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采用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联合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关节镜下半腱肌和股薄肌联合腱方法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45例。手术采用腰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入路进入后行膝关节清理术,并植入半腱肌和股薄肌联合腱。术后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采取IKDC(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膝关节主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 4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10个月。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IKDC、Lysholm、Teg-ne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联合腱重建交叉韧带创伤小,疗效优良,稳定性好,并发症少。早期系统训练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关节镜下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瑞  徐斌  徐洪港 《安徽医药》2013,17(1):55-57
目的探讨、分析关节镜下利用自体腘绳肌及同种异体肌腱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关节镜下利用自体肌腱或异体胫前肌腱及跟腱辅以endo-button系统及生物型可吸收界面螺钉治疗50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45年,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标准,术前患者术前平均56.4分(Ly-sholm),3.0分(Tegner),术后80.3分(Lysholm),6.2分(Tegner)。结论自体半腱肌、股薄肌与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强度好,植入后固定牢靠,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半腱肌腱、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32例行关节镜下半腱肌腱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治疗前后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Lysholm评分。结果32例患者术前Lachman试验阳性率、轴移试验阳性率、Lysholm评分分别为100%、90.6%、(51.2±14.2)分,术后Lachman试验阳性率、轴移试验阳性率、Lysholm评分分别为9.4%、12.5%、(87.2±16.8)分,术后Lachman试验阳性率、轴移试验阳性率显著低于术前(P<0.05), 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关节镜下半腱肌腱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对于恢复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膝关节的稳定型、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舒敏锐 《江西医药》2010,45(3):218-220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绳肌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8月~2008年10月,19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绳肌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17例获得随访,时间半年到2年,所有膝关节不稳消失,Lachman试验阴性、前抽屉试验阴性,膝关节屈伸00~1200,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56分增加到95分。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绳肌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体半腱肌移植应用于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方法对于治疗髌骨不稳定的疗效情况。方法选2007年3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经关节镜检查确认为髌骨不稳定的患者37例,所有患者均行自体半腱肌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术式,针对患者膝关节的功能状况在手术前后做Lysholm评分。结果经随访12~2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无脱位发生,膝关节稳定性增强,X线片检查髌骨关节对合良好,恐惧试验阴性,Lysholm评分平均(92.7±3.8)分,明显高于术前(73.6±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试验中利用自体半腱肌移植来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对髌骨不稳定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患者恢复良好,实际应用时仍需结合相关病理因素,以扩大其应用范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四股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9月-2011年12月,对27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四股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术.手术注意股骨隧道和胫骨隧道的开口选择,隧道开口处软组织的清除.重建韧带固定股骨侧22例应用羟基磷灰石挤压螺钉固定,5例应用小钢板进行股骨皮质外固定.结果 2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48个月.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提高,术前膝关节评分为(54.0±1.7)分,术后为(87.0±2.0)分.结论 采用四股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腱重建交叉韧带,具有创伤小、重建韧带强度大、血管化时间短等特点,为交叉韧带损伤重建的一种有效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江涛  吴在顶  高飞  王怀波  吴启明 《安徽医药》2018,39(10):1253-1256
目的 研究保留胫骨止点的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和后交叉韧带(PCL)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安徽理工大学附属淮南东方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采用保留胫骨止点的半腱肌、股薄肌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或后交叉韧带的38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术后随访,观察并记录膝关节前、后抽屉试验情况,测量膝关节前、后向移位距离以及膝关节Lysholm评分,与术前指标进行比较来评估手术效果。同时通过观察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手术安全性做出评价。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前、后抽屉试验均阴性;膝关节平均前后向位移由术前的(9.75±2.50) mm降低到末次随访时的(2.0±1.39) mm;Lysholm膝关节评分由术前(64.86±7.65)分上升至末次随访时的(93.96±3.20)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切口及关节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保留胫骨止点的半腱肌、股薄肌腱移植重建前、后交叉韧带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四股半腱肌肌腱及股薄肌腱重建的临床运用的有效方法和价值。方法:关节镜下运用四股半腱肌肌腱及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损伤,采用三种固定方式:百优可吸收界面螺钉9例;德国贝朗公司的纽扣钢板固定5例;Depuy公司的RIGIDFIX及BIOCRYL固定3例。结果:本组病例所有患者都能在积极的康复计划指导下恢复膝正常的关节活动,首先是由于该手术对膝关节造成的创伤小,其次是韧带的强度和固定的可靠性能支持积极的康复训练,采用四股半腱肌肌腱及股薄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能够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大部分病人患侧膝关节前向稳定性正常或接近正常,这与四股半腱肌肌腱及股薄肌肌腱强度大,蠕变性小有关。术后随访采用Lysholm评分。结论:关节镜下采用四股半腱肌肌腱及股薄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是采用骨-髌韧带-骨(BTB)进行重建之外的另一种可靠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Endo-button系统关节镜下异体肌腱单双束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单束重建组和双束重建组,采用Endobutton系统分别行异体肌腱单束重建及双束重建。按照HSS、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3年,无失访病例。单束重建组HSS评分从术前(43.46±14.33)分提高到术后的(67.27±14.15)分,Lysholm评分从术前(46.39±9.05)分提高到(77.23±9.31)分;双束重建组HSS评分从术前(42.35±19.28)分提高到(82.74±13.01)分,Lysholm评分从术前(48.15±7.50)分提高到(92.10±5.48)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Endo-button系统进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的临床疗效优于单束重建。  相似文献   

10.
关节镜下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四股半腱肌或半腱肌 股薄肌,在关节镜下应用单束或双束的方式重建前交叉韧带26例,采用扣板系统或骨栓等方法固定肌腱,随访6个月~3年,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得到恢复,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恢复了跑跳等功能活动,Lysholm评分从术前的58.4±6.6提高到92.7±3.8。结论关节镜下四股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是一种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使用同种异体肌腱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损伤后双束单隧道重建中期疗效。方法通过对2006年3月~2012年3月进行随访的100例应用双束单隧道重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病例(100个膝关节)。所有患者术前及随访时均进行IKDC2000、Tegner和Lyrsholm评分评价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时患者的IKDC2000、Tegner和Lyrsholm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前交叉韧带胫骨端双束单隧道重建较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的单束单隧道重建可以更好地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性,手术操作简便,最大限度恢复解剖重建,近期、中期疗效佳,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膝关节脱位后应用同种异体肌腱一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2006年8月~2008年5月,应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一期重建膝关节脱位后同时断裂的前后交叉韧带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19~57岁,平均38.5岁。右膝7例,左膝4例。结果:1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3.6个月(7~27个月),应用改良Lysholm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8例,良3例,可0例。膝关节功能Lysholm术前评分平均为(49.3±3.5)分,术后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96.8±3.3)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膝关节活动范围(121.3±8.6)°,与与术前(83.6±9.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同种异体肌腱一期重建膝关节脱位后前后交叉韧带是一种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束重建与单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81例,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两组,38例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单束重建为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双束重建为观察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给予患者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体育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体育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其中观察组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Tegner体育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束重建与单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中双束重建能更好地满足膝关节的生物力学要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徐洪港  徐斌 《安徽医药》2012,16(4):475-477
目的探讨应用膝关节镜技术并结合关节外微创切口治疗膝关节脱位合并多根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 2006年9月~2011年2月共收治40例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8例,年龄16~48岁,平均32岁。全部采用膝关节镜技术进行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微创切口进行内外侧副韧带重建。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进行Lysholm和IKDC2000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随访平均28.4个月(6~40个月),大多数患者对疗效满意,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明显改善。术前Lysholm得分平均(6.175±4.038)分,术后Lysholm得分平均(85.075±5.576)分,优良率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828,P0.001)。术前IKDC2000评分D级40例,术后IKDC2000评分A级11例,B级25例,C级4例,优良率90%。结论采用膝关节镜技术并结合小切口治疗膝关节脱位合并多根韧带损伤,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关节镜下自体骨-髌腱-骨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骨-髌腱-骨治疗膝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5例前交叉韧带完全损伤患者实施关节镜下骨-髌腱-骨静力重建。结果随访2~38个月,24例膝关节不稳症状消失,伸屈度0°~107°,平均(96.8±2.11)°。4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髌前疼痛,1例术后半年关节反复肿痛,关节镜下证实重建肌腱股骨端断裂,1例并发膝关节伸直型僵直,经关节镜下松解后有效改善。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患膝评分由术前(45.45±1.18)分提高到术后(80.77±1.42)分。结论关节镜下自体骨-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取材方便,肌腱强度符合重建材料要求,患膝不稳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及腘绳肌腱对陈旧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进行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重建手术,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术前、术后膝关节稳定性、自觉症状、关节功能等,用Lysholm中的八项评分标准进行对比。结果 14例患者重建后膝关节的活动度及稳定性良好,1例差,优良率93.3%。结论关节镜下可吸收界面螺钉结合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是治疗陈旧性前交叉韧带的可靠术式,能够近期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解剖特点诊断方法,探讨膝关节镜下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种不同移植材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01月至2013年04月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62例,患者均行关节镜下重建手术,按不同移植材料分为两组:自体骨-髌韧带-骨组(A组)32例;自体半腱肌腱股薄肌腱组(B组)30例。术后定期随访2年,对Wemer髌股痛评分、肌力恢复程度、膝关节活动度、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Lysholm评分等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62例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2年两组比较膝关节活动度、肌力恢复情况、Lysholm膝关节评分、髌股痛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前交叉韧带解剖结构复杂,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疗效与移植材料的种类之间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8.
肖勍  李清  顾晓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4,(16):171-172,17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胭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关节镜下异体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观察组给予关节镜下自体胭绳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追踪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患肢X线检查、Lysholm评分以及Tegner功能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Lachman征和旋转移位试验均为阴性.术后X线检查无退行性改变,术后Lysholm评分和Tegner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胴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确切,与异体肌腱疗效相当。可有效恢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性价比更高,适合基层医院应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