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回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适合医院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ADR)实时监测的方法.方法:对本院住院患者用药数据库中监测应用氯苯那敏、赛庚定、氯雷他定、阿司咪唑、咪唑斯汀、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曲尼司特、维丁胶性钙及葡萄糖酸钙的患者,进行用药回顾性分析.结果:从2003年5月1日~2004年4月30日,共搜索全部病历20 250例,检查其中曾服用过上述药品的811例,其中确认是ADR的224例,其中由抗菌类药物引起的ADR有132例,占59.83%.结论:通过对住院患者进行用药回顾性分析,可有效查出有关的药物不良反应信息,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漏报、少报,通过设置不同的药物进行反推,可提取有关的病例进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和监测,有利于药物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4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该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研究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140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归纳总结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结果 14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中,≥60岁发生率最高占52.86%;静脉滴注给药引发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92.86%);头孢菌素类药物(30.00%)引起的ADR居首位,其次为喹诺酮类(25.00%);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1.43%),其次是消化系统(17.14%)及神经系统(12.86%)损害。结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应重视ADR的监测工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207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勇 《中国药业》2010,19(19):63-64
目的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医院207例抗菌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患者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原因等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抗菌药物所致ADR的发生率最高的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其次为喹诺酮类药物;单个药品以头孢噻肟最多,左氧氟沙星次之。临床上ADR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和心血管系统反应。结论应加强对临床合理用药的管理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曹明霞  钱斌 《海峡药学》2011,23(9):223-224
对150例临床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表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院150例ADR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例次中以抗菌药物占首位;主要累及器官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其次为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症状等。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应积极开展ADR监察工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2008年我院输液室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06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维忠 《中国药业》2010,19(1):39-40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按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涉及药物种类、发生时间、损害类型及临床表现等对医院2008年输液室抗菌药物ADR报告106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ADR报告中10岁以下儿童发生率最高,共35例(33.02%),61岁以上患者有14例(13.21%);引起ADR的药物主要为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其中加替沙星20例,阿奇霉素19例,头孢曲松钠17例;ADR发生时间在1h以内的76例(71.70%);ADR损害以皮肤黏膜系统损害为主,共51例(48.11%);新的、严重的ADR23例(21.70%)。结论加强医院输液室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分析有价值的信息,可以提高临床用药水平,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门急诊305例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殷惠琴  李明香 《医药导报》2007,26(7):821-822
目的 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5~2006年上报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305份门急诊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涉及药品总数85种,其中抗菌药物233例(76.39%);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183例 (60.00%)。结论 护士在门急诊要重视监测患者用药情况,尤其是对高危人群,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用药安全,减少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实际情况,为我院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2年我院上报广东省ADR管理中心的170份ADR报告,对患者年龄、性别、涉及药物、给药途径、剂型、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0例ADR中,中老年(〉60岁)患者ADR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儿童(〈10岁);静脉滴注致ADR的发生率最高,为127例,占75.1%;引发ADR排序前10位的药品中抗菌药物最多,为6个;仍有部分科室ADR报告数为0。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力度,及时反馈信息于临床,提高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引发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上报的抗菌药物ADR共计102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岁以上老年人ADR发生率居首位;大多数ADR均在用药30min内,特别是用药10min内;ADR主要由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引起,其中头孢曲松钠和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发生率最高。结论加强ADR监测,减少ADR发生,是确保患者安全合理用药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2009年我院87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我院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9年上报的87例疑似药品不良反应,分别从患者的一般情况,药物种类、用药途径、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87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中,涉及51种药品,由抗菌药物引起的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最多,共54例(占62.07%);由中药制剂引起的疑似药品不良反应其次,有6例(占6.90%);由静脉滴注用药途径引起疑似药品不良反应最多见,有61例(占70.11%);发生ADR的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1:0.64),65岁以上患者发生ADR多于其他年龄段;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见,占57.47%。结论我院抗菌药物静脉注射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多,应予以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南阳市中心医院抗菌药物致儿童严重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6年1月1日—2021年5月31日南阳市中心医院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72例儿童严重抗菌药物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2例儿童严重抗菌药物ADR报告中,男44例(61.11%),女28例(38.89%)。婴儿期(28 d~1岁)患儿严重ADR占比最高,为52.78%。静脉滴注是引发严重ADR最主要给药途径,共69例(95.83%)。引发ADR最多的抗菌药物类别是头孢菌素类,共35例(48.61%)。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共73例次(68.87%)。绝大多数ADR经相应处理后痊愈或好转。结论 抗菌药物引起的严重ADR受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用药时间等因素影响,应加强患儿抗菌药物所致严重ADR监测,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11.
我院40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2007年至2009年收集的40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2例ADR报告中,静脉滴注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引发ADR(336例,83.58%);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ADR最多(174例,43.28%),喹诺酮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微生物药(70例,40.23%),以左氧氟沙星为首;中药及中药注射剂发生率18.91%(76例);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134例,33.33%)、胃肠道反应(119例,29.60%)最常见。结论应慎用注射剂,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特殊人群和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分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5-2011年临床各科室呈报的ADR病例,按照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标准进行描述、因果关系分析评价、分级汇总及统计分析。结果:2159例ADR报告中男性1146例(53.07%),女性1013例(46.93%);在需进行TDM的药物中,引起ADR比率最高的为抗癫痫类药物(60.77%);ADR病例数随着肝功能和肾功能损害的加重而增加。结论:我院住院特殊人群和需进行TDM的药物的ADR较多,应合理使用药物,并对ADR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8~2010年收集的20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6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有13大类,男性多于女性(1.48∶1),老年患者(≥60岁)偏多(占30.58%);其中抗微生物药引发的ADR居首位(占55.34%);静脉滴注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占95.63%);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比例最高(占56.80%).结论 临床应重视合理用药监测,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2011年至2012年988例门诊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门诊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RD)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对医院2011年至2012年门诊药房收集的988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988例ADR中,女性发生率(57.80%)明显高于男性(42.20%);ADR涉及12类药物223个品种,发生率最高的为抗感染药物384例(43.32%),其次为抗肿瘤药物128例(15.49%)和中药注射剂108例(13.87%),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98例(40.28%)和消化系统损害242例(24.49%)。结论应重视ADR报告和监测工作,正确合理地应用药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该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65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给药途径、引起ADR的抗肿瘤药物种类、代表药物及不良反应累计的器官或系统情况。结果 65例ADR中,男24例(36.92%),女41例(63.08%);年龄23~89岁,其中以50~59岁年龄段和60~89岁年龄段发病率较高。静脉注射给药62例(95.38%)是最易引起ADR的途径。最易引起ADR的抗肿瘤药物为辅助治疗类7种,22例(32.85%);植物来源类1种,11例(16.92%);中成药4种,16类(24.62%)。ADR最易累及的器官系统前3位为神经系统损害31例(47.69%),消化系统27例(41.54%),皮肤及附件损害28例(43.08%)。结论临床药师应重点关注肿瘤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通过加强临床药师对抗肿瘤药用药过程的观察和监护,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其减轻造成的损害,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07—2008年1581例门诊药物咨询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药物咨询对象以患者为主,咨询药物以抗生素为主,咨询内容以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理作用为主。结论:药物咨询对促进合理用药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确定与其相关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频率及类型。方法:对我院2011-2013年抗菌药物所致的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3例ADR中有445例(54.07%)由抗菌药物引起。头孢西丁和阿奇霉素引发ADR的频率较高(19.64%、17%),皮肤是抗菌药物引发ADR的最易感部位(57.26%)。在所有ADR中,57%可以判定为肯定;在怀疑引发ADR的药物停药后,93%的患者症状消失。结论:抗菌药物是引发住院患者ADR的一个常见因素,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监测,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该院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监测报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方法该院2012年1-12月收集上报ADR报告216例,按患者基本情况、报告人职业、药物种类、临床表现、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6例ADR中,主要为一般ADR,共145例(67.1%);主要由医师上报,共143例(66.2%);患者年龄0~84岁,以0~19岁年龄段最多,共46例(21.3%);引起ADR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为主,共74例(34.3%);引起ADR的抗感染药物以头孢菌素为主,共24种(32.4%);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共68例次(24.8%);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给药为主,共143例(66.2%)。结论医院应健全临床药学机构和相应制度,医药人员应开展ADR科研协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扈福  朱思佳  扈晓雯 《中国药房》2011,(46):4398-4400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10年收集到的180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180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有8大类,其中以抗微生物药引发的ADR比例最高(占35.00%),其次为中药及中药注射剂(占26.11%);静脉滴注比例较其他给药途径高(占82.22%);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比例最高(占37.78%),其次为全身性损害(占17.78%)。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用药监测,积极上报ADR报告,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高杰  彭巍  缪丽燕 《中国药房》2010,(38):3617-362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4年5月1日~2009年12月31日收集到的1785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785例ADR中,共涉及药品406种,其中涉及抗微生物药76种;与抗微生物药有关的ADR最为多见,占48.18%;ADR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38.32%),其次是消化系统损害(占22.61%)等;严重ADR有79例;静脉滴注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65.77%。结论:临床应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的适应证,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