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99mTc(V)-DMSA肿瘤显像在鉴别肿瘤患者骨骼良、恶性病变中的使用价值。方法:对8例经病理证实的肿瘤疑骨转移患者进行^99mTc(V)-DMSA(二巯基丁二酸钠)全身显像,并与^99mTc-MDP(亚甲基二膦酸盐)全身骨显像作对比。结果;8例疑骨转移肿瘤患者,先行^99mTc-MDP全身骨显像共检查14个阳性病灶(放射性异常浓聚)。而后,^99mTc(V)-DMSA显像表现为相同部位相似放射性浓聚有5例8个阳性灶,上述病灶经随访并结合临床均证实为骨转移瘤;另有3例^99mTc-MDP全身骨显像显示共6个阳性病灶,而^99mTc(V)-DMSA显像均未见异常放射性改变,其中2例5个病灶为骨骼良性病变,1例单个病灶为骨转移瘤。本组^99mTc(V)-DMSA显像诊断骨骼良、恶性病变总符合率为87.5%。结论:^99mTc(V)-DMSA全身显像表现为骨骼恶性病灶阳性,良性病变阴性;其诊断骨转移瘤的特异性比^99mTc-MDP骨显像高,在骨骼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骨显像与MRI在诊断骨转移瘤中的价值。方法对64例可疑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行核素骨显像与MRI检查(两种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2周),凡骨显像表现为明显的放射性聚集或缺损和(或)MRI的T1加权像表现为低信号强度且T2加权像表现为高低混杂或高信号强度和(或)骨质破坏的椎体均认为是肿瘤骨转移。结果核素骨显像能有效地检出全身骨转移癌灶;MRI对扫描范围内骨转移癌检出的病灶数高于核素骨显像;核素骨显像单发病灶有一定的假阳性(3/9),MRI单发病灶假阳性较少(0/7),但部分病例(3/7)经核素骨显像检查证实为多发骨转移;MRI能了解局部病灶的准确位置及周围软组织情况。结论核素骨显像较MRI能更有效地检出全身骨转移癌灶,是早期诊断转移癌的首选方法;MRI特异性更高,解剖定位明确,并能显示软组织病灶,两种检查方法相互结合,对骨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骨显像与MRI在诊断骨转移瘤中的价值。方法对64例可疑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行核素骨显像与MRI检查(两种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2周),凡骨显像表现为明显的放射性聚集或缺损和(或)MRI的T1加权像表现为低信号强度且T2加权像表现为高低混杂或高信号强度和(或)骨质破坏的椎体均认为是肿瘤骨转移。结果核素骨显像能有效地检出全身骨转移癌灶;MRI对扫描范围内骨转移癌检出的病灶数高于核素骨显像;核素骨显像单发病灶有一定的假阳性(3/9),MRI单发病灶假阳性较少(0/7),但部分病例(3/7)经核素骨显像检查证实为多发骨转移;MRI能了解局部病灶的准确位置及周围软组织情况。结论核素骨显像较MRI能更有效地检出全身骨转移癌灶,是早期诊断转移癌的首选方法;MRI特异性更高,解剖定位明确,并能显示软组织病灶,两种检查方法相互结合,对骨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MRI与核素骨显像对脊柱转移瘤的敏感性与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经临床确诊的脊柱转移瘤分别行MRI和核素骨显检查,比较二者的阳性病例检出率和阳性病灶检出率。结果 MRI与骨显像对阳性病例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阳性病灶检出率MRI高于骨显像,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MRI对脊柱转移瘤的检测比骨显像更为敏感,对病灶的检出能力高于骨显像,是诊断脊柱转移瘤最敏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中单发病灶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中单发病灶的临床价值。方法受检者常规^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骨显像.对310例骨显像中单发病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有肿瘤病史的256例患者。骨转移率为24.2%(62/256),无肿瘤病史的54例患者中。骨转移率为5.5%(3/5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总骨转移率为20.9%(65/310)。其中前列腺癌20.8%(5/24),乳腺癌22.4%(17/76),肺癌32.7%(18/55),泌尿系肿瘤23.1(3/13),消化系肿瘤16.7%(7/42),其他肿瘤26.1%(12/46),无肿瘤病史患者中.94.4%(51/54)的单发病灶主要是良性病灶。结论在骨显像单发病灶中.有原发肿瘤病史患者24.2%为早期骨转移灶.无原发肿瘤病史患者94.%主要为良性改变。初步得出了全身骨显像中单个病灶临床分析标准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检查在骨痛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优缺点。方法对179例骨痛患者行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参考最终确诊结果,分析全身骨显像的优缺点。结果在179例患者中发现阳性病例154例,其中肿瘤患者59例,良性病变患者85例。结论核素全身骨显像对肿瘤所引起的骨痛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对一些良性病变也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密切结合临床及其它检查,正确使用核素全身骨显像,可以很好的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身骨显像联合超声检查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150例肺癌患者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查,并对可疑病灶进行超声检查,与CT、MRI或病理活检结果对照.结果 150例患者经全身骨显像检查后共有65例患者221个可疑骨转移灶,联合超声检查后,对于可穿透探查的133个病灶,超声拟诊其中5个病灶为良性病变,与临床确诊4个良性病变比较,误诊1个;联合超声和临床确诊结果均表明,肺癌骨转移多位于胸部.结论 骨全身显像联合超声检查诊断肺癌患者骨转移可以优势互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自1942年应用~(89)Sr研究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骨转移以来,确信骨扫描寻找骨转移瘤有早期的定位诊断价值。由于目前所用的趋骨性放射性同位素,并非特异性亲肿瘤,无论骨骼的良恶性肿瘤或者非肿瘤病变,病灶局部均可见放射性浓集,很难直接鉴别病变性质。为此我院自1976年1月至12月,通过33例直接比较病变和正常组织内放射性强度的差异,探索原发性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可能性,兹将临床应用的初步体会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在33例检查中,良性骨肿瘤8例,原发性恶性骨肿瘤8例(包括2例骨巨细胞瘤2级),骨转移瘤6例,其他11例(包括骨结核5例、骨髓炎4例、恶性软组织肿瘤1例、骨折后26天1例)。扫描示踪剂为~(99m)Tc-焦磷酸钠盐,由本  相似文献   

9.
沈达炜  王强 《云南医药》1993,14(3):166-167
用全身骨r显像方法对确诊为肺癌的64例住院患者进行了检查,31例显示有明确骨转移灶(48.3%),15例为转移可疑(23.5%),仅18例骨显像完全正常(28.2%),表明肺癌的骨转移率相当高,骨r显像是诊断骨转移瘤的灵敏方法,与文献报道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对于恶性肿瘤患者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45例肺癌患者、40例乳腺癌患者以及35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SPECT)核素骨显像,分析其核素扫描后的影像图像。结果120例患者,其中65例患者出现骨显像异常,与临床病理诊断相对照,符合骨转移瘤的临床特点,符合率为100.0%。结论核素骨显像能够诊断早期的骨转移瘤,能够为临床诊断分期以及制定临床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8例乳腺癌患者和25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均行DWI及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检查.比较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癌MRI动态增强的形态学特征,TIC曲线形态及分布,ADC值,两者联合诊断和单一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乳腺良性病变MRI动态增强的形态主要以类圆形为主(76.0%),边缘以光滑(72.0%)为主,乳腺癌的形态主要以分叶形为主(60.7%),边缘以毛刺征(60.7%)为主,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乳腺良性病变TIC曲线形态以Ⅰ型(68.0%)为主,恶性病变以Ⅲ型(78.6%)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8.6%乳腺癌ADC值≤1.22×10-3 mm2/s,80.0%乳腺良性病变ADC值>1.22×10-3 mm2/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明显高于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单一诊断(均P< 0.05).结论 DWI联合TIC诊断乳腺癌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钼靶X线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02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钼靶X线检查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钼靶X线检查、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及联合检查的病灶诊出率、良恶性鉴别准确率,对不同直径病灶的诊出率,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全身MR扩散加权成像(WB-DWI)、常规磁共振成像(MRI)/CT扫描及二者联合应用(WB-DWI+MRI/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的检出能力。方法对60例病理学确诊的NSCLC患者行WB-DWI、胸部CT扫描,并对可疑骨转移部位行常规MRI扫描,应用ROC曲线评价WB-DWI、常规MRI/CT及WB-DWI+MRI/CT在NSCLC骨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应用方差分析比较弥散系数(ADC)值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①WB-DWI、MRI/CT、WB-DWI+MRI/CT诊断NSCLC骨转移的曲线下面积(Az)分别是0.935,0.961,0.977,二者联合应用特异度及正确诊断指数最高,有助于提高NSCLC转移病灶的检出。②NSCLC骨转移瘤平均ADC值高于良性骨病变[(0.89±0.12)×10-3与(1.51±0.15)×10-3mm2/s],取临界值1.12×10-3mm2/s,其诊断NSCLC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诊断指数均达100%。结论 WB-DWI是常规MRI/CT的有益补充,二者联合应用在NSCLC骨转移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胃肠道良恶性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评价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GIST患者35例CT平扫及增强影像,以临床病理学结果及免疫组化结果将病灶分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3组,比较3组病灶的生长部位、体积、形态、密度、强化程度、有无转移等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 35例GIST患者均为单发病灶,其中良性肿瘤13例,交界性肿瘤6例,恶性肿瘤16例。良性、交界性及恶性间质瘤病灶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强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灶的边缘光滑程度、病灶形态分叶性状及密度均匀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间质瘤CT平扫示密度多均匀,边缘多光滑,增强程度11~62Hu,肿瘤最大径线均<5.0cm;交界性、恶性间质瘤CT平扫密度大多不均匀,边缘光滑或不规则,增强扫描均呈不均匀强化,最大直径均>5cm。结论 CT可作为GIST良恶性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钼靶X线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的钼靶X线诊断及病理诊断结果,根据BI-RADS进行评估。结果 210例术后病理诊断,恶性病变135例,乳腺叶状肿瘤2例,良性病变73例。而钼靶X线诊断恶性肿瘤141例,良性病变69例。误诊18例,误诊率8.6%。病理诊断135例恶性病变者及两例交界性肿瘤中,伴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者59例,其中C-erbB-2阳性44例,C-erbB-2阴性15例。C-erbB-2阳性与淋巴结肿大(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P〈0.001)。良性病变73例中,腋下淋巴结肿大者仅6例。结论结合病理诊断,仔细分析乳腺肿块的伴随征象,可提高钼靶X线检查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骨转移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997~2004年收治的32例PCa骨转移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例PCa患者骨扫描发现骨转移14例,5例术后随访发现骨转移;13例先确诊骨转移瘤,继后查出原发灶。30例骨转移为多发,多累及脊柱与骨盆,2例单发者仅累及一侧骨盆。2例溶骨型改变用博宁治疗均部分缓解;28例多发成骨型骨转移者,9例^153Sm、19例^89Sr内照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89.5%,病灶客观反应有效率分别为21.4%和33.3%;2例单发成骨型转移者用^153Sm+局部放疗,均完全缓解,3个月后病灶消失、缩小各1例。结论对PCa应早期和定期进行骨显像,PCa骨转移的诊治应综合病史、临床情况和影像学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RI与CT联合检查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2年7月于我院接受影像学检查的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资料,探讨MRI与CT联合诊断脊柱转移瘤的敏感性与准确性。结果MRI、CT扫描显示脊柱转移瘤病变共256例次。MRI扫描显示病变共256次(100%),确诊脊柱转移瘤48例(96%);CT扫描显示病变共125次(49%),确诊脊柱转移瘤27例(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MRI与CT联合检查可有效诊断脊柱转移瘤,对其早期诊断治疗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瘤的CT影像特征及对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78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超声检查和CT检查.分析比较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结节的CT影像特征,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CT诊断与超声诊断对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效能(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78例患者经术后病理结果证实:58例(72个结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宫颈良恶性占位性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98例疑似宫颈占位性病变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健康体检者仅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疑似宫颈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及病理检查。分析疑似宫颈占位性病变患者的病理结果;分析超声弹性成像的影像学特点;对比良恶性病变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弹性成像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结果98例疑似宫颈占位性病变患者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最终结果显示:恶性54例,良性44例。良性病变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优于恶性病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多为1~3分,恶性病变多为4~5分。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超声弹性成像的灵敏度为94.4%、特异度为84.1%,诊断符合率为89.8%。结论采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宫颈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灵敏度、特异度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对比常规超声及增强CT在提高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1例常规超声检出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根据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点,结合病史给出初步良恶性判断后,进一步超声造影检查,对病灶造影剂灌注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综合判断;所有患者均行增强CT检查,最后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常规超声检查特点,初步诊断:良性肿瘤21例(29.6%),恶性肿瘤50例(70.4%);经超声造影诊断:良性肿瘤24例,恶性肿瘤47例;增强CT诊断:良性肿瘤26例,恶性肿瘤45例;经病理检查,良性肿瘤25例,恶性肿瘤46例。超声造影检查肝脏良恶性肿瘤诊断敏感性为93.61%,特异性为91.67%,准确度为92.96%,明显优于常规超声。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诊断肝脏的肿瘤及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