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血小板计数及动态变化在创伤患者SIRS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小板在危重创伤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监测中的意义,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提供敏感而简易的临床检测方法。方法:对入住ICU的创伤患者326例,按有无发生SIRS分为非SIRS组(n=159)和SIRS组(n=167);SIRS组病例按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n=45)和存活组(n=122)。入院后当天和第3天、5天、7天、10天进行血小板计数、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肿瘤坏死因子(TNF-α)检测。结果:创伤后当天非SIRS组和SIRS组血小板计数均低于正常范围,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第5天、7天、10天非SIRS组呈上升趋势,而SIRS组呈下降趋势(P<0.01)。死亡组和存活组病例中:APACHEⅡ评分创伤当天显著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第5天、7天、10天时存活组呈下降趋势,死亡组呈上升趋势(P<0.01);血小板计数在入院时均下降,治疗3天后均上升致正常范围,但在第5天、7天、10天存活组血小板计数呈上升趋势,而死亡组呈下降趋势(P<0.01);入院时两组患者血中TNF-α的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治疗5d、7d、10d后存活组显著下降,而死亡组仍维持在高水平(P<0.0...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及骨髓象变化在危重病临床监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目的 研究血小板及骨髓象变化在危重病临床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ICU危重病患者 2 13例 ,入选标准为各种原因所致的SIRS和MODS。回顾性将病例分为死亡组 (n=6 2 ) 和存活组 (n=15 1)。入院后当天及 3、 7、 10d进行APACHEⅡ评分和血小板检查 ,入院后次日对各种体液进行细菌和真菌培养。35例患者在入ICU后 2 4小时内进行骨髓象检查。结果 入ICU时存活组和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明显增高 ,但差异无显著意义 ;治疗 7d和 10d后 ,存活组下降至 10分以下 ,而死亡组上升至 2 0分以上 (P <0 0 1)。血小板在入院时两组均降低 ,但在治疗 7d和 10d死亡组患者血小板再度进行性下降 ,而存活组上升至正常范围 (P <0 0 0 1)。严重的阴沟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MRA)和真菌性脓毒症 ,血小板低下的发生率分别为 72 3%、 89 6 %和 93 5 %。危重病患者骨髓象显示存活组带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浆细胞、巨核细胞明显高于死亡组 (P <0 0 5 ) ,而淋巴细胞死亡组显著高于存活组 (P <0 0 1)。结论 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和骨髓抑制能较正确、敏感地反映危重病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而血小板检查快速、简单易行在临床上更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降钙素原监测对严重感染患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严重感染患者早期血清降钙素原 (PCT)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 ,对入院 2 4h内的严重感染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 (APACHE -Ⅱ ) ,收集入院后 2d的血液 ,检测PCT、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C -反应蛋白 (CRP)以及外周血WBC计数等指标。所得结果按治疗结果存活与否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5 6例患者死亡 13例。 13例死亡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为 (2 2 2± 6 3)分 ,存活组为 (9 3± 4 8)分 (P <0 0 5 )。外周血WBC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在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入院当天死亡组血清PCT、IL - 6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 (P <0 0 5 ) ,存活组血清TNF -α水平明显较死亡组高 (P <0 0 5 ) ,CRP在两组间无差异。入院第 2天死亡组血清PCT水平较前 1d明显升高 (P <0 0 1) ,TNF -α亦明显升高 (P <0 0 5 ) ;而存活组各指标变化不大。死亡组 13例中有 3例血清PCT >10 0μg/L ,存活组无 >10 0 μg/L者。 结论 血清PCT水平与感染程度密切相关 ,具有早期判断严重感染患者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多种细胞因子监测对严重感染患者的意义   总被引:32,自引:5,他引:32  
目的 :观察严重感染患者早期血液细胞因子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 ,对入院 2 4小时内的严重感染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APACHE )评分 ,收集入院后 2日的血液 ,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S TNF R)、白介素 6 (IL 6 )和 IL 8,以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所得结果按治疗结果存活与否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5 9例患者死亡 15例。 15例死亡者的 APACHE 评分为 (2 1.3± 6 .2 )分 ,存活组为 (9.3± 5 .4 )分 ,P<0 .0 5。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血小板计数在 2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入院当日存活组血液 TNFα水平明显较死亡组为高 ,血液 S TNF R浓度在 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死亡组血清 IL 6和 IL 8平均值也明显高于存活组。入院第 2日 ,死亡组 TNFα水平较前一日明显升高 ,存活组变化不大 ;2组 S TNF R则较前一日变化不大 ;死亡组 IL 6水平较前一日明显降低 ,存活组变化不大 ;2组 IL 8水平则均较前一日大为降低。 15例死亡组中入院当日血清 IL 8高于 10 0μg/ L者有 11例 ,而存活组中仅 3例高于 10 0μg/ L。结论 :血清 IL 6、IL 8水平与感染程度相关 ,其中 ,IL 8血清水平可作为早期衡量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计数及其时相变化对危重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小板减少症及其动态变化对危重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将危重病患者按血小板是否低于10 0× 10 9/L分为血小板减少组和非血小板减少组 ,按随访结果再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 ,所有患者记录入ICU 2 4h内APACHEⅡ评分、住ICU天数、机械通气时间和入ICU当天、3、5、7、10d血小板计数。结果 ①血小板减少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死亡率均高于非血小板减少组 (P 均 <0 0 1) ,住ICU天数两组无差异。②以住院死亡率为因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血小板减少症与危重病死亡率密切相关 (OR =2 5 773;P =0 0 0 0 )。③死亡组血小板各时相点均低于存活组 (P<0 0 5 ) ;存活组血小板于入院第 3天短暂下降后持续上升 (P均 <0 0 1) ;死亡组血小板呈持续下降 ,1周后保持稳定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血小板减少症可独立预测危重病预后 ,尤其是血小板的动态变化预测价值更强。  相似文献   

6.
SIRS MODS患者活化血小板与细胞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研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患者活化血小板、细胞因子变化及其两者之间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SIRS、MODS患者的CD6 2P、CD6 3阳性血小板的百分率 ,采用酶放大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TNF -α、IL - 6、IL - 8、sIL - 2R值 ,同时对两者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IRS、MODS患者的CD6 2P、CD6 3、TNF -α、IL - 6、IL - 8、sIL - 2R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 (P均 <0 0 1) ;MODS组CD6 2P、CD6 3、TNF -α、IL - 6、IL - 8、sIL - 2R值均高于SIRS组 (P <0 0 1或P <0 0 5 ) ;死亡组CD6 2P、CD6 3、TNF -α、IL - 6、IL - 8、sIL - 2R值均高于存活组 (P <0 0 1或P <0 0 5 ) ;相关性分析显示 ,CD6 2P、CD6 3与TNF -α、IL - 6、IL - 8呈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SIRS、MODS患者血小板活化明显 ,促炎细胞因子高表达 ,血小板活化与促炎细胞因子高表达正相关 ,两者均与病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HNGB-1水平对多发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病情发生发展的预警价值.方法 将60例入住上海市东方医院急诊创伤中心的多发伤后SIRS患者分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组(MODS组)和非MODS组、存活组和死亡组,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试验组入院24 h、第3、5、7天和对照组血清HMGB-1浓度,并进行APACHE Ⅱ评分.结果 SIRS组入院后HNGB-1浓度进行性上升,各时间点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ODS组和死亡组HMGB-1浓度分别明显高于非MODS组和存活组(P<0.05).MODS组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非MODS组(P<0.01),死亡组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在SIRS患者中,HNGB1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938,P<0.05).结论 HNGB-1作为脓毒症的重要促炎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多发伤后SIPS的发生,并且对这类患者的病情发展转归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 (Ulinastatin ,UTI)对开胸手术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患者IL - 6、IL - 10、TNF-α及C -反应蛋白 (CRP)的影响 ,以寻求一种调控机体炎症反应的有效途径。方法  30例开胸手术后确诊合并SIRS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B组 ,n =15 )接受常规的抗SIRS及其他综合治疗 ,试验组 (A组 ,n =15 )在同样接受B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接受UTI 10万Uiv q8h× 5d。常规监测患者心率 (HR)、呼吸频率 (RR)、体温 (T)、白细胞计数 (WBC)、SIRS炎症症状改善时间等 ,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3、5、7天抽静脉血检测血清IL - 6、IL - 10、TNF -α、CRP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治疗后第 3天A组即出现血浆CRP、IL - 6、TNF -α水平及T、RR、HR、WBC等观测指标的显著降低 ,B组的上述指标于治疗后第 5天才开始出现降低 ,但降低的幅度明显小于A组 (P <0 0 1)。A组治疗后第 5天IL - 10开始明显上升 (P <0 0 5 ) ,而B组治疗前后变化不大 (P >0 0 5 )。另外 ,A组患者治疗后SIRS炎性指标超过 3d无明显改善者较B组明显减少 (P <0 0 5 ) ,MODS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乌司他丁可能通过调控抗炎因子和促炎因子的平衡 ,从而有效地改善开胸术后全身炎症反  相似文献   

9.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病人使用连续肾替代治疗 (CRRT)研究它对各种炎症介质 (如肿瘤坏死因子TNF 浕 ,白介素IL 1β,IL 6 ,IL 8)的清除作用 ,通过调控炎症反应阻断SIRS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的发展 ,降低MODS的发生 ,提高SIRS的抢救成功率。方法 :应用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 (CVVH)抢救 15例急性重症肾衰伴SIRS患者 (Ⅰ组 )及 2 3例肾功能衰竭前的SIRS患者 (Ⅱ组 )。结果 :两组患者TNF α、IL Iβ、IL 6均明显升高 ,经治疗后均降低 ,但II组降低更明显 ,两组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I组 15例全部发生MODS ,10例死亡 ;II组 2 3例其中 6例发生MODS ,4例死亡 ,两组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CRRT能有效地清除各种炎症介质 ,在肾功能衰竭前的SIRS患者应用CRRT能有效地阻断SIRS向MODS的发展 ,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并探讨洛阳正骨传统药物解毒饮对严重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严重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30例在此基础上早期应用解毒饮。监测治疗前、治疗后3d、5d、7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D-二聚体(D-D)及血小板(PLT)动态演变情况,并进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组于治疗3、5d后上述实验室检测指标均有改善,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第7d 2组凝血功能上无明显差别;治疗前后。2组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7d后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结论:解毒饮可以减轻创伤后SIRS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其凝血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SIRS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可溶性 CD14亚型(sCD14-st,又称 Presepsin)与急性百草枯中毒(acute paraquat poisoning,AP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入住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急救医学部的82例 APP 患者,其中根据百草枯中毒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毒组20例、中度中毒组36例、重度中毒组26例;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28例和死亡组5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 APP 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2 h、7 d抽静脉血10 mL,对照组于体检时抽取静脉血3 mL,用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 Presepsin浓度;抽取静脉血检测 C 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同时观察治疗前、治疗后72 h、7 d 患者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多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 t 检验比较检测指标的变化,采用χ2检验比较28 d 病死率情况,采用 Pearson 相关检验分析 APP 患者血Presepsin 水平与其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72 h、7 d,不同程度中毒组患者 Prespsin、CRP、TNF-α、IL-6水平和 APACHEⅡ评分升高,IL-10水平降低,且中度中毒组与轻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与轻度中毒组和中度中毒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和治疗后72 h、7 d 死亡组较存活组血 Presepsin、CRP、TNF-α、IL-6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升高,IL-10水平降低(P <0.05);不同程度中毒组患者病死率分别为25.00%、69.44%和92.31%,且中度中毒组与轻度中毒组、重度中毒组与轻度中毒组和中度中毒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PP 患者入院时血清 Prespsin 水平和 APACHEⅡ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2、0.731,Prespsin 对 APP 患者28 d 病死率的预测能力优于 APACHEⅡ评分(P <0.05),APP 患者血 Presepsin 水平与其生存率呈负相关(r =-0.285,P =0.009)。结论血清 Prespsin 水平监测有助于 APP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2.
翁卫群 《现代护理》2002,8(12):909-910
目的:及时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危重程度。方法:对23例患者(其中存活组13例,死亡组10例)在入科时和入科后24h的胃粘膜内pH(pHi)测定结果与APACHE Ⅱ评分结果以及pHa,PaO2/FiO2分别作一比较。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的pHi在入ICU时即有显著差异(P<0.01),入科24h时差异更具显著性(P<0.001);而两组的APACHE Ⅱ评分在入ICU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入科24h时差异显著(P<0.01)。结论:pHi检测比APACHE Ⅱ评分更早期、更灵敏、更准确地反映了患者的危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血糖和糖皮质激素在危重病应激监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目的 探讨应激状态下血糖和皮质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危重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为危重病患者的代谢支持选择最佳时机。方法 ICU危重病患者 12 7例 ,入选标准为各种原因所致的SIRS和MODS。回顾性将病例分为死亡组(n =35 )和存活组 (n =92 )。入院后当天、3、5、7、14d进行血糖检查 ,入院后次日、5、10d进行循环血内皮质醇检测。 30例接受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的患者对其内环境进行了监测。结果 死亡组患者血糖一直维持于较高水平 ,对胰岛素存在一定的耐受性。存活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和胰岛素用量进行性下降 ;生长激素明显提高两组患者血糖水平 (P <0 0 1) ,增加危重病患者内环境紊乱。循环血皮质醇浓度显示死亡组患者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而存活组呈进行性下降 (P <0 0 1)。结论 血糖水平和循环血内皮质醇浓度走势相一致 ,可作为危重病患者应激反应病理过程的一个监测指标 ,同时为危重病患者的预后提供一个参考指标 ;生长激素在应激期增加危重病患者的内环境紊乱。  相似文献   

14.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为临床治疗SIRS、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调查分析2001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入住北京友谊医院感染暨急救医学科并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172例患者,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将存活患者又分为重型组与轻型组,对各组患者有无SIRS、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目数、SIRS组与非SIRS组间和不同符合诊断标准项目数患者间APACHEⅡ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间有无SIRS及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目数差异均有极显著性;存活患者中轻型组与重型组间有无SIRS及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目数患者差异也有极显著性。APACHEⅡ评分在SIRS组与非SIRS组间以及不同符合SIRS诊断标准项目数患者间差异有显著性;存活组中轻型组与重型组间SIRS持续时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SIRS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早期识别及积极有效防治SIRS可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核转录因子-κΒ(NF-κΒ)及其抑制因子(IκB)的mRNA表达水平在多器官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将43例MODS患者按预后分为存活组(28例)和死亡组(15例),选择同期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于入院当日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血中单核/粒细胞NF-κΒ mRNA及IκB-α mRNA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各项数值.结果 MODS患者NF-κΒ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35±0.53比0.74±0.25,P<0.01),而IκB-α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24±0.60比1.97±0.71,P<0.01).死亡组NF-κΒ mRNA表达水平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7±0.37比1.39±0.60,P>0.05),而IκB-α mRNA表达水平则明显低于存活组(0.94±0.46比1.40±0.61,P<0.05).相关分析显示,IκB-α mRNA表达水平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呈明显负相关(r=-0.340,P<0.05);且当IκB-α mRNA表达水平截断点为1.34时,其约登指数在各截断点中最高,为0.51,特异度为90.72%,敏感度为60.75%.结论 IκB mRNA表达水平可用来判断MODS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脓毒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细胞标记物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脓毒症病程中循环内皮细胞(CEC)和内皮细胞微粒(EMP)数量的变化特点及其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 选择脓毒症患者,按确诊当日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APACHE II)评分分为轻度(<9分)、中度(9~15分)和重度(>15分)组,各组再按病情转归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于患者入院后1、2、3、7、14 d采血,共采集127份血标本,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中CEC和EMP数量,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4和IL-10的含量.结果 ①随着脓毒症病情的加重,EMP、TNF-α及IL-1β均显著增高(P<0.05或P<0.01).中度组CEC及IL-10均较轻度组增高,重度组CEC显著低于轻、中度组(P<0.05或P<0.01),轻、中、重度组间IL-4及IL-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死亡组及存活组CEC及EMP均随病情程度加重而升高;其中死亡组EMP及促炎因子均显著高于相同病情存活组(P<0.05或P<0.01),而CEC及抗炎因子均显著低于相同病情存活组(P<0.05或P<0.01).结论 脓毒症患者随病情加重CEC及EMP水平明显增加,可作为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且可用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Apoptosi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and progression to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 To quantify the extent of apoptosis in these morbidities, we developed a sandwich ELISA system to measure serum cytochrome c (cyt-c) levels and we investigated the 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cyt-c concentration in SIRS/MODS patients. METHODS: Cyt-c concentr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IRS (n=53) with or at risk for MODS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ontrol subjects (n=14). RESULTS: Cyt-c concentrations in SIRS/MODS patients increased (0.24-210 ng/ml), whereas those in control subjects were under detection limits (0.1 ng/ml). Cyt-c concentrations in non-survivor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ose in survivors both on the day of admission and on the fifth hospital day.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cyt-c concentration and two representative organ dysfunction scores, APACHE II and multi-organ failure (MOF) score. Cyt-c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earlier than MOF score during the exacerbation phase and rapidly decreased during the convalescence phase in a survivor, but the level continued to be high in a non-survivor. CONCLUSIONS: Determination of serum cyt-c concentrations may be useful to assess the severity of organ dysfunction and to predict the prognosis of SIRS/MODS patients.  相似文献   

18.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目的检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 IRS)患者血清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浓度变化,探讨二者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113例患者按S IRS诊断标准分为S IRS组(78例)和非S IRS组(35例);S IRS组按预后分为生存组(37例)和死亡组(41例);另选30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 ISA)测定血清促炎和抗炎细胞因子浓度。流式细胞仪测定单核细胞中人白细胞DR抗原(HLA DR)表达强度。结果S IRS组、死亡组患者血清中促炎因子水平较非S IRS组和生存组显著增高(P均<0.01),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和病情加重而逐渐增高;抗炎因子及单核细胞HLA DR的表达强度均不断降低,尤其是HLA DR最终低于非S IRS组和生存组(P均<0.01)。白细胞介素6(IL 6)、HLA DR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有显著相关性。决定系数R2=0.811,可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APACHEⅡ=(0.180×IL 6)-(0.868×HLA DR)+22.265(F=49.290,P<0.01)。结论S IRS患者促炎细胞因子持续升高,抗炎细胞因子、单核细胞HLA DR表达强度持续降低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血清性激素水平在腹部外科疾病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病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单中心、观察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7月10日至2010年2月9日天津市南开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收治的39例腹部外科疾病伴SIRS患者,根据患者入院72 h内的血清雌二醇、泌乳素及睾酮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分为雌二醇升高组(20例)和未升高组(19例)、泌乳素升高组(16例)和未升高组(23例)、睾酮降低组(14例)和未降低组(25例),分别观察各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APACHE Ⅰ)评分、总住院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费用及28 d转归.结果 与雌二醇未升高组比较,雌二醇升高组APACHEⅡ评分(分)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6±7.8比15.2±8.8,P>0.05),住ICU时间(d)明显缩短(8.5±4.0比12.1±7.9,P<0.05),28d病死率明显降低(10.0%比35.7%,P<0.05).与泌乳素未升高组比较,泌乳素升高组住ICU时间(d)明显缩短(8.7±3.1比12.9±2.1,P<0.01),总住院费用(万元)明显降低(6.70±3.50比13.20±8.20,P<0.05).与睾酮未降低组比较,睾酮降低组APACHEⅡ评分(分)明显降低(10.4±5.4比15.2±9.4,P<0.05),住ICU时间(d)明显缩短(26.6±12.2比28.1±17.0,P<0.01),28 d病死率明显降低(0比31.8%,P<0.01).结论 腹部外科疾病伴SIRS患者早期血清雌激素、泌乳素及睾酮水平对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