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建立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ypo-M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鉴别诊断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0—2016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住院的111例hypo-MDS患者和181例AA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将样本数据按8:2随机分为模型建立组和模型验证组,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等指标评价模型鉴别诊断效果。结果 hypo-MDS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网织红细胞比例,骨髓细胞中CD3-CD56+自然杀伤细胞(NK)和CD3+CD57+ T大颗粒淋巴细胞(T-LGL)所占比例,髓片中性杆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所占比例以及外周血髓系原始细胞、幼稚粒细胞、成熟单核细胞和幼稚红细胞所占比例高于AA组;红细胞计数、骨髓细胞中CD19+ B细胞所占比例、髓片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外周血成熟淋巴细胞所占比例低于AA组(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红细胞计数和成熟淋巴细胞所占比例越高患AA的风险越高,中性分叶核粒细胞、髓系原始细胞和CD3+CD57+ T-LGL所占比例越高患hypo-MDS的风险越高(P<0.05)。Logistic回归模型为:Logit(P)=1.293-0.584X1-0.060X2+0.055X3+0.561X4+0.059X5。模型建立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2,灵敏度为84.6%、特异度为78.9%;模型验证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9,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84.6%。结论 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的hypo-MDS和AA鉴别诊断模型,预测准确率高,有助于医生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免疫表型对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了初发的12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细胞形态学、白血病免疫分型与预后相关资料。结果:128例患者中髓系抗原CD33表达率为96.8%、CD13表达率为98.4%,MPO表达率为93.7%,98.7%的Aml患者中至少有CD33、CD13、MPO中的两项阳性。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HLADR、CD34的阳性率极低。其余各亚型HLA-DR的阳性率为67.9%;CD34阳性率为53.1%;淋巴系抗原CD7阳性率为21.8%,CD19阳性率为16.4%。结论 :白血病免疫分型能够弥补形态学分类的不足,大大提高了Aml各亚型的诊断符合率,为临床分层治疗提供可靠实验室依据,CD19阳性是Aml预后良好指标之一,CD7阳性是Aml预后不良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采取HAG方案(高三尖杉酯碱1mg静脉滴注d1-14;阿糖胞苷25mg皮下注射q12h,d1-14;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0ug皮下注射,d1-14)治疗的老年患者17例,对比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14d的血象和CD3+、CD3+CD8+、CD3+CD56+水平,同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14d的白细胞趋于正常,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2个疗程后14d的CD3+、CD3+CD8+、CD3+CD56+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CR率52.94%,PR率17.65%,总有效率70.59%。结论:采用H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细胞膜及细胞质抗原,探讨其在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三色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90例AL患者16种膜抗原及3种细胞质抗原表达.结果134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以CD13(89.6%)、CD33(77.6%)表达为主,髓过氧化物酶(MPO)表达也较高,占99.25%;125例B系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主要表达CyCD79a(97.6%)、CD19(84%)、CD22(84%)、CD10(68.8%);31例T系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以CyCD3(96.8%)、CD2(71%)、CD3(80.6%)、CD5(87.1%)、CD7(83.9%)为主.CD34在AML组表达4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组62.8%;ALL组髓系抗原表达以CD13、CD33多见;AML组淋系抗原表达以CD7多见.结论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膜、细胞质抗原检测对AL的诊断分型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CD45辅助设门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LL)免疫表型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几组三色荧光标记抗体检测25例FAB分型为ALL的儿童骨髓或外周血免疫表型。结果:25例ALL儿童中,B型淋巴细胞白血病14例,T型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双标记5例,在T-ALL中,淋系抗原阳性率表达顺序为CD7>CD3>CD5,在B-ALL中,淋系抗原阳性率表达顺序为CD19>CD10>CD22>CD20,在T-ALL、B-ALL及双标记中还可同时表达髓系抗原(CD13、CD14、CD15、CD33),且髓系标记抗原在T-ALL与B-ALL中出现的频率相同。结论: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CD45/SSC设门技术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可准确将幼稚细胞从正常细胞群中分离出来并专门对异常细胞群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将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为B型和T型白血病及双标记,并能反映髓系抗原阳性的ALL(M y+ALL),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免疫表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免疫异常表型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分型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用多种单克隆抗体,用流式细胞测定分析仪,对79例MDS、70例良性血液病人(贫血、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感染)的骨髓细胞免疫表型进行测定分析。[结果]MDS89.3%以上有二系或三系免疫袁型异常,其中CD19、CD13、CD14、CD33、CD34、HLA—DR免疫标志变化最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髓系抗原表达明显增高,而且随MDS进展恶化。FAB亚型抗原表达出现规律性变化:RA→RAS→RAEB→向RAEB—T转化。较早期髓系抗原表达(如CD13、CD33)逐渐增加,而较晚期髓系抗原表达(如CD15)逐渐减少;同时伴淋系抗原表达逐渐减少;骨髓干细肜祖细胞表面抗原(如CD34、HLA—DR),随着MDS恶化发展,有逐渐明显增加异常表现,而且CD34、HLADR早期抗原表达增高者,常常预后较差,易于转化成白血病。[结论]MDS病人骨髓细胞免疫异常表型,有利于MDS诊断、分型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对治疗、预后判断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白血病(AL)细胞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特点.方法: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三色流式细胞术对197例急性白血病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急性淋系白血病细胞均表达淋系抗原,46.7%和11.1%的成人ALL细胞表达CD13和CD33;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均表达髓系抗原,M3中只有1例表达CD34,HLA-DR均无表达;同时AML中有12例表达淋系抗原CD7,21例表达CD10;197例急性白血病中有11例(占5.6%)为杂舍型急性白血病(HAL),其中有6例B/M型.结论:CD45/SSC设门方法能排除骨髓中正常细胞的干扰,免疫表型的检测和研究对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和明确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成熟粒系和红系细胞分化抗原表达特点并分析其与IPSS、WPS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4例(12例低危、22例高危)MDS患者及31名正常骨髓粒系CD11b、CD13、CD16、HLA-DR以及红系CD71和血型糖蛋白A(GlyA)抗原的序贯表达比例和模式.结果 选择CD13/CD11b、CD13/CD16及CD11b/CD16组合来分析粒细胞分化抗原表达模式,对照组骨髓粒系细胞组合模式分别为"对钩"、"镰刀"或"反7"状,MDS患者骨髓粒系细胞发育分化中的抗原表达模式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高危组CD11b-/CD11b+比值(0.39±0.34)明显高于低危组(0.10±0.09)和对照组(0.07±0.05)(P<0.01);高危组CD16-/CD16+比值(1.33±0.77)明显高于对照组(0.39 ±0.31)(P<0.05);低危和高危组骨髓粒细胞CD13的平均荧光强度(MFI)高于对照组,侧向角散射光信号(SSC)的MFI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危组CD11b-HLA-DR+3.88%±3.07%、CD11b-HLA-DR-16.23%±15.59%、CD16-HLA-DR-41.12%±24.53%、CD11b+CD16-33.53%±17.26%及CD13+CD16-44.51%±21.99%细胞占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低危组和对照组(P<0.05),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CD71和GlyA的组合来分析红系细胞的分化,对照组两种抗原的组合模式均为双阳性表达,部分MDS患者可见CD71和GlyA表达不同步现象.低危组和高危组CD71+和GIyA+双阳性细胞分别占CD45-细胞和GIyA+细胞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MDS患者粒、红系抗原表达的比例和模式异常数目与IPSS积分(r=0.690,P=0.000)、WPSS积分(r=0.651,P=0.000)均呈正相关.结论 MDS患者造血细胞分化抗原表达异常,异常程度与预后相关.这提示分化抗原检测可能有助于MDS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免疫分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145例AML患者进行白血病免疫分型检测。结果: 145例AML患者中MPO、CD13、HLA-DR、CD33、CD34表达率分别为93.1%、90.3%、77.2%、71.7%、70.3%。CD14仅表达于急性粒单细胞白血病(M4)和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ML伴淋系抗原表达者以CD7(34.5%)最为多见,其中以预后较差的M5型表达率为最高,其次为CD19(10.3%),且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中表达率最高。CD2仅表达于部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共发现2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同时有淋系和髓系抗原表达。结论: MPO、CD13、CD33为髓系最敏感的抗原,CD7、CD19、CD2淋系抗原在AML诊断及预后判断上有重要指导意义,FCM免疫分型对白血病的准确分型诊断,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D34+细胞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初发未治及标准化疗后完全缓解时骨髓组织中CD34+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初发未治组骨髓组织中CD34+细胞阳性表达率与完全缓解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34+细胞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髓系白血病细胞系K562和HL60分化抗原的表达,分析其免疫学表型特征.方法:收集RP-MI 1640培养3 d的对数生长期K562和HL60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膜表面CD7、CD11b、CD13、CD14、CD33、CD34、CD38、CD64、CD41a、CD117和HLA-DR11种分化抗原表达百分率,了解其免疫学表型,同时进行瑞特-姬姆萨(Wright-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髓过氧化物酶染色(MPO).结果:K562白血病细胞的髓系特征分化抗原CD13和CD117表达率较低,为5.3%和5.2%,其他分化抗原CD11b、CD14、CD33、CD64、CD41a和反映细胞阶段性特征的分化抗原CD7、CD34、CD38和HLA-DR表达均处于极低水平,MPO染色为阴性;HL60白血病细胞的髓系特征分化抗原CD13表达率高达94.0%,仅伴随有少量CD11b、CD64和CD41a表达,祖细胞特征的CD38表达率为36.7%,MPO染色为阳性;细胞形态学上K562细胞原始未分化特性比较明显,HL60细胞质内已有嗜天青颗粒和空泡等细胞分化特征.结论:K562细胞的免疫学表型和形态学均表现出未分化细胞特征,因其具有多项分化潜能,因此更适合进行细胞多向分化研究.HL60的髓系祖细胞特性明显,适合进行粒系、单核系分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D38+细胞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初发未治及化疗后完全缓解时骨髓组织中CD38+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3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初发未治组骨髓组织中CD38+细胞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同一患者完全缓解组,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38+细胞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存在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13.
徐坚强  马巧红  王峰 《浙江实用医学》2002,7(4):208-208,225
目的 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患者骨髓细胞的分化抗原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的CD45 -侧向散射光 (SS)设门的方法 ,检测 1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 ,1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和 5例骨髓形态学正常的非血液病患者的骨髓和干 /祖系分化抗原。结果 MDS患者原始细胞群所占比例为 (11 2± 7 3 ) % ,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低于AML组。该群细胞的髓系和干 /祖系分化抗原 ,MDS及AML组均存在较高的阳性表达 ;71 4%的MDS患者低SS表达的粒细胞群明显增加 ;2 8 6%的MDS患者髓系细胞群的部分细胞表达淋系抗原CD7。结论 MDS患者骨髓细胞存在复杂异常的分化抗原表达 ,通过免疫表型分析有助于MDS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共刺激分子CD40、CD40L在人急、慢性髓性白血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的表达特点,探讨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标记及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了37例急性髓性白血病及20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CD40L的表达.另取8例健康人骨髓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①治疗前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中,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外,CD40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患者CD40较其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CR患者接近对照者,两未缓解(NR)患者CD40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CD40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与正常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所有急、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及正常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上的CD40L均存在表达缺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0是参与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发病和抗白血病免疫反应的重要共刺激分子,其表达与白血病分化程度及分型有关,CD40表达异常可能是AML发病机制之一,且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调节单个核细胞上CD40的表达,纠正AML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可能是免疫基因治疗人类急性髓性白血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1例2岁的日本男孩有椎管原发性粒细胞性肉瘤而无骨髓侵犯。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显示肿瘤细胞的髓过氧化物酶、M IC2、CD56、CD68阳性,丙酮固定冰冻切片显示CD13、CD33、CD45、CD64阳性。治疗开始9个月后肿瘤明显消退,患者可在帮助下行走。结论:本例患者是脊柱粒细胞性肉瘤无骨髓侵犯的最年轻的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粒细胞性肉瘤有重要诊断价值。没有侵犯骨髓的儿童脊柱粒细胞性肉瘤:1例病案报道与文献回顾@Shiozawa Y.$Department of Developmental Biology,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hild Healt…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2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9例)及18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初治急性白血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 细胞、CD4 细胞、CD4 /CD8 比值及NK细胞下降(P<0.05),CD8 细胞略升高(P>0.05)。化疗后12例取得完全缓解,再次检测上述指标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初诊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CD4 细胞及CD4 /CD8 比值低于初诊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异常。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相比,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免疫功能更为低下。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急性白血病疗效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5-烯丙基-7-二氟甲基白杨素(ADFMChR)诱导人急性髓性白血病HL-60细胞分化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急性髓性白血病HL-60细胞。瑞氏-吉姆萨染色法观察细胞分化的形态学改变;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表达。结果:瑞氏-吉姆萨染色结果显示,ADFMChR诱导HL-60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形态学变化;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示ADFMChR增加HL-60细胞粒细胞系的特异性表面分化抗原CD11b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显示经ADFMChR处理的HL-60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表达增强,阳性表达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结论:ADFMChR具有诱导HL-60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TNF-α,G-CSF调节CD3AK细胞诱导的HL-60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对CD3AK细胞诱导HL 6 0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细胞形态学观察 ,DNA琼脂糖电泳 ,原位末端标记法分别检测HL 6 0自然凋亡率、CD3AK细胞诱导的HL 6 0凋亡率、TNF α和CD3AK诱导的HL 6 0凋亡率、G CSF和CD3AK诱导的HL 6 0凋亡率。结果 :HL 6 0细胞自然凋亡率 (4.6 0± 2 .17) % ;CD3AK细胞诱导HL 6 0细胞凋亡率 (2 7.38± 4 .91) % ;TNF α和CD3AK诱导的HL 6 0凋亡率 (33.0 9± 5 .2 2 ) % ;G CSF和CD3AK(7.35± 2 .2 6 ) % (F =96 .80 ,P <0 .0 1)。结论 :TNF α加强CD3AK细胞诱导的HL 6 0凋亡 ,G CSF抑制CD3AK诱导的HL 6 0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D34在急性白血病细胞的表达,比较CD34与其他系列相关性抗原的关系。方法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对4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和15例急性前体B细胞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recursorb-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PreB-ALL)患者进行表面抗原分析,确定各抗原的表达情况,比较CD34阳性与CD34阴性时,CD34与CD13,MPO,CD10和HLA-DR的共同表达情况。结果CD34在AML和ALL中的抗原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7%和53.3%。在AML中,51.5%的患者表现为CD34/CD13阳性,61.5%的患者表现为CD34/MPO阳性,50.3%的患者表现为CD34/HLA-DR阳性。仅有10.7%的AML患者表现为CD34/CD10阳性。结论与PreB-ALL相比,CD34在AML中表达阳性率更高,CD34结合CD13,MPO或者HLA-DR可以显示大多数AML细胞特征。对于急性髓性白血病,以CD34设门来选择AML细胞群,有助于诊断预后的评估以及AML微小残留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者单个核细胞、CD3+T细胞、CD15+粒细胞植入情况。方法:采集22例清髓性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及移植后不同时间的骨髓标本,应用免疫磁珠进行CD3+T细胞、CD15+粒细胞分选,常规提取DNA,PCR扩增后,进行毛细管电泳,确定基因位点及峰面积,计算供者嵌合率。结果:22例患者均在中位时间+12d(+9d~+15d)造血恢复。骨髓单个核细胞在+7d时供者嵌合率为70%,+14d供者嵌合率均超过90%,+21d和+28d供者嵌合率均超过95%以上。CD15+粒细胞在+7d时嵌合率为40%,在+14d、+21d和+28d供者嵌合率>95%。CD3+T细胞在+7d、+14d、+21d和+28d供者嵌合率分别为65%、80%、84%和90.9%。移植后早期完全嵌合组急性GVHD发生率高于混合嵌合组。结论:在+28d3群细胞均可达到供者完全嵌合状态。定量检测对判断早期植入、预测复发,指导临床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