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仍较困难。电子束CT因其扫描速度快,可用于心脏的检查,对冠心病的早期诊断起到重要作用。本注电子束CT诊断冠心病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方法及检测冠动脉样化、心肌缺血、心肌梗塞和评价冠心病术后疗铲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电子束CT在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束与普通CT相比,其主要特点是电子枪取代了X线球管,从而使扫描速度大大加快,时间分辨率的极大提高,使之实现了对心血和病的检查,本文全面介绍了EBCT设备结构及其心血管系统疾病诊断中的最新进展,在此方面显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螺旋CT在胰腺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常规CT增强扫描是以往对胰腺肿瘤诊断的主要方法 ,其优点在于能够显示肿瘤的形态、内部结构 ,并可进行随访观察。对胰腺癌的诊断准确率超过 90 %。随着CT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螺旋CT的广泛应用 ,图像分辨率明显提高 ,各种扫描技术日臻成熟 ,对胰腺肿瘤诊断和手术可行性的准确评估必将进一步提高。螺旋CT扫描技术螺旋CT(spiralCT ,SCT) 1次屏气 (15~ 30s)就可以对胰腺进行 1次完整的扫描 ,避免了呼吸运动伪影 ,保持了层面的连续性 ,不重叠亦无遗漏 ,并且可任选重建间隔 ,有利于小病灶的检出 ,更好地分辨细微结构如胰周小…  相似文献   

4.
电子束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总被引:69,自引:3,他引:69  
评价电子束CT(EB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ulmonaryemblolismPE)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28-78岁。应用ImatronC-150EBCT机,连续容积扫描(CVS)或单层序列扫描(SSM)层厚3mm或6mm  相似文献   

5.
电子束CT在心脏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电子束CT(EBCT)在心脏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自1995年7月至1999年2月,行EBCT检查12024例,共诊断心脏肿瘤40例(占0.33%)。本研究重点对有手术、尸检和临床随访结果的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3例,女9例;年龄从5个月至72岁,平均41.9岁。17例同时行单层增强和电影序列,3例单纯行单层增强,1例电影序列,1例单层平扫。结果 22个病例,EBCT均做出  相似文献   

6.
7.
曝旋CT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胆囊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资料较完整的17例胆囊癌。结果 胆囊癌呈软组织肿块型10例,胆囊壁弥漫增厚型5例,腔内结节型2例。肝脏受侵犯7例,淋巴结转移5例,肝内、外胆管扩张5例,腹水2例,11例合并胆囊炎、胆囊结石。结论 螺旋CT对胆囊癌的诊断和分期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9.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头面外伤不断增多。鼻骨骨折是头面外伤的常见病,既往诊断鼻骨骨折采用拍摄鼻骨侧位X线平片和通过临床医生检查得以确诊。但是因为鼻部存在骨性重叠以及鼻骨固有的解剖学特点使得鼻骨侧位平片影像模糊,从而影响诊断,鼻部软组织水肿、磨损、挫伤、裂伤、疼痛和意识状态的表现常常会干扰临床检查的准确性。常规CT扫描横断面层面厚,部分容积效应明显,重建图像伪影大,因而常造成漏诊和误诊,特别是细微的骨折,诊断很是棘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在共同动脉干(T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全组共10例TA患者,年龄2个月至24岁。EBCT检查采用美国Imatron C-150型扫描机进行对比剂增强扫描并做出诊断。将同一患者EBCT检查结果和超声心动图(UCG)(10例)、心血管造影(3例)检查结果及手术所见(1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EBCT对10例TA均做出定性诊断和分型诊断。UCG对9例做出定性诊断,5例与EBCT分型诊断一致。EBCT对TA并发畸形显示优于UCG。3例行心血管造影的患者中,1例造影诊断与EBCT诊断一致,2例分型诊断有误。1例根据EBCT和右心导管检查结果完成手术。结论EBCT作为1种无创检查技术,完全能够完成TA的诊断及分型,结合UCG和必要的右心导管检查的结果,可以指导手术。  相似文献   

11.
电子束CT在先天性单心室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单心室的心血管造影与电子束CT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研究,探讨EBCT在单心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1例经临床及心电图,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检查后拟诊为单心室的病人,分别行心血管造影检查与FBCT检查。采用节段分析法,用双盲法分别对每例的两种检查从8个解剖要点进行分析,对照,并把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CT和MRI对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告甲状旁腺腺瘤的CT和MRI检查方法及其表现,评估并比较这两种检查方法对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45例共45个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腺瘤术前进行了CT和MRI检查,其中CT检查43例,MRI检查7例。结果CT正确诊断出37个腺瘤,27个位于气管-食管旁沟内,10个为异位腺瘤。  相似文献   

13.
小儿纵隔肿瘤和囊肿的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小儿纵隔肿瘤和囊肿的CT表现并探讨CT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5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纵隔肿瘤和囊肿的CT表现,包括神经源性肿瘤25例,恶性淋巴瘤15例,肠源性囊肿6例,胸腺瘤3例,畸胎瘤,脂肪瘤,支气管囊肿各2例。结论CT检查可清楚显示小儿纵隔肿瘤的囊肿的大小,形态,密度,范围,以及与纵隔大血管,气管,食管的关系。诊断小儿纵隔肿瘤和肿行CT检查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后颅凹非典型室管膜瘤的CT和MR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后颅凹非典型性室管膜瘤的CT和MR影像学特点。方法 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后颅凹非黄型性室管膜瘤,行CT和(或)MR检查。男11例,女5例。年龄17~46岁,平均31.2岁,其中20~40岁者12例。临床主要表现眩晕、走路不稳和呕吐。结果 病灶12例位于小脑兰球,3例位于小脑蚓部,1例位于桥小脑角。15例肿瘤为实质性,实质内有多灶性坏死囊变,1例呈囊性,位于桥小脑角,肿瘤多造近小脑表面,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图像噪声影响因素的实验分析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6  
目的 通过实验,分析影响CT图像噪声的因素及其原因。方法 应用GE-Hispeed CTi及其附带QA体模1套。采用不同直径模体,不同的mA值、kV值、层厚、螺距、扫描时间、重建算法、重建矩阵和重建视野等扫描参数,分别进行螺旋和轴面扫描,测量其标准偏差并分析。结果 CT图像噪声随着mA值、kV值、层厚1扫描时间、重建视野的则减小,随着体模直径、重建矩阵的增大而增大,图像噪声与mAs的平方根、层厚的  相似文献   

16.
免疫状态正常人脑原发淋巴瘤的CT,MRI特征:附九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强调脑原发淋巴瘤的CT、MRI特征,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原发淋巴瘤的CT和MRI资料,其中7例同时进行CT、MRI扫描。结果9例病共发现病灶27个,病灶除分布于额叶,颞叶,基底节等常见部位外,还可见于视交叉,松果林区和胼胝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电子束CT血管造影(EBCT-Angiography)常规扫描及三维重建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了自1995年7月至1996年12月经EBCT诊断的各种主动脉病变共189例,男152例,女37例,其中68例与手术结果作了对照。胸主动脉扫描采用单层增强扫描方法(SSM),心电门控采像;腹主动脉扫描采用连续容积扫描方法(CVS),无心电门控。三维重建方法采用表面阴影显示法(SSD)、多层面或曲面重建法(MPR/CPR)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结果189例主动脉病变包括各型夹层动脉瘤97例,真性动脉瘤26例,假性动脉瘤8例,马凡综合征39例,大动脉炎5例,各种先天性主动脉发育异常14例。68例与手术对照,EBCT诊断符合率为97%。结论EBCT血管造影图像时间分辨率高,消除了呼吸及运动伪影,可以明确诊断各种主动脉病变;三维重建图像利于整体直观地显示病变,帮助明确诊断并指导手术;在主动脉病变的诊断方面,可望取代有创的常规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麻疹合并间质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和重视对这一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60例小儿麻疹合并问质性肺炎的临床资料以及X线和CT表现。结果①X线胸片:泡性肺气肿33例,其中伴右上肺斑点状,颗粒状较高密度影6例。肺门影增大、增浓56例。两肺纹理增多、模糊51例,其中密集的肺纹理使两肺透亮度减低17例,出现空气支气管征12例。间质性肺气肿i6例。网状肺纹理32例。星芒、结节状影27例。两肺磨玻璃影ll例。伴发小叶性肺炎13例,两肺单发或多发的片状实变影5例。其他表现:心影增大9例,气胸3例,纵隔皮下气肿4例,两侧少量胸腔积液8例;②10例CT检查结果:两肺大片磨玻璃影2例,实变影伴磨玻璃影3例,两肺纹理增多、模糊8例,两下肺纹理周围斑片状渗出5例。右下肺小叶间隔增厚2例,右下肺胸膜下弧线影1例,两下肺网格状、星芒状结节影2例。结论婴幼儿麻疹合并间质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应引起高度重视,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成人髋白发育不良的CT测量评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评价成人髋臼发育不良(acetabulardysplasia,AD)的CT测量诊断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33例成人AD及210例正常成人髋关节CT图像进行对照测量研究。结果 AD组与正常成人组股骨头内间隙分别为(1003±232)mm和(706±127)mm,前后唇长度之和分别为(375±072)cm和(510±051)cm,前后唇长度之和与股骨头直径比值分别为090±014和112±010,顶唇长度分别为(331±046)cm和(454±038)cm,顶唇长度与股骨头直径比值分别为085±011和101±006,前唇头距分别为(632±183)mm和(410±133)mm,后唇头距分别为(502±145)mm和(360±080)mm,臼头距分别为(978±305)mm和(534±234)mm,股骨头覆盖率为(3364±856)%[男(5003±695)%、女(5360±702)%],Sharp角分别为(4688±611)°和(3575±360)°,两组间指标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并提出了各项指标的正常值。认为“光头征”及托球征”为成人AD的直接CT征象。结论 CT测量诊断成人AD优于X线平片,能直接测量髋臼各唇的长度,了解髋臼各部分的发育状况,可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