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柴键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10):671-671
眼底出血为多种眼底病的共症。如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湿性)等,属于中医“视瞻昏渺”、“暴盲”等范畴,可采用分期治疗。  相似文献   

2.
1资料和方法本组病例为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住院手术治疗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性玻璃体积血患者26例26眼,其中男性17例17眼,女性9例9眼。年龄42~69岁,平均59岁。发生玻璃体积血至手术时间为2~30个月,平均4·5个月。术前明确诊断者8例8眼,其中2眼曾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术中发现视网膜静脉阻塞18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8例8眼,半侧性视网膜静脉阻塞5例5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13例13眼。术前视力:光感—眼前手动。眼压正常范围。术前均行裂隙灯显微镜、三面镜和B超检查。虹膜红变2眼;晶状体皮质轻度混浊13眼,周边明显混浊2眼;玻璃体后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方法:对在我院行玻璃体切除术的160例(198眼)PDR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198眼术后视力改善146眼(73.74%),其中Ⅳ~Ⅴ期116眼(79.45%),Ⅵ期30眼(20.55%);32眼(16.16%)视力不变;20眼(10.10%)视力下降.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视网膜脱离、高眼压、玻璃体出血.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PDR的有效手段,大部分患者视力得到改善;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对该病的预后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对玻璃体混浊、非吸收性玻璃体出血、黄斑裂孔、糖尿病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手术护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1年2~12月行玻璃体切割手术42例(42眼),男23例,女19例;年龄8~70岁,平均40岁;右眼19例,左眼23例;玻璃体混浊21例,玻璃体出血5例,黄斑裂孔3例,糖尿病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5例,外伤8例。术前视力手动/眼前至0.3,术后视力手动/30cm至0.8。……  相似文献   

5.
郑晓明 《新中医》2003,35(1):53-54
视网膜出血是视网膜疾病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常见眼底出血性病变。因其严重影响患眼视力,变症较多,病因复杂,治疗棘手。我科从1999年始用海茜四物汤治疗视网膜出血,疗效显著,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视网膜出血78例90眼,其中男43例,女35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15岁,平均53.5岁;右眼41例,左眼25例,双眼12例。发病时间最长3月,最短1天,平均15天;视网膜血管炎14例14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3例13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11例11眼,糖尿病性视网膜出血10例20眼,高血压性视网膜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0G玻璃体切除术后视网膜脱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1月20G玻璃体切除手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31例(31只眼)。男17例占61%,女14例占39%;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7-38岁;玻璃体切除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时间7~360d,平均(115.16±0.14)d;发生视网膜脱离后再次行玻璃体切除复位视网膜,眼内填充C3F8或硅油。结果玻璃体切除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原因中: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16只眼(51.6%),原裂孔未封闭11只眼(35.5%)、新裂孔10只眼(32.3%)、玻璃体嵌顿3只眼(9.7%)。结论20G玻璃体切除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原因主要是前部PVR,与术中玻璃体、视网膜的正确处理、玻切机负压的设置、眼内填充物的选择有关。  相似文献   

7.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中增殖膜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近一年我科收治的12例(12只眼)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7岁。眼底表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Ⅳ~Ⅵ期,其中5例伴玻璃体出血。糖尿病病史5~12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化瘀散结片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opathy,PVR)玻璃体中硷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的影响和作用机理。方法:18只家兔(36只眼)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眼穿通伤后玻璃体内注入血液的方法造成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模型,应用化瘀散结片治疗化瘀散结组的玻璃体出血,检测各组玻璃体中硷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结果:化瘀散结片治疗中玻璃体硷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化瘀散结片能降低玻璃体中硷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浓度,防治PVR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P)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以视网膜血管闭塞性循环障碍为主要病理改变特征的致盲性眼病。多双眼发病,以视力下降,眼底出现微动脉瘤,出血斑点、硬性渗出、棉绒斑、静脉串珠状以及黄斑水肿、视盘新生血管、视网膜前出血、玻璃体积血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DRP特征改变。我们临床结合中医药辨证施治,控制DRP,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玻璃体手术是治疗PDR的主要方法,但是术后并发症仍较多,其中术后玻璃体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医辨治眼底出血的思路及临床用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眼底出血属于眼科血证范畴,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不循经,渗溢于脉外,积存于组织间隙,严重影响视功能的一个常见病症。许多眼病都可以导致眼底出血,甚至玻璃体积血,如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外伤性眼内出血等。眼底出血性疾病是临床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眼底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白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眼底出血68例,给予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口服维生素C、肌苷片及原发病治疗。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3眼,视网膜静脉阻塞31眼,老年性黄斑变性11眼,视网膜静脉周同炎2眼,外伤性眼底出血5眼。治疗后,治愈46眼(58.97%),好转16眼(20.51%),有效11眼(14.11%),无效5眼(6.41),总有效73眼(93.59%)。结论眼底出血的治疗关键是对原发病进行有效控制及治疗,并配合眼底出血的常规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  相似文献   

13.
肖家翔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458-1458
慢性缺血性视网膜病变多由眼组织的慢性灌注不良,静脉回流障碍,毛细血管异常,或血液系统疾病引起,主要病变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分支静脉阻塞(BRVO),其它有眼缺血综合征,血液病眼底病变,以及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等。对于慢性缺血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黎小妮 《新中医》2004,36(11):9-10
黎家玉主任医师运用火、气学说辨治眼内出血,并以外伤性前房出血、玻璃体出血、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出血、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为例,具体说明眼内出血的辨治,其范围应在实火、虚火、气滞、气虚四方面进行辨治,重在辨证求因,并结合局部适当用药,就可把握眼内出血辨治的全局。  相似文献   

15.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病,其并发症较重、较多,常因并发黄斑囊样水肿、玻璃体积血、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致视力下降明显,甚至失明,是仅次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致盲性眼底病。本院眼科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玻璃体积血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对促进积血的吸收,减少玻璃体内积血残留,防止机化物产生,预防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均有重要临床价值。因此,探求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方法是防盲、治盲的重要课题之一。2006-01—2007-03,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玻璃体积血28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均为我院眼科门诊患者,男12例16眼,女16例19眼;年龄6~75岁;原发病:视网膜静脉阻塞8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2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1眼,高血压动脉硬化7眼,外伤所致7眼。玻璃体积血均为第1次发生。首诊时视力为光感-0.1,玻璃体混浊( ~ ),眼底无红光反射。1.2诊断标准任何原因致使视网膜、葡萄膜血管或新生血管破裂,血液流出并聚积于玻璃体腔内,都可形成玻璃体积血。参照《眼科全书》提出的分级方法[1]:Ⅰ级:少量出血不影响眼底观察;Ⅱ级:眼底出血红光反射明显,或上方周边部可见视网膜血管;Ⅲ级:部分眼底有红光反射,下半部有红光反射;Ⅳ级:玻璃体大量积血,眼底无红光反射。1.3治疗方法1.3.1中医治疗予桃红四物汤加味。药物组成:桃仁9g,红花10g,川芎10g,当归10g,白芍药15g,熟地黄...  相似文献   

17.
清营汤为主治疗眼底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莉 《中医杂志》2001,42(2):101-102
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结合脏腑辨证,运用清营汤化裁治疗眼底出血。其中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25只眼,高血压性眼底出血20只眼,糖尿病性眼底出血16只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4只眼,外伤性眼底出血3只眼。结果治愈56只眼,显效8只眼,好转4只眼,总有效率100%,方中海藻配伍甘草,用后疗效较好,并未出现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益血汤对玻璃体切割术后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玻璃体切割术后3天至7天视力不提高,且视网膜无新鲜出血的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62例(62眼),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A组,23例23眼),西药对照组(B组,20例20眼)、空白对照组(C组,19例19眼)。A组口服益血汤治疗,B组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C组为空白对照。3组均予口服多维元素片等,治疗时间为30天。观察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及眼彩色多普勒超声各指标情况。结果视力疗效:A、B、C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5.2%、45.0%、15.8%,A组结果分别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A组、B组治疗后眼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平均血流速度(Vm)较治疗前增高,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各指标改善情况较B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血汤的运用可以明显改善玻璃体切割术后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眼的眼底供血,增进视力。  相似文献   

19.
几年来,我用辨病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对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黄斑部病变造成眼底出血的26名患者(28只眼)进行了治疗和观察。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26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3例;40岁以上者20人,40岁以下者6人。二、诊断依据: 1.用直接检眼镜观察出血部位及程度,并诊断及分型。2.观察血管改变情况(如血管的粗细,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明目-7味丸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51眼)由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玻璃体积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3例(29眼),用止血及明目-7味丸,对照组19例(22眼)用止血及卵磷脂络合碘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1疗程,治疗2~6疗程,治疗中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结果:治疗组出血性玻璃体积血患者治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9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目-7味丸能够改善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玻璃体积血患者的视功能、玻璃体积血及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