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目的:研制一种通过遥控技术控制电动漂浮物快速接近落水伤员,可实施海上捞救的救生工具。方法:通过调研论证提出能够确保在海面复杂环境下实现有效捞救的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在实际研制过程中综合运用双体船设计技术、重心浮心配置技术、无线遥控、单片机控制以及工艺设计等技术。结果:遥控捞救装置在海面行驶速度大于1kn(1kn=1.852km/h),遥控范围大于500m,操作简易,控制灵敏。结论:该遥控捞救装置能够克服海上风浪干扰带来的装置侧翻、海面直线行驶困难、系统稳定性差等难题,可达到战术技术指标提出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2.
漂浮担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勇  张建  喻锡成 《医疗装备》2009,22(9):27-28
采用新型结构,集成漂浮、固定和后送功能的漂浮担架,经稳性分析和试验,能够完成海上落水人员的固定与捞救,并能抗较大风浪,直立漂浮保障伤员生命安全,能够提高部队的海上救生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海上救护质量,减少平、战时的淹亡率和伤亡率,我们研制了钩法、套法、球法等海上捞救工具。一、钩法:用5米左右长的竹竿,远端连接一铁钩,制成捞救钩。捞救人员乘坐汽艇或橡皮艇,携带捞救钩及急救药材,迅速向落水者接近,然后手持捞救钩,直接钩住落水者胸腰部,向艇舷牵拉,救入艇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野战条件下抢救大批伤员的给氧问题及氧流量监测问题.方法:利用三通管和改良的氧气吸入器(流量表)研究开发了一种供氧装置.结果:该装置安装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疗效显著.结论:能适应灵活机动、快速展开的要求,解决了野战条件下抢救大批伤员的给氧问题及氧流量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海水浸泡性体温过低症伤员的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海水的导热性远大于空气,肌体散热量超过了产热量,因此落入冷海水中人体的热量会迅速散失,短时间内体温即可降低,直至身体冻僵。所以,尽快实施有效营救对于提高体温过低症伤员的救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简要阐述从海上捞救、伤情检查、隔离复温、稳定体温直至转送到医院整个过程的营救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新型运输机运送伤员附加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制一种能临时加改装于运输机,保证伤病员安全、高效载运的空运后送附加装置。方法:采用运-X为基本设计平台,进行了总体布局设计、支架单元设计、布置装载方案设计以及人机工效设计等;进行了力学性能试验、可靠性试验、部队适应性试验。结果:该运输机的运送伤员附加装置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安装使用便利、舒适效果良好、满足适航性规范要求。结论:该装置为现役运输机的空运后送提供了良好的装备,满足了大规模空运后送伤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未来的渡海登陆作战夜间航渡阶段中落水人员或伤员的及时打捞与抢救是关系到军队战斗力和伤员救治率的重要问题。但夜间海战,救护人员很难发现海中的落水人员或伤员的位置,不便于及时打捞和及时处置。为此我部研制了夜间落水人员显示器,并在某次演习中试用,取得较好的效果。1 结构 该显示器主要由控制盒、电线、电珠等组成。见图1。1.1 控制盒 控制盒为58mm×55mm×18mm的带盖黑塑料盒,内装9V干电池组一个(或两个1.5V电池组)和两个弹簧片组成的开关电路,盒子的两侧各有一个小孔为进水孔,在两弹簧片之间有一个14mm×10mm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制一种担架转轮附属装置,用于平战时辅助担架快速转运伤病员,减少战斗减员,提高生存能力。方法:用担架卡槽、承载结构、卡紧螺帽和360°多向转轮组成高约15 cm的辅助装置。该装置担架卡槽侧壁和卡紧螺栓均带有环形牙槽,便于与担架杆充分卡紧;承载结构由空心钢管做成,在承载担架所需韧性的前提下尽量减轻装置的质量,便于携带;转轮可以360°任意方向旋转,便于运送伤员时向任意方向行进。结果: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操作方便,15 cm的高度能帮助担架快速越过一般的障碍,在单个救护员匍匐前进的动作协助下就能快速将伤病员运送至后方安全地带。结论:该装置可满足平战时单兵执行伤员急救后送的需要,战时能减少伤员及救护员暴露的风险,对战场上提高伤病员及救护员安全、提高伤病救治能力、减少伤员伤亡、保证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设计一种在野战条件下用于辅助三防重度伤员进行洗消作业的三防重度伤员洗消作业传送装置。方法:采用三维建模设计、有限元仿真计算校核指导样机试制的设计方法。结果:经过有限元仿真计算,重度伤员洗消作业传送装置强度能达到洗消作业时的强度要求。结论:重度伤员洗消作业传送装置携带方便、展收迅速,能便捷地传送重度三防伤病员进行洗消作业。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制操作简便、适用性强的飞行员遇险救护装置,协助飞行员快速脱离遇险飞机座舱.方法:该装置设计为无动力操作方式,采用梯吊组合式结构,使用碳纤维和铝合金作为主体材料制作,主要由伸缩梯、吊救系统、保护背板、支撑防滑垫、可调防滑垫、绞盘以及挂钩组成.结果:经力学分析和功能性能验证,该装置可满足吊救飞行员快速脱离遇险飞机座...  相似文献   

11.
发挥医院船优势,提高海上救援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船是满足海上收容治疗伤病员的重要勤务船舶之一。该船能够按救援需求奔赴救援地,第一时间接收伤病员并开展从复苏、抢救、手术、救治到后送等一系列救治措施,同时具备从常规到重症伤患所需要的各种辅助检查条件。具体介绍了其规模、布局、装备情况,救治能力,救援方式等,分析了提高救治能力的配套措施。现代化医院船必将在我军卫勤保障及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中发挥积极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出适应大规模海上人道主义医学救援的大型船舶医疗平台模式、功能及布局设计要求,开展船舶医疗平台整体医学环境的优化研究。方法:通过海上医学救援历史数据分析,剖析平战时多样化军事任务卫勤保障需求,开展大型船舶医疗平台虚拟实景设计、流程规划、人装适应性分析及保障效能评估。结果:提出了大型船舶医疗平台设计模式、功能及布局要求。以大型支援舰船为平台进行虚拟设计与分析,实现了空间协调、流程通畅、人性化特征丰富并可快速扩展的大型船舶医疗平台整体方案。结论:可快速扩展性设计使大型船舶医疗平台能够兼顾平时医疗保障、战时医疗后送和突发海难医学救援。  相似文献   

13.
医疗救护艇是救治海上伤病员的快速船舶,应急救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部队的战斗力。通过对医疗救护艇首次参加多兵种海上应急救援演练的总结体会,探讨医疗救护艇的训练方法,建立应急救援的联合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医疗救护艇海上应急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实现核化生突发事件伤病员快速分类,完成突发事件医学应急救援任务,提升国内核化生突发事件医学应急救援能力。方法:结合核化生突发事件应急医学救援实际,选取材料和合适技术,完成核化生突发事件伤病员分类处置电子标签的研制,并与核化生突发事件应急医学救援分类处置信息系统或"军卫一号"系统进行对接。结果:核化生突发事件伤病员分类处置电子标签可以满足伤病员快速分类的需求。结论:核化生突发事件伤病员分类处置电子标签标志清晰,便于对核化生突发事件伤病员进行前期分类,对提高医学救援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舷吊换乘法存在的不足,结合未来船用医疗模块系统在军内的广泛应用,提出了应用医用集装箱单元进行大批量、危重伤员换乘的方法,以实现快速换乘与优良救护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回顾医院在成都"6.5"公交燃烧事件伤员救治,总结实施过程中信息协同,确保伤员救治的经验。从医院完成重大突发事件伤员救治实施信息协同意义、方法和成效,以及信息协同体会阐述,为医院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伤员救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成批海战烧伤伤员院前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战时成批重度烧伤伤员的院前救护。方法:1998年8月—2006年9月,对7批69例海上烧伤伤员的救治及组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69例伤员通过严密组织、积极救治均获成功。结论:健全并迅速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开展全院性的战备及模拟战场训练、普及官兵自救互救知识和护理人员烧伤伤情判断能力能有效减少海战烧伤伤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军民融合海上应急医学救援模式。方法利用地方海难资源和海上救援直升机与救护艇(船)救护平台,军队医院主动加入,形成军地海上联合医学救援的格局,实行联合救援行动。根据事发性质、程度和距离,以救护艇(船)或救援直升机单独驰援施救,或两者联合驰救,军队医院医疗队员多随救护艇(船)参加海上救援的捞、救、送等过程,再进行医院后续医疗救治。结果 26起海难或突发事件39例各类伤病员的救治均获成功,且后送时间明显缩短,救援的针对性、时效性明显增强。通过联合救援,初步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军民融合式海空一体化海上应急医学救援模式,救治效能明显提高,同时,增强了军队医务人员海上适应性,体能素质和专业技能得到锤练,成为海上应急卫勤保障"实战"练兵平台。结论该模式能较好地适应海难或海上突发事件的应急医学救援。还可通过完善机制、加强基础与装备建设,使救援效能提高,为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海上卫勤保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探讨核应急现场医学救治行动中重症伤员的辐射防护方法。方法 按照核事故医学救援行动要求和相关技术规范,制定医学救援行动中危重伤员的辐射防护方法和技术流程,并通过训练、演习行动加以检验和优化。结果 制定了伤员救治及后送过程中的防护以及相关组室、作业人员、装备器材的污染扩散防护方法。结论 相关防护技术能够提高救援作业人员的防护意识,并最大程度上减少伤员的放射性损伤和污染的扩散,提升医学救援行动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模拟仿真技术构建虚拟伤员,为大规模伤亡医院救治演练开辟新思路及方法。方法基于医院急救中心真实病例,构建虚拟伤员数据库,模拟大规模伤亡事件伤员。根据战争或自然灾害等不同条件,随机调用相应种类和数量虚拟伤员,进行救治模拟训练。结果参训人员应用虚拟伤员进行网上救治演练,实战背景逼真,可较快掌握大规模伤亡检伤分类、后送等救治要求和技巧。结论采用模拟仿真技术进行大规模伤亡医院救治演练,效果好,成本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