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深静脉穿刺置管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深静脉穿刺的应用日趋广泛,本科2006-2008年间行深静脉穿刺115例,现将其应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深静脉穿刺置管32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深静脉置管术通常是指自颈内静脉穿刺或经锁骨上、下径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入上腔静脉。是目前临床上输血、补液、静脉内营养支持、给药和测定中心静脉压的公认的重要诊疗措施,具有留置时间长、输液速度与量随机可控、患者痛苦少等优点,并为临床上进行  相似文献   

4.
张海燕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6):101-101
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由于具有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适用于长期输液而周围静脉不易穿刺、测量中心静脉压、以及长期输入刺激性药物的患者,必要时还可以从穿刺处采血,抢救时加压输液。在危重患者救治及重大手术围手术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静脉切开术,是保证危重患者抢救。治疗及重大手术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自2004年1月。2008年12月在重大手术围手术期及危重患者抢救治疗中应用深静脉置管术256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别对置管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进行探讨,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深静脉穿刺置管的实施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静脉置管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技术.它可以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还是肠外营养,肿瘤化疗、心脏起搏器的安装以及许多介入治疗中的必备技术。笔者结合我科患者临床穿刺实施及护理过程,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方法及护理措施,寻找减少和预防深静脉穿刺置管并发症发生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10086例深静脉穿刺置管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明生  钟文胜 《江西医药》2008,43(12):1375-1376
目的总结深静脉穿刺置管经验。方法总结分析10086例深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资料。结果(1)颈内静脉穿刺误伤动脉发生率6.4%,锁骨下静脉穿刺误伤动脉发生率6.0%。(2)锁骨下静脉穿刺术中死亡2例,导管误置入胸腔4例,颈内静脉穿刺动-静脉瘘 血/气胸1例,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外静脉穿刺致颈内静脉血栓各1例。结论深静脉穿刺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多与操作不当或对病情认识不足有关,穿刺过程不顺利进行胸片等必要的检查可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早处理以避免发生更严重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掌握好深静脉置管的临床适应症,总结经验,提高穿刺技术及护理技术,减少并发症。方法对我院33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的所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30例病例成功328例,发生气胸1例,置管37天后发生折管1例,并发症10例,无感染发生。结论熟练的穿刺技术和术后认真护理是保证深静脉置管应用安全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9.
深静脉置管并发症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9月~2004年10月,我科对706例病人施行了深静脉穿刺,我们根据观察的结果,进行预见性护理,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以该方法的治疗与护理作以回顾总结,目的是为了预防并发症;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深静脉穿刺的成功率,降低病人的费用。  相似文献   

10.
深静脉穿刺置管76例术后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平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8):1406-1406
深静脉置管是危重症患者抢救治疗、术中及术后监测、补液输血、胃肠外营养的重要通路,目前已被广泛推广,尤其是在重症监护室(ICU)中应用更为广泛。但此项技术对无菌操作要求严格,如穿刺及导管的护理不当,会引起感染、堵管及导管脱出等并发症。因此,做好置管后的护理工作,对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非常重要。我院SICU在特重型颅脑损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孙香美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8):1228-1229
我院自2004年以来对肿瘤患者采用深静脉穿刺.手术过程平稳,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ICU病人深静脉置管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志华  饶平  陈莹晖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2):1300-1300
20 0 2年 5月至 2 0 0 2年 12月 ,我们应用深静脉置管技术于 4 5例危重病病人的抢救和治疗 ,收到较好临床效果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使用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盒。常选择右锁骨下静脉、右颈内静脉或股静脉 ,右锁骨下静脉均由锁骨下穿刺。穿刺参照国内通用方法[1] 。首先根据术者习惯及病人病情 ,配合程度以及穿刺部位。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穿刺点、穿刺方向及深度。进针时注射器保持一定负压 ,顺利回血后迅速置入导丝 ,拔出穿刺针 ,用手术刀在穿刺点挑开一直径 1mm小口 ,用扩张器扩张各层 ,以便置管顺利进行且避免使导管尖变形造…  相似文献   

13.
深静脉置管(又称中心静脉置管)由于保留时间长、操作简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以及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迅速、可靠的血管通路,所以在临床输血、补液、完全胃肠外营养、中心静脉监测、尤其是在ICU等重症监护室应用较为广泛。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自2000年11月至2004年5月共行股静脉穿刺置管48例,均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就深静脉置管的应用体会报告如下。1中心静脉置管的途径、方法及注意事项1.1途径一般包括四种途径:经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及颈外静脉穿刺。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具有刺激性小、置管时间长等优点,但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七氟烷吸入镇静对小儿深静脉穿刺的影响作用。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8月~2018年11月收治的行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患儿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患儿在七氟烷吸入镇静后再行深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患儿在穿刺前0.5h行咪达唑仑0.2mg/kg喷鼻后再穿刺置管,观察两组患儿的情绪评分和穿刺接受程度,记录穿刺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儿与家长分离时镇静情绪评分、静脉穿刺接受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少于对照组,在麻醉后5、10和20min,研究组患儿的MAS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吸入刺激、血压异常、窦性心动异常等不良反应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麻醉后30min时MAAS评分和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七氟烷吸入麻醉可有效的改善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患儿的镇静效果,减少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深静脉置管导管阻塞18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院普外科实施深静脉置管术的患者共80例,其中成人45例,小儿35例,年龄1~75岁,平均38岁。按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分为3组,Ⅰ组导管留置时间≤5d熏Ⅱ组导管留置时间6~10d熏Ⅲ组导管留置时间>10d.。按穿刺部位分为2组,A组颈内静脉置管或锁骨下静脉置管,B组股静脉置管。导管阻塞的判断标准:开通输液前常规抽回血,见回血后接上生理盐水,观察单位时间内的重力滴数,若液体滴数明显慢于置管初期或抽不出回血,可判断为管腔部分或完全堵塞。经皮锁骨下静脉穿刺采用Magney等报道的新方法(PacingClinElecerophysioi熏1993熏16穴11雪押21133),股静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措施。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在某院接受深静脉置管术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术后,失败患者1例,成功率是99.7%;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共25例,占7.62%。对所有328例患者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阳性率在2.5%~91.3%之间。结论:医务人员严谨操作、严格消毒和细心护理可以减少深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患者不同部位深静脉置管的优略,总结不同部位深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右侧颈内静脉置管、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三种深静脉置管方式,观察三者的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 372例右锁骨下静脉患者中,导管堵塞6例,导管脱落1例,感染6例,局部肿胀2例,未见血气胸、血栓等并发症;36例右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中,导管堵塞2例,导管脱落4例,感染2例,局部肿胀1例;27例股静脉置管患者中,误入动脉4例,导管堵塞及感染各1例,导管脱落、血栓及局部肿胀各2例。结论经锁骨下深静脉穿刺置管是较安全,并发症少,且便于护理。  相似文献   

18.
19.
深静脉穿刺置管在急诊救治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诚  叶珩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0):2096-2096
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在急诊救治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163例急诊及留观的危重病患者施行深静脉穿刺置管并对其操作对象,操作特点,穿刺结果,并发症及护理配合进行分析。结果:穿刺成功率92.6%,抢救效果较好,并发症少,护理方便。结论:配套穿刺置管器械施行深静脉穿刺置管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应用中,操作及护理简便,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我科19例深静脉置管位置变异情况。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19例深静脉置管位置变异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发生置管变异和穿刺路经的相关性,发生置管变异后对临床的影响。结果我科深静脉置管位置变异发生率为2.66%,多发生于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对临床有一定的影响。结论深静脉置管位置变异对临床有一定影响,穿刺后应及时进行局部影像学检查以确诊,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