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三七总皂苷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 LDL )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以探讨其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 (ASO)的机制。方法 以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靶细胞, 用ox LDL造成HUVEC损伤模型,以三七总皂苷进行干预。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蛋白定量法检测HUVEC与单核细胞的黏附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HUVEC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蛋白表达。结果 ox-LDL作用HUVEC后12、24 h时,HUVEC损伤明显,细胞活性显著降低,人单核细胞与HUVEC的黏附率显著升高, HUVEC的ICAM 1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而三七总皂苷能使ox-LDL损伤的HUVEC形态趋于正常,活性增强,并明显降低人单核细胞与HUVEC的黏附率,显著降低ICAM-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ox-LD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这种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结论 三七总皂苷能通过下调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抑制单核-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从而发挥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ASO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三七总皂苷配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和内皮血小板黏附的影响。方法:对人脐静脉细胞进行培养,培养后分为7组,向空白组加入生理盐水,模型组加入80mg/kg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简称:双抗组)加入80mg/kg氧化低密度脂蛋白+10mg/kg氯吡格雷+15mg/kg阿司匹林,三七总皂苷组加入80mg/kg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三七总皂苷终浓度100mg/kg,联合组分别加入80mg/kg氧化低密度脂蛋白+10mg/kg氯吡格雷+15mg/kg阿司匹林+三七总皂苷终浓度50、100、200mg/kg。作用48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7组细胞凋亡率以及内皮血小板黏附情况,检测7组细胞乳酸脱氢酶(LDH)、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一氧化氮(NO)水平,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38MAPK、p-P38MAPK、ERK-1/2、p-ERK-1/2蛋白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率、LDH、ICAM,CD61平均荧光强度以及p-P38MAPK、p-ERK-1/2蛋白表达均明显为高,NO水平均明显为低;与模型组比较,双抗组、三七总皂苷组、50mg/kg联合组、100mg/kg联合组100mg/kg及200mg/kg联合组细胞凋亡率、LDH、ICAM,CD61平均荧光强度以及p-P38MAPK、p-ERK-1/2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NO水平均明显升高;其中200mg/kg联合组细胞凋亡率、LDH、ICAM,CD61平均荧光强度以及p-P38MAPK、p-ERK-1/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他各组,NO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各组。结论:200mg/kg三七总皂苷配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且可改善内皮血小板黏附情况,其机制可能与内皮细胞MAPA通路p-P38MAPK、p-ERK-1/2蛋白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E选择素(E-selectin)表达的影响,探讨l-THP的抗炎作用.方法:分离纯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LPS或LPS加不同浓度l-THP共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黏附分子表达的变化. 结果: l-THP (250 mg·L-1)显著降低LPS诱导的ICAM-1和E-selectin表达(P<0. 05).l-THP(50 mg·L-1)抑制E-selectin表达(P<0. 05), 然而对ICAM-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P>0. 05).l-THP (10 mg·L-1)对2种黏附分子表达均无明显影响(P>0. 05).50 mg·L-1地塞米松(DXM)完全抑制LPS诱导上述2种黏附分子的表达(P<0. 05).结论:左旋四氢巴马汀能减少LPS诱导的ICAM-1和E-selectin表达,提示l-THP可开发成炎症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姜黄素对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FKN表达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TNF-α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CX3CL1,FKN)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法筛选HUVEC的姜黄素最佳药物浓度,检测不同浓度TNF-α对HUVEC FKNmRNA表达的上调作用,比较不同时间段TNF-α0.5ng/ml对HUVEC FKNmRNA表达的影响,比较0~5μmol/L姜黄素联合TNF-α0.5ng/ml对HUVEC FKNmRNA表达的影响,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FKNmRNA及蛋白质水平变化。结果:MTT法筛选出HUVEC的姜黄素最佳药物浓度为5μmol/L,0.5ng/ml TNF-α能明显提高HUVEC FKNmRNA表达,刺激16小时0.5ng/ml TNF-α能显著增加HUVEC FKNmRNA表达量,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检测表明姜黄素2~5μmol/L联合TNF-α0.5ng/ml能明显抑制HUVEC FKNmRNA的表达量及蛋白质表达水平。结论:Cur可抑制TNF-α刺激HUVEC的FKNmRNA及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导痰汤干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与p53的表达,分析导痰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传代培养1~3代用于实验。含药血清的制备为将导痰汤按照0.9 g.kg-1.d-1剂量给SD大鼠ig 10 d后,经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实验共分7组:正常HUVEC为空白对照组,不含药血清处理HUVEC为空白血清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00 U.mL-1)预处理HUVEC为TNF-α诱导组,先采用5%(0.015 g.mL-1),10%(0.03 g.mL-1),20%(0.06 g.mL-1)含药血清预处理HUVEC,再与TNF-α共培养为5%,10%,20%导痰汤组,使用p53特异性阻滞剂PFT-α(0.009 g.mL-1)处理HUVEC为PFT-α阻滞组。通过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观察导痰汤对TNF-α刺激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内皮细胞ICAM-1 mRNA的表达和p53表达的影响。结果:①TNF-α诱导组ICAM-1 mRNA和p53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导痰汤对照组(P<0.01);使用导痰汤含药血清或PFT-α处理后,ICAM-1和p53 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②TNF-α诱导组ICAM-与p53蛋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导痰汤对照组(P<0.01)。使用导痰汤含药血清或PFT-α处理后,ICAM-1与p53表达显著下降(P<0.05);③p53 mRNA与ICAM-1 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81,P<0.01);p53活性与ICAM-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54,P<0.01)。结论:导痰汤可以通过调节p53表达而抑制TNF-α刺激所致的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 mRNA的表达,故能起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油茶皂苷(SQS)对脂多糖(LPS)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ICAM-1表达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HUVECs LPS应激模型,以油茶皂苷(10.0,1.0,0.1μmol·L-1)和ERK1/2抑制剂PD98059(10.0μg·L-1)预处理细胞8h,取培养细胞上清液测定LDH活性,HUVECs分别用于测定细胞存活率及ICAM-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LPS可显著升高LDH活性,上调ICAM-1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SQS呈浓度依赖性地对抗上述改变,其作用与PD98059的作用相似。结论SQS可抑制LPS诱导的HUVECs ICAM-1表达的上调,其机制可能与MAPK-ERK1/2(MEK1/2)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HUVEC的方法,通过XTT法以及细胞计数法观察对细胞的增殖作用;细胞侵入实验观察细胞迁移的能力。结果:PNS对HUVEC有促增殖作用,XTT实验中100μg/ml浓度增殖率为(33.58±2.41)%;在细胞计数实验100μg/ml浓度增殖率为(94.15±10.96)%;在细胞侵入实验中100μg/ml浓度侵入率为(42.64±9.50)%。结论:PNS能够促进HUVEC的增殖与侵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辛夷挥发油对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TNF-α诱导活化的内皮细胞与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体外黏附实验,观察辛夷挥发油对其黏附功能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TNF-α刺激后,与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发生黏附,而辛夷挥发油处理后,黏附量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辛夷挥发油能抑制活化的人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具有抗炎与抗黏附效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合剂含药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细胞周期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分泌的影响.方法:离体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设空白组、含药血清大、中、小剂量组和bFGF组.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 PCR)观察各组内皮细胞分泌VEGF及VEGF-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冠心合剂含药血清可以增加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数目,以小剂量组作用明显(P<0.01);可以促进细胞分泌VEGF,并使VEGF-mRNA表达增加,其中小剂量组作用明显(P<0.05).结论:冠心合剂促血管新生作用可能与促进血管内皮细胞VEGF的表达与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三七总皂苷对白细胞黏附效应与黏附分子表达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观察注射用血栓通(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对各种刺激处理因素下白细胞黏附能力和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探讨血栓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分离纯化大鼠白细胞与肺部血管内皮细胞,建立体外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试验体系,在施加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与缺氧等刺激处理因素之前,采用血栓通(三七总皂苷剂量分别为5,50,100 mg·L~(-1))进行分组干预,并检测白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率,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细胞黏附分子LFA-1,VLA-4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ICAM-1,VCAM-1表达的变化.结果:在内毒素作用条件下,血栓通对大鼠白细胞黏附率无显著改变,而在TNF-α与IL-8活化因素以及缺氧条件下,50,100 mg·L~(-1)血栓通可明显减少大鼠白细胞对内皮细胞的黏附率;在缺氧、TNF-α等刺激因素的作用下,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VCAM-1与ICAM-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在100 mg·L~(-1)血栓通的干预作用下,VCAM-1与ICAM-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血栓通可抑制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VCAM-1与:ICAM-1的表达而降低白细胞的黏附能力,从而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可能是血栓通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川芎嗪对家兔再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川芎嗪组、肝素组、生理盐水组,每组各8只动物.分离股动脉,切断,显微镜下吻合血管.川芎嗪组用药量为5mg·kg-1,肝素组用药量为60u·  相似文献   

12.
川芎嗪对家兔再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川芎嗪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川芎嗪组,生理盐水组,每组各8只动物。分离股动脉,切断,显微镜下吻合血管,川芎嗪组用药量为5mg.kg^-1,肝素组用药量为60u.kg^-1,均加入0.9%生理盐水320ml,生理盐水组用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术后静脉注射给药,每天1次,连用14天,分别于术后1,3,7,14天从股静脉抽血检测ET,NO,PGI2/TXA2,结果川芎嗪组和肝素组的ET值低于生理盐水组;而川芎嗪组和肝素组的NO值则高于生理盐水组,川芎组的NO值高于肝素组,川芎嗪组和肝素组的PGI2/TXA2值高于重量盐水组,认为川芎嗪具有保护再植血管内皮细胞,防止血检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2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MCAO缺血再灌注模型,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参照Zea—Longa评分标准;分别应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脑区微血管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和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sICAM-1含量及电针对其的影响。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区微血管内皮细胞CAM-1表达水平和外周血中sICAM-1含量均增高(模型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P〈0.01);电针治疗后缺血脑区微血管内皮细胞ICM-1表达水平和外周血中sICAM-1含量下调(电针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区微血管内皮细胞释放ICAM-1,对脑组织产生炎性损伤;电针治疗可减少ICAM-1的表达,从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膈下逐瘀汤对血瘀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SH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及膈下逐瘀汤3组,每组10只。以高脂饮食喂养联合NE加BSA复合因素造模,同时膈下逐瘀汤组每天灌服膈下逐瘀汤流浸膏14g/kg.d-1。全部大鼠于第12周末观察大鼠血瘀体征,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匀浆TG、CHOL含量;ELISA法检测血浆TXB2、6-Keto-PGF1α、t-PA、PAT-1、ET-1及血清NO水平;油红"O"染色及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症程度,并进行NAFLD炎症活动度积分(NAFLD activity score,NAS)。结果:模型组大鼠血瘀体征积分、NAS、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全血还原黏度(高、中、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肝脏TG和CHOL含量、血浆TXB2、PAI-1、ET水平以及TXB2/6-Keto-PGF1α、PAI-1/tPA、ET/NO比值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血tPA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应用膈下逐瘀汤干预后,大鼠血瘀体征积分值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的脂肪变及炎症程度明显减轻(P<0.01),全血黏度(高、中、低切)、全血还原黏度(高、中、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刚性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P<0.01),大鼠肝脏TG、CHOL含量明显降低(P<0.05),血TXB2、PAI-1、ET含量以及TXB2/6-Keto-PGF1α、PAI-1/tPA、ET/NO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P<0.01),而tPA含量则明显增高(P<0.05)。结论:血瘀型NASH大鼠存在肝组织脂肪变和炎细胞浸润的脂肪性肝炎病理特征,以及中医血瘀证表现。膈下逐瘀汤调节血液流变学、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能是其防治血瘀型NASH发展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头穴丛刺对大鼠缺血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法对大鼠缺血脑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12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头针组和头穴丛刺组;头针组大鼠取病灶侧百会透曲鬓,头穴丛刺组大鼠双侧百会透曲鬓及百会穴;均进针2mm,持续捻转10min,留针2h。以免疫组化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测定微血管密度。结果:在缺血后各时间点,经头穴丛刺干预后的VEGF表达明显增强,优于头针组;在7d、14d、21d三个时间点,经头穴丛刺干预后微血管密度增多,优于头针组。结论:头穴丛刺法可以通过促使VEGF表达上调,促进微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6.
Withtheproliferationoftheagedpeopleinthepopulationandtheincreasingincidenceofvasculardementia (VD)yearbyyear,VDhasbecomeoneoftheimportantcurrentresearchsubjectsinthemedicalfield .Inrecent yearsmoreandmorereportsabouttheclinicalstudyonacupuncturetreatmen…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痛方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及黏附分子ICAM-1、VCAM-1表达的干预作用。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心痛方组、欣康对照组,采用结扎法制备心肌缺血模型,NBT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黏附分子在缺血心肌的表达。结果:心痛方和欣康均能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心痛方呈现出优于欣康的趋势。与假手术组相比,心痛方组、欣康组、模型组缺血心肌ICAM-1、VCAM-1表达的AOD均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心痛方组、欣康组ICAM-1、VCAM-1表达的AOD均明显降低(P<0.01);心痛方与欣康在抑制ICAM-1表达方面作用相近,在抑制VCAM-1表达上较欣康略显优势。结论:心痛方能缩小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抑制缺血心肌ICAM-1、VCA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理。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穴位埋线组,每组8只;以高脂饮食喂养12周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造模结束后穴位埋线组选用天枢(双)、中脘、气海穴位埋线治疗8周;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TXB2、6-Keto-PGF1α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TXB2、6-Keto-PGF1α、ET和血清NO含量及其比值较正常组明显升高,穴位埋线组大鼠血浆TXB2、6-Keto-PGF1α、ET和血清NO含量及其比值较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穴位埋线通过调节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管内皮因子的平衡,改善大鼠的血瘀状态,这可能是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9.
红花注射液对大鼠血管吻合口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红花注射液对血管损伤后的内皮细胞修复作用,探讨其作用机理与环节,给显微外科术后提供新的用药依据。将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成红花注射液组、肝素钠组及空白对照组;行左侧颈总动脉切断即刻端端吻合造模,各组分别于术后30分钟2、4小时7、2小时7、天切取吻合段血管,作扫描电镜检测,观察内皮细胞(EC)的生长情况并作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红花注射液组对抑制血小板在针孔处黏附聚集方面,以及促进纤维蛋白覆盖和血管内皮细胞早期向吻合口移行生长方面与肝素钠组作用相当(P>0.05),但优于空白组(P<0.05)。表明红花注射液具有促进血管吻合口修复愈合的作用,对防治显微外科术后血管危象确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甲状旁腺素(PTH)对大鼠成骨肉瘤细胞UMRl06细胞增殖及β-微管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DNA合成的变化并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用Northern blotting方法观察β-微管蛋白的表达量。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微管聚合状态及微管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用PTH处理UMR106细胞12小时后,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大,提示PTH具有促该细胞株增殖作用。同时β-微管蛋白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量增加,β-微管聚合加强。表明β-微管蛋白的合成及聚合与细胞增殖间可能存在着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