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科实施"5S"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医院组织"5S"管理知识培训的要求从病区管理、护士长管理、急救药品物品管理、护理服务管理(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在原有护理质量管理标准的基础上融入"5S"管理理念.经过半年的运行,在常规进行的对前1年相同月份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方面进行评价.结果:病区管理、护士长管理、患者满意度等方面与1年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S"管理的引入可以为医院造就安全、舒适、明亮的工作环境,提升医院员工真善美的品质,为患者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并且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塑造良好的医院形象,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S"护理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及消毒灭菌效果。方法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筹)2021年1~12月2 000份消毒供应中心物品器械, 实施"6S"护理管理模式, 将其作为实验组。将该院2020年1~12月2 000份消毒供应中心物品器械, 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 将其作为对照组。每一个阶段的护理人员相同, 均有15名。比较工作人员对护理管理模式满意度、消毒供应中心环境管理质量、人员素质、物品消毒灭菌质量、物品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物品完好率以及存放合格率。结果实验组工作人员对护理管理模式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66.67%, 消毒供应中心环境管理质量、人员素质、物品消毒灭菌质量(93.24±4.42)分、(93.27±5.25)分、(96.56±3.61)分高于对照组(85.40±2.17)分、(85.12±2.17)分、(82.44±3.57)分, 物品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物品完好率、存放合格率1 981份(99.05%)、1 975份(98.75%)、1 952份(97.60%)高于对照组1 951份(97.55%)、1 942份(97.10%)、...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急救器材实施“5S”管理,保持急救物品处于功能状态,提高急救物品的到位率,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方法将“5S”理论用于急救器材的管理上,用“5S”的5个步骤来管理急救物品。结果护士都能做到班班交接,自觉维护急救器材的清洁,急救物品到位率达100%。结论“5S”管理法用于急救器材的管理,可提高抢救效率和抢救速度,争取抢救时机,挽救患者的生命;同时,提高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质量管理小组对提高护士急救药品相关使用知识水平的效果.方法 以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形式制订评价标准,按QC小组活动程序实施PDCA循环,针对目前临床护士急救药品相关知识的掌握状况制订对策,并对开展QC小组活动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急救药品考核平均成绩由86分提高至98分,抢救配合满意度调查从88%提高至98%.结论 通过QC小组活动,较大幅度提高了护士对急救药品的掌握程度,提高了急诊护士的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5.
李福宣  胡平  郭力克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1):1948-1949
目的 规范手术间物品管理,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方法 成立"5S"活动小组,制定实施计划,对手术间物品进行"5S"管理.结果 术中环境整洁有序率、术后物品定位放置率、物品按需要量补充率、30 s可取出和放回物品率均高于实施前,手术科室和病人对手术室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结论 手术间物品开展"5S"管理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确保病人安全,提升手术室形象.  相似文献   

6.
许姗姗  陈秋菊 《全科护理》2016,(36):3821-3823
[目的]探讨SMART原则在提高急诊护士抢救车药品知晓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诊科40名护士作为对象,将SMART原则贯穿于提高急诊科护士抢救车药品知晓率培训过程中,最后对抢救车药品知晓率进行考核,并与培训前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应用SMART原则进行培训后急诊科护士对抢救车药品知晓评分为96.3分±2.6分,高于培训前的78.1分±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1,P0.01);培训后急诊科护士对抢救车药品知晓率为95%,高于培训前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P0.01)。护士满意度评价结果显示非常满意32人,满意6人,不满意2人。[结论]应用SMART原则能够提高急诊科护士对急救药品的认知和掌握程度,提高了急诊护士对急救药品的认识及管理能力,加强了急救药品的督查,从而保证临床急救用药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军卫一号"工程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的医院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军卫一号”工程对医疗、护理、卫生经费、药品、物资及科研、教学等活动中的所有信息进行分散收集、统一管理、集中使用、资源共享,并紧密结合我院多年的实际管理经验,使其在医院管理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既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又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综合发展能力。我院于2001年12月正式运行“军卫一号”工程,经过5年的运行,在医院经济管理方面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
刘君  张敏 《当代护士》2014,(7):173-174
总结了“120”急救车内抢救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针对性的对策。主要包括采用实地调查法,对本院“120”急救车内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制订急救药品分布图,建立急救药品使用表,实行药品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强化护士药品管理知识培训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通过实施从根本上确保了急救药品质量,避免了药品物品使用中的不安全因素,并大大缩短了护士交接班查对药品、物品的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保证了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质量管理(QC)小组的团队活动开展有效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急救技术水平.方法 成立QC小组,按QC小组活动程序实施PDCA循环活动.结果 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水平,急救操作考核和理论考试分别从78.0±3.09分和82.6±2.88分上升至95.8±2.80分和97.1±2.36分;合格率从55.7%提高到100%.结论 QC小组活动是有效的护理质量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5S"管理法在手术室备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定时对手术室备用药品进行现场查检,对存在的问题运用"5S"管理方法进行管理。结果应用5S管理手术室备用药品6个月后,没有出现因管理不规范发生差错的现象,手术室备用药品管理合格率和护士工作效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应用"5S"在手术室进行备用药品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手术室备用药品管理质量和护士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手术病人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救车药品一体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对全院急救药品采用一体化管理模式,护理部每个月抽查急救车药品管理情况及考核临床护士在应急演练中对急救药品的掌握情况。结果:采取一体化管理半年后,急救车药品管理质量评分均有提高(P0.05),护士对急救药品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车药品一体化管理可提高管理质量和药品实际使用水平,从而保证急救时用药的及时和准确,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深圳市急救网络的急救综合能力,分析急救网络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急救网络医院5年急救综合能力考核结果的相关资料,比较各年度应急反应能力、急救操作技术、急救病历及模拟案例等指标的考核成绩.结果 5年中,救护车院内反应时间从平均2分18秒降低至60秒;1分钟内出车率由35.3%上升至62.3%.急救技术考核评分2005~2009年逐年提高,心肺复苏从(79.1±11.7)分提高到(92.1±17.1)分,F=2.48,P=0.002;气管插管从(64.2±23.9)分提高到(91.5±32.3)分,F=3.66,P=0.000;心电图识别及电除颤从(74.2±21.9)分提高到(88.7±26.8)分,F=2.51,P=0.001;颈椎伤搬运从(80.1±19.2)分提高到(87.6±23.5)分,F=1.91,P=0.007;止血包扎从(88.9±14.1)分提高到(87.9±16.3)分,F=1.75,P=0.010.急救病历优良率从2005年的76.62%上升至2009年的93.51%(χ2=12.99,P=0.013),不及格率由3.90%降至0(χ2=17.89,P=0.002);模拟案例考核优良率从2005年的72.72%上升至2009年的97.41%(χ2=13.06,P=0.011),不及格率由2.60%降至0(χ2=14.44,P=0.006).结论 深圳市已经建立起具有自己特色的院前急救网络,院前急救水平5年中有了大幅度提高.成功的经验在于:①建立合理的急救网络系统;②实施严格的急救网络医院淘汰机制;③建立良好的急救医护人员培训、考核、激励机制;④建立完善的急救综合能力考核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G+OEC"护理管理模式对提高门诊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手术室进行治疗的14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选取2019年1~6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手术室进行治疗的140例患者作为管理组,对管理组患者实施"G+OEC"护理管理模式,比较实施"G+OEC"护理管理模式前后护理工作质量及相关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况。结果:实施后,护士的器械准备完成率、物品准备完好率、贵重仪器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6.43%)、(95.00%)、(98.57%)、(99.29%)、(100.00%),均显著高于实施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43%,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医务人员对护理工作在专业技术、仪表行为、语言沟通、术中配合、护理流程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分):(92.97±5.71)、(89.39±4.15)、(91.85±5.23)、(92.17±4.81)、(93.36±4.16),均显著高于实施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G+OEC"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况,且该管理模式的实施得到了相关医务人员的认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将5 S管理法与PDCA循环联合应用于病区药品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按照5S管理法的步骤确定药品的种类、基数、保存和使用等管理情况,制定药品管理制度和流程,并将5S管理法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环节分别与PDCA循环联合应用,观察实施5S管理法联合PDCA循环前后病区药品种类、基数变化及达标率的情况。结果采用5 S管理法联合PDCA循环运用于病区药品管理后,高危药品的种类和基数由13,12种分别降为9,8种;一般药品的种类和基数由18,20种分别降为13,12种;急救药品达标率由93.8%提高到100.0%,高危一般药品达标率由76.9%提高到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5S管理法与PDCA循环联合应用有效提高了病区药品管理质量,降低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15.
急救车管理方法的改进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急救车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对急救车的管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抽取20个护理单元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急救车采用改进的方法管理,对照组仍沿用以前的方法管理。分别评估两组护士平均每人进行1次盲取急救药品的时问及平均每周用于核对急救车内药品、物品的时间,每月评估1次,连续评估1年。结果实验组平均每人进行1次盲取急救药品所用的时间为(2.t8±0.89)min,对照组用(5.05±1.14)min;实验组平均每周用于核对急救车内药品、物品的时间为(82.11±3.17)min,而对照组用(90.82±2.9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车采用改进的方法管理后,使急救车内药品、物品完好率始终为100%,急救车的使用更方便、快捷,明显提高急救护理工作质量,有利于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抢救车专项演练对提高心内科护士急救能力的效果。方法预设多个模拟抢救场景并制订护理抢救配合质量评分标准,对心内科护士进行抢救车专项强化培训,包括对急救车内布局、药物及抢救物品摆放、抢救药品作用机理及使用注意事项等的培训,并进行综合能力测试。比较专项演练前后心内科护士准备抢救车内抢救药品、抢救物品的时间及对抢救药品作用机理、药物不良反应的知晓率,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医生对本科护理人员模拟演练前后的抢救配合满意度。结果急诊护士取药时间由演练前的(85.46±68.55) s缩短为(48.89±47.03) s(P 0.05);取药到完成给药时间由演练前的(330.05±36.44) s缩短为(300.25±40.36) s(P 0.05);取出、准备完毕简易呼吸器时间由专项演练前的(109.43±17.86) s缩短为(96.78±16.89) s(P 0.05);护士的理论考试成绩由培训前的(82.50±6.30)分提高到(90.63±4.57)分;抢救药物作用机理及药物不良反应知晓率由专项演练前74.58%上升至91.56%;医生对护理人员抢救配合满意度由专项演练前85.60%上升至95.54%。结论抢救车专项演练有效提高了心内科护士对抢救车使用的时效性,是提高临床护士急救意识和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缩短了临床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人参与式授权管理模式在急诊室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各类专项检查小组并各设组长一名负责专项质量检查,鼓励全员参与专属项目检查.同时,建立值班组长负责当班的质量控制.比较授权管理模式实施前和实施后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授权后护士的“三基”考核分数为(90.2±5.35)分,急救知识技能考核为分数(92.58±4.33)分,对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93.86±2.57)分,均高于授权前的(86.48 ±7.11)分,(89.33±6.40)分,(88.31±4.13)分,授权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9,-3.22,-6.03;P均<0.01).授权后基础护理质量为(96.85±1.46)分,专科护理质量为(97.00±1.17)分,医疗文件书写质量为(98.20±1.51)分,抢救器材药品质量为(99.45±0.69)分,环境管理质量为(98.5±1.43)分,创新服务质量为(94.20±1.51)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02±1.90)分,均高于授权前的(93.90±1.68)分,(93.00±1.97)分,(93.90±1.52)分,(94.20±1.51)分,(94.25±1.25)分,(90.95±1.54)分,(95.55±2.30)分,授权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10,-7.12,-10.15,-15.13,-9.40,-7.94,-4.90;P均<0.01).结论 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人人参与式授权管理模式有利于激发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的积极性,稳定护士队伍,此模式是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6s管理模式的应用对临床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身心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室2018年3月—10月18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18年3月—6月本科室的18名护理人员作为A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将2018年7月—10月本科室的18名护理人员作为B组,实施6S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病区护理质量、工作满意度及身心状况评分。结果 A组基础护理评分为(93.92±0.3)分、病房管理(94.3±0.3)分、护理安全(94.5±0.4)分、感染管理(94.2±0.2)分、治疗室管理(94.3±0.3)分;B组基础护理评分(99.7±0.4)分、病房管理(99.7±0.4)分、护理安全(99.6±0.2)分、感染管理(99.2±0.4)分、治疗室管理(99.9±0.1)分,B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A组(P0.05)。A组护士仪表为(95.1±0.2)分、病区环境(94.3±0.2)分、服务态度(96.2±0.1)分、护士技能水平(93.9±0.4)分、健康教育(94.1±0.3)分,B组护士仪表(99.6±0.4)分、病区环境(99.5±0.5)分、服务态度(99.9±0.1)分、护士技能水平(99.2±0.4)分、健康教育(99.7±0.3)分;B组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高于A组(P0.05)。B组的护理人员身心状况各项评分均较A组低(P0.05)。结论 6S管理模式的实施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了临床护理管理的质量,并且护理人员应用后身心状况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S管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ICU)急救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采用6S管理模式对ICU急救仪器设备230件实施管理,比较实施后(2017年)与实施前(2016年)急救仪器设备管理质量和医护人员使用情况。[结果]实施6S管理后仪器故障发生率(5.65%vs 21.74%)、每台仪器发生故障的次数、不良事件的发生例数、医护人员白班取用急救仪器设备时间、医护人员夜班取用急救仪器设备时间和环境整理时间均明显下降(P0.05);物体表面消毒擦拭合格率(98%vs 88.7%)和医护人员仪器使用满意率(96.41%vs 78.23%)明显提高(P0.05)。[结论]运用6S管理模式能有效加强ICU急救仪器设备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的管理质量,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提升仪器使用的满意度,保证医疗救治安全,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对急救物品相关知识及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为提高急诊科护士急救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市5所医院111名急诊科护士的急救物品及药品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采用现场考核法考核护士的急救技术。结果 107名急诊科护士的急救知识得分为(71.48±10.22)分,不同护龄、职称和学历的急诊科护士的急救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急救物品管理合格率为92.52%、用法合格者率为86.92%,急救药品知识的合格率为73.83%、用法合格率为71.96%;心肺复苏、除颤仪操作、呼吸机的使用、洗胃术、气管插管术及创伤患者的急救等各项急救技术的合格率分别为76.64%、71.03%、42.06%、85.98%、28.04%及62.52%。结论急诊科护士急救知识掌握较欠缺,急救技术与急救药品知识合格率也较低,护理管理者应为急诊科护士尤其是低年资护士提供有针对性的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强化全体护士的急救技术和药品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