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藏医学属藏族五大文明文化之一,目前引起了世界很大关注。为此我们藏医人员必须要有紧迫感,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研究,促进藏医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中医藏医体质学在概念、形成及影响因素异同比较研究,探讨中藏医在体质学方面对人体生理、病理、诊疗等方面的认识,有助于正确理解中藏医体质对疾病的影响及其相互转变关系,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述藏医对"摘"(痛风)的认识、病因以及治疗手段。"摘"越来越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以快、猛的趋势迅速增长,笔者利用多年的临床经验以证实藏医治疗"摘"(痛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一定程度上可遏制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4.
慢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它既可手术,也可保守治疗使其达到治愈的目的,笔者所要提倡的就是藏医保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通过中医与藏医时间医学之异同比较研究,揭示中藏医学在对人体生理、病理、诊疗等方面的认识,认为它们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指出注重中藏医时间医学的研究,对指导中藏医临床治疗,尤其是在择时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痤疮是一种常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对称性丘疹、粉刺、结节囊肿及增生性或萎缩性瘢痕等为临床表现,病程迁延,为皮肤科常见病之一。外治法是应用药物、物理方法、手术等,直接作用于体表病变部位治疗疾病的方法。在藏医学和中医学两种医学理论体系中,外治法都萌始于原始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而两种医学体系中的外治法在治疗痤疮时,各具独特之处,通过比较两种医学体系中的外治法,充分挖掘和整理两种医学体系中外治法的特色优势,将两种医学体系中外治法可以借鉴和融合的部分有机整合在一起,以便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医学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国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史的光辉篇章。我国的民族传统医学由中医学、藏医学、蒙医学、维吾尔医学等传统医学组成。本文主要对中医和藏医伦理文化进行比较研究,中医和藏医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有各自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有鲜明的文化背景,与周边医学文化有广泛联系。在全面总结、分析、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论述藏医学在2000多年前对高原病的认识,虽然藏医“四部医典”中没有详细记载高原病的诊疗,但是藏医本身的根基来源于青藏高原特殊的地域和高原人民生产生活过程中的疾病是息息相关的,藏医学的理论体系为我们今后研究诊疗高原疾病指明了方向。本文简明扼要地阐述了藏医学对高原病的诊断、治疗、研究等方向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9.
普如病是一种胃黏膜的细胞和功能老化而腺体萎缩为病变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据词查,我国人群中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60%;以普如病占其中的20%,它是以中年患者较为多见,慢性普如病是癌症的先兆,有资料分析胃癌病例50%已有普如病的病史,因此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藏医体质学与中医体质学进行对比,分析藏医体质对应中医五行体质的异同,对临床治疗、养生保健以及人的禀赋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通过梳理《黄帝内经》《四部医典》中体质相关内容,对中医五行体质、藏医三种体质进行阐释。结果:藏医体质在理论上对应中医五行体质,可互为参考。结论:中医五行学说影响了藏医五源三因理论,所以中医体质与藏医体质在划分依据方面有其共性,同时存在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11.
发热是临床急性病中最常见症状之一 ,仲景《伤寒论》的所有条文中 ,含发热症状者占四分之三 ,而藏医学对此自古以来颇有深入的研究 ,可以区分出多种不同的发热病 ,故而就藏医学和仲景学说中发热加以剖析研究 ,找出其内在规律和描述模式 ,必将有利于今人之临床实践。鉴此 ,不揣浅陋试作探讨如下 :1 提示病因病理仲景在治疗外感疾病中十分注重发热 ,不只是把发热作为一个孤立的症状去处理 ,而是经常用来提示六经病证的病因病理。例如 ,阳明经证出现“表里俱热”即清楚地寓示了该证病因属“热” ,又为说明“大渴 ,舌上干燥而烦”、“脉大”等…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0月30日,青海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海东地委、行署在西宁宾馆共同召开了海东地区中藏药产业开发座谈会,会议旨在认真贯彻青海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海东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发展我省中藏药产业。省药监局、海东地委、行署有关领导,全省12家大中型中藏药企业的负责人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同志在听取了海东地区中藏药材种植的经  相似文献   

13.
将藏医热病作为诊断量表研究的切入点,编制一套含有热病症状、体征、尿诊、脉象等四方面信息的综合诊断评分量表体系。通过该体系对热病的病理程度进行分级,并评价药物的临床疗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同时使热病证候客观化,规范化,科学化,对藏医热病临床研究有开创性及探索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藏药圆柏属植物的生药鉴定特征。方法:运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法对藏药圆柏属药材进行鉴定。结果:不同基源的藏药圆柏在形态学、显微鉴定学、TLC图谱中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藏药圆柏属植物的鉴定和提高相关质量标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登革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开展随机对照研究,共入组登革热病例52例,其中观察组27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清瘟败毒饮加减及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在退热时间、中医证候评分、白细胞、血小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方面,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登革热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6.
脾的中西医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解剖形态、生理病理、病证学角度对中医脾与西医胃肠道、胰腺、脾脏进行比较。认为:中医脾的形态学基础是脾脏和胰腺,其最初的某些生理病理的认识不同程度源自解剖实体。然而,受中医学特殊的哲学观、方法论等因素影响,其后的发展使其逐渐演变成解剖属性、非解剖属性兼具的“混合体”。实体脏器——胃肠道的部分功能被纳入脾功能的范畴,使脾的功能实体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脾脏本身在中医藏象理论构筑中的作用被进一步弱化,而脾的功能似乎更多通过消化系统(主要指胃肠道及胰腺)得以体现。通过比较研究,提出中医之脾是“以现代医学中的胃肠道、胰腺的生理功能为基础,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的假说。  相似文献   

17.
王华楠 《河南中医》2004,24(1):14-15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重视整体、和谐、内心体验,而西医学的思维方法重视机械、还原、分析。如何找到中西哲学思想研究方法的切入点或是结合点,是中西融合与中医现代化的根本。只有对“人”——这一医学研究对象,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个体,从外到内等等的认识更加全面和细致,中西医学才能达到继承和创新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蒙医学赫依、心和白脉的角度探讨了失眠症的病因病机,说明赫依偏盛与血相搏是失眠症的主要原因,心和白脉是主要病位。治疗方面以抑赫依,调理三根、疏通赫依与血之运行路、促进白脉传导、宁心安神为主要治疗原则,应从饮食、起居、药物、传统疗法等4个方面结合患者的个性体质特点进行治疗,从根本上改善睡眠。  相似文献   

19.
艾灸疗法是藏医与中医外治疗法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对藏医与中医艾灸中艾叶的采集季节、艾条的制作、灸法适应症、艾灸部位、艾灸方法、艾灸功效及艾灸注意事项等方面列表进行陈述,对比分析各自的共性与独到之处,表明藏医艾灸法与中医艾灸法在许多方面都具有融会贯通之处,两者应互相借鉴,取长补短,使中华民族艾灸方法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进而为人类的医疗保健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甘青青兰的紫蓝色和粉色2种花色的花朵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为该药材质量评价和适宜用途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甘青青兰不同花色花朵中的代谢物,并进行鉴定;结合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分析甘青青兰不同花色花朵中代谢物的差异;将差异代谢物注释到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人类代谢组数据库和小分子通路数据库,利用MetaboAnalyst进行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途径和富集情况表征。结果:经检测分析,甘青青兰2个不同花色样本中共鉴定出560个代谢物,包括脂类和类脂类223个、含氧有机物类77个、苯丙素和聚酮类76个、有机杂环化合物74个、有机酸及其衍生物59个、苯环衍生物31个、含氮有机物10个、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4个、木脂素/新木脂素及相关化合物4个、烃类衍生物1个和生物碱及其衍生物1个。其中紫蓝色花与粉色花中共有33个显著差异成分;与紫蓝色花相比,粉色花中共有20个代谢物水平上调,13个代谢物水平下调。结论:阐明了甘青青兰不同花色次生代谢产物,明确了紫蓝色花与粉色花的差异代谢物及其代谢途径,可为藏药甘青青兰开发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