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期恢复(DGF)伴亚临床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体会。方法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2年3月,行尸体肾脏移植41例,其中3例病人术后出现DGF,术后1周行移植。肾穿刺活检,1例为急性肾小管坏死;另2例术后1周活检接近边界值,但始终无临床排斥反应的临床症状,行血液透析,2~3周后,再次行移植肾穿刺活检证实为急性排斥反应。结果1例急性肾小管坏死病人经血液透析2~3周后,肾功能恢复。另2例2~3周后,经再次行移植肾穿刺活检证实为急性排斥反应。经激素冲击治疗,FK506治疗后,。肾功恢复。结论肾移植术后DGF其病因较为复杂,尤其伴亚临床急性排斥反应时,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临床诊断十分困难,因此,我们推荐早期行移植肾穿刺活检对于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透析方式对肾移植术的影响。方法 透析时间大于 3个月的肾移植患者 5 16例 ,按照透析方式分为两组 ,血液透析 (HD)组 (n =394 )与腹膜透析 (PD)组 (n =12 2 ) ;记录两组患者肾移植术后 1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HD组与PD组患者肾移植术后超急性排斥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两组患者急性排斥的发生率分别为 13 5 8%和 2 3 97% (P =0 0 0 5 ) ,细菌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 8 4 6 %和 15 7% (P <0 0 5 ) ,活动CMV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 2 5 13%和 16 5 3% (P <0 0 5 ) ,CMV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 7 4 4 %和 2 4 8%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HD组患者因超急性排斥切除移植肾 4例 ,急性排斥反应切除移植肾 3例 ,严重感染切除移植肾 1例 ,因败血症死亡 1例 ,因CMV肺炎呼吸衰竭死亡 4例 ,因心力衰竭死亡 2例 ;PD组患者因超急性排斥及急性排斥反应切除移植肾各 1例 ;因化脓性腹膜炎及真菌性败血症死亡各 1例 ;其余患者经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PD患者的免疫活性高于HD患者 ,并更易发生感染 ,在肾移植术围手术期应注意透析方式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移植肾内转移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与慢性移植肾肾病的关系.方法2000年9月至2001年1月期间,检测146例肾功能正常的肾移植患者尿中TGF-β1含量,测得相对浓度为152.8~516.2(pg/mg Cr),将TGF-β1相对浓度最高和最低的各20例患者分为A组、B组,检测两组血TGF-β1水平;两组中分别有14例和12例患者进行了移植肾穿刺活检,比较活检组织中TGF-β1mRNA的表达量.3年后,比较两组肾功能有无差异,对肾功能不全者作移植肾穿刺活检,明确是否为慢性移植肾肾病.结果两组患者血TGF-β1浓度没有明显差异;A组活检组织中TGF-β1mRNA表达量为1.37±0.29,明显高于B组0.82±0.21;3年后,A组肌酐清除率(Ccr)减少了(17.4±7.2)mL/min、有7例患者肾功不全,B组Ccr减少了(6.2±4.5)mL/min、有1例肾功不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不全的患者,移植肾穿刺活检均证实为慢性移植肾肾病.结论移植肾中TGF-β1与慢性移植肾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尿TGF-β1相对浓度高者远期肾功能差.  相似文献   

4.
阮建平  温国贤  付康才  王晓鸣  张卫 《吉林医学》2006,27(11):1347-1348
目的:总结异体肾移植围术期少尿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方法:我院自1995年5月~2005年5月行异体肾移植术,围术期少尿或无尿患者34例,给予血液透析及调整免疫抑制剂,抗炎、川芎嗪等治疗。结果:移植肾术后早期少尿或无尿患者原因,急性排斥反应55.9%,急性肾小管坏死38.2%,加速排斥反应5.9%。肾功能恢复31例,治愈率91.1%,3例移植肾切除,死亡1例,死亡原因是加速排斥反应。尿量恢复时间,最短术后7d,最长术后5个月,急性肾小管坏死组尿量恢复(15.4±8.3)d,急性排斥组尿量恢复(25.7±4.3)d。结论:合理血液透析治疗可减少并发症,提高人/肾治愈率,避免肾功能延迟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移植肾在术后出现合并症时,经皮肾穿刺活检的病理形态学特点,探讨穿刺活检的诊断意义。方法参照Banff 2005和Banff 1997移植肾活检病理学诊断与分类方案对60例移植肾的穿刺活检标本进行病理学诊断和分类。结果 60例移植肾穿刺活检标本中急性排斥反应17例(28.3%)、慢性排斥反应21例(35.0%)、界线性病变9例(15.0%)、复发或新发性肾病6例(10.0%),急性肾小管损伤5例(8.3%)、药物毒性反应2例(3.3%)。结论移植肾穿刺活检的病理学观察可以及时准确地诊断肾移植术后的多种合并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6.
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保护移植肾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洛沙坦对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移植肾的保护作用。方法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3月期间 ,对肾移植术后时间达 1年、移植肾功能正常、尿TGF β1相对浓度≥ 2 5 0 .0pg/mg .Cr的 2 1例患者 (A组 )连续使用洛沙坦 (5 0mg/d) 1年以上 ,与同期相同条件但未服用洛沙坦的 2 3例患者 (B组 )作对比 ,3年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和尿TGF β1相对浓度、肌酐清除率 (Ccr)减少量和肾功能不全的病例数有无差异 ;观察服用洛沙坦的不良反应。结果 在 3年随访期内 ,A组Ccr减少量为 4.8± 4.6ml/min ,有 2例 (9.5 % )患者肾功能不全 ,均明显低于B组 (P <0 .0 1、0 .0 5 ) ,后者分别为 13 .7± 9.5ml/min和 9例 ;3年后A、B两组尿TGF β1浓度分别为 3 15 .5± 44 .6、5 0 7.7± 5 3 .1(pg/mg .Cr) ,A组明显低于B组 (P <0 .0 1) ;两组血TGF β1浓度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A组服用洛沙坦后无不良反应发生 ;A、B两组中肾功能不全者 ,穿刺活检证实均为慢性移植物肾病。结论 洛沙坦对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移植肾具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移植肾内TGF β1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抗CD3单克隆抗体(OKT3)治疗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33例发生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肾移植病人分为两组,A组16例(OKT3 5 mg/d);B组17例(OKT3 2.5mg/d).观察排斥反应逆转情况及感染的发生率.结果A组13例(81.25%)急性排斥反应逆转,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移植肾自发性破裂行移植肾摘除术,2例移植肾失功恢复血液透析.B组15例(88.24%)急性排斥反应逆转,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移植肾自发性破裂行移植肾摘除术,1例移植肾失功恢复血液透析.两组排斥反应逆转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合并感染43.75%,B组5.8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OKT3治疗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效果良好,并发症少,且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时Bcl 2、Bax、Fas和FasL基因蛋白表达的改变。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15例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标本中Bcl 2、Bax、Fas和FasL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 :Bcl 2、Bax、Fas和FasL基因蛋白主要在肾小管上皮中表达 ,急性排斥反应时肾小管上皮细胞Bcl 2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而Bax表达则明显升高 (P <0 .0 5 ) ;肾小管上皮细胞Fas及FasL基因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Bcl 2家族可能参与调控细胞凋亡 ,引起肾脏免疫损伤 ;Fas及FasL可能直接参与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 ,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引起肾脏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与IGF 1表达的关系。方法 实验组采用RIA法研究 6 0只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肾组织IGF 1表达。临床组 :采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 2 0例肾移植病人移植肾组织中IGF 1表达。结果 实验组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 2 4h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 ,肾小球及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IGF 1呈阳性表达 (0 0 5 1± 0 0 1)ng mg ,术后 7d达高峰 (0 11± 0 0 1)ng mg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 ,肾组织学及IGF 1在 2周后恢复正常。临床组 :肾移植后 2 4hIGF 1呈阳性表达 ,AOD值为(0 31± 0 0 7) ,术后 7d达高峰 (0 5 0± 0 0 7) ,P <0 0 5 ,10~ 14d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术后发生CR3例 ,IGF 1升高达 (0 76± 0 0 7) ,P <0 0 5 ,而ATN6例中 ,IGF 1为 (0 5 6± 0 10 ) ,P <0 0 5。随着排斥控制 ,肾功能恢复IGF 1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可避免会出现IGF 1表达。排斥反应时IGF表达明显高于ATN及正常肾组织。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作为非免疫因素与免疫因素损伤相互协同 ,共同促进移植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0.
张波  王禾  张绍增  武国军  李欣  杨晓剑  于磊  张更 《医学争鸣》2003,24(19):1790-1792
目的: 探讨在初始类固醇冲击治疗后急性肾移植排斥反应中浸润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 方法: 64例发生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的患者的肾活检标本,活检均于类固醇冲击治疗后3 d进行. 检测活检标本的细胞凋亡并与40例有淋巴细胞浸润的非特异肾损伤标本进行比较.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 在急性排斥组(n=64)中有44例患者标本中观察到淋巴细胞凋亡,34例中观察到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20例中未检测到细胞凋亡. 对照组(n=40)中有24例检测到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P=0.2351),淋巴细胞凋亡在4例患者中发现(P=0.000). 根据Banff分类Ⅰ级排斥反应为16例,Ⅱ级为34例,Ⅲ级为14例,检测到淋巴细胞凋亡分别为:14例,22例和8例(P=0.1530). 结论: 在初始类固醇冲击治疗后急性肾移植排斥反应中浸润淋巴细胞凋亡是重要的,可能与排斥反应的转归有关.  相似文献   

11.
王可  邹翰琴  叶江 《西部医学》2013,(11):1721-1722,1725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肾脏穿刺组织活检的注意事项及对肾脏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20例肾脏疾病患者在超声引导经皮肾脏穿刺组织活检的成功率、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320例肾脏活检取材670条,取材成功率99.0%,均能达到临床病理检查要求,在穿刺初期有4例出现血肿,穿刺后有16例肉眼血尿,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3%,均无明显感染、大出血、肾周脏器损害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肾脏穿刺组织活检对了解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疾病预后有重要意义,超声引导是穿刺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应用单次弹射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科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未明确诊断的肺部周围型结节或肿块58例患者,应用单次弹射活检针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获取病理标本。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病理标本,穿刺成功率100%,明确诊断57例。其中肺癌49例,结核5例,炎性假瘤3例,报告坏死组织1例。结论:在CT引导下应用单次弹射活检针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移植中心移植肾组织穿刺活检的穿刺指征及病理学类型和特点,评价移植肾组织活检的安全性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629位患者共773例移植肾穿刺活检资料。结果肾穿刺成功率100%,术后移植肾周小血肿9例(1.2%),肉眼血尿33例(4.3%),腹痛1例(0.13%)。穿刺指征:单纯蛋白尿205例(26.5%),不明原因的血肌酐升高187例(24.2%),蛋白尿合并血肌酐升高313例(40.5%),肾移植术后无尿/少尿53例(6.9%),程序性肾组织活检15例(1.9%)。病理类型:正常21例(2.7%);T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179例(23.2%),抗体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51例(6.6%);T细胞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205例(26.5%),抗体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43例(5.6%);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NI)药物中毒41例(5.3%),急性肾小管坏死29例(3.7%);复发/新发性的肾病11例(1.4%);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病(HBVGN)9例(1.2%);临界性病变39例(5.0%);其他145例(18.8%)。结论移植肾活检安全性高,对肾移植术后肾疾病的病因诊断有重要的意义,能指导临床治疗并改善移植肾长期存活,临床中应常规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螺旋CT导向下在肺部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我院在螺旋CT导向下肺部穿刺活检并经病理证实的65个病例共穿刺68个病灶及临床随访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个病灶穿刺72针次,穿刺成功率100%,获得正确诊断率93.8%(61例)。其中鳞癌28例,腺癌20例,胸膜间皮瘤3例.炎性假瘤3例,肺结核瘤4例,原发病灶不明确的转移瘤4例,恶性淋巴瘤1例。并发症主要为气胸和出血,气胸发生率6.1%,出血发生率为12.3%。结论 螺旋CT导向下肺部穿刺活检术属微创性技术,具有安全、可靠、有效,成功率高,诊断准确,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斜角进针自动肾活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斜角进针自动穿刺枪在肾活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41例彩超引导下斜角进针巴德(BARD)穿刺枪肾活检和35例B超定位手动肾活检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DARD穿刺枪自动肾活检一次成功率97.56%,二次成功率100%,活检标本平均长度(13.1±3.51)mm,肾小球平均数目(15.5±6.5)个,肉眼血尿发生率为2.43%,肾包膜下血肿(≥2.0cm)为0,而B超定位手动法分别为85.71%,60%,(10.8±2.35)mm,(8.5±5.93)个,11.43%,2.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活检枪法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5 6例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患者于超声引导下进行自动肾活检分析。结果 肾活检成功率为 92 .96% ,获得肾组织长度为 12 .5 0± 4.5 0mm ,肾小球数目为 8.5 5± 5 .79个。并发症为肉眼血尿 (3 .13 % )、肾周血肿 (4 .3 0 % ) ,严重出血 (0 .3 9% ) ;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 (5 .0 9% )。结论 超声引导自动肾组织活检是一种理想、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士坤  黄永斌  黄晓明  周建国 《西部医学》2014,26(11):1512-1513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注射无水乙醇与聚桂醇注射液硬化治疗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例肾囊肿患者随机分成A组(无水乙醇组)18例和B组(聚桂醇组)14例,治疗要点包括选择最佳穿刺层面,进针角度及深度,注射剂量.结果 32例均穿刺成功,两组治愈率无差异,均达100%.A组发生2例乙醇中毒反应,经对症治疗后缓解.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注射无水乙醇和聚桂醇治疗肾囊肿,疗效无明显差异,但聚桂醇无乙醇中毒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髋关节病变穿刺活检的技术,以期评价其实用价值。方法 病人取仰位,CT扫描确定穿刺平面及穿刺路径达到预定位置后重复2-3次取材。结果 刺中率100%,阳性率91.7%,假阴性率8.3%。结论 CT导引下髋关节病变穿刺活检简便易行,诊断正确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方法 应用自动活装置 ,在普通超声探头的引导下对 2 0 3例肾脏疾病患者进行经皮肾穿刺活检。结果 成功率 97% ,肉眼血尿发生率 4.0 %。结论 此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陕北地区对弥漫性肾病诊治水平。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26例弥漫性肾病患者经皮快速自动肾穿刺活检。结果26例肾穿刺均成功取材,成功率为100%。其中18例肾穿刺取材两针成功,另6例一针穿刺成功,2例3针穿刺成功;穿刺出标本长度为6~22mm,并行光镜、免疫荧光,必要时加做电镜、乙肝标志物等。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自动肾穿刺活检简便、易行,取材满意,可为临床病理学诊断提供理想的活检标本。经病理组织活检确诊微小病变型肾病3例,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7例,膜性肾病5例,IgA肾病2例,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1例,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3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1例,糖尿病肾小球硬化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