病的治疗,七叶皂苷钠注射剂是一种有效的药物,安全有效的剂量范围为0.05~0.25mg·kg^-1,应用过程中应控制给药剂量,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冠心病(CHD)和原发性高血压(CH)患者血中NO、CNP、AngⅡ、CGRP和ET的含量,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选择EH患者62例,CHD患者54例为实验组,正常健康者45例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中CNP、AngⅡ、CGRP、ET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结果EH和CHD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CNP、AngⅡ、ET含量明显增高(P〈0.01,0.05),NO、CGRP则明显降低(P〈0.01,0.01);两组患者CNP、AngⅡ与CGRP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性(EH组r=0.556,P〈0.01;CHD组r=0.419,P〈0.05)。结论检测EH和CHD血中CNP、NO、AngⅡ、CGRP、ET含量变化,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及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群  ;李士敏 《中国药房》2009,(21):1620-1621
目的:研究丹皮酚在小鼠血浆和脑组织中的分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丹皮酚灌胃后小鼠血浆和脑组织中的浓度,用3p97软件计算两者的药动学参数并比较评价。结果:丹皮酚在血浆、脑组织的主要药动学参数Ka分别为99.3、18.22h-1,t1/2α分别为0.04、0.05h,t1/2β分别为3.95、71.23h,t1/2ka分别为0.01、0.04h,Cmax分别为4.57μg.mL-1、0.51μg.g-1,AUC0→t分别为2.32μg.h.mL-1、1.62μg.h.g-1。结论:丹皮酚灌胃小鼠后吸收迅速,血浆中消除快,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在脑组织中停留时间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