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静息心率(RHR)与心率变异性(HRV)及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106例老年EH患者根据RI-IR水平分为:A组60例,RHR〈80次/min;B组46例,RHR〉80次/min。对入选患者同步监测动态心电图及动态血压,对比分析HRV及动态血压参数的变化。结果B组HRV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PNN50及TI低于A组,而动态血压各参数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RHR与HRV指标SDNN、SDANN及TI呈负相关,而与DBP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RHR增快是老年EH患者的一个危险因子,与HRV降低、血压增高相关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隐性高血压(MH)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取诊室血压正常,而24h动态血压发现日间血压增高的MH患者36例,诊室血压及24h动态血压均增高的1、2级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40例,诊室血压及24h动态血压均正常48例作为对照组,通过24h动态心电图,进行HRV分析。结果EH组与MH组HRV各指标均低于正常血压组,P均〈0.05;EH组与M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H与EH患者HRV异常,提示均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除了血压水平危险分层外,不同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的检测评估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的影响。方法: 258例住院高血压病患者,除了常规检测项目外,还进行心脏彩超及颈动脉内中膜层厚度的测量,依据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血压水平及添加亚临床靶器官损害评估后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危险分层。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根据血压水平危险分层。低危 60例(23.2%);中危115例(44.6%);高危83例(32.2%)。这些低中危的患者通过亚临床靶器官损害评估后再行危险分层,其高危组患者所占比率明显升高,为219例(84.9%),相比较血压水平危险分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亚临床靶器官损害的检测评估可提高高血压病高危患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118例高血压患者不同时期自主神经功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不同时期的自主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EH)患118例,按WHO高血压分期标准。对照组80例,均记录24h动态心电图(DCG),进行心率变异(HRV)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 ①EH组时域和频域指标均显低于对照组(P<0.001)。②高血压Ⅲ期组SDNN、SDANN、HF明显低于Ⅰ、Ⅱ期高血压组(P<0.05),其它指标也有所下降。结论 EH HRV降低,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且与靶器官损害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水平和青年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住院和门诊初诊的青年EH患者120例作为EH组,另选取同期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60人作为对照组。再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将高血压患者分为1~3级,根据危险因素水平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4组。所有入选病例均抽血检测血清CK、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比较高血压组与对照组血清CK水平,以及高血压组血清CK水平在不同分级和危险分层的差异;同时对血清CK和各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血压组血清CK、尿酸、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较对照组高(均P0.05)。随高血压级别增加,CK增加[高血压1级(112.00±52.45)比高血压2级(145.19±57.44)比高血压3级(231.07±67.12)U/L,P0.05]。随高血压危险分层增加,CK逐渐增高[低危组(100.53±53.38)比中危组(141.52±53.90)比高危组(181.56±84.71)比极高危组(226.75±60.18)U/L,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K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r=0.353、0.261,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K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2,95%CI1.022~1.043,P0.05)。结论青年EH患者血清CK水平随着血压分级和危险分层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可能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HRV)。方法通过记录30例Ⅰ、Ⅱ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30例正常血压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不同长度时间段心率变异的时域指标(SDNN,SD,rMSSD,pNN50,CV)及频域指标(TF,LF,HF),以正常血压者为对照组,观察EH患者的心率变异特征。结果EH患者的各项HRV指标在各个时间段均较正常血压者降低(P<0.05,P<0.01),且各项HRV指标节律性减弱。结论EH患者的植物神经调节异常,迷走交感神经张力及昼夜节律均减弱。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发高校高血压防治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高校功能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心血管危险因素干预效果分析。方法依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和卫生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文献自主研发高校高血压防治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功能社区238例慢病患者中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健康教育,在三甲医院专家指导下,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高血压防治管理,检测血压、血糖、身高体重、骨密度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 )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对伴有Hcy升高的15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信息化随访,药物干预和随访2年,评价管理前后患者慢病防治知识普及率与干预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情况。结果信息化管理的238例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后慢病防治知识显著提高(Р<0.01);95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干预前后比较明显减少(Р<0.05),同期57例对照组心血管危险因素无变化(Р>0.05)。结论应用自主研发的高校高血压防治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高校功能社区高血压防治中健康教育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干预效果显著,提高基层慢病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对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变异(HRV)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4月至201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警卫局保健处和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91例患者,根据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病及OSAS分为对照组、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病合并OSAS组。比较3组之间非勺型昼夜血压曲线的比例、HRV时域指标与频域指标、夜间平均血氧水平以及呼吸紊乱指数(AHI)的差异。结果高血压病合并OSAS组患者呈非勺型昼夜血压曲线的比例以及HRV时域指标值与频域指标值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加(P〈0.01),并且夜间平均血氧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两组,而AHI则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OSAS导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呈非勺型、HRV增强、夜间平均血氧水平下降、AHI明显增加,是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增加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导读     
<正>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陈源源,等p605)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病综合征,常合并血脂异常、吸烟、肥胖、糖代谢异常等危险因素。因此对高血压患者,必须以降压为基础,进行多重危险因素综合干预,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与死亡风险。《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基于最新研究进展及权威指南,指出对高血压患者应进行血脂检验及其他危险因素检出,根据  相似文献   

10.
糖代谢异常对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代谢异常对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及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影响,以分析其对心血管系统植物神经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36例单纯高血压及33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及血压监测,对两组患者的HRV及BPV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HRV减少(P〈0.05~〈0.01);而BPV增大(dSBPSD、dSBPCV、24SBPSD.P〈0.05~〈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心血管系统植物神经病变,进而造成心血管的结构与功能异常,改善其心血管系统植物神经功能,可能有助于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心血管危险性分层》一文读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 0 0 1年第 8期刊登了刘坤申教授的文章《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心血管危险分层》 ,笔者读后对高血压的诸多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收获很大。原来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分期及临界性高血压 ,在临床工作中有一定困惑 ,在治疗上有一些顾虑。新标准的出现犹如指路的船灯 ,尤其对高血压病的治疗及预后更为适用。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治疗高血压的最终目的是降低病人的心血管危险 ,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但高血压病人的心血管危险不仅取决于血压水平的高低 ,同时也要考虑患者存在的其它危险因素如 :糖尿病、肥胖、…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4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1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前、后测血压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进行HRV时域和频域分析,并与63例正常人对照。结果:(1)EH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明显降低(P<0.05);(2)与正常组比较,EH组治疗前时域分析与频域分析各项参数均减低,差异显著(P<0.05);(3)HE患者经治疗后HRV各项参数,特别是SDNN、SDANN、LF、HF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降压治疗可以改善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最新欧洲高血压指南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7欧洲高血压新版指南是在2003年指南的基础上就高血压的分类、诊断、危险因素的评估与分层以及治疗策略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指南同时强调了采取更加积极的治疗,尽早降压达标的重要意义。在治疗方面,提出了几个新的不同点:(1)该指南强调了评估总体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治疗策略的根本依据,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初始危险水平确定。(2)指南再次明确了高血压治疗的目标,其基本目标是实现血压达标,降低长期心血管总危险。对于所有高血压患者血压目标至少应低于140/90mm Hg(1mm Hg=0.1333kPa),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血压水…  相似文献   

14.
重视正常高值血压水平及其伴心血管危险因素者的干预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高血压诊断标准是人为规定的,实际上高血压与正常血压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新版国内外高血压指南均重视血压正常高值(120~139/80~89mm Hg)的非药物干预。尤对血压正常高值伴心血管危险因素者予以充分重视。本文旨在就血压水平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和血压正常值者的非药物干预及血压正常高值伴心血管危险因素者药物干预的重要性予以评述,以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张立军  陈萍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10):1628+1634-1628,1634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特点。方法采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心率变异,比较原发性高血压(EH)组、EH合并2型糖尿病(2DM)组与健康体检组的HRV特点。结果 EH组和EH合并2DM组与对照组HRV时域比较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H合并2DM组与EH组HRV时域比较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HRV降低,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HRV则进一步降低。动态心电图HRV的监测可判定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的损害,对疾病的预后判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高血压如何进行危险程度分层(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血压分级、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受损情况及并存的临床情况,参照Framingham的资料,《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进一步将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很高危险组四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8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动态血压监测及心率变异性(RHV)分析,探讨EH患血压变化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及EH患植物神经功能状态的改变情况。方法 对受检进行昼夜24h动态血压(ABPM)及动态心电图(DCG)监测,根据ABPM监测结果将EH患分为勺型组和非勺型组,从DCG监测结果中检出夜间(23:00-06:00)心率及心率变异(HRV)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86例EH患夜间血压下降率及HRV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EH高度危险组夜间心率高于低、中度危险组,前夜间血压下降率及HRV均低于后(P均<0.01),低、中度危险组HRV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38例非勺型组夜间血压下降率、HRV比48例勺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勺型组夜间血压下降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减少及/靶器官的损害对HRV降低的影响有叠加作用;EH病患的夜间自主神经活动状态,主要表现在自主神经的受损,自主神经功能对夜间血压下降率起着一定作用,调整原发性高血压患的自主神经功能,可能更有利于控制血压,减少靶器官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浩 《山东医药》2010,50(5):107-108
目前,全世界高血压(HT)患病率为31.3%,每年死于HT相关疾病者占全世界死亡人口的6%。我国HT治疗现状颇为严峻,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24.7%,其控制率仅6.1%。2003年美国JNC7《高血压防治指南》指出,血压与心血管事件危险性之间的关系一致,并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升高近年来被确定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明确指出,高Hcy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尤其是脑卒中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2011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将血Hcy≥10μmol/L列入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血清Hcy增高与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呈正相关,亦会增加脑梗死的发病率.而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就是高血压,高血压占我国脑卒中发生危险的40%~5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分级以及危险因素分层与动脉脉搏波速度(PWV)的关系。方法应用动脉脉搏波速度(PWV)自动测量系统测定入选的5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肱动脉-踝动脉baPWV值,并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层,比较不同血压水平及危险程度患者的脉搏波速度。结果1级与2级高血压患者的baP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40±150)cm/s比(1630±160)cm/s,P=0.298];伴有一种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者的baPWV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1645±138)cm/s比(1584±160)cm/s,P=0.001)]。结论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PWV值明显高于无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对脉搏波速度的影响可能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