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蒋锐  姜海斌  易法云  杨丽洁 《重庆医学》2016,(20):2765-2768
目的:观察参七合剂对不同类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浆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其血管保护机制。方法将64例高脂血症患者按血脂检测结果分为高总胆固醇(TC)组(20例)、高三酰甘油(TG)组(12例)、混合型高脂血症组(23例)、低高密度脂蛋白(HDL)组(9例),给予参七合剂10 g/d ,疗程为6周。另选25例血脂水平正常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检测sLOX‐1、SOD、MDA、NO、ET及血脂水平。结果高TC、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sLOX‐1升高(P<0.01),sLOX‐1与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r=0.616、P<0.05,r=0.537、P<0.05);各型高脂血症均能使SOD、NO降低(P<0.01),MDA、ET升高(P<0.01),但影响存在差异(P<0.01);参七合剂能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 sLOX‐1、TC、LDL‐C、MDA、ET 水平(P<0.01),升高SOD、NO、HDL‐C水平(P<0.01),对TG没有影响(P>0.05)。结论参七合剂可能通过降低LOX‐1的表达、调节脂质氧化与过氧化水平的平衡、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从而对高脂血症患者的血管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阿托伐他汀钙片和血脂康片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6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血脂康片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甘油三酯(TG)均无明显变化( P >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 P <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治疗前升高( P <0.05);治疗后观察组TC、LDL-C和HDL-C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 P <0.05或P <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确切,能够使TC和LDL-C下降,HDL-C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绝经后妇女血脂代谢的变化及激素替代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脂代谢的变化及激素替代治疗的影响,了解性激素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方法:选取453例绝经前、围绝经期、绝经后妇女,分别测定其血清中的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4项性激素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项血脂指标,并对58例绝经后妇女进行激素替代治疗(HRT)6个月后再重新测定其血清中的脂类。结果:绝经后妇女E2水平较绝经前及围绝经期妇女有明显下降(P〈0.01),后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绝经后与围绝经期妇女的PSH及LH均较绝经前妇女明显升高(P〈0.01),绝经后较围绝经期升高更明显,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绝经后与绝经前妇女血脂水平相比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而HDL-C水平明显下降(P〈0.01),绝经后妇女E2与TC、LDL-C水平呈负相关,与HDL-C水平呈正相关。58例HRT 6个月后,LDL-C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血脂异常与体内性激素水平下降有关,HRT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尼尔雌醇对绝经后妇女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尼尔雌醇(nilestriol)对绝经后妇女高脂血症病人的调脂作用。方法 选择绝经18个月以上的妇女,血脂测定高于正常者36例,口服尼尔雌醇每日1次,每次2mg,治疗6个月,测定0、3、6个月的血脂,观察其变化。结果 用药后3、6个月后TC分别各自降低了21%和22%(P<0.01);TG分别降低了14%和19%(P<0.05)。LDL-C分别降低28%和30%(P<0.01)。结论 尼尔雌醇能显著降低绝经后妇女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5.
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30例.8周末胆固醇(TC)下降35.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46.6%.甘油王酯(TG)下降30.6%.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不明显(P>0.05)。降低TC、LDL—C方面优于非诺贝特组(P<0.01),降低TG两者无差异(P>0.05),而升高HDL—C方面差于非诺贝特组(P<0.05)。提示辛伐他汀可作为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6.
对145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74例服维斯胶囊,71例服吉非贝齐作对照。4周及8周后两组TC分别下降16%,21%和11%,15%,TG分别下降6%,11%和33%,42%;HDL-C分别上升5%,10%和7%,10%,LDL-C分别下降24%,28%和10%,14%。各自治疗前后相比:维斯胶囊对TC(P<0.01),LDL-C(P<0.01),HDL—C(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对比,维斯胶囊对降低TC,LDH-C优于吉非贝齐(P<0.01);两药对升高HDL-C无显著差异(P>0.05);维斯胶囊对降低TG效果不如吉非贝齐(P<0.01),维斯胶囊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维斯胶囊是一种降低TC,LDL-C的高效中成药,但对降低TG无效。  相似文献   

7.
高脂血症和游离脂肪酸与脂肪肝的相关性调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及游离脂肪酸与脂肪肝发生的关系。方法 测定2386名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并做腹部B超。结果 2386名体检者检出脂肪肝351例,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脂肪肝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FFA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混合型高脂血症(高TG和高TC)组和高TG血症组脂肪肝的患病率及FFA水平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P〈0.01),混合型高脂血症组脂肪肝发生率及FFA水平高于高TG血症组(P〈0.05)。结论 脂肪肝发病率与高脂血症尤其是高TG血症和游离脂肪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桃核承气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内科门诊近两年确诊为高脂血症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两组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服用桃核承气汤方加味)治疗前后比较,TC、TG、APO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POB基本无变化(P〈0.05);与对照组(服脂必妥片)比较,TC、TG、APO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桃核承气汤加味能够降低血脂,并能防治高脂血症对心脑血管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氟伐他汀对血脂、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作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氟伐他汀的调血脂疗效、及对血 浆内皮素、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分为两组:氟伐他汀组(n=19)口服氟伐他汀20mg/日,及辛伐他汀组(n=11)口服辛伐他汀10mg/日,疗程均为12周。观察用药前及用药12周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C-HDL-C)/HDL-C及甘油三酯(TG)、血浆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两组服药12周后,患者血清TC、LDL-C、(TC-HDL-C)/HDL-C均下降,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0.01);组间比较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 组TG下降22.01%(P<0.05),HDL-C上升5.05%、血浆内 皮素下降4.98%(P>0.05),NO上升24.19%(P>0.05)。对照组TG下降33.09%(P>0.05),HDL-C上升8.24%、血浆内皮素下降12.05(P<0.05),NO上升38.35%(P<0.05)。结论:两组氟伐全汀治疗12周后,调血脂疗效肯定,作用基本相似,但氟伐他汀对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浓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100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两组,各50例。治疗组予益气养阴化瘀治疗,加西药优降糖、非诺贝特;对照组予优降糖加非诺贝特。两组疗程均为30天,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体重指数、血糖、TC、TG、HDL-C、LDL-C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糖尿病伴高脂血症可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血糖和体重指数,调整血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从美国进口的降脂药物辛伐他汀(SM)治疗2型糖尿病(DM)伴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43例患者采用SM治疗8周,比较治疗前、后的血脂及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16%(P<0.05);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C/HDL-C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分别下降了33%、25%、35%和43%(除TG P<0.05外,其余均是P<0.01)。结论:SM治疗2型DM伴高脂血症具有升高HDL-C,降低TG、TC、LDL-C、TC/HDL-C和AI的作用。其中以降低AI的幅度最大(高达52%);降低TG的幅度最小(2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类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比较其作用的异同。方法 采用高脂喂饲复制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各组家兔血脂,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 血府逐瘀汤能显著降低家兔血清TC,TG,LDL-C含量,亦能降低家兔全血粘度(低切,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P<0.01);活络效灵丹能明显降低血清TC,LDL-CW含量(P<0.01),亦能降低家兔全血粘度(低切)(P<0.01),红细胞比容(P<0.05),失笑散能降低家兔血清TC,TG,LDL-C含量以及红细胞比容(P<0.05);桃红四物汤明显降低血清TG含量以及全血粘度(低切)(P<0.01),亦能降低家兔全血粘度(高切)(P<0.05);丹参饮能明显降低全血粘度(低切,高切),红细胞比容(P<0.01),亦能降低血清TC,LDL-C含量(P<0.05);结论 5首活血化瘀方均有不同程度地调节血脂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抑制高脂喂饲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作用,其中以血府逐瘀汤,洛络效灵丹的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氯烯雌酚醚对围绝经期及经经后妇女骨丢失的影响。方法:59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患者,随机分成氯烯雌酚醚组(38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各测1次血、尿骨代谢生化指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年时用DEXA测定股骨颈及腰椎的BMD。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氯烯雌酚醚组的血清BGP及尿HOP/Cr均较对照组为低,而MD较对照组为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氯烯雌酚醚组治疗后血清BGP、尿HOP/Cr及BMD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除BMD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后血清BGP、尿HOP/Cr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上升,BMD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结论:氯烯雌酚醚能抑制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的高骨转换状态,防治骨丢失。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的降脂疗效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存在颈动脉斑块及高脂血症的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患者62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20mg/d,总疗程6周到6个月,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血脂,肝,肾功能及行颈动脉多普勒检查,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6周到6个月后,TC,LDL-C,TG降低(TG,P<0.01,TG,LDL-C,P<0.05),HDL-C升高(P<0.05),颈动脉内径有所扩大(P<0.05),颈动脉斑块缩小(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确切,并有减少,颈动脉斑块的作用,从而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补肾凋经汤联合西药复方醋酸棉酚片、米非司酮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围绝经期DU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复方醋酸棉酚片与米非司酮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补肾调经汤。两组均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9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9〈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调经汤联合米司非酮、复方醋酸棉酚对围绝经期DUB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优于纯西医疗法,且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杨嘉陵  钱妍 《重庆医学》2015,(7):973-975
目的:观察降糖保肾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重庆市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6例 DN 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服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服中药降糖保肾汤,疗程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血糖、血脂及肾功能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4%(P <0.01)。两组患者治疗后 FBG、HbA1c、TC、TG、LDL-C 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HDL-C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治疗后观察组 FBG、HbA1c、TG、HDL-C 及 LDL-C 均显著优于治疗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 T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UAE、BUN、Scr 及 Cc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UAE、BUN 及 Ccr 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 Scr 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改变,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降糖保肾汤能显著改善 DN 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及肾功能,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20mg/d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分别予辛伐他汀1片(每片5mg或20mg).qn,用药4wk,结果:辛伐他汀20mg/d组降低TC33%,降低LDL-C 46%,降低TG26%,升高HDL-C21%,且降低TC/HDL-C44%,组间比较,2组的血清TG,LDL-C降低幅度及HDL-C上升幅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TC降低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对血糖水平无不良影响。结论:20mg/d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眭将74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6例,采用辛伐他汀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在辛伐他汀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复宁V号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W。观察其疗效及两组TC、TG、LDL等变化。结果两组血脂情况治疗前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4.73%,对照组总有效率86.11%,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LDL治疗组低于对照纽(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绝经妇女骨丢失率及骨吸收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南京市区妇女骨丢失率及骨吸收指标与绝经时间的关系,为早期防治骨质疏松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测定576例妇女骨吸收指标尿吡啶酚(Pyr)浓度,其中233例同时测量腰椎2-4、左髋部胫骨密度,按中青年、围绝经期,绝经早期,绝经晚期分4组。结果:(1)腰椎2-4、股骨颈骨密度年下降率:围绝经期与绝经前相似为0.6%、0.5%;绝经早期为2.3%、0.9%,绝经期晚期为1.0%、1.6%。(2)围绝经期、绝经早期及绝经晚期与中青年尿Pyr/Cr(肌酐)比较均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后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骨质疏松伴发率分别为0、2.2%、22.8%、67.6%。(3)围绝经期及其后妇女中,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3组间尿Pyr/C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1)围绝经期及其后妇有吸收指标处于稳定的高水平。(2)围绝经期丢失率与绝经前相当;绝经早期妇女以松质骨为主的腰椎骨量丢失最快,以后下降处于稳定状态;随年龄增长,股骨颈骨量年丢失率逐渐增加。(3)骨密度与骨吸收指标之间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脑梗死急性期病人的血脂与血糖和病情轻重的关系。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412例脑梗死病人(A组)的血脂,并将病人分为脑梗死合并高血糖组(A1组)和脑梗死血糖正常组(A2组),同时根据病情的轻、中、重将病人分为I、Ⅱ,Ⅲ组,与60例健康体检(B组)的血脂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TC,LDL-C及TG高于B组(P<0.05-0.01),A1组的血TC,LDL-C及TG更明显高于B组(P<0.01-0.001),A2组除TG高于B组(P<0.05)外,其余各项血脂与B组比较无显性差异,病情较轻的I,II组的TG,LDL-C及TG高于B组(P<0.05-0.01),病情重的Ⅲ组血脂与B组比较无显性差异。结论:血糖和病情是影响脑梗死患血脂改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