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腹膜假性黏液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博茨瓦纳仰佳硅医院临床及病理检验证实的13例腹膜假性黏液瘤患者腹部CT表现。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CT表现为腹膜间隙多发的复杂性囊性肿块,其CT值高于水,增强后边缘强化。所有患者均可见不同程度的内脏组织受挤压,其中6例肝脏或脾脏边缘扇形压迹为其特征性表现,3例部分边缘可见钙化,并可表现网膜受累增厚、肠系膜及腹膜浸润性改变。结论腹膜假性黏液瘤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多层螺旋CT检查对其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及增强显示急性阑尾炎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平扫与增强比较重合较高的征象包括阑尾外径增大,阑尾扩张积液,阑尾周围脂肪条纹征,阑尾结石。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本组肠系膜脂膜炎多层螺旋CT扫描,了解并掌握肠系膜脂膜炎的CT影像诊断,避免误诊或漏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部CT扫描并诊断为肠系膜脂膜炎的9例患者.扫描图像处理后进行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重组.其中5例行平扫及双期动态增强扫描,测量病变部位动脉期、门脉期的CT值,其余4例只行平扫.结果 病变表现为自肠系膜根部或系膜周围沿肠系膜血管向外延伸的条片状、边缘清晰的密度增高影,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结论 多层螺旋CT对系膜脂膜炎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盛群峰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2):77+79-77,79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对胡桃夹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胡桃夹综合征病例的16排螺旋CT的影像资料。结果 5例胡桃夹综合征均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左肾静脉征象,16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能直观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夹角,平均为18°;CT横断位图像显示左肾静脉穿过肠系膜上动脉夹角时明显受压、狭窄,狭窄段前静脉扩张,直径为狭窄段的2倍以上;左侧精索静脉及左侧卵巢静脉曲张各1例。5例增强扫描肾实质平衡期均显示双肾实质密度差20HU以上。结论 16排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及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可作为胡桃夹综合征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16层螺旋CT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平扫对泌尿系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拟诊泌尿系结石的患者进行CT平扫及图像多平面重建并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CT诊断泌尿系结石21例,计35个结石,其中肾脏结石22个,输尿管结石13个。5例超声漏诊8个结石,其中肾脏结石6个,输尿管结石2个;6例患者做了静脉肾盂造影摄片(KUB)或/和静脉尿路造影(IVP),均未检出结石。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是诊断泌尿系结石的精确、快捷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胰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平扫,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多期增强扫描,探究两组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诊断的准确率(92.00%)明显好于对照组诊断的准确率(5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胰腺癌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便于对患者后期的治疗,且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具有无创性、简单易行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朱海根  饶华玲 《江西医药》2012,47(6):540-542
目的 探讨胃肠道穿孔的螺旋CT及其重建技术的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22例胃肠道穿孔患者的多层螺旋CT平扫病例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经手术证实.结果 22例患者中胃穿孔6例,十二指肠穿孔6例,结肠穿孔4例,阑尾穿孔4例,空回肠2例.多层螺旋CT平扫确诊21例(95.5%).结论 螺旋CT及其重建技术对胃肠穿孔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对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超声或IVP诊断为尿路梗阻的50例患者均行尿路CT平扫及增强扫描,所获容积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处理,重建方法有: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和曲面重建(CPR)。结果50例患者中,输尿管结石38例,炎性狭窄4例,输尿管结核3例,输尿管肿瘤1例,膀胱肿瘤阻塞输尿管口2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肾盂及输尿管重复畸形,同时合并巨输尿管,输尿管下端囊肿1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临床资料证实。结论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MSCTU)对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有着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对肺隔离症(PS)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PS患者的多层螺旋CT和临床表现资料,所有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采用血管成像技术来显示病变的供血动脉.结果 12例PS患者经多层螺旋CT全部正确诊断,其供血动脉经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均证实为来源于主动脉分支.结论 多层螺旋CT是诊断Ps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彭涛 《江西医药》2013,(10):922-924
目的:探讨CT诊断腹股沟直疝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股沟直疝患者的术前轴位CT图像,全部病例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或增强扫描,重建薄层图像后对轴位图像进行观察。结果13例病人共16个直疝,右侧者10个,左侧者6个,均无嵌顿,CT诊断与手术所见符合率100%。结论 MSCT可准确诊断腹股沟直疝,并与斜疝、股疝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硬化性肺细胞瘤(PSP)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对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5例PSP 患者 MS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肺内单发病灶,发生于双肺下叶11例,形态呈类圆形或卵圆形11例,形态不规则或边缘呈浅分叶4例,边缘清楚9例,边缘不清6例。病灶最大径平均(3.40±1.21)cm。病灶密度均匀9例,密度不均匀6例。病灶内见钙化5例,无钙化10例。病灶平扫CT值平均(31.36±8.24)HU,增强后CT值增加约(41.94±20.40)HU。病灶见"贴边血管征"9例、"假包膜征"2例及"瘤周磨玻璃密度"2例。4例误诊为周围型肺癌,1例误诊为结核,1例误诊为肺错构瘤。结论 PSP瘤是一种少见肺内良性肿瘤,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贴边血管征"假包膜征"瘤周磨玻璃密度"及"空气新月征"等征象有助于治疗前的影像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12.
杨金晶  韦炜  刘影  邓克学 《安徽医药》2018,22(11):2108-2110
目的 分析鼻腔自然杀伤细胞(NK)/T细胞淋巴瘤的CT及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16例患者中10例仅接受CT扫描,其中5例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接受CT平扫;4例仅接受磁共振(MR)扫描,其中3例接受MR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接受MR平扫;2例同时接受CT平扫及MR平扫及增强。结果 16例患者单侧肿瘤8例,双侧肿瘤8例。病灶局限性于鼻腔前中部6例,中后部3例,弥漫分布于整个鼻腔7例。16例NK/T细胞淋巴瘤中10例出现轻度骨质吸收,骨质改变轻微。肿瘤浸润鼻前庭、 鼻翼、 鼻背或邻近面部软组织11例。病灶与鼻中隔、鼻甲或鼻窦壁间存有小气泡11例。CT平扫肿瘤呈等或稍低密度, MRI表现为T1WI稍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后均轻中度强化。结论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缺血性肠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4年至2013年收治的缺血性肠病患者48例,其中36例为小肠病变,12例为结肠病变。有33例行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增强扫描、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组(MPR)后处理。结果 CT表现为肠壁增厚36例,分层强化30例,肠壁菲薄9例,肠壁积气6例,肠腔扩张及积液30例,肠系膜浑浊24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可清晰显示肠壁病变及肠系膜血管。  相似文献   

14.
刘景昌  刘炜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198-2199
目的 探讨螺旋CT检查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资料较完整的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 结果 CT平扫显示脑实质密度降低征49例,局部脑组织肿胀征38例,一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18例,基本正常11例;首次常规CT诊断为超急性脑梗死21例(确诊率35%). 结论 螺旋CT检查对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最佳单能图像在增加肠系膜上动脉血管内血栓与造影剂对比度或平扫图像血管内血栓与周围正常血管对比度中应用价值。方法10例经手术证实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例,1例仅宝石能谱CT平扫后用最佳单能图像处理,2例直接按照宝石能谱CT肠系膜上动脉常规扫描后,使用最佳单能图像处理血管;7例行平扫及肠系膜上动脉常规扫描后再用能谱最佳单能图像处理。结果1例平扫后最佳单能图像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密度增高,肠系膜肿胀,小肠及升结肠管壁水肿增厚;9例显示肠系膜上动脉充盈缺损,其中7例显示小肠壁淤积扩张增厚,2例合并升结肠壁水肿增厚,所有增厚的肠管壁增强均呈分层样强化。4例合并大量腹水。结论宝石能谱CT最佳单能图像在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中具有很大优势,特别是能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细小分支内血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PSH的多层螺旋CT表现。所有病例行胸部多层CT平扫和(或)增强扫描,三维重建后进行图像观察。结果病灶均为单发,右肺12例,左肺14例;大小以1.5-3.0cm多见(65.4%),平均(25.5±15.4)mm;病灶形态以圆形或类圆形为主(80.8%),少数呈不规则形;边缘多光滑(88.5%);多数无分叶(73.1%);密度多均匀(88.5%),少数可见钙化(26.9%);强化可均匀、可不均匀(比例约1:1),平均增强程度约(41.1±27.4)HU;网格征(76.9%)及贴边血管征(38.4%)较多见。延时扫描表现为持续强化,灌注成像表现为高血流灌注。结论PSH具有肺内良性肿瘤的特点,明显强化、容易出现钙化、网格征、贴边血管征等征象,对诊断PSH具有重要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玉亮  朱洪峰 《华北国防医药》2010,22(2):132-133,F000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利用原始数据在AW4.4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结果64层螺旋CT横轴位图像上可观察到真假腔形态、大小、剥脱的内膜瓣片、破口位置及内膜和主动脉壁钙化。三维重建图像能观察主动脉弓受累情况,确定内膜剥离范围,显示内膜与各分支血管之间的关系。按DeBakey分型,表现为Ⅰ型3例,Ⅱ型1例,Ⅲ型19例。结论应用64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对主动脉夹层明确诊断并分型,具有准确、快捷、简便及无创的特点,是诊断该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包括肿瘤部位、大小、边缘、密度、强化程度、转移等。其中5例仅行CT平扫,6例行CT平扫及增强。结果 11例中,源于肾上腺8例,源于腹部交感神经链2例,源于后纵隔交感神经链1例;10例肿块呈不规则分叶状,直径2.5~11cm。边界不清,10例肿块密度不均匀、可见囊变或钙化。在6例增强扫描中,6例都呈不均匀强化。转移常见,其中淋巴结转移3例,骨转移1例,肺转移1例。结论儿童神经母细胞瘤CT表现有一定的影像特征,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螺旋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癌螺旋CT表现。CT平扫层厚和间隔为7mm。增强采用薄层动态扫描,分别于注射对比剂后25.60s行动脉期、门静脉期扫描,10~15min行延迟期扫描。层厚和间隔为5mm或3mm。结果:29例均显示梗阻处上方胆管不同程度扩张,梗阻处管壁不规则增厚、管腔非对称性狭窄或腔内软组织结节形成;与平扫相比,薄层动态增强扫描使上述征象显示更加明确,尤其是病变强化具有特征,即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静脉期轻度强化,延迟期强化程度明显增加,因而有助于肝外胆管癌的诊断。结论:螺旋CT薄层动态增强扫描对肝外胆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