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背景 如何将《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中艰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医学生的内在全科思维和能力,是目前全科医学教育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研究尝试将课堂授课、学生自学、翻转课堂授课方法融为一体,探索提高《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模式。目的 探讨“三三三制”课堂教学在《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8年2—7月,以广西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国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本科46班学生为研究组(n=50),以本科47班学生为对照组(n=50)。教材采用《全科医学概论》(第4版),理论授课时间为48学时,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授课模式(均为课堂授课),研究组采用“三三三制”授课模式(包括课堂授课、学生自学、翻转课堂3个环节)。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效果评价、期末考试成绩。结果 研究组学生对总体教学效果评价,以及对教学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同学间交流、增强师生间互动、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培养表达能力方面的效果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对教学在培养批判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效果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三三制”授课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全科医学、了解基层卫生的兴趣,并促进多项素质能力培养,是《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有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探讨八年制医学生全科医学理论授课的效果和方式。方法 对两个年级共87名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于第四学年设置《全科医学概论》理论课,之后进行闭卷考试。课后分析考试成绩,并通过问卷调查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满意度、教学内容必要性以及对授课方法、考核方法的建议。 结果 两个年级学生《全科医学概论》的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80.92±7.26)、(83.76±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P=0.05);学生对《全科医学概论》理论授课的总体满意度为40.2%(35/87);对各节课的必要性评分波动在3.6~4.1(5分量表),其中“全科医学中的交流与沟通”(3.6)和“全科医师核心能力及诊疗技能的培养”(3.7)较低;学生对授课方式的意愿选择与授课内容有一定关系。结论 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开设《全科医学概论》课程,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试考核、师资培养等多层面进行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赵睿  刘峰  朱坤  丁楠楠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8):1382-1385
  目的  对本科教育阶段《全科医学概论》课程建设进行需求研究,为进一步推进高校全科医学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5所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全科相关专业带头人以及承担《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师进行关键事件访谈;同时选取已经完成全科医学概论课程的临床专业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被访谈的26名专家认为本科教育阶段《全科医学概论》课程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课程管理队伍不健全,教学手段单一,课程评估方式较传统;对3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183人(61.00%)认为有必要开设《全科医学概论》这门课程,173人(57.67%)对《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感兴趣,仅116人(38.67%)对该课程目前的教学方式满意,有148人(49.33%)更倾向于讲授+案例分析授课方式,234人(78.00%)认为该课程的社区实践内容安排合理,有157人(52.33%)对目前该课程的考核方式满意,仅有161人(53.67%)认为通过学习该课程有助于增加认知和转变观念。  结论  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全科医学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创新以社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融合的教学设计,构建多元动态的课程评价与反馈机制,将全科医学理念融入本科教育阶段的课程建设中,为全科医学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马琳琳  陆媛 《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6):1993-1997
目的 了解同济大学大四临床医学生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愿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法,以同济大学的全体大四临床医学生(排除13例外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计117例。于2016年11—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17例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有: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全科医学概论》前后对全科医学的了解程度及收获,毕业后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愿,吸引学生选择全科医学的原因及排斥选择全科医学的原因。共发放问卷117份,回收有效问卷117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0%。结果 117例学生学习《全科医学概论》前后对全科医学的了解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17例学生学习《全科医学概论》后最大的收获为了解全科与专科区别、了解全科基本理论、改变择业方向者分别占65.0%(76/117)、33.3%(39/117)、1.7%(2/117);在学习《全科医学概论》的过程中,对社区参观、全科思维、慢性病管理感兴趣者分别占48.7%(57/117)、37.6%(44/117)、13.7%(16/117)。117例学生毕业后接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愿为非常愿意、比较愿意、一般愿意、非常不愿意者分别占2.6%(3/117)、15.4%(18/117)、55.5%(65/117)、26.5%(31/117)。不同性别、户口、第一志愿是否为医学、父母最高文化程度的学生毕业后接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意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吸引其选择全科医学的原因排在前3位的是工作压力小(91.5%,107/117)、医患关系和谐(90.6%,106/117)、性价比高(74.4%,87/117);毕业后排斥选择全科医学的原因排在前3位的是薪资较低(92.3%,108/117)、社区硬件水平欠佳(90.6%,106/117)、认为全科全而不精(87.2%、102/117)。结论 学习《全科医学概论》后,学生对全科医学的了解程度增加,收获较多。非常愿意接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比例过低,且多数学生对全科医生和全科工作存在认识误区。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全科医学的宣传力度,强调在医学生本科阶段完善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是高等医学院校的必修课程,在教学方法上除注重传统教学方法以外,应该将案例教学法与理论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切实体会全科医学的独特的理论,通过对案例情境的探究不断获得新知识,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主动的来学习知识,全面提高《全科医学概论》的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63号)指出:今后专科临床医学专业重点是为农村基层培养助理全科医生,且要加强面向全体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学概论》是一门介绍全科医学基本概念、基本原则与方法及基本技术的课程。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总学时34学时,传统授课以理论讲授为主,实训学时仅6学时,难以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全科医生工作内容的模拟性演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从2017年开始,我校临床医学院全科教研室对该课程进行了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的开发和教学设计,本文从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过程安排和教学评价设计三方面对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背景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起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但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认识及从业意愿有待提高。目的 对医学院校学生开展全科医学临床技能工作坊培训,并评价工作坊的培训效果。方法 以海南医学院自主选择了全科医学临床技能工作坊课程的120例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包括医药类专业学生和非医药类专业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分别于2018年6月(培训前)和2018年12月(培训后)对纳入学生开展自身前后对照研究,调查其在培训前和培训后的全科医学相关知识、态度、从业意愿及对全科医学教学的反馈意见。结果 共73例(60.8%)学生完成了培训,医药类专业学生29例(39.7%)、非医药类专业学生44 例(60.3%)。培训前,73例学生中有18例(24.7%)学习过《全科医学概论》。培训后,72例(98.6%)学生认为临床专业有必要开设全科医学课程。培训后,学生对全科医学定义、全科医学性质、全科医生角色、全科医生在卫生服务体系中作用的认知较培训前有明显提升(P<0.05)。培训前和培训后,分别有7例(9.6%)和37例(50.7%)学生的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测试评分为良好。医药类专业学生愿意从事全科医学工作者占比,从培训前的69.0%(20/29)上升到培训后的96.6%(28/29)。结论 全科医学临床技能工作坊培训有助于提高医学院校本科生对全科医学的认识,可提高医药类专业学生的全科医学从业意愿,可以为国内外开展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全科医学概论》精品课程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方法广州医学院自1999年起增设全科医学专业方向,并通过开展全科医学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大力开展《全科医学概论》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完善教学管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编写高水平教材,建立全科医学实践教学中心和网络教学平台等方法创建《全科医学概论》精品课程。结果构建了广东省精品课程《全科医学概论》,并获得了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两次获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一系列教学成果,为广东省创建了一批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培养了一批合格的全科医学人才。结论全方位的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是创建《全科医学概论》精品课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通过《全科医学概论》课程学习后对全科医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全科医学的态度,为在高等医学院校中进一步提高全科医学教育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28名。结果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全科医学的知识。28.5%(65/228)的学生表示将来不愿意做全科医生,31.1%(71/228)的学生认为全科医生的社会地位比较低;28.5%(65/228)的学生认为全科医生得不到其他专科医生的尊重;51.3%(117/228)的学生认为在全科医学领域很难成为一名专家;48.3%(110/228)的学生表示虽然全科医学的知识非常好,但以后仍然想当一名专科医生。结论本科阶段对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开展全科医学教育,能够使学生了解全科医学的理论,但是对于培养学生对全科医学的兴趣效果不佳,今后的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更多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将来从事全科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全科医学在我国是一门较为新兴的发展中的学科。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各地政府及医学院校更加重视全科医学的人才培养,湖南医药学院也将《全科医学概论》列为医学教育的必修课程。全科医学概论是以人为中心,面向社区和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本文对以病例为中心、问题为基础、社区为导向的教学法(case-centered、problem-based、community-oriented teaching mode,CPC)联合传统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在全科医学概论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初步探索,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方法 按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015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2个教学班24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120人)和实验组(128人),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实验组应用CPC联合LBL教学法,课程结束后根据全科医学概论理论考试成绩、见习考核成绩、问卷调查和教学满意度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 结果 实验组学生全科医学概论理论考试成绩和见习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同时,实验组在问卷调查和教学满意度上对全科医学概论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均P<0.01)。 结论 CPC联合LBL教学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适合医学院校全科医学概论的教学方法,其能提升医学生对全科医学概论的认知,培养医学生的综合能力、知识运用能力,提高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1.
沈扬  张焱焱  王宝华 《医学教育探索》2012,11(12):1222-1225
目的探索案例讨论在法学专业临床医学概论教学中的实施效果及其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8名学生随机分为3组,案例讨论教学A组20名,再随机分为6组,每组3~4名;案例讨论教学B组16名;对照组22名。选择缺铁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实施案例讨论教学,对照组进行传统课堂讲授。采用SPSS11.5软件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最小显著差数法,比较各组及组间课程考试成绩的差异。采用,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影响、临床疾病认识等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不同教学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的影响,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案例讨论教学A组理论考核成绩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564),优于案例讨论教学B组(P=0.004)。案例讨论教学A组学生均认为该课程学习对加深疾病认识有益,高于对照组(P=0.049);认为对专业学习有裨益者占75.0%,而对照组仅占40.9%(P=0.026)。案例讨论教学A组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团队合作意识、横向思维能力的正面评价分别占100%、70.0%、80.0%、60.0%,案例讨论教学B组分别占75.0%、68.8%、62.5%、81.3%,除后者对归纳总结能力评价稍低外,其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讨论教学符合复合型法学人才培养需求,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专业素质与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适应于培养高级眼视光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学方法,分析项目完成综合教学在眼视光特检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级眼视光技术专业3班30人为实验班,采用项目完成综合教学;2011级眼视光技术专业4班30人为对照班,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课程结束后采用同一标准考核两班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并于两组学生在相同眼科视光门诊特检岗位实习半年后,搜集实习基地带教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评价。相关资料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班期末考试成绩和实验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2)。实验班学生在学习兴趣、知识理解、自学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自我评价均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7、0.046、0.000、0.009、0.000、0.000)。实习基地带教教师对实验班学生的检查操作规范性、实际应用能力、报告解读能力及病例分析能力的打分均高于对照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结论采用项目完成综合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透彻理解知识;有利于提高其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普外科见习教学中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方法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见习的五年制口腔医学专业10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引入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2组,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组(PBL教学组)49人,传统教学组52人,两组学生在普外科学见习期间,分别采用PBL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结果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正确分析病例、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提高了见习教学的效果。结论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为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肝胆外科学见习教学中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方法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见习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引入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2组,PBL教学组49人,LBL组52人,两组学生在肝胆外科学见习期间,分别采用PBL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结果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正确分析病例、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提高了见习教学的效果。结论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为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验课是生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灌输研究性的学习方法,转换角色,注重学生兴趣培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锻炼学生科研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互动式教学法在分子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2007级和2008级本科学生的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尝试了互动式教学模式,并对这两个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绝大部分学生认为互动式课堂教学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能增进团队合作精神,能较好地引导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结论互动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医学分子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尝试是基本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案例和问题为导向相结合的教学查房模式在精神科实习中的效果,优化精神科教学查房模式。方法将2010年3月~2012年2月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实习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五年制本科生、七年制本硕连读生及八年制本硕博连读生共365人分为A组(181人)和B组(184人),分别参加案例和问题为导向相结合的教学查房模式和传统讲座式查房模式的临床教学查房。通过自制调查问卷评定两组教学查房效果,并对实习成绩进行考核。结果A组总体满意度[(4.56±0.39)分比(4.13±0.52)分]、准备工作[(4.57±0.21)分比(4.26±0.43)分1、上课效果[(4.65±0.38)分比(4.26±0.34)分]、参与性f(4.64±0.33)分比(4.08±0.45)分1、处理问题能力[(4.62±0.27)分比(4.42±0.43)分]显著高于B组(P〈0.05或P〈0.01);A组临床实习生成绩高于B组实习生成绩,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和问题为导向相结合的教学查房模式可能有助于提高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增加实习生自学能力,更好地培养了实习生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促进护理本科生的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在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引入以图导思法的教学法,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级高职本科护理两个班级进行对照研究.实验组采用以图导思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学期结束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的期末考核一般成绩(54.16±8.24)分高于对照组(52.03士5.33)分;能力测试成绩(19.27±2.62)分高于对照组(14.31±1.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以图导思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外科护理学的学习,并能提高其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在高职护理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广西卫生管理干部学院2006级护理专业学生2个班122人及2007级护理专业9个班483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标准化病人”健康评估教学应用,并于课程结束之后进行成绩统计、比较、分析及问卷调查。结果2006级学生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健康评估考试成绩两组平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使用了SP病人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病历书写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7级护理专业学生绝大多数对于SP应用于教学持肯定态度。结论SP应用于教学能明显提高学生健康史采集及护理病历书写的能力及成绩,大面积使用SP和将SP的推广应用于健康评估教学中对教学有促进作用,可以提高健康评估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合作学习模式在护理本科生《生命伦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把护理学系2012级A班175名学生(观察组)分为23个合作学习小组,实施合作学习;2012级护理学系B班176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施以讲授和案例分析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采用期末总结性评价、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期末终结性评价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对照组的课堂学习效率、沟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伦理决策能力等对教学体会以及对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0.05~P< 0.01).结论: 合作学习可以提升护理本科生对《生命伦理学》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