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模式日渐主导当今医疗工作,患者自身在治疗过程、疗效认可等医疗质量评价中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因素。为了做好美学修复,在有创治疗前需建立一种由医、患、技三方共同参与,并通过可视化的沟通手段来预告并抉择最终修复方案的机制。如同电影预告片,我们把这类针对目标修复体进行分析设计及疗效预览而建立的各种平面或三维立体的可视化修复技术称为预告美学修复技术。它实现了医患交流的科普化,使患者有了看得见的选择权和知情权,也使得医技交流更加具体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2.
3D打印技术可完成结构复杂物体的打印,在口腔修复领域已有一定应用,未来有望替代大部分传统修复技术。在口腔美学修复中如何保证分析设计阶段初设的轮廓外形与颜色等与患者得到的最终修复体一致,一直是困扰口腔医师和技师的难题。3D打印的蜡型、树脂冠桥等可用于美学修复的美学分析和设计结果的输出预告,一对一地传递并指导最终修复体的设计和制作。3D打印的目标修复体导板(TRSguide)既为美学修复制定了可预览的修复蓝图,让口腔医师和技师能检测患者重建的口腔功能和美学的相关信息;又能指导实施符合牙体保存和活髓保护理念的理想牙预备,做到真正的全程精准与微创。这些新的数字化技术进展使得美学修复焕然一新。本文对3D打印在口腔美学修复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口腔美学修复涵盖了从面部美学到牙齿美学, 从宏观美学修复目标到局部美学修复目标的实现。作为从事口腔美学修复的医师, 需要同时面对和解决患者越来越高的诊疗需求以及口腔医疗行业日趋规范的需求。从事口腔美学修复的医师应建立以美学诊断为中心、跨学科美学修复为手段、精细化显微化修复为特征的口腔美学修复全局理念和实践体系。从事口腔美学修复的医师应该是美学修复方案和治疗计划的制订者, 同时也是最终美学效果的实现者, 应准确把握口腔美学修复全局理念和实践体系, 为广大的患者提供规范化、优质化的口腔诊疗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修复治疗中对于红色美学缺陷的修复技巧及修复效果。方法:通过使用牙龈瓷补偿前牙美学区软硬组织严重缺失的固定修复病例,结合有关临床和工艺制作的文献资料,对其修复设计方案、修复体设计以及制作过程进行讨论。结果:修复治疗效果得到患者及医生的一致满意。结论:对于红色美学缺陷的患者,有技巧地运用修复技术可以达到良好的美学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二氧化锆全瓷修复技术,通过短期治疗,快速改善成人轻度错牙合并达到临床美学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2例不愿或不适合进行长期正畸治疗的个别前牙错牙合成人病例,进行二氧化锆全瓷美学修复。修复后进行疗效评估,随访观察1年。结果修复后19例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牙列恢复整齐美观,与邻牙、对颌牙及患者面部关系协调。结论成人前牙轻度错牙合用全瓷冠进行美学修复过程中,适应证的选择、前牙美学修复前的准备、标准化的基牙预备、过渡性修复体的制作、全瓷材料的选择等均为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为患者制作美观的、符合个性特征的前牙修复体的过程。方法对13例需行前牙美学修复的患者拍摄修复治疗前及治疗中前牙图像,获取患者牙齿与周围软组织的美学信息,包括天然牙的形态、颜色、半透明度、个性特征,以及下颌息止位时和微笑时牙齿的切缘位置、龈缘位置等。分析美学信息资料后行美学修复设计,应用Photoshop 8.0软件制作修复预期效果图,指导技师制作修复体。结果完成13例患者的前牙美学修复,临床美学修复效果良好。结论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前牙美学修复设计,有助于医师和技师为患者制作美观的、符合个性特征的修复体。  相似文献   

7.
<正>由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第四届微创美学修复(MICD)研讨班"[项目编号2016-08—04-007(国)],将于2016年12月22日至12月24日,在上海举行。我们期待与国内外同行们相聚、交流。本次研讨班旨在深化微创美容修复理念,并从临床诊断、临床设计、临床治疗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广大口腔医师的前牙美容修复水平。届时,多名美学修复专家将莅临授课,聚焦于微创美学修复的理念与临床技术、美学修复临床应用思辨、微创修复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多模态医学数据融合,实现数字化升高咬合垂直距离并进行咬合重建,应用于临床诊断及修复。方法 利用软件手段,将口内扫描(IOS)、口外面部扫描(EOS)、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动态咬合运动轨迹进行多模态医学数据融合,创建可视化、可操作的四维虚拟牙科患者,对虚拟患者咬合及颞下颌关节进行系统性评估,在兼顾前牙美学及后牙修复空间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升高咬合垂直距离,建立新的颌位并对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设备,实现咬合重建的固定修复。结果 通过多模态医学数据融合及CAD/CAM设备的对接,得到了可视化、可操控的四维虚拟牙科患者,使咬合重建的固定修复技术更加便捷与安全。结论 多模态数据融合创建四维虚拟患者创新地实现了同一患者各种数据在同时间、同空间的结合,方便、直观地展示了患者口颌系统解剖结构及功能状态,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的诊断与修复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前牙齿美学修复是口腔临床中的热点。在对前牙美学缺陷患者的修复治疗中,最重要的是要检查获取患者全部相关的牙齿美学信息,分析患者美学缺陷中的问题,最后做出正确的美学修复设计。本文讨论有关前牙美学修复中前牙美学分析和美学设计中常用的方法、4个重要的美学参数以及露龈笑的病因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近年, 瓷贴面修复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开展, 为规范临床行为,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美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制订口腔美学修复中瓷贴面技术专家共识, 详细阐述瓷贴面修复治疗中的材料选择、临床适应证、牙体预备要求和瓷贴面粘接流程等内容;对如何获得坚固耐用的瓷贴面修复效果, 预防修复后并发症以及如何为患者提供舒适的诊疗体验等提出专家建议;并结合口腔美学专业特色提出以美学设计为导向, 强调局部与整体美学结合, 联合多学科进行瓷贴面修复的理念, 为制作符合口腔美学内涵的成功瓷贴面修复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求成人错患者修复前正畸治疗的有效手段。方法:对16例伴牙列缺损的成人错患者,用Tip-Edge技术正畸,结合修复手段进行治疗,以建立正常咬合关系,恢复失牙功能,随访1年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有正常的咬合关系和正常的失牙修复,经1年随访观察,有13例患者未见错复发和修复牙的异常,成功率为81.25%。结论:Tip-Edge技术结合义齿修复治疗,是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恢复失牙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口腔美学修复中,修复后的美学效果是患者术前关注的重点,也是医患沟通的重要内容。随着口内扫描、面部扫描、数字化设计、数控切削和三维打印等技术的发展和联合应用,数字化技术逐步应用于口腔美学修复前的虚拟仿真设计,模拟修复后的美学修复效果,并用于医患、医技沟通,最后将患者满意的设计效果转移至最终修复体上,以提高患者对美学修复的满意度。本文对数字化虚拟仿真设计在口腔美学修复中的应用展开综述,分析其研究现状、不足以及发展方向,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口腔医学》2013,(7):503-504
目的探讨树脂嵌体修复后牙间隙的临床疗效及美学效果。方法对20例患者共24颗后牙间隙进行树脂嵌体修复,并分别在6个月、1年、2年进行随访。结果树脂嵌体修复后牙有较高的临床成功率及较好的美学效果。结论树脂嵌体是一种良好的修复后牙间隙的修复体,临床应用及美学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水平及治疗技术的提高,上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唇侧软硬组织轮廓欠丰满是前牙区种植治疗后临床常见的美学缺陷,解决此类缺陷往往需要通过多学科及数种手术方式联合治疗。文章中展示的病例在控制牙周炎症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治疗设计、手术导板确定植入位点、适当的三维植入方向,结合引导骨再生、结缔组织移植和个性化牙龈诱导成形技术,完成了上前牙的种植美学修复,取得了较好的功能和美学效果,且在修复后3年维持健康稳定的效果。本病例为临床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过渡性修复体作为患者口腔修复治疗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越来越受到口腔修复医生和患者的重视,它不仅满足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是口腔修复医生在最终修复体制作过程中必要的诊断和辅助治疗的工具。同时,随着过渡性修复材料的更新和制作技术的改进,过渡性修复在美学修复、咬合重建和种植修复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6.
过渡性修复体作为患者口腔修复治疗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越来越受到口腔修复医生和患者的重视,它不仅满足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是口腔修复医生在最终修复体制作过程中必要的诊断和辅助治疗的工具。同时,随着过渡性修复材料的更新和制作技术的改进,过渡性修复在美学修复、咬合重建和种植修复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7.
《口腔医学》2017,(12):1099-1103
目的利用数字化微笑设计(digital smile design,简称DSD)按照颌面口腔美学原理,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设计软件,使牙齿的形态和排列在虚拟的状态下得到艺术地表达。医疗团队和患者在治疗前即可对治疗结果有很好的评估和沟通,获得医患双方统一认可的治疗设计方案可以指导整个治疗流程,从而获得可预见的治疗效果。方法在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50例前牙变色、牙体缺损和牙列不齐的患者,在DSD设计指导下进行修复治疗,且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按照Kay牙齿美学改变分类来对结果进行美学评估,所有治疗均达到前期DSD设计要求。同时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的满意度调查,全部患者对前牙外形排列均非常满意。有3例患者希望颜色更白亮,重新制作其满意的漂白色。功能咬合方面基本模仿了临时修复体外形,仅有少量需要调整。结论 DSD在前牙美学修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指导整个治疗流程,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比较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修复治疗与常规修复治疗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在修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拟行前牙美学修复患者3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研究组患者先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牙齿进行空间管理后,再进行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直接进行常规修复治疗。根据Kay牙齿美学分类标准,分别对治疗前后两组牙齿美学效果进行评价;根据Ryge评价标准改编的评分系统,对两组修复体美观性进行评分;由患者本人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最终的修复效果进行满意度评分。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牙齿美学分类主要为Ⅱ类和Ⅲ类,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0.163,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牙齿美学分类的分布不同,研究组牙齿美学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3.670,P < 0.05)。(2)研究组修复体美观性评分为(1.278 ± 0.286)分,低于对照组[(2.340 ± 0.808)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223,P < 0.05)。(3)在修复体形态、与邻牙协调程度方面,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在修复体颜色方面,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修复治疗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应用,可达到更理想的美学效果。无托槽矫治在前牙美学修复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比较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修复治疗与常规修复治疗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在修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拟行前牙美学修复患者3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研究组患者先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对牙齿进行空间管理后,再进行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直接进行常规修复治疗。根据Kay牙齿美学分类标准,分别对治疗前后两组牙齿美学效果进行评价;根据Ryge评价标准改编的评分系统,对两组修复体美观性进行评分;由患者本人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最终的修复效果进行满意度评分。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牙齿美学分类主要为Ⅱ类和Ⅲ类,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 -0.163,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牙齿美学分类的分布不同,研究组牙齿美学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3.670,P < 0.05)。(2)研究组修复体美观性评分为(1.278 ± 0.286)分,低于对照组[(2.340 ± 0.808)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223,P < 0.05)。(3)在修复体形态、与邻牙协调程度方面,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在修复体颜色方面,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修复治疗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应用,可达到更理想的美学效果。无托槽矫治在前牙美学修复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口腔医学》2014,(1):72-74
研究分析美学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溧阳市中医院口腔门诊就诊的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行单纯修复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54例患者非常满意为67.30%,满意为27.98%,并发症仅为3.91%;对照组54例患者非常满意为26.10%,满意为41.00%,并发症高达33.6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学修复联合正畸治疗前牙缺失伴错牙合畸形的疗效显著。克服了单一治疗方法的难度和局限性,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咬合关系,美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