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采取纵隔胸膜减张覆盖及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术的疗效。方法:选取68例接收的早中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予以行常规食管癌切除联合食管胃吻合术治疗)与观察组(n=34,采取纵隔胸膜减张覆盖及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术),对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导管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显著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同时,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吻合口瘘、呼吸系统并发症及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食管癌手术中采取纵隔胸膜减张覆盖及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能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手术创伤,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吴俊波  吴宇生  林涛 《中外医疗》2013,(29):20-21,45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31例常规食管癌切除加食管胃吻合手术组(A组)和71例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加纵膈胸膜减张覆盖组(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管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导管引流量均明显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胃高位胸顶吻合加纵膈胸膜减张覆盖术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低,是老年食管癌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机械吻合在食管癌胸内胸顶吻合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管状吻合器对 76例食管癌行食管胃超胸顶吻合。结果 所有病例吻合均 1次完成 ,无手术死亡 ,无吻合口瘘及喉返神经胸导管损伤 ,并发症发生率 8.4% (6 /74)。切端癌残留率 1.4% (1/74)。结论 胸内食管胃超胸顶吻合术可扩大食管癌切除范围 ,近似颈部吻合 ,吻合简便、省时、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中,右侧开胸胃食管胸膜项吻合术式与传统的左侧开胸胃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式比较,术后反流性食管炎(GER)、吻合口并发症(吻合口瘘和狭窄)、残端阳性率有无差异.方法 回顾性研究该科食管癌根治术病例,其中行右胸胸膜顶吻合术共159例,行左胸主动脉弓上吻合术133例.两组病人术后均进行24 h pH值监测和胃食管钡餐造影检查,根据术后病检结果 判断残端阳性率.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残端阳性率的发生率为4.1%、10.9%,两组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率为2.5%、3.1%、6.8%及8.1%.右胸手术组病人明显减少(P<0.05);GER检测指标右胸手术组病人亦明显优于左胸手术组(P<0.05).结论 右胸膜项吻合术式较左胸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式更能减少病人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并发症,降低食道残端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盛新  马耀磊  魏丛明  沈毅 《吉林医学》2011,32(16):3272-3273
目的:探讨食管癌用国产吻合器在食管胃经主动脉弓前胸顶单层吻合术中的应用。方法:将胸顶以上食管游离至第一肋水平以上2~3 cm置入吻合器抵钉座至胸顶以上食管,荷包缝合线下3~5 mm处切断食管;胃经主动脉弓前上提,食管残端与胃底后壁最高点吻合,吻合口自动回缩胸顶以上,将胃底向胸顶悬吊缝合约4~5针。结果:36例吻合均一次完成。使用24号吻合器21例,使用26号吻合器15例,无吻合口瘘等严重并发症,X线检查吻合口多位于胸骨切迹上1~2 cm。结论:食管癌用国产吻合器行食管胃高位胸顶单层吻合术在食管切除长度,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残端阳性率,利于术后放疗等多方面均符合肿瘤外科治疗原则,该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食管胃超胸顶吻合法在胸段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闽  李伟  朱振治  黄学圃 《现代医学》2002,30(3):186-187
目的:探讨食管胃超胸顶吻合法在胸段食管癌切除术中应用的适应证、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997年4月-2001年3月21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其中胸中、上段蕈伞型和缩窄型食管癌9例,胸下段各型食管癌12例,行全胸段食管切除、食管胃超胸顶吻合术。结果:无手术死亡、吻合口瘘发生,术后发生呼吸衰竭、吻合口狭窄、切缘残癌各1例。结论:对胸下段髓质型、溃疡型食管癌及不伴有明显淋巴结肿大的胸段蕈伞型和缩窄型食管癌患者,选择全胸段食管切除、食管胃超胸顶吻合术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王庆淮  滕泽林 《海南医学》2010,21(23):60-61
目的总结在食管癌手术中不同位置的吻合(胃食管颈部吻合、胸腔内吻合)对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经验。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科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64例食管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入院先后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32例(经左胸联合左颈部胃食管弧形切口外翻颈部吻合术);对照组(B组)32例(经左胸切口作胸腔内吻合术)。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就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围手术期死亡、肿瘤复发等相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左胸联合左颈部胃食管弧形切口外翻颈部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是相对理想的手术方式,可提高肿瘤根治率,减少术后肿瘤复发,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不增加手术死亡率。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左胸小切口术式在中下段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6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左侧剖胸、右侧胸腹两切口等常规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辅助左胸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康复出院,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延长;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胸管引流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生存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左胸小切口术式治疗中下段食管癌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治疗效果好,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该院自1996年3月-2000年3月对63例食管胸上,中段癌患者经左胸切除食管癌,用CHD125mm管型吻合器行胸膜顶或超胸膜顶食管胃重建术。手术无机械故障,术后无吻合口瘘,无吻合口出血,无吻合狭窄,手术死亡率为0,认为大部分的常规颈部食管胃建术,可用CDH吻合器行胸膜顶或超胸膜顶食管胃重建术,达到全胸段及部分颈段食管胃重建术,达到全胸段及部分颈段食管切除,清扫范围基本与传统三切口相同,减少手术切口,以使手术操作简化,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创伤,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尤适合年考患者使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管状胃食管颈部分层吻合法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病人用管状胃与食管在颈部分层吻合重建上消化道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我院2009-07~2012-02的184例食管癌病人的根治术中采用管状胃在颈部与食管黏膜对黏膜、肌层对肌层的分层吻合法,其中黏膜层采用4-0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肌层采用0号丝线间断缝合重建上消化道.中、下段食管癌病人采用经左胸、左颈两切口改良食管癌根治术,上段食管癌病人采用右胸、腹、左颈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对184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随访,重点探讨该术式在防止并发症方面的优势. 结果 本组184例病人中,颈部吻合口瘘4例,吻合口狭窄3例,吻合口出血1例,无胸胃综合征及胸胃漏发生,返流性食管炎症状明显改善,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结论 分层吻合法能有效减少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管状胃可以满足颈部吻合时所需胃的长度并可有效预防或减少胸胃综合征、返流性食管炎、胸胃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对病人肺功能影响小,远期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吻合口瘘,其次是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以颈部手工吻合的发生率最高.2000年1月至2002年11月,我们以减少吻合口瘘为目的,采用美国Johnson-Johnson公司制造的吻合器经右胸-左颈途径行食管胃左颈吻合治疗食管癌16例,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现将手术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机械吻合用于食管胃胸内超胸顶吻合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管状吻合器对98例食管癌行食管胃超胸顶吻合。结果所有病例吻合均一次完成,无手术死亡,亦无吻合口漏及喉返神经胸导管损伤,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2.04%(2/98),切除端癌残留率1.02%(1/98)。结论胸内食管胃超胸顶机械吻合术可扩大食管癌切除范围,近似颈部吻合,吻合简便、省时、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13.
1994年 1月~ 2 0 0 2年 3月 ,我科共行食管癌手术 4 15例 (手术切除 4 0 1例 ,手术探查 14例 ) ,其中行食管胃吻合374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瘘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 15例食管癌患者 ,男性 312例 ,女性 10 3例 ,年龄 5 3± 5 .6岁 (2 6~ 81岁 )。食管胸下段癌 6 7例 ,胸中段癌 2 74例 ,胸上段癌 6 9例 ,颈段癌 5例。手术切除 4 0 1例 ,手术探查 14例。本组行食管胃吻合 374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瘘 ,其中经左胸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 4 3例 ,弓上吻合2 6 2例 ,弓下吻合 2 2例 ;经右胸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4 2例 ,非开胸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胸一切口颈部食管胃机械吻合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从2000年9月至2003年5月对36例食管癌患者采用进口或国产吻合器施行经胸颈部食管胃机械吻合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术后无吻合口瘘、无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并发房颤3例,肺部感染1例。术后食管上切缘病理检查均无癌残留。术后X线胸部后前位片显示,吻合钉环在胸骨切迹上1.5~2.5cm,平均2.2cm。结论 经胸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术效果良好,应用国产吻合器作经胸颈部吻合可达到与进口吻合器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经食管床超胸顶机械吻合在中上段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中上段食管癌的手术资料,全部行经食管床超胸顶机械吻合,观察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吻合口痿1例(0.9%),喉返神经麻痹2例(1.9%),癌残留1例(0.9%),乳糜胸2例(1.9%)。结论经食管床超胸顶机械吻合治疗中上段食管癌是一种创伤小,手术彻底,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机械吻合用于食管胃胸内超胸顶吻合的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管状吻合器对98例食管癌行食管胃超胸顶吻合,结果:所有病例吻合均一次完成,无手术死亡,亦无吻合口漏及喉返神经胸导管损伤,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2.04%(2/98),切除端癌残留率1.02%(1/98),结论:胸内食管胃超胸顶机械吻合术可扩大食管癌切除范围,近似颈部吻合,吻合简便,省时,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18.
于晋  黄保堂 《华夏医学》2008,21(1):97-98
目的:总结使用机械吻合经食管床行食管胃吻合术的临床经验和方法。方法:43例中下段食管癌切除,均经食管床机械吻合,采用一次性吻合器。结果:均一次吻合成功,术后死亡1例,为支气管哮喘发作,肺部感染死亡。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食管和胃切缘无癌残留,术后4~8周行钡餐检查,吻合口直径均≥1cm,所有患者均进普食顺利。结论:经食管床行食管胃机械吻合可有效预防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高位食管癌切除颈部胃食管重建术的临床应用和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我院自1988年至1994年间采用高位食管癌切除颈部胃食管重建术治疗高位食管癌23例的结果,其中男14例,女9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2岁,病变位于颈段者11例,上胸段者12例。2,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5%,55.1%,33.3%。同时介绍了手术要点和该术式的优点,并提出了吻合口瘘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俞经生  祝会斌  钟鲁 《安徽医学》2015,36(9):1138-1140
目的:总结胃管状成形重建食管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行食管癌切除术的156例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管状胃组84例,全胃组72例。通过对两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分析不同术式防止并发症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胸胃综合征、心律失常、肺部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期,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重建消化道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