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治痹琐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汪悦 《江苏中医药》2003,24(12):1-3
痹证的病因有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病邪既可从外而入,亦可从内而生。病机为邪气痹阻经络,但有寒热虚实之别。治疗必须坚持辨证为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辨证要注意辨别寒热的类别、证候的虚实、病邪的偏盛。治疗以祛邪通络为原则,在急性发作阶段,重在祛邪通络止痛。邪在肌表,还可用解肌发汗的方法。病久虚实夹杂,治当攻补兼施,肿胀变形者,则应投以化痰祛瘀之品。痹病多寒,用药每投温散走窜,但清热之法亦不可勿视。痹离不开湿,化湿之品亦为临床所常用。  相似文献   

2.
痹病治疗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者闭也,闭阻不通之意。广义的“痹”泛指机体为病邪闭阻而致气血运行不利或脏气不宣所发生的各种病证,如五体痹、五脏痹、咳痹、食痹、小瘕痹、血痹、孟春痹等。狭义的“痹”即今所谓之“痹病”。是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临床上具有渐进性和复发性的特点。其主要机理是气血闭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痹病一词,首见于宋·窦材《扁鹊心书·痹病》:“风寒湿气合而为痹,走注疼痛,或臂腰足膝拘挛…  相似文献   

3.
治呕琐谈     
李华 《中医研究》1995,8(4):32-33
治呕琐谈黑龙江150400宾县人民医院李华主题词呕吐/中医药疗法治呕宜方小药精方大药杂,冀乎网络广野以求多多取效。此法于其它病症或为可取,但通过多年临床观察,笔者以为呕吐的治疗应以方小药精为宜,方大药杂反而疗效不佳。考历代治呕名方,如张仲景之大小半夏...  相似文献   

4.
治喘琐谈     
治喘琐谈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临床班(100091)雷正科,张修成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医院(471003)周淑玲,雷洪涛关键词喘症,治法喘证为内科临床常见病之一。缠绵难愈,颇为棘手,历代许多医家多为此探求妙方寻求良药。然医圣张仲景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对治...  相似文献   

5.
治痉琐谈     
痉者,强也,乃筋病。以颈项强急、口噤背反、瘛疭为主证。仲景论痉有三种:刚痉、柔痉、实热痉。无汗曰刚,有汗为柔,实热痉以“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为特征,乃阳明实热伤阴灼筋而致。仲景所论痉病,多由外邪化燥、伤筋动风所致,病在太阳、阳明,与后世所论  相似文献   

6.
7.
8.
<正> 治疗崩漏要掌握塞流、澄源、复旧三法。临证运用得法,取效迅捷;用之不当,可使病情缠绵。吾至亲,年四十有余,素体虚弱,月经尚调。因大怒情怀怫郁,遂致经朔紊乱。先是淋漓,后突然暴下如崩,经某医院急诊处理,次  相似文献   

9.
石淋,即今之泌尿系结石.笔者临证近30年,对此证治疗颇为顺手,兹择其一案如下.陈××,男,42岁,职工,该患于1985-10-10突然腰痛而酸,痛牵少腹,溲涩灼痛,淋漓难止。经某医院对症治疗无效,于10-17求治于余。  相似文献   

10.
11.
12.
1 滋阴润燥当调脾胃 叶天士曰:“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故糖尿病之阴虚与燥热的病机,实与脾胃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13.
作者简介汪履秋(1919—),江苏省兴化市人。1936~1942年随当地名医陈一如先生习医,学成后即悬壶桑梓及泰州、上海等地。1955年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深造,翌年至江苏省中医院工作。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教授,江苏省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江苏省...  相似文献   

14.
崩漏证治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崩与漏是阴道出血的两种不同形式 ,一缓一急 ,都属于子宫不正常出血。一般以卒然出血如冲者谓之崩 ,经血淋漓不断者谓之漏。近年来 ,崩漏多指现代医学中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崩漏的成因 ,历代医家认识不同 ,有主血热、气虚、血瘀者 ,有主劳伤、气陷、脾不统血者 ,有主肝不藏血、肾失封藏者等。崩漏的治法 ,因发病缓急、出血新旧不同而各异。一般本着“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遵循明·方约之提出的“初用止血以塞其流 ,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 ,末用补血以复其旧”。笔者认为 ,治崩之法 ,临床治疗可分为控制出血与调整月经周期两方…  相似文献   

15.
16.
小儿支气管肺炎,尤以冬春病发率高。属祖国医学中之温病范畴。发病急、重,危害深。笔者仅就其临床琐谈如下。发热多暂治在截断小儿乃稚阳之体,阳气相对有余,脏气清灵,生机旺盛,六淫所致发热迅速。故入院多见中度以上发热,伴有汗或无汗,不恶寒或恶寒,呼吸急促,咳喘,甚则鼻煽,喉中痰鸣,  相似文献   

17.
皮肤病辨治琐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皮肤病辨治琐谈刘爱民河南省中医院(450002)皮肤病的中医辨证论治,与内科病相较,有其特别之处,相当一部分的皮损辨证与整体辨证并非完全符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审外查内,或取或舍或合,真正抓住疾病本质。兹就几则病案加以说明。1皮损在外,而本质在内,宜治...  相似文献   

18.
笔者近年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收效良好,现粗略浅谈体会,敬祈先辈同道斧正。 消渴病自古以三消分治,实则上中下三消密切相关,证异终同。热燥伤津是标,肺脾肾阴伤虚损为本;日久则夹血淤。肺气肺阴亏耗,布津治节无权,水液直趋州都,溲多渴饮;胃腑燥热,耗损津液,灼伤脾阴,烦渴消谷善饥;统运散精失司,谷精下泄,溲糖消瘦乏困。《内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肾宅阴阳,职司封藏,阴阳失平,溲频挟糖。上则气阴不足,失散精津,下漏精微,久则正气损伤,邪气易凑,多患并发症。治标清热泻火,滋阴止渴,除热燥;治本健脾补肺肾,益气养阴;标本同治。佐以活血,兼者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19.
程康明  程雯 《江苏中医药》2011,43(10):36-37
耳鸣或独为一病,或见于各类疾病之中。《素问·经脉别论》云:“一阳独啸,少阳厥也。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经络,泻阳补阴。”《灵枢·决气篇》载:“脑髓消,胫疫,耳数鸣。”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精辟地阐述了耳呜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及治疗大法。我们在临证中不断感悟经文,并藉以指导临床.从治风、治髓、治心三方面辨证治疗耳鸣.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崔红生 《新中医》2006,38(12):72-73
干咳是临床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之一,病因复杂,病情顽固,迁延不愈,治疗颇为棘手。笔者根据其发病时间特点以及证候学特征,针对病因进行特异性中、西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仅就干咳常见因理证治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