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纤维肌痛综合症又叫纤维肌痛症,是一种非关节性风湿病,临床表现为肌肉骨骼系统多处疼痛与发僵,并在特殊部位有压痛点.纤维肌痛综合征可继发于外伤,各种风湿病,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及各种非风湿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恶性肿瘤)等.这一类纤维肌痛综合征被称为继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如不伴有其他疾患,则称为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症.目前该病的西药治疗主要是抗抑郁和止痛治疗,远期疗效不佳.笔者使用中医治疗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ARS与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相关性.方法对1例SARS患者感染恢复后出现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中年女性患者在SARS感染痊愈后出现全身广泛疼痛,同时伴有焦虑、睡眠障碍、重度乏力,曾被误诊为无菌性股骨头坏死,最终确诊为纤维肌痛综合征.经过止痛、抗焦虑治疗1个月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SARS感染后出现广泛疼痛时,应注意有无纤维肌痛综合征.病毒感染是引起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病因之一,SARS作为一种病毒感染与纤维肌痛综合征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综合治疗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19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以口服加减纤维肌痛合剂并配合针灸按摩等方法综合治疗经德国各地医院统一诊断的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197例,观察疼痛指数、症状与体征,以及止痛药物用量的变化.结果显效42例,有效91例,总有效率为67.5%.治疗后疼痛指数均值降低(P<0.05);症状与体征显著改善;103例停用止痛药物或减量.结论中医药综合治疗对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igia syndromes,FMS)是临床上常见的以肌肉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讨论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急诊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病史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虽然有许多口服药物可缓解FMS的症状,但到目前为止,尚无一种药物对FMS有特异性,故对该病仍需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风湿性多肌痛(PMR)是多见于老年人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国内报道较少,临床易被误诊。现将我院2003~2008年收治的10例风湿性多肌痛患者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S)是一种非关节性风湿病,临床表现为全身性疼痛伴晨僵、疲乏及睡眠紊乱。根据是否伴有其他风湿或非风湿性疾病可分为继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SFS)和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PFS)。因为:(1)该病并不少见,国外初步资料表明其患病率比类风湿关节炎还高;(2)由于对该病认识不清,往往造成病人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4,(7):804-806
目的:探讨脂质沉积性肌病(LSM)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诊治。方法:分析21例LSM的临床特点、神经电生理、肌肉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1例均表现为四肢近端无力、肌酶升高,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或合并神经源性损害,或无异常,12例被误诊为多发性肌炎、病毒性心肌炎、重症肌无力等,经病理证实为LSM。结论:LSM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容易误诊,病理检查是诊断该病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8例报告黄红红,赵玉宾关键词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诊断,治疗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又称Tolosa-Hunt综合征(THS)。本院自1980年至今共收治THS病人8例,另有1例颈动脉海绵窦屡被误诊为THS,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针联合抗抑郁药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针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抗抑郁药治疗,通过量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3、6周后,治疗组对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疼痛、睡眠、抑郁等症状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针联合抗抑郁药是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的目的是前瞻性评价在市医院确诊的静脉用药的人口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风湿性表现是最危险的因素。患者和方法:用标准调查表和检查评价确定为HIV感染的患者,评价纤维肌痛患者通过HIV感染患者无纤维肌痛和有纤维肌痛进行比较,但不含已知HIV感染危险因素。结果:140例HIV感染患者中有37例患骨骼肌症状,这37例中3例患关节炎,但无Reiter’s综合征或牛皮癣关节炎。37例中30例(81%)患慢性骨骼肌症状(≥3个月)。15例(75%)患者诊断或可疑为纤维肌痛综合征。因此,HIV感染且伴骨酪肌症状患者纤维肌痛综合征为41%,而所有HIV感染患者则接近115%。伴纤维肌痛的HIV患  相似文献   

11.
风湿性多肌痛 (polymyalgiarheum stica ,PMR)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炎性疾病 ,我科自 1999年 10月至 2 0 0 1年 2月间收治的PMR患者中有 9例被误诊或漏诊。现就本病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误诊原因作一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9例PMR的临床特点例数性别年龄误诊时间误诊疾病主要临床表现1男 5112个月肩周炎对称性肩胛带肌僵痛、起床、穿衣困难。2女 612 3个月肩周炎同例 1伴有颈部转动、双手上举困难。3女 6818个月梨状肌综合征对称性骨盆带肌、下肢近端肌肉僵痛 ;上楼、下蹲、起立困难。4女 593 5个月梨…  相似文献   

12.
纤维肌痛(fibromyalgia,FM)是慢性广泛性疼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尽管疼痛是其主要和显著的特征,但它仍是一种复杂的多症状学疾患,包括疲乏、睡眠障碍和功能性症状.FM是第三常见的肌肉骨骼相关疾患,发病率仅次于腰痛和骨关节炎.尽管FM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神经生理因素(神经可塑性)和社会环境压力之间相互作用导致该病发生的观点已被接受.许多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导致大量FM病例出现了诊断不足、过度诊断或误诊的情况.了解FM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常见的误诊疾病及共病疾病从而提高对其识别的能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非关节性软组织疼痛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慢性病程,全身广泛性肌肉骨骼系统疼痛、僵硬,明显躯体不适,并常伴有睡眠障碍、易疲劳及抑郁、焦虑等情志症状,在特殊部位有敏感的压痛点。因该病的实验室检查无阳性发现,治疗效果不佳,医生及患者的重视不够,故临床上误诊率较高。该病在风湿科属于常见病,国外报道显示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患病率为2%~4%[1,2];国内李永伟和王宏智[3]报告纤维肌痛综合征在风湿病门诊的发病率为4.5%。  相似文献   

14.
尉国师  周海核  唐力 《河北医学》2013,(12):1845-1846
目的:了解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误诊、漏诊原因,提高首诊正确率。方法:按照199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纤维肌痛综合征分类诊断标准,对误诊病例,性别、年龄、职业、首诊单位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首诊误诊率为87.25%(P〈0.005)。结论:误诊原因分析,PF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不明,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诊断较难,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是造成误诊、漏诊(占68.35%)的主要原因;目前无特异临床检查,常规检查无客观异常表现也是造成误诊的原因之一(占12.25%);临床观察不仔细,询问病史不详细,缺乏对病史的深入了解和细致体检(占5.78%),也是造成误诊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肌阵挛癫痫伴破碎样红纤维( myoclonus epilep-sy with ragged-red fibers, MERRF )综合征是线粒体病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国内外报道较少,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肌阵挛癫痫、共济失调、肌病伴破碎样红纤维病理改变,分子遗传学检查是诊断该病的可靠手段. MERRF综合征尚无根治方法,目前广泛采用的鸡尾酒疗法对本病的发展有可能起到延缓的作用,近年来开展的基因治疗研究有望成为MERRF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手段. 本文报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近期诊断的1 例 MERRF 综合征并进行了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16.
风湿性多肌痛(PMR)是一组表现为颈、肩胛带、骨盆带肌疼痛和僵硬的临床综合症。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尤以欧美白种老年人多见。我国最早在1992年报道8例PMR。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PMR在我国发病率有所增多,但因诊断无特异性方法,如认识不足,极易被临床医生误诊、漏诊。现将本院所遇一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杨克勤 《中外医疗》2016,(2):178-180
目的 探讨温胆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5年9月收治的63例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温胆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瑞巴林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痛点个数、疼痛程度变化及临床总疗效. 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痛点个数及疼痛程度均有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温胆汤治疗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的临床综合征,中年女性的患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全身肌肉疼痛,或颈、肩、胸、背及下肢关节附近的肌肉疼痛。同时,患者常常会感到疲劳不堪,经过休息或睡眠并不能使疲劳缓解,体力也难以得到恢复,无论干什么事都觉得力不从心,打不起精神来,长达数月仍不见好转。然而,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往往查不出有器质性病变,且易误诊为风湿性多肌痛、神经官能症、类风湿关节炎及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因而,患者需要经有经验的医生全面检查后方能确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风湿性多肌痛症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风湿免疫科自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间明确诊断的6例风湿性多肌痛症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①6例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60岁,病程2~12个月;②6例中4例颈、肩胛带、骨盆带及四肢近端肌群疼痛,另2例仅骨盆和四肢近端肌群疼痛;③治疗前6例中位红细胞沉降率(ESR)77.5 mm/h,C反应蛋白(CRP)4例升高,2例正常,中位数61.31 mg/L,类风湿因子(RF)均正常,抗核抗体(ANA)5例阴性,1例阳性;6例肌酸激酶(CPK)均正常;④5例患者行肌电图检查,4例提示肌源性损害,1例正常,4例行肌肉活检,结果均无异常;⑤6例均使用皮质激素治疗(起始用量为泼尼松0.5 mg/(kg.d)),5例明显好转(疼痛缓解,ESR、CRP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无头痛、视力障碍等巨细胞动脉炎的临床依据。结论:风湿性多肌痛症多见于中老年人,肌电图可以有肌源性损害,国人并发巨细胞动脉炎少见,正确认识本病,减少误诊和漏诊,尽早给予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胆囊腺肌瘤病(GBA)的VCT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 搜集2006年10月-2011年2月本院有完整VCT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 GBA病例,60例患者均行V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合文献资料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 60例均显示胆囊壁弥漫或局限明显增厚,黏膜面强化程度高于装膜面,延迟期扫描胆囊壁内可见与胆囊腔相通的RAS. CT正确诊断弥漫型18例,节段型16例,基底型(局限型)26例,7例弥漫型术前误诊为慢性胆囊炎和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6例基底型误诊为胆囊癌.结论 VCT表现在诊断GBA中有特征性,可以作为该病术前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