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应用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8例急性阑尾炎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总结经验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8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图象。结果128例中正确诊断117例,诊断符合率为91.4%,误、诊4例,漏诊7例,误、漏诊率8.6%。结论超声应作为急性阑尾炎诊断和鉴别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3.
4.
异位急性阑尾炎的术前临床诊断比较困难。在超声检查之前,先让患者自我定位触痛点,采用探头逐渐加压的手法,能较好地显示发炎肿大的阑尾以及阑尾与肓肠的位置关系,从而提高了术前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各型急性阑尾炎高频超声特点。方法:回顾性归纳分析83例资料完整的经术后病理检查及高频超声检查已确诊的急性阑尾炎。结果: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阑尾壁分层尚清晰,内膜线可见;②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壁分层不清,边缘毛糙,阑尾腔内为无回声或低回声区;③急性坏疸性阑尾炎,阑尾形态不规则,阑尾区呈片状弱回声区或无回声区;④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阑尾壁增厚,位置固定,回声增强。结论:高频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分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高频超声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及其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57例阑尾炎患者进行术前超声检查,术后病理证实。使用探头频率为50~70MHz,在右下腹阑尾区探查,必要时局部适当加压,观察阑尾形态、大小、壁厚、血流、回声、渗出液、活动度、实性物、记录有关参数和图像。结果:241例阑尾病变显影,占80%。结论: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提高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性,对超声检查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对440例临床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用方法一和方法二进行检查,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方法一和方法二对各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单纯性阑尾炎为84.44%(114/135)vs 95.56%(129/135)(P<0.05);化脓性阑尾炎为89.84%(115/128)vs 92.97%(119/128)(P>0.05);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为87.16%(95/109)vs 90.83%(99/109)(P>0.05);阑尾周围脓肿为85.71% (48/56)vs 100%(56/56)(P<0.05).结论 方法二可明显提高高频超声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5,(4)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征象,预测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类型。结果:靶环征主要出现在单纯性和化脓性急性阑尾炎中。阑尾周围积液主要出现在化脓性和坏疽性急性阑尾炎中。56例中,有直接超声征象者54例,占96.4%,指状低回声肿块51例,靶环征45例,管腔内强回声伴声影17例,阑尾管腔扩张积液8例,肠腔积气蠕动减慢2例;无直接征象者2例,仅显示阑尾周围积液,占3.6%。结论 :靶环征、阑尾周围积液可提示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9.
高频加压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探头及局部加压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高频探头及局部加压法检查急性阑尾炎237例,分析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化脓坏疽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以及伴发症的声像图特征,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237例均行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7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5.1%(40/47);急性化脓坏疽穿孔性阑尾炎169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8.8%(167/169);阑尾周围脓肿2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与手术对照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为96.2%。结论:临床疑急性阑尾炎采用超声高频探头及局部加压扫查,阳性显示率高,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凯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8,6(6):468-469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病,居一般医院急腹症之首位。以往主要依据症状、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做出临床诊断,但因临床症状多样及位置多变造成诊断困难。目前,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直观显示阑尾炎的部位、程度、分型及阑尾距皮肤的距离等,对确定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等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收集85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急性阑尾炎MRI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的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采用MRI SsH/T_2W-DRIVE序列、SsH/T_2WI序列、STIR/TSE序列和B-SPIR-TFE序列对20例临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和21例右下腹疼痛原因待查的患者进行MRI,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间差异,并与随后的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急性阑尾炎在临床明确诊断组中,阑尾腔外径平均为(0.605±0.205)cm、平均壁厚(0.318±0.106)cm;在腹痛原因待查组中,阑尾腔外径平均为(0.613±0.185)cm、阑尾平均壁厚(0.354±0.179)cm,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手术结果对比,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主要表现为阑尾壁T_2信号增高和无阑尾周局部积液;化脓性阑尾炎主要表现为阑尾腔扩张、阑尾腔T_2信号增高、阑尾壁增厚、阑尾壁T_2信号增高或有阑尾周围局部积液;而坏疽性阑尾炎表现与化脓性阑尾炎相似;阑尾脓肿则表现为阑尾消失和回盲部包裹性高信号.MR图像能清晰地显示阑尾的具体位置.结论 采用MRI不同序列检查,能在定位与分期诊断上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和采取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对2006-01~2009-12间治疗的0~13岁阑尾炎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共118例,男性76例,女性42例,手术11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A组)84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B组)19例,慢性炎症急性发作6例,神经内分泌癌1例.共做超声检测107例,A组超声异常58例,B组4例,两组差别明显(P<0.01).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比,A组和B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重视儿童急腹症的体格检查,常规进行血常规,超声等检测,必要时采用CT和MRI辅助诊断,加强年轻医生培养,减少误诊及漏诊,避免阴性阑尾切除. 相似文献
18.
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三分段区域扫查法 ,对输尿管上、中、下段结石进行扫查 ,并与同期的X线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 19例经X线腹部平片、尿路造影、体外震波碎石排石或手术取石证实的输尿管结石患者 ,超声诊断符合率为 91 14 % (473/ 5 19) ,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检出率 95 35 % ,中段结石的检出率 6 6 34% ,下段结石的检出率 98 37% ,4 73例均未发现假阳性结果。结论 三分段区域扫查法是提高输尿管结石检出率的关键 ,超声是临床检查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