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对QT离散度(QTd)的影响及预后情况。方法 将86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胺碘酮及美西律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QT离散度的变化及2组间的差异。结果 2组治疗后室性心律失常均明显减少,以胺碘酮组更明显,胺碘酮组QTd明显缩短,无死亡病人,而美西律组QTd无改变,死亡2例。结论 胺碘酮显著降低心肌病患者的QTd,对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改善预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QT间期离散度在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中预测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对364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测量治疗前后QTcd及动态心电图,并与12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 定性心律失常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QTcd有显著性差异(F<0.01)。治疗好转组QTcd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无效组QTcd无明显变化,致心律失常组QTcd反而升高。QTcd在服药后 3~4天开始变化,5~7天时变化幅度最大,12~14天变化幅度变小。不同药物致心律失常发生率不同,乙吗噻嗪致心律失常最高(11.2%),胺碘酮(6.2%),普罗帕酮(10.5%),三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乙吗噻嗪、胺碘酮、普罗帕酮用药两周后QTcd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QTcd值的变化可能是预测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灵敏而重要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胺碘酮已被证实可降低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死率,特别是对器质性心脏病并发的或较难治的心律失常,它的作用优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用于治疗各种室上性及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其不良反应与剂量大小有关.本试验探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电图QT间期与其疗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分别属于Ⅲ类和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二者均为临床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关于二者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对QT离散度(QT_d)的影响,国内鲜有报道。本文观察了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QTd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 1996年9月~1999年9月确诊为Lowh Ⅱ级、Ⅳ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所有病例动态心电图标准,室早在1000次/24小时以上)而排除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病等器质性疾患,所有病例电解质及心功能无异常。胺碘酮治疗组26例,男11例,女15例,平均年龄43±11.6岁。普罗帕酮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平均年龄45±10.8岁。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探讨胺碘酮对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评价其治疗心肌梗死后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观察50例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是否服用胺碘酮以及服用前后心律失常和校正的QT离散度(QTcd)的变化。结果服用胺碘酮的患者,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患者(II级以上者)比例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QTcd由治疗前的(57.1±10.2)m s下降至(39.1±8.3)m s,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胺碘酮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QTcd以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有望成为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胺碘酮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简俊会 《河北医药》2007,29(7):740-741
胺碘酮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副作用相对较小.它在临床上已应用30余年,已成为治疗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药物.对于有心律失常和猝死高危风险的患者,胺碘酮可能有改善预后的作用[1].  相似文献   

7.
杨晓燕  刘军  承解静 《药品评价》2007,4(6):439-441
多年来,常常首选Ⅰ类利多卡因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但其具有负性肌力作用及致心律失常等并发症,而胺碘酮(amiodarone,商品名,可达龙)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抑制钾离子外流,及延长动作电位时限,同时兼具有钠通道阻断,抗肾上腺素能,冠脉扩张,是目前无明显副性肌力作用的广谱抗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8.
胺碘酮是目前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中惟一无逆频率依赖性现象的药物[1],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确切、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低、无明显副性肌力作用、小剂量应用毒副作用轻微的优点[2].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月,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律失常患者4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应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与患者心电图QT间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3~12月收治的4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小剂量胺碘酮,观察分析室性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85%(34/40),QT间期延长患者的疗效优于QT间期未延长患者。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对QT间期延长的疗效相对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年3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49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 治疗后心率、射血分数、QT间期离散度、心律失常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QT离散度(QTd)是指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的变异程度,反映了心室肌复极化的不均一性.这种区域性的复极不均匀代表心室电活动的不稳定性.QTd延长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它被认为是一项很有价值的预测心律失常发生及其危险程度的心电图指标[1-4].作为对心脏电生理状态的非侵入性检测技术,QTd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学者的重视.而探讨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和安全性与QTd之间的关系则是把QTd研究进一步用于临床的新课题.本文收集了我院2000年10月至2003年10月间128例经24 h动态心电图证实为频发室性早搏的患者接受口服胺碘酮(乙胺碘呋酮,amiodarone)治疗的临床资料,以分析胺碘酮的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和安全性与QTmax、QTcmax、QTd、QTcd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应用胺碘酮的同时应用其他致QT间期延长药物的现状,对其他致QT间期延长药物的重视程度及对QT间期的关注情况。以引起临床医师重视,确保用药安全。方法筛选我院近10年心律失常患者住院期间可能应用胺碘酮的病例,依据与胺碘酮同时应用致QT间期异常延长的相关报道,记录应用胺碘酮的病历医嘱中是否存在合并用药,合并用药种类,合并用药前后QT间期及QTc间期延长情况,统计单独应用胺碘酮病例数,合并应用其他致QT间期延长药物病例数,合并用药占相关疾病的比例,有无尖端扭转室速及死亡事件发生。病程中提及胺碘酮合并用药致QT间期延长相关内容的例数。结果共收集83份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住院患者的病例。合并应用其他致QT间期延长药物有4种,分别为非洛地平(9例,11%)、硝苯地平(7例,8%)、左氧氟沙星(3例,4%)及多潘立酮(4例,5%)。其中单独应用胺碘酮者62例,合并应用其他致QT间期延长药物者共21例,包括合并应用一种药物者(19例,23%),两种药物者(2例,2%)。应用胺碘酮病例无死亡事件。所研究病例的病程记录中均未提及应用胺碘酮及合并用药时要注意观察QT间期的相关内容。结论我院住院患者中应用胺碘酮时,对合用其他致QT间期延长药物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应重视心电图QT间期及QTc间期的变化,避免尖端扭转室速等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胺碘酮在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3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49例,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治疗后心率、射血分数、QT间期离散度、心律失常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吴宁 《中国医药指南》2010,8(6):176-177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5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口服胺碘酮,应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心功能变化、心率、QT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三个月后50例患者中,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有效率为96.0%,有效48例。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来说,他不仅可较好地维持窦性心律,控制运动和休息时的心室律,而且较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更安全,也是美国心脏病协会目前推荐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首选药物。我院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胺碘酮和慢心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32例053200冀州市医院郜宝良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最为常见。除病因治疗外,更重要的是迅速纠正心律失常。但有一部分病人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不满意,发展成室颤而死亡。我们联合应用小剂量抗心律失常药物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6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两组,胺碘酮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病情稳定后,给予口服胺碘酮治疗,应用24 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心功能变化、心率、QT间期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有效率为51.2%,对照组有效率为9.3%;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组显效率为53.5%,对照组为9.3%。结论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刘萍  边强 《世界临床药物》2001,22(4):243-244
本文主要讨论最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地高辛 和胺碘酮与其它药物间可能发生的药物相 互作用。 为改善治疗效果,临床上常将几种抗心律失常药物联合应用。但作用相似的药物合用时,因可能引起加和作用而应避免。 按新的抗心律失常分类法,各类药物中仍有部分共性,如Ia和Ic中的药物及索他洛尔或胺碘酮可延长QT间期,易致尖端扭曲性心律失常(TDP);因此,合用Ia和Ic或它们与索他洛尔、胺碘酮合用可增加QT间期延长的危险,致室颤和猝死,因此,不宜合用。 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负性肌力作用,如Ia类、B阻滞剂和维拉帕米,这些…  相似文献   

19.
胺碘酮是Ⅲ类长效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其电生理效应是通过抑制钾离子内流,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减慢传导,对折返性快速心律失常有效。目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室性心动过速及急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控制心律用药。静脉注射有轻度负性肌力作用,但基本不影响左心功能,所以对合并有左心衰竭的心律失常患者,首选胺碘酮。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低血  相似文献   

20.
1989年美国的CAST结果发表后,临床医生对抗心律失常药的应用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态度。近年来,人们对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地位有了新的认识,认为是目前疗效较高、副作用较小的一种抗心律失常药。本就胺磺酮对心率变异、QT离散度的影响及抗心律失常疗效的再观察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